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故园情 >

第4章

故园情-第4章

小说: 故园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了。
    台湾在光复初期,市面上仍然可以看得到巨轮、高脚、短把的人力
车,这种车形跟在电影画面里所看到当年日本的东洋车一模一样。老
友庄主传在接收当时,就坐这样的人力车上下班。有一天我因事急于
外出洽公,庄老一定要我坐他的人力车出去,在情不可却的情形之下,
只好一试。哪知车到地头,因为车镫子离地太高,下车时脚一踩地,把
脚腕子重重地踬了一下.,害得我几天走路都不方便,从此再也不敢坐
这种中古式东洋车啦。
    抗战之前,名摄影家张之达兄在北平东安市场开了一家明明摄影
社,正在生意鼎盛的时候,忽然心血来潮,研究起制造三轮车来了。第
一辆三轮车出厂,不但金钩鲽带闪烁耀彩,就是飞轮刹车也都动定灵
活,一定要我把这第一辆三轮车留下,给他宣传。当时笔者住在西城,
办公地点在北城,早晚趋公,必须经过文津街的金鳌玉炼桥。桥虽不
算峭峻高耸,可是坡高渊遨,车身又重,登未及半,劲力已衰,车夫要下
车推挽,才能安然过桥。在此情形之下,他只好拿回去重新研究改
造了。
    经过几年的苦心精研,居然让他研究成功,减低车身重量,踏车过
桥。可是市面上,各式各样的三轮车大量陆续出笼,有的车夫在前,有
的车夫在后,因为这种车夫在后类型的三轮车很像昔年羽扇纶巾武乡



侯的四轮车,大家都管它叫孔明车。好处是前面没有屏蔽挡头,得瞧
得看,跟车夫说话也方便,车夫汗流浃背,不至于汗水乱飞溅及乘客。
坏处是如果发生车祸,乘客可是首当其冲。为着交通安全着想,这种
车辆不久就首遭淘汰了。跟着又有人发明一种双飞燕三轮车,乘客与
蹬三轮者并排而坐,既不妨碍视线,又便与车夫交谈;可是也有一桩缺
点,就是重心偏左容易翻车,既欠安全,久而久之,也被淘汰。
    台湾的三轮车,在起初虽然算是新兴物事,可是车座子跟东洋车
一样,依然是方形。另一件特别事物,在大陆不管是拉洋车,或是蹬三
轮的,除非逼不得已才肯把车篷子支起。因为一支车篷子,蹬起来兜
风太费力气。台湾可好,不论晴雨,那张又破又脏的车篷,永远是支起
来不放下来,而且用宽橡皮带绑得死死的,想放下来都办不到,一定让
他放下车篷,他们还挺不高兴呢!
    现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几个大城市的三轮车,早几年就经当局全
部收购辅导就业,分别改行,三轮车在市面上已经全部绝迹了。现在
只有东部南部几个县市仍有少数三轮车在大街小巷行驶,这些县市的
计程车大半是不用码表不计程收费,一上车就是三十元,若是路远就
听凭计程车司机说多少算多少了。因此外来旅客不明究竟,时常吵到
派出所解浃纠纷,给警察人员增加了无限麻烦。所以每次只要地方政
府一声明要取缔三轮车,蹬三轮的固然是命脉所系誓死力争,就是一
般市民内心也未见得全都赞成这种举措。因为不计程收费的计程车
一时没有办法让它改善,一上车就是三十元,比三轮车贵了一倍,当然
拥护三轮车暂缓取缔照常行驶啦。



