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桂林山水传奇 >

第205章

桂林山水传奇-第205章

小说: 桂林山水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窗外有女子的吟诗声传来,“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

  吕调阳闻声站起,探头出窗外望了望,没见人影。

  他自嘲地笑笑,又坐下读起诗来,“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这时,屋外又有女子在吟诗,“跨鹤曾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碧依然,紫箫吹彻无人问,万里西风月满天。”

  吕调阳按捺不住,出得门去,四野空空,并无人影。

  他叹了口气,转身回屋,心有不甘,又出门去,“何方人氏,能进屋来谈谈诗吗?”

  屋后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转出一个17岁的美丽姑娘来,“原来调阳书屋就在这呀。”

  吕调阳:“啊,姑娘,学生这厢有礼了。”

  姑娘:“我叫红玉,你是吕调阳吗?”

  吕调阳:“正是学生,红玉姑娘,愿进屋谈谈诗词歌赋吗?”

  红玉:“这有什么不敢的。”进屋。

  吕调阳:“红玉请坐,夜无清茶,只好清淡了。”

  红玉:“不碍事,越清淡,越高雅。”

  吕调阳:“夜已深,你一个姑娘上山来,也不害怕?”

  红玉:“有你在我怕什么,是你的读书声把我吸引上山来的。”

  吕调阳:“姑娘家住何处?”

  红玉:“我就住在山下,蒙着眼睛上下山也不会迷路。”

  吕调阳:“原来是这样,那你家里是干什么的?”

  红玉:“查户口你,我也喜欢诗,所以前来跟你谈诗论词,你别胡思乱想啊。”

  吕调阳:“岂敢、岂敢,坐怀不乱。”

  红玉:“这还差不多,你刚才读的是曹邺和周进隆的诗吧。桂林山水是嫦娥仙姑营造的人间瑶池,古往今来,诗人歌咏桂林,多以明月、桂花为题材,张挻游象山水月岩,有集李白句,明月出天山,月明秋水寒,水流月不去,镊白坐相看。后来蓟北处士半韵半和,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最是有趣。”

  吕调阳:“所以周进隆又写道,一轮明月临清流,天遗嫦娥下地游。波光水面四时静,鱼龙不敢尽浮沤啊。”

  红玉:“张自明的月水洞诗就更精彩了,癸水江头石似浮,银河影里月如钩,无人弄杵看蟾兔,有客乘槎访斗牛。自古鹊桥传七日,何年桂子落三秋。金轮待欲长无缺,玉斧仍须妙手修。”

  吕调阳:“何止是象山水月洞,那周进隆的月牙岩诗就更叫绝,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岩头黄鸟栖高枝,一声啼破千山晓……”

  这时,传来鸡啼声。

  红玉:“哎呀,天都快亮了,我要回家睡觉了。”

  吕调阳:“红玉姑娘,请告诉我你家的详细地址,日后好去拜访。”

  红玉:“咱们穷苦人家,一天忙到晚,那有空接待你,还是我来找你玩吧,再见。”起身就走。

  吕调阳追出门去,红玉已经走远了。

  他点着头,“好敏捷的身手。”

  二

  夏&;#8226;日&;#8226;外&;#8226;城郊

  路上,一个村姑挑着一担水前行。

  吕调阳拦住她问:“请问村姑,附近有一个叫红玉的姑娘吗?”

  村姑:“红玉,不认识。”走了。

  吕调阳见水边有妇女在洗菜,上前打听,“大嫂,你可认识一个叫红玉的姑娘?”

  妇女想了想,“没听说过。”继续洗菜。

  又有一个挑柴的小伙子路过。

  吕调阳:“这位兄弟,认识一个叫红玉的姑娘吗?”

  小伙子边走边说:“红玉,听名字好像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咱们穷苦人怎么认得她。”

  吕调阳追着说:“红玉姑娘说,她家也是贫穷人家。”

  小伙子:“那她在耍你啵。”大步流星地走了。

  吕调阳站在路上发呆。

  三

  夏&;#8226;日&;#8226;内&;#8226;栖霞寺

  吕调阳在寺里闲游。

  他看着罗汉造像,口占一绝:“休言菩萨灵和肉,占尽名山南海竹,梦断禅机四壁空,潜修百艺终成佛。”

  90岁的浑融出来,“吕调阳,长进不小啊。”

  吕调阳:“拜见高僧。”

  浑融:“既然来了,就到禅室喝口茶吧。”

  吕调阳:“谢高僧。”

  俩人进了禅室,分宾主坐下。

  小沙弥送来茶。

  浑融:“大考日近,你不在山上攻读,下山来有事吗?”

  吕调阳:“啊,昨夜有一女子,到我书屋论诗,直到天明才走。她说她就住在普陀山附近,故下山来拜访。”

  浑融:“访到了吗?”

  吕调阳:“没有,女子只告诉了姓名,没有告诉地址。”

  浑融:“叫什么来着?”

  吕调阳:“她说她叫红玉,高僧可识此人?”

  浑融:“红玉,不认识,不过……”

  吕调阳:“不过什么,高僧想起什么了?”

  浑融:“贫僧在况周颐先生那里,倒是见过他的一颗闲章,内文曰绿珠、红玉是乡亲。”

  吕调阳:“哦,况周颐是谁?”

  浑融:“啊,他可是了不得,他和桂林同乡王鹏运,还有朱祖谋、郑文焯四个,合称为清季四大词人呀。”

  吕调阳:“真的,学生怎么不知道。”

  浑融:“年轻人,你在穷乡僻野,孤陋寡闻,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如果你不是进城来租用我的书屋温习功课,你哪知道世上还有个红玉姑娘,等你进京赶考,见过大世面,就什么都知道啦。”

  吕调阳:“那红玉是谁,况先生跟你说过吗?”

