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桂林山水传奇 >

第216章

桂林山水传奇-第216章

小说: 桂林山水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夏&;#8226;夜&;#8226;内&;#8226;李姑娘家

  李老头正在擦猎枪。

  李姑娘回来了,“爹,来客人了。”

  贩子挑担子进屋来。

  李老头:“哎哟,汉人,欢迎、欢迎。”

  贩子:“老哥,吵烦你了。”放下担子。

  李姑娘:“爹,汉人今天回不去了,想在咱们家过一夜。”

  李老头:“好啊、好啊,请还请不来呢,女儿,快架锅子,烧菜喝酒。”

  贩子:“多谢、多谢。”

  李老头拿来葫芦、竹杯,“来来来,汉人,进门三杯酒,喝!”

  贩子接过竹杯,连喝了三杯水酒。

  李老头:“好好好,现在咱们是兄弟了,今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

  李姑娘忙着在堂屋中央的火坑上架锅烧菜。

  贩子打量着房子,屋里四壁萧然。

  贩子:“老哥,日子过得怎么样?”

  李老头:“咳,不怕老弟笑话,咱们打猎为生的,不管打得什么野兽,皮毛都要缴给土司,光剩几块骨头,日子能好到哪去。”

  贩子:“既然咱们是兄弟了,我有个主意,不知老哥爱不爱听。”

  李老头:“你说、你说。”

  贩子:“李姑娘的歌唱得好啊。”

  李老头:“没错、没错,她是寨子里的百灵鸟。”

  李姑娘:“爹——”

  李老头:“寨子里,谁的山歌能唱过你。”

  李姑娘:“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李老头大笑。

  贩子:“李姑娘,你的山歌,刚才我听了,的确唱得好,当今皇上,正在民间挑选宫女,你去,准能选上。”

  李姑娘:“要我离开爹爹,离开寨子,我才不干。”

  贩子:“哎,你这话不中听,瞧你爹爹,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天天风里、雨里去打猎,多辛苦啊,有时打不到猎,回来还要饿肚子,你做女儿的,忍心吗?”

  李老头:“咳,咱们命苦,怨不得别人。”

  贩子:“老哥,你这话也不对,明明能够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李老头:“你说,怎么试。”

  贩子:“让李姑娘跟我下山,进城去试试,万一让宫里选中了,远的不说,到那时连土司都怕你三分,你打回猎物,就不用再缴皮毛啦,你女儿过上了好日子,又有钱拿回来给你养老,这不是两全齐美吗。”

  李老头:“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贩子:“过了这村,没了那店,再过两天,选宫女的人回京城去了,你后悔来不及。”

  李姑娘:“大叔,你刚才说,我要选进了宫,土司就不再收缴我爹猎物的皮毛了,是真的吗?”

  贩子:“咳,你们整天躲在大山里面,没见过世面,土司虽然是世袭的,可也得皇上认可呀,你进了宫,土司还敢得罪你吗,他巴结你爹还来不及呢。”

  李姑娘:“既然是这样,爹,让我去吧。”

  李老头:“你从小到大,没离开寨子一步,你怎么能去。”

  贩子:“哎呀,这你就多心了,你以为选中了就成了,地方官府,还要花半年时间,教她唱歌跳舞,画画弹琴,识字写字,你以为这么容易。”

  李老头:“我女儿会唱歌。”

  贩子:“你们唱的那也叫歌,动不动就眼睛鼓起像灯笼,小心打你变条虫,找死不是。”

  李姑娘:“我还会唱别的歌呀。”说着又唱起来,“天上月亮管星星,地上蚊龙管麒麟,世上皇帝管官府,官府不管唱歌人。”

  贩子拍手,“唱得好、唱得好,快跟我进城去,包你选得上。”

  李姑娘:“爹,你就让我去吧。”

  李老头:“你一个女娃仔,怎知道世道的险恶。”

  贩子:“老哥,用你们瑶家的话说,岩鹰不离窝,是练不硬翅膀的。”

  李老头:“咳,人心隔肚皮呀。”

  贩子:“说话听音,打鼓听声,老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信不过老弟,那好,我把我的全部家当,都寄放在你这里,等你女儿有了出头之日,我再来取。”

  李老头:“老弟言重了,我女儿真有出头之日,我李老头谢你还来不及呢。”

  贩子:“那好,就这么定了,皇天在上,让咱们为盘王干杯,让他赐好运给李姑娘!”

