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武卒 >

第25章

秦武卒-第25章

小说: 秦武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纸马,派人扯点楚军士卒的衣襟不就行了吗?如果巫师念个咒,楚军就一个个变成天兵天将,箭射不死,剑刺不死,那么秦军不就没饭吃了吗?
  说到这里,下面的士卒笑了起来。王离继续说:这些把戏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大秦国能有今天,依靠的是秦国百姓勤勤恳恳的劳动,勇敢务实的精神。我今天就说到这里,衣襟缺损的士卒,也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多吃点饭,多锻炼锻炼身体,病就好了。

第六章 妖术(9)
吃过早饭,王离安排下了训练任务,便去县城了。到了县衙,见章邯坐在屋子里,盯着桌子上的几卷竹简发呆。王离知道他在琢磨近来的几起妖术案子呢,便笑着问道:查出点蛛丝马迹了没?
  章邯说:最近这五起,只有一起已经查实,而另四起即使有被告,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证据。至于秦军当中发生的事情,更是不着边际,几个负责洗衣补衣的楚国妇人老实巴交,家里穷得连布头都没有。而且秦军士卒的衣襟在训练当中非常容易损坏,也不见得是有人故意而为。
  王离点点头,道:本来我就觉得这事真是混蛋王八蛋,不知谁吃饱了撑的瞎传。
  章邯说:前几日,郡府发来加急竹节,让县令到九江城去商议事情,听说从咸阳也发来了加急命令,大概和这些妖术案有关。县令走后这几天里,我的心思也一直放在这上面,翻来覆去地琢磨,总觉得这不过是一次妖术恐慌,追查不出什么来的。
  两人又谈了些别的,吃过午饭,王离准备回大营去,不想县令回来了。两人出门迎接,看见县令脸色阴沉,又有几分沮丧,知道事情严重,也不便多问。
  县令坐下来,喝了口茶,才慢慢回过神来,开始叙述起他在郡府遇到的事情。原来,这次到郡府报告清查妖术情况,郡守开始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先让各县县令报告。县令最先说,一点不知道该怎样说,说些什么。没办法,他只好照实说:高陵县真正查实的妖术案件只有一起,这些妖术案很可能只是在民间流行的恐慌,只要严惩真凶,必然能慢慢平息下来。这时候,郡守十分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说:楚地已经妖术成风,现在已经向山东蔓延,你仅凭一案便妄下论断,分明是你为政松弛、麻木不仁,不能敏锐觉察隐情。
  县令张了张嘴,有点发蒙,就没再说下去。
  其他几个县的县令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事情严重,便大致汇报了情况,都没有做出自己的判断。郡守听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取出三件发自咸阳的加急文简。
  一件是皇帝的御旨,大意是说,楚地有一批暴民企图谋逆,其中一个手段便是利用妖术蛊惑人心,希望各地秦吏倾力清剿妖乱。
  第二件是发自廷尉府的文简,大意是参与此次妖乱的并不仅仅是贼盗、流民,还包括楚地的巫师、文人、士卒、贵族,其活动也不仅仅是妖术,还包括私藏楚国旧简,用楚国钱币,沿用楚国旧车轮辐宽等行为,对这些行为一律要严厉惩治,其中行妖术者凌迟,私藏楚简、沿用楚币、楚轮辐者鞭一百,徭役三年。各地官吏一定要严格按秦律惩治,切不可姑息纵容,损害秦律尊严。
  第三件发自奉常府,大意是各地祭祀活动必须与皇帝在咸阳的祭天大典相协调,只许在夏七月进行大型祈福活动,如有其他巫祭活动,必须在起首处为皇帝、秦国祈寿祈福,不能再出现各地旧国号与国君谥号,如有违反者与谋逆同罪。
  各县县令听完了文简内容,如同兜头泼了一盆凉水。他们在此之前做梦也没想到,皇帝会把妖术案和谋反联系在一起,而且一连发来了三道命令,此次皇帝决心之大,行动之迅速也是前所未有的。
  之后,郡守又声色俱厉地训示了一番,要求各县严格查办,彻底清剿妖乱,力争抓住贼首。如有隔岸观火、人浮于事的官吏,定将革职严惩。

