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武卒 >

第75章

秦武卒-第75章

小说: 秦武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憨道:妈的,这话你十几年前为什么不问?六国人起来造反你倒是问起来了。
  那个操士咧着嘴,怪笑道:那时我才几岁呀,还没见过你。
  大憨喝道:你的伍长是谁?怎么教你和我说话的?
  操士偷望了一眼坐在墙角的伍长,见他正低头看着什么,听见声音也只是抬起头,冷冰冰地扫了他一眼。于是操士嘴巴动了动,脸上显出惊慌的样子,没敢说。
  大憨道:好了好了,不用说了。现在打仗,别把你们小鬼都搞得神经兮兮的。跟你说吧,七国本来就是周天子的诸侯国,有同样的祖先,用一样的文字,说一样的话,本来就是一国。周天子无能,才分裂出无数小国,彼此征战了几百年,流血无数。秦国统一六国,上顺应天意,下顺从人心。
  有操士还要问,大憨眼珠子一瞪,道:都太轻闲了是不是?都给我一边去,再问,我可要开始训练了。
  新士卒们赶紧散去了。大憨站起来,望了王离一眼,出了帐子,两人站在外面的空地上。大憨笑着问道:大将军对自己的士卒不放心了是吗?
  王离道:不是,对自己的士卒都不放心,还能对谁放心?
  王离停了停,问道:照你看,是统一六国好,还是七国争雄更好些?
  大憨道:身上流着一样的血脉,当然他妈的是一个国家好,秦军士卒流了那么多血,为的不就是这个吗?但刚才我只说了一半,因为现在是打仗。秦国统一六国,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次咱们来中原,地都荒着,没人耕种,我知道他们都没过上好日子。
  王离点点头,无奈地望了望天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九章 锈剑(1)
王离一夜未睡。清晨,他在营帐四周转了一会儿。秦军已经把巨鹿围了两月有余,城中的情况应该十分窘迫,但赵王歇却始终没有接受秦军的投降要求。
  这时,从咸阳传来皇帝的御旨,护送御旨的是一千名身着华丽的禁军武卒。尽管王离也当过禁军郎官,但此时看到他们的军服如此光鲜,而前线士卒的军服却已经破烂不堪,心里总觉得不太舒服。
  一名内宫太监宣读御旨:皇帝要求长城一线秦军精锐必须彻底平定叛乱的起义军,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关中撤退半步,任何人违抗命令,就地斩首。
  御旨宣读完毕,众人都离开大将军府。王离拿起御旨,又看了一遍,鼻子哼了一声,轻蔑地小声道:还在白日做梦!说罢一甩手,将御旨扔进旁边的火炉里。
  第二天拂晓,一名军官报告王离,秦军东面三十里,出现大量楚军,他们打着项字军旗。王离暗暗吃惊,心想,多日以来,对这支楚军竟毫无察觉。他骑马到秦军东面观看楚军情形,一面命人继续侦察其来历,迅速将消息报告将军幕府。
  此时,正是旭日东升,王离看不清对面的情况,只是隐隐觉得地平线在浓红色的朝阳之下,现出一抹黑沉沉的颜色。一队队人马,一列列军旗,出现在雾气飘动的大地之上,并传来沉重的马蹄声、脚步声。尤其是楚军整齐、平稳的呼号声,透露出他们的训练有素和恶战前的必胜信念。
  种种迹象都表明,领导楚军的武将很是善于治军,此时,楚军没有一般起义军队伍的散漫,每个士卒都像在一个强有力的纪律的约束下,形成一把铁锤。而且,这支队伍没有从南面来,显然已经清楚章邯的二十万军队驻守在那里。他们无声无息地从东面过来,渐渐与西面各国的十几万援军形成对秦军的夹击之势。不是杀气腾腾,却如同一匹狡猾的狼,寻找着敌人最难以觉察的致命之处。