    其实说真格的,有些县市乡镇路面够宽,车辆不多,只要把三轮车
上的电动马达取缔拆除以策安全,减少噪音,就成啦。主要的是先把
计程汽车整理得能够遵照政府规定计程收费,然后禁绝三轮车也还不
迟呀!又何必急惊风似的先取缔三轮车呢。
    前年笔者到港泰观光,泰京曼谷车辆拥挤情形,比台北还要严重,
除了耀华力路石龙路一带有一种机器三轮车(可坐三四人)短程行驶
外,人力三轮车一辆也看不见了。可是到了曼谷以外的各县市游览,
各地十字路口一辆一辆的人力三轮车,总是三五成群等候乘客,每辆
车上的饰件都是电镀铜活灿烂悦目,既干净又漂亮。问问当地住民,
他们也认为三轮车行驶短程,价廉方便,现在正在节约能源,短期内泰
国政府大概暂时是不会加以取缔的。
    到香港观光,在香港九龙码头,看到违别久矣的黄包车,跟当年上
海的黄包车大致相同,不过车身的油漆比较鲜艳点而已。港九的黄包
车乘客,多半是外地来的各国碧眼黄发旅客,好奇开洋荤而乘坐,外来
的中国人看见久违的黄包车,似乎都投以迷惘亲切的眼光。现在台湾
人力车固然绝迹,于今就是三轮车也被人目为落伍的交通工具,接近
全部淘汰的边缘。料想再过十年八年后,下一代要看稀稀海儿的人力
车,只有到港九去开开眼界了。六t十年光景,人力车、三轮车,全都
由辉煌灿烂而归于淘汰消失,回想起来,如何不令人有沧桑之感呀!



故都白塔寺杂摭
    北平城里有两座白塔,一大一小,小白塔在北海的琼华岛上,大白
塔在阜成门大街妙应寺里。这两座喇嘛塔,玻璃珂雪,插云对竖,可以
说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琼华岛春阴的小白塔有金章宗御制《小白塔
纪事》,说明此塔是仿照妙应寺的大白塔建造,挖池叠石而成。由此可
证大白塔兴建在先,小白塔敕造于后了。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商贾货物定期辐辏最早叫“务”,后来演变结
果,南方叫“趁墟”,北方叫“赶集”。北平因为是历代皇都,既不叫墟,
又不叫集,因为都在寺庙前交易,于是称之日庙会。从若干年前北平
的庙会就规定每月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儿市,五六白塔寺,七八护国
寺,九十隆福寺。这些都是定期的庙会,至于正月初一到落灯的游厂
甸火神庙,正月初二财神庙借元宝,正月初八白云观顺星会神仙,三月



初三蟠桃宫给王母娘娘祝寿,八月初三皂王庙给皂王奶奶庆生辰等
等,那些一年一度的庙会,更是数不胜数。
    白塔寺原来叫妙应寺,因为庙里有座巍峨庄严的白塔,大家都叫
它白塔寺,叫来叫去妙应寺的本名,反而其名不彰。外省人到北平要
是跟人打听妙应寺在哪儿,十之八九都问不出所以然来的,如果问白
塔寺,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寺在阜成门大街路北,阜成门跟西
直门都属于内城,也是北京城西方的锁钥。阜成门又叫平则门,故都
父老叫白啦,愣叫它平贼门,说是当年吴三桂请清兵,赶走闯王李自
成,闯王抱头鼠窜出的就是阜成门。阜成门里路南有个胡同叫追贼胡
同,胡同里还有一座小庙供的是金甲韦陀,据说韦陀曾经显过圣是从
这个胡同把闯王追走的,所以这个胡同才改叫追贼胡同。人家说得有
鼻子有眼,咱们也只好姑且听之吧!
    据庙里喇嘛说:“当初北海小白塔系仿妙应寺的大白塔建造,那时
候因为琼华岛地势比较狭窄,塔座子底盘塔的高度,尺寸只好缩减了
四分之一,所以后来一个叫白塔,一个叫小白塔。”两座塔的格局乍看
一模一样,实在不容易分出大小来,可是细看就大小有别了。
    有一年已故的章嘉活佛在白塔寺主持护国佑民息灾降福法会,到
了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圆满那一天,举行一次善另信女念佛转塔大典。
白塔平素塔门深扃,等闲难得登眺遐观,这种机会难得,笔者也随众登
临瞻礼。刚一走近塔座之前,尚未登临,猛古丁子(“骤然间”的意思)
抬头仰望,崇墉屹屹,白雪皑皑,玉峰矗竖,崔巍擎天,一想塔底就是海
眼传说,令人立刻产生一种郁郁森森的感觉。一进塔门,虽在盛暑,自



