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异域雄心 >

第381章

异域雄心-第381章

小说: 异域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南特空军的战斗力就弱,在精锐飞行员脱离之后,他们更难对抗以哈特曼为首的秃鹰军团了,尤其是那些性能稍差的索尼埃406战斗机,在BF109E战斗机的打击下,他们纷纷被击落无一幸免。

在遭受了重大损失之后,南特志愿空军不得不选择了撤退,而秃鹰军团也因为轰炸机都扔光了炸弹,而选择了撤退。这一战让南特志愿空军损失过半,秃鹰军团损失的飞机也超过七十架,只不过他们损失的大多是容克87A轰炸机,在这次大战之后,波士顿空军和撒尔空军不得不考虑,让本国空军支援南特志愿军了。

空战过后,稍事休整的南特志愿军展开了队形,准备进攻科英布拉城了。两百多门一百五十五毫米重炮立刻开始了对里斯守军的炮击,城内的里斯炮兵迅速做出反击。尽管里斯炮兵的火炮口径很少超过一百零五毫米,但却可以依靠着混凝土堡垒,顽强抵抗南特志愿军的炮击,双方开始了大规模炮战。

南特志愿军轻重武器火力全开,士兵们冒着炮火,跟在战车后面发起了冲锋。南特帝国生产的雷诺35战车皮糙肉厚,根本不惧里斯政府军少量装备的三十七毫米反战车炮。

见到己方反战车炮没有作用,里斯士兵们有些慌张,他们不得不呼叫重炮轰炸,但是那些大口径榴弹炮准确性不佳,对战车的伤害有限,只有不多的几辆战车被击毁。

一名里斯炮手不死心的操作着自己的三十七毫米反战车炮,依然发射着看似无用的炮弹,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看到了自己的成果。

就在一辆雷诺35进行转向的时候,这名炮手发射的炮弹神奇的击中了战车侧面沉重的通风栅格。雷诺35型战车装甲防护在西大陆各国看来已经非常不错,它的正面装甲足有七十毫米,即使是履带和承重轮也有装甲保护,然而它唯一的弱点就在这个通风栅格。

由于发动机的马力较大,它的发热量很高,为了不让发动机因为过热而停车,设计师不得不在侧面设置了通风管道,而外面的栅格就是保护这个通风管道的。

尽管有栅格保护,但是这样的百叶窗式栅格防御大口径机枪子弹还好说,遇到使用专用穿甲弹的反战车炮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在这一枚炮弹击中栅格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阻挡栅格就被穿透了。

穿过了栅格,坚硬的穿甲弹弹头直接破入了发动机,打坏了油路和汽缸,炽热的弹头引燃了附近的汽油。这一辆雷诺35型战车猛的一震,车底冒出火焰,很快就不动了,而那些南特军驾驶员慌慌张张的打开顶门逃生,结果被早已有所准备的里斯步兵逐一击毙。

见到己方反战车炮取得了效果,里斯政府军士气大振,他们很快用手中的反战车炮瞄准栅格处进行攻击,反战车炮连连得手,很快就有二十多辆雷诺35被击毁,在南特军中引起了一片骚动。

见到对方火力强悍,南特志愿军立刻转头撤退,但是那些经验浅薄的南特驾驶员再次为他们的鲁莽付出了代价。三十七毫米反战车炮的确无法击穿雷诺七十毫米厚的前装甲,甚至连四十五毫米厚的侧甲也无能为力,但并不代表他们无法击破只有二十五毫米厚的后甲。

雷诺35战车队撤退的时候,正好将自己薄弱的后甲暴露在了里斯政府军的炮口前。在一阵轰轰的炮声过后,南特军又留下了三十多辆战车残骸才逃了回去。对于南特士兵普遍缺乏经验的问题,志愿军指挥官埃尔伯也相当无奈,南特军被压制了二十年,这些年来他们没有进行装备更新,也缺少必要的训练,现在要他们很快适应新装备的确很有难度,因此他只能尽量依靠世界大战时期的成熟战法来行动,以避免无谓的伤亡。