  虽然还不真正了解对方,多年征战的经验让王离意识到,眼前的起义军与以往任何一支起义军都不一样,最强悍的对手来了。
  他迅速将楚军到来的消息报告章邯,提醒章邯密切注意这里的情况,随时准备增援。之后,他召集苏角、涉间以及几名校尉商议,该如何调整秦军的作战方针,以应对眼前的形势。
  大家都认为,这支颇有实力的楚军到来,极有可能使秦军陷入危险的境地。现在,王离的长城一线秦军东、北、西皆有敌军,惟剩下南面有章邯军呼应。如果出现重大变故,巨鹿城下的秦军极有可能陷入重围。
  这样商议了一番,王离决定由苏角指挥西面的秦军,与魏、齐、韩国的援军对峙,由一名校尉指挥少量秦军与巨鹿城中的赵军相持。而王离与涉间则领导秦军主力驻守东面,寻找机会与这支楚军决战。
  商议过后,众人回到各处。王离低头思量了一会儿,觉得必须与章邯军协同作战,否则秦军损失过大,恢复元气不容易。想到这里,王离又赶快写了文简,告知章邯应在近期调整军队,形成一南一北夹击楚军之势,只有这样,巨鹿城下的秦军才能摆脱被包围的危局。
  命令发出,二十万秦军开始缓缓调整部署,到处是跑动着的秦军队伍,运送粮食、营帐、武器的马车有序,却又迅速地排成一线移动着,扬起了浓重的尘土。
  将军幕府也在搬迁。幕府里的军官、士卒忙着收拾军情简、地图、令牌等一些东西,四周一片混乱。在忙乱的士卒中间,王离望着东方的天空,此时,正午已过,阳光刺眼,却又很迷离。一丝若有若无的风抚过碧蓝的天空,抚过草尖,如同抚动了整个世界,发出微微的鸣响。。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九章 锈剑(2)
王离突然有一种惶惑,这还是多年征战以来第一次,他感到自己无法预料战争的结局。王离猛然想,如果此次失败了会怎么样?起义军会越过武关,打向咸阳,灭亡秦国。一连串的影子在脑袋里一闪而过,王离难以置信地问自己,这些真的将要发生吗?
  一切都在紧张地部署着。傍晚时分,负责侦察的军官向王离报告,领导楚军的将领是楚人项羽,于前日渡过洹水,大约有二十万人。楚军在渡过洹水之后,将乘坐的舟船全部凿沉,丢弃了所有无用的物品,包括做饭的锅、宿营用的帐子。
  听到这个消息,王离大吃一惊。从楚军的举动来看,他们极有可能在一两天之内就发动进攻,比自己最初的预计要迅猛得多。目前巨鹿城下的秦军只有二十万,而起义军的总数在三十多万,力量超过秦军,并且已经将秦军包围在巨鹿城下。他立刻又起草了一份书简,告诉章邯,三十万楚军会在一两日内与秦军决战,章邯应迅速从南面夹击楚军。
  同时,王离下令,秦军进入作战状态,一切烟火全部熄灭,驻守各地的秦军要密切注意将军幕府的烽火。执行命令要果断,切不可有一丝迟疑。
  午夜时分,前线的秦军已经调动完毕,后方的秦军还在移动之中。王离坐在将军幕府的灯下,这时,一名军官进来报告,有两万楚军插入王离军与章邯军之间,将输送粮食的甬道毁掉了。王离明白,楚军来之前已经将各处要害看得很清楚,下手又准又狠,一点时间也没留给秦军。
  正在这时,前方传来喊杀声,王离意识到楚军已经向秦军进攻了,前方军队大概已经开始与楚军交战了。王离来到最前沿,秦军在阵地之前燃起了篝火,将阵地四周照亮。楚军没有统一的军服,却如同潮水一样向秦军的阵地涌过来。秦军按惯例放了几轮弩箭,但在黑夜中,弓弩手看不清目标,并未给楚军造成多大损失。
  王离站在战车上,借着前方的火光观察楚军士卒。这些人穿着杂色衣服,用一块绿布裹住头,大部分人没有铠甲,只有一些军官模样的人才穿着铠甲,有楚国旧式铠甲,也有秦军的。他们的脸上涂着黑炭,显得牙齿和眼睛格外白亮。