然冷意袭人,暑气顿消。塔里第一层佛殿,高堂邃宇,杰阁四耸,正中
锦云圆拱,供奉着诸天菩萨圣容,丹漆卤簿,彩绘幢幡,供桌上铺锦列
绣,众彩焕烂,海螺羯鼓,订盘油檠。还有若干叫不出名堂的供品法
器,佛前氤氲袅袅,檀藿藏香,汇成一种蓊勃异味,简直滑息难舒。
    门旁并有善众劝告前来随喜的少妇们,最好就在塔外焚香,不要
进内瞻拜,即或入内亦不可在佛前久站,因为怀孕妇女闻的藏香(又名
降香)太多太久,容易堕胎。白塔宝顶之下,有一铜胎七宝华盖,重檐
之下玉箔丁当,璎珞悬珠,平时隐隐约约,看不真切,要登临转塔,才能
一览无遗。令人奇怪的是,这样金碧辉煌的塔盘里,悬挂着一只盛石
灰麻刀的木盘(当年没发明水泥之前,砌墙用青白石灰掺和麻丝以求
坚固)和泥瓦匠用的工具瓦刀一把。
    当时觉得不伦不类非常奇怪,下塔之后,有一位老北平讲了~段
神话才明白塔上刀盘的由来。他说:“北京城里老早就传说,白塔底下
是一座海眼,白塔就是为镇压海眼才砌的,如果塔一崩坍,就水淹北京
啦。有一年有人忽然发现白塔的塔肚子裂了很大的一条缝,如果白塔
一塌,北京城岂不真的沦为海底了吗?大家都忧心如焚,跛躇难安。
可是白着急谁也想不出好主意来,因为塔身太大,没有法子把它箍超
来。不久白塔寺一带来了一位面貌猥琐的锔碗匠,可是他大言不惭,
整天吆喝着要锔大家伙。谁家有破碎的锅盘碗盏拿出来让他或锔或
补,他总回说他是锔大家伙的,小东西不锔。一位妇人一生气说:c既
然你不锔盆碗,专锔大家伙,那么白塔裂了个大缝子,你去锔吧!,谁想
夜晚真就有人听见锔碗儿的弓子嗖嗖乱响,第二天大家抬头一看,果

然白塔塔身裂大口子的地方,居然用一道大铁箍给箍上了,而且铁箍
还用石灰给抹上。要是猛然一看,还看不出加了一道铁箍呢!据说那
是鲁班爷显圣,因为赶了一夜的活累了,灰盘儿瓦刀一忙忘了拿下来,
就挂在塔盘底下啦。”这种离奇神话,各地所在多有,人家姑妄言之,咱
们也就不必较真儿了(北平土话“认真”的意思)。
    北平庙期虽然不少是固定的,可是要说整齐,还得属隆福寺、护国
寺、白塔寺三处,因为这些摆摊子的生意人,不但这三处每个会期必
到,而且每个摊位无形之中仿佛固定不移。你逛隆福寺想买刮头篦子
或者别头发用的骨头簪子,如果觉着大小尺寸不合意,你可以跟他约
好,等下期庙会,或是别的庙会,让他给你预备好带来准保没错。
    各庙摊子的摆法位置也大致相同,譬如说一进山门都是卖山货
的,二门门道两边就全是卖玩具的了,再不就是假珠假宝的各样首饰
摊。卖两把头戴的大门花,或是鬓边的绒花绢花以及卖剪花样的,一
律都是靠墙根儿。因为他们的货色既怕风吹又要防日晒,只有靠墙根
儿搭个布篷才安全保险呢。至予吃食摊、杂耍场子,那是一般市民吃
喝玩乐的去处,跟真正上庙会买东西的人混不到一块儿。庙里最后一
进院里宽敞豁亮,得吃得瞧,就成了这班人的固定地盘了。
    虽然说各庙会卖的货色都差不了许多,可是也有各别另样的。例
如有些喇嘛摊专卖玛瑙松石念珠手串,白银镶嵌的首饰,嘴上说是西
藏来的,其实都是尼泊尔的产品。护国寺因为附近花厂子林立,爱花
有癖的,都喜欢到护国寺溜达溜达,寻找点儿奇花异草,或买一两盆盆
景玩玩。



    白塔寺的喇嘛平素不太热衷承应佛事,可是颇有陶朱遗风,对做
买卖都有两手。他们摊子上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