在进攻部队撤退之后,南特志愿军炮兵又开始了猛烈的轰击,将那些还在庆祝胜利的里斯士兵成片炸倒,就连来不及撤退的反战车炮也损失惨重,尽管里斯炮兵随后开始反击,但是因为数量太少,无法压制对方的炮击。炮击持续了半小时后,开始向城内延伸,雷诺35战车队掩护着南特步兵再次冲了上来。

因为对方炮击而死伤惨重的里斯守军不得不放弃了城郊防线,转入城市进行巷战,而南特志愿军也毫不停留的冲了进去。在上次大战之后,各国都研究了中华帝国展现出来的新式武器,发现这些武器在特定战场上相当实用,因此有生产和研究能力的国家纷纷对这些武器进行仿制,这次大战就全都用了出来,这也算是对这二十年来武器发展的实战检验了。

里斯政府军和南特志愿军都拥有着自己的冲锋枪、手枪、迫击炮和手雷等装备,他们在狭小的街道中拼命的厮杀,用人命堆积着前进的道路。里斯军有地理优势,但人数较少,南特军虽然素质较高,却对科英布拉城那复杂的街道相当头疼。

科英布拉城是里斯大公国和赛罗王国的交通要道,一旦这里被攻占就会完全截断两个的联系,让他们的部队无法呼应,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因此南特志愿军投入了大量兵力,企图一举攻陷这里。

里斯大公国也知道利害,他们同样依靠快捷的铁路线,不停的将武器与新的兵员送到这里,科英布拉城变成了一个残酷的血肉磨盘,消耗着双方的兵员与物资。

在科英布拉城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萨丁雇佣军也对莱利达发起了进攻。驻守这里的只有叛军第四十军的一个师,面对二十多万萨丁军,他们不得不同样选择了巷战。

北方军区本来就地处山区,这里面临着陆上来自南特帝国的军事压力,一直都是塞罗王国的军事重心,但由于土地贫瘠,道路难行,这里也向来是个贫困地区,平时养着五个军的部队还需要国内支持一般的经费,现在为了攻打皇室,弗朗哥又将部队扩大了一倍,这样就更加困难了。

即便叛军采取近乎偷袭的手段,一举攻占了塞罗王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拉克罗斯港,让资金短缺问题稍缓,但是轴心国在地中海没有军事存在,在同盟国对其进行封锁之后,这里的财源也断绝了,因此叛军一直都是依靠轴心国的物资与贷款在支撑。

第五百五十四章 大国博弈(四)

弗朗哥非常清楚,如果不能尽快消灭王室,将整个塞罗王国掌控在手中,一旦轴心国认为支持他的成本过高,就有可能会放弃他,到时候他将死无葬身之地。尤其是在萨丁大公国的志愿军登陆以后,这种可能与日俱增,为此弗朗哥大量狠狠的打击萨丁雇佣军,不但要打压同盟国的气焰,也是为了向轴心国展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萨丁雇佣军的动向,弗朗哥非常关心,为了能够将之重创,他调集了除七十七军之外的所有主力。这次他是孤注一掷了,在抽调主力部队之后,其他所有战场都换上了新兵部队并采取守势。

萨丁雇佣军发动对莱利达的进攻之后,弗朗哥迅速将早已待命的主力部队投向了这个方向。

萨丁雇佣军来的匆忙,空军部队还没有到达塞罗王国。弗朗哥一方也因为南特志愿空军全力支援南特志愿军对里斯大公国的进攻,而缺少必要的空中掩护。因此在莱利达城,双方展开了一次没有空军参与的纯地面战争。

萨丁雇佣军抵达此地后立即对判军发动了攻势,为了阻挡这支雇佣军,驻守这里的叛军新一军早就挖掘了复杂的战壕体系,布置了大量火力点,打算在这里拖住萨丁雇佣军,为后续部队的抵达争取时间。