  火光中,楚国人的面目异常狰狞,眼睛里闪着嗜血的仇恨和末路绝望之人的恐怖。他们的将领断绝了一切退路,只有击败秦军才有生路。楚国人的进攻凶悍而有力,即使陷入重围也绝不溃逃,每个楚军士卒似乎都抱着一命换一命的可怕信念。
  王离突然有些莫名的震撼,这些战士几个月以前还是衣衫褴褛、没有活路的楚国农民,可他们一旦决心反抗秦国的统治,重新争取幸福生活的时候,竟然表现出如此顽强的战斗力。
  王离明白,秦军此时遇到了最不愿遇到的局面,开始与楚国人进行消耗战,因为秦军此时是消耗不起的。他猜想,这个楚军将领是个怎样的人?像一头狂怒的狮子,受了伤也不后退,完全不计后果,一副与秦军同归于尽的样子。
  整个夜里,楚军进攻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后面的人踏着前面之人的尸体向前冲,喊杀声震动着黑暗的天宇。秦军的前沿阵地在楚军的冲击下越来越薄,显露出裂缝,随时有崩溃的危险。王离命令后方还在调动的队伍赶往前线,堵住了缺口,阻止楚军涌入秦军腹地。
  天亮时分,后方的大量弓弩手赶到前线,弩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杀伤了大量的楚军士卒。淡红色的太阳在白雾中升起之时,楚军后方响起了金鸣,开始全线撤退。。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九章 锈剑(3)
王离在战场上巡视了一圈,粗粗估算了一下,秦军在这短短十几里的战线上,一昼夜竟然伤亡了三四万人。虽然楚军也会伤亡这么多人,但长城一线的秦军从北击匈奴之后,一直没有受到重大挫败,而且眼前面对的是未经训练的起义军。楚国人如此之强的战斗力大概会给秦军士卒的信心来一次狠狠的打击。
  王离回到将军幕府,思量着,时间非常急迫,章邯必须立刻发动进攻,否则,当巨鹿城下的秦军削弱到一定程度,西面各国的援军也就有胆子进攻了。王离想,章邯那边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原来的策略是不是还有些保守,是否应该立刻放弃巨鹿一线,直接向南面章邯方向突围,保存主力,再作打算?
  临近中午,秦军重新进行了调整。王离接到报告,楚军在南面又发起了进攻。王离赶到前线,楚军的进攻还是如同昨夜一样凶猛。向楚军的后方望去,王离发现,这里的楚军并不多,大概不过五万人。但是,这里也是秦军最脆弱的地方,负责东、西两面守卫的秦军主力都远离这里。王离暗想,项羽这个人还是非常有眼光的,他是想从这里打进来,切断秦军与东、西两支主力的联系,然后与魏、齐等国的军队联合将其各个击破。
  秦、楚两军开始了近战,黑压压地绵延了几里。这时,王离看到战线中部的秦军突然被打开了缺口。这里的楚军似乎格外有战斗力,像支楔子一样,强有力地插入了秦军阵地。王离命令五千秦军堵住这个缺口,同时骑马飞驰到那里,看看是怎么回事。
  来到近处一看,在楚军楔子顶端,有一个身高六尺的大汉,剑眉倒竖,吼声如雷,浑身鲜血。他一手持着长戟,一手挥着铁剑,接连砍倒数十名秦军士卒,而且毫无疲惫之色,给了周围的楚军士卒以极大的激励,在混战的人群中十分惹眼。
  这个楔子越进越快,眼看快要刺穿秦军的防线。指挥这里作战的校尉命令骑兵和战车混编的队伍冲到缺口处,试图挡住这个大汉的去路。
  秦军步兵散开,战车和配属在其周围的重装步兵冲入缺口,紧接着骑兵也飞驰向前,一时间尘土飞扬,车轮声震耳欲聋。骑兵使用的弩箭给楚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暂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