  浑融:“阿弥陀佛,没有谈起。不过绿珠的事,贫僧倒是略知一二。”

  吕调阳:“请高僧说说。”

  浑融:“绿珠是晋代富豪石崇的一个爱妾,善吹笛子,赵王伦专政时,伦党孙秀曾指名道姓向石崇索取绿珠,遭到石崇的拒绝。后来石崇受到孙秀的*,绿珠就跳楼自杀了,既所谓金谷坠楼人。况周颐闲章云,绿珠、红玉是乡亲,我想是不是况先生是桂林人,绿珠是博白人,桂林、博白,同属广西,故说是乡亲。”

  吕调阳:“这样说来,红玉肯定在桂林,她人在哪呢?”

  浑融:“年轻人,赶考事大,一心不得二用,回去看书吧。”

  吕调阳:“多谢高僧,学生告辞。”起身走了。

  四

  夏&;#8226;夜&;#8226;内&;#8226;调阳书屋

  吕调阳心不在焉地读着书,眼睛不时地往外瞧。

  一阵笑声传来,红玉进了书屋,“吕先生,还在用功呢。”

  吕调阳一阵惊喜,起身相迎,“哇,你可来了。”

  红玉:“怎么,不欢迎?”

  吕调阳:“哪里、哪里,学生还特意备了一壶清茶呢。”倒茶敬客。

  红玉:“那好啊,咱们又谈诗吧,张大复有一首游栖霞寺的诗,我好喜欢,名山藏古寺, 幽洞绕藤萝。修竹留云住,长松听鸟歌。梵声霞里出,清磬月中和。一榻琴书冷,惊闻秋已过。”

  吕调阳:“闫兴邦有一首诗,与你刚才吟的,倒是一动一静,一冷一暖。”

  红玉:“怎么说?”

  吕调阳:“诗曰,相邀东去看栖霞,寺旁悬崖一径斜。眩目山川皆有色,迎人草木尽生花。因寻幽境穿奇洞,肯听飞涛绕曲崖。兴致不知来路远,石桥南畔少人家。哎,你家住哪,今天我专程下山,想去拜访你,问了好多人都说不知道,还是浑融高僧告诉我,况周颐先生有颗闲章提到了你,绿珠,红玉是乡亲,你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红玉,“你看、你看,又来查户口了,你的心这么野,哪能求到功名,算了,不打扰你了,念你的书吧,再见。”

  吕调阳:“别别别,不问也罢,咱们继续谈诗吧。”

  红玉:“这还差不多,袁枚有首诗怎么说,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很有点竹枝词的味道啊。”

  吕调阳:“那俞安期的初出漓江也是,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

  红玉:“哎呀,无从学得王维手,画取千峰万壑归。”

  吕调阳:“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啊。”

  红玉:“既如此,只好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了。”

  吕调阳:“咳,我真的好羡慕碧莲峰里住人家啊。”

  红玉:“没出息,不跟你玩了。”起身就走。

  吕调阳急了,“姑娘留步,红玉留步!”

  红玉去远了。

  吕调阳站在门口叹道:“如是男儿,定然顶天立地。”

  五

  夏&;#8226;日&;#8226;内&;#8226;调阳书屋

  吕调阳正在苦读,“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突然,大门被人踢开了,30岁的冯秉德带着两个家丁闯了进来。

  冯秉德:“吕调阳,龟孙子,你一个乡巴佬也想考状元,那还要咱们这些城里读书人来干嘛!”

  吕调阳:“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是驴是马,走着瞧吧。”

  冯秉德:“你还想当千里马,今天我让你当一回王八,给我砸!”

  俩个家丁,不由分说,上前砸东西。

  “干嘛、干嘛!”吕调阳去拉他们。

  冯秉德抓起桌上砚台,向吕调阳砸去。

  吕调阳被砸昏在地。

  冯秉德:“给我往死里打!”

  “住手!”红玉出现在大门口。

  冯秉德一看,吓得脸都白了,“有鬼、有鬼!” 抱头逃走了。

  家丁也跟着跑了。

  红玉抱起吕调阳,“先生、先生。”

  她见他头上流着血,忙取出手帕来包扎。

  这时,浑融和小沙弥也赶来了,“我一见冯秉德上山,就猜到没好事,果然不出所料。”

  红玉:“高僧,冯秉德为什么要打吕先生?”

  浑融:“咳,他们俩个,都想租用这书屋,调阳先来,可冯秉德仗着有钱,一定要租,我就让他俩比诗,谁的诗好就租给谁。吕先生七步成诗,冯秉德憋了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所以我就把书屋租给了吕先生,不想闹出这般事端。哎,你是谁?”

  红玉:“我叫红玉。”

  浑融:“哦,果然才貌双全,难怪吕先生要下山拜访你呢。”

  吕调阳醒来,“谢谢高僧。”

  浑融:“阿弥陀佛,不是贫僧救你,是红玉姑娘救了你,”

  吕调阳忙起来施礼,“多谢红玉姑娘。”

  红玉:“吕调阳,我看此地非久留之地,你还是赶快进京,早作准备吧。”

  吕调阳:“学生又何曾不是这样想,只是盘缠有限,早去不得。”

  红玉把头上、手上的首饰全取了下来,“给你,拿去便卖了,赶快进京吧。”

  吕调阳:“这这这,使不得、使不得。”

  红玉:“你们读书人就是迂,等你考中状元有了钱,再回来还给我不就得了。”

  浑融:“哎,好好好,两全齐美、两全齐美,阿弥陀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