  李老头:“这个、这个,怎么说呢。”

  李姑娘:“爹,我去。”

  四

  夏&;#8226;日&;#8226;外&;#8226;泉边

  一乘二人小轿,出了城门。

  李老头,贩子和宫里太监张敏,随轿而行。

  轿子来到泉边。

  贩子:“停一下、停一下。”

  轿子停下,已穿上宫廷服装的李姑娘掀起轿帘,探出头来,“大叔,有啥事?”

  贩子:“姑娘,请你下来一会。”

  李姑娘下轿来,“爹爹,别送了,回去吧。”

  李老头:“没事、没事。”

  贩子:“姑娘,这口泉水,古往今来,传说有七个大美人在这洗过脸,你也洗洗脸,沾沾灵气吧。”

  张敏:“快点、快点!”

  李姑娘到泉边洗脸,洗过之后,她原本稍黑的皮肤,顿时变得白里透红。

  贩子惊叫,“你们看,灵验了、灵验了!”

  众人忙跪下,向泉水礼拜。

  张敏也变得客气起来,“姑娘此去,前程无量。”

  李姑娘:“爹爹保重,女儿去了。”唱:

  女儿离家进京城  难报父母养育恩

  爹爹打猎早早归  平平安安进家门

  李老头唱道:

  女儿离家进京城  爹送泉边算一程

  拜托各位多帮衬  明年花开迎春神

  张敏,轿夫:“知道、知道。”

  贩子:“姑娘,得了富贵,别忘了我这个搭桥人啊。”

  李姑娘唱道:

  姑娘好比是孤魂   大叔好比是福神

  点石成金如我愿   吃水不忘挖井人

  贩子:“这就好、这就好。”

  张敏:“姑娘,时辰不早,快上轿赶路吧。”

  李姑娘上轿。

  张敏:“万里鹏程,马到成功,走啰!”

  轿夫抬轿而去。

  李老头望着轿影,流下老泪。

  五

  夏&;#8226;夜&;#8226;内&;#8226;贵妃宫

  万贵妃在宫里一一目测各地选来的美人。

  汪太监:“八号进殿!”

  一个美人进宫来。

  万贵妃只看了一眼,就皮笑肉不笑地挥挥手。

  美人退下。

  汪太监:“九号进殿!”

  李姑娘进宫来。

  万贵妃见了,先是暗吃一惊,接着就沉下了脸色,“那的人啊?”

  李姑娘:“回娘娘,我是大瑶山里人。”

  万贵妃:“山里人,几岁了?”

  李姑娘:“回娘娘,十八了。”

  万贵妃:“识字吗?”

  李姑娘:“回娘娘,认识的。”

  万贵妃冷笑道:“那好啊,汪直。”

  汪太监:“娘娘,臣在。”

  万贵妃:“既然李姑娘识字,就安排她到书房去伺候皇上吧。”

  汪太监会意地,“是,娘娘。”

  汪太监领李姑娘走了。

  六

  春&;#8226;日&;#8226;内&;#8226;书房

  李姑娘在抹着窗子,她愁眉不展地唱道:

  秋风吹过春雨来  门前石阶起青苔

  树叶黄了又返青  君王何时到书斋

  屋檐滴水石头穿  妹在皇宫望瑶山

  阿爹年老身可好  无人为我传思乡

  张敏跑到书屋前躲雨。

  李姑娘见了,“叔叔、叔叔,你还认识我吗?”