叛军新一军是一支彻头彻尾的新兵部队,他们全都是弗朗哥精选出来的种族主义者。这些人对卡洛斯一世的政策深恶痛绝,对弗朗哥这个种族主义者则相当拥护,因此他们在防御战中打得相当英勇。

萨丁雇佣军欺负叛军没有战车,他们率先亮出了自己的装甲部队。萨丁人对战车的理解与各国有些不同,他们认为战车应该是可以快速机动,在战场上可以快速突进,在平时也可以担任侦察任务的装备。

同时战车应该是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在战争中以数量取胜的武器,所以虽然萨丁大公国装备了轻重两型战车,但其所谓的帕萨特P26重型战车也只有二十六吨重,只比灰熊1型战车稍强,而轻型的CV-33战车甚至只有三吨重,成员两人,可谓豆丁一般的小家伙。

此时从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担任攻坚任务的帕萨特P26战车,尽管他们的前装甲只有六十毫米厚,但已经足以对付那些手中只有战防枪的新一军士兵了。面对实力强大的萨丁雇佣军,新一军的战士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们中的许多人抱上手榴弹捆就往上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着萨丁人的前进。

帕萨特战车发出隆隆的响声,三百三十马力的菲亚特发动机推动着战车以三十五公里的时速前进,很快就冲到了新一军的阵地前,尽管有不少叛军士兵发起自杀式冲锋,但在战车的同步机枪扫射下,大多没能消灭自己的目标。

当战车冲破铁丝网,跃上第一道战壕的时候,许多藏在战壕中的新一军士兵开始了新的袭击,许多人等到战车冲上战壕的一刹那,就那么抱着手榴弹捆在战车下方引爆,将战车非常薄弱的底甲炸穿。

发起了一轮攻击,战车损失居然达到了六十多辆,萨丁军指挥官只好将部队撤了下来,他这才发现自己实在太大意了,居然没有进行炮火准备,就想要依靠战车一举击溃对方。

他很快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萨丁军的重炮火力很快就来了,超过两百门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同时轰鸣,将大量炮弹倾泻在叛军的阵地上,炸得那些训练不足的叛军士兵们损失惨重,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钻入防炮洞,就被巨大的爆炸威力撕成了碎肉。

紧接着萨丁军以少量帕萨特战车打头,辅以大量CV…33战车,掩护着步兵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进攻顺利的多,由于最前方的战壕被炸得一塌糊涂,叛军士兵只能在半塌陷的战壕和炮弹坑中勉强抵抗,这让萨丁军战车部队的损失小了很多,但是很快新一军就派出了预备队,一个专门加强了战防枪的主力团被派上了第一线。

叛军使用的战防枪是波士顿帝国的产品,它的枪管长达二百一十厘米,采用了二十毫米的超大口径,由于使用了一百二十四毫米的超长装药,造成它的子弹犹如小炮弹一般,尽管他的弹匣超大也只能一次装载七发。

为了减小后坐力对射击手的伤害,这支枪不但配备了一个厚重的两脚架,还在枪托中安装了一系列复杂的缓冲簧,这些设置让步枪的后坐力减到了最小。尽管波士顿人认为他们的战防枪已经做到了极致,但这毕竟是上次大战的产物,或者说是中华帝国拿出来糊弄人的东西。

由于战防枪的先天不足,造成它既是被研制到如此威力,也只能在三百米的距离击穿三十五毫米装甲,这样的穿透力对于现在普遍厚实的战车正面装甲,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它只能瞄准侧甲、油箱、履带等薄弱环节,暂时瘫痪其作战能力,实用性非常有限,但就是这样的武器,在CV-33战车面前居然展现出了绝大的威力。

当一名叛军战防枪手几乎是眼带绝望的将子弹射向一辆CV-33战车的正面装甲,奇迹居然发生了,那枚使用了硬钢芯的穿甲弹居然轻松穿透了这辆战车的前装甲,打入了驾驶室。

穿透装甲板之后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