  张敏:“哎,你不是李姑娘吗,怎么在这?”

  李姑娘:“咳,万妃娘娘安排我在书斋来伺候皇上呀。”

  张敏:“啊,皇上在这?”

  李姑娘:“哪儿呀,我都来书斋擦了三年窗子了,还没见过皇上一面呢。”

  张敏摇头苦笑,“皇上忙着斗蟋蟀,哪会来书斋看书。”

  李姑娘:“斗蛐蛐,那万妃娘娘她……”

  张敏四下看看,“李姑娘,别犯傻了,万妃娘娘独霸后宫,怎容得下你这个大美人,万一皇上喜欢你了,她不是失宠了吗?”

  李姑娘:“原来是这样,那你还是送我回瑶山去吧。”

  张敏:“傻妹子,进来了,你就老死宫中吧,哪还让你出皇宫一步。”

  李姑娘:“那我找万妃娘娘去。”

  张敏:“找死,你真不懂事,你最好别在她面前露脸,让她忘掉你,如果让她重新发现了你,说不定你就没命了。”

  李姑娘:“我、我上汉人的当了。”

  张敏:“贩子是在赌人,只怪你命不好。”

  李姑娘:“那、那我怎么办?”

  张敏:“你就老老实实在这擦窗子,没事就看书,耐心等待,说不准哪一天时来运转,皇上驾临书斋,你就有出头的日子了。”

  李姑娘:“早知道是这样,杀我也不会来。哎,叔叔,你怎么在这?”

  张敏:“我专管皇上斗蟋蟀的事,到处帮他找蛐蛐。”

  李姑娘:“叔叔,你能帮我个忙吗?”

  张敏:“你说。”

  李姑娘:“我想写一封信给我爹,求你帮我寄出去。”

  张敏:“好的,你写吧,抽空我来拿,你千万记住,躲开万妃娘娘,不要多事。”

  李姑娘:“知道了,谢谢你,我这有伞,你拿去用吧。”

  张敏:“不敢、不敢,让头发现了,要挨鞭子的,我走了。”冒雨走了。

  李姑娘回到书桌前,坐下写信。

  她提笔沉思,唱道:

  拿起笔来重如山   怎向爹爹诉哀肠

  女儿好比笼中鸟   何时飞回大瑶山……

  这时,汪太监撑着雨伞,陪宪宗皇帝路过书斋。

  宪宗帝听到歌声,“唉,书斋里怎么有人唱歌。”

  汪太监:“是万妃娘娘安排了一个小宫女,在书斋里搞卫生。”

  宪宗帝:“嗓子不错啊。”

  汪太监:“都是唱些鸡呀狗的,没什么意思。”

  宪宗帝:“进去看看。”直径进书斋去了。

  李姑娘在写信,也没注意有人进书斋来。

  汪太监:“大胆,还不接驾!”

  李姑娘吓了一跳,笔也掉了,忽地站起。

  宪宗帝一看,“哇,想不到这里藏着个大美人!”

  李姑娘忙跪下,不知说什么好。

  汪太监:“说话呀,哑巴了!”

  李姑娘:“我,我不知道你们是谁。”

  汪太监:“皇上,皇上驾临。”

  李姑娘:“啊,皇上,叩见皇上。”

  宪宗帝大笑,“起来吧,我的大美人,把皮肉跪破了朕心疼呀。”

  汪太监:“还不谢恩!”

  李姑娘:“谢皇上。”

  宪宗帝扶起李姑娘,“大美人,进宫多久了?”

  李姑娘:“回禀皇上,小民女进宫三年了。”

  宪宗帝骂道:“该死,这样的大美人,进宫都三年了,朕怎么不知道?”

  汪太监忙跪下,“臣该死。”

  宪宗帝:“快去,叫人把龙床搬到这来,朕要看书了!”

  汪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