第六章 妖术(10)
县令说完,三人沉默了一会儿。王离用手指尖敲着桌子,说道:皇帝陛下他老人家是有所不知哟,楚国这地方搞巫术的比种地的还多,得杀多少人?这哪里是办案?分明是在屠宰嘛!
  县令长吸了口气,道:没什么回旋余地了,主将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王离不满地说:妈的,都当我手下的秦军士卒是铁打的心肝。在这里驻守快两年了,咸阳那边一有点风吹草动,这边必然要狠下心杀一批楚国人。就拿一年前那次上山剿匪说吧,那哪里是什么匪呀,都是他妈的老实巴交的楚国农民。咱们来了,人家没地种了,也不让他们国祭,原来的文字也不让用,是个牲口都得急啊!那一仗,一共死了几百个楚国人,人家一个都没投降!现在想想,我都觉得对不住楚国人。
  三个月后,郡守亲自来高陵县督察剿灭妖术的情况,郡守走后,县令与王离、章邯等人一起喝茶。他半天没有说一句话,很久才长出了一口气,想说什么却终未说出口。
  这次县令向郡守汇报,三个月当中,高陵县因妖术凌迟一人,触犯其他相关刑律的斩首四人,而刖刑、鞭刑、徭役的有近三十人。郡守听后,脸色冷冰冰的,皱着眉头,没说什么。走之前,他面无表情地说:犯人有罪,其家属却是要留一条生路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活计吧。
  与县令喝过茶,王离、章邯两人都挺累,三个月来,神经紧张,像弓弦快崩断了似的。他俩找了个小酒馆,坐下来。此时酒馆十分冷清,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恐慌的气氛。两人喝了几杯,都沉默不语,想想三个月来查处的这些案子,严格说来,只在一桩案子里,妖术与谋逆确实有点联系,其他案子只不过表明,楚国人接受秦制的速度,在咸阳看来似乎还太慢,因此,借妖术案下了一剂猛药。
  王离很清楚这个与谋逆有关的案子。那是开始大规模清剿妖乱的一个月之后,县衙把高陵县的巫师、懂得楚国诗词的乐人、军人、旧贵族列为重点清查对象。
  一日黄昏,五十名秦军士卒在一名屯长的带领下来到那个与王离有过交往的男巫家中。他如同往常那样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屯长喝问巫师屋子里有没有已经列为销毁的东西,巫师眼睛也不眨,不发出一丝声音。几个士卒急了,像拖开一张席子一样,把巫师拖到草房子外面,扔在地上,将里面翻了个底朝天。不一会儿,在屋子一角挖出一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满满一箱竹简,上面用楚国文字刻成,箱子底下有一块石板,上面也刻着一些文字,所有人都不认识,大概也是巫祭文字。
  罪证如山,巫师被关进了县衙大牢里。接下来的审问也很简单,巫师跪坐在大堂上,继续一言不发,盯着天空。县令问:这箱竹简所刻是什么?巫师含含糊糊地答道: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所作的诗词。
  县令大声呵斥道:难道你不知现在已经通用小篆文,私藏楚简者要受罚吗?巫师答道:知道。县令问道:那为何明知故犯?
  巫师说:今日用秦文,明日用楚文,上天的意图谁又说得清呢?县令说:说出这话等同谋逆,你可知?巫师诡异地笑了笑:当然知道,你以为你们可以杀得了我吗?
  县令命人抬出箱底的石板,问:上面写的是什么?巫师道:天意!县令道:可是你写的吗?巫师道:不是我写的,是上天让我写的。

第六章 妖术(11)
县令道:什么内容?巫师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县令怒道:还在这里装神弄鬼,找一个楚国人来,看看上面写的什么。一个县衙里的杂役走了过来,扫了一眼,说:是为农事祈福的祭词。
  巫师长叹一口气说:何必要替我掩饰呢?我为楚国祈福二十年,如今要我为灭我楚国、囚我国君的秦国人求福、求寿,怎么有脸面见上天神灵呢?我告诉你们,上面刻的是,始皇死而地分!十年之内必将应验!
  县令定了定神,不必再问了,既是妖术,又是谋反,同时私藏楚简,定罪凌迟,而且先斩后奏,执行之后再向郡府报告。就这样县令命人把巫师拖了下去。
  凌迟行刑的前一夜,王离来到囚着楚国巫师的大牢,见他正闭着眼睛,端坐在大牢正中间。王离有些沉痛地说:你所相信的我改变不了,可大秦律我也改变不了,就只有处死你了。你死了,会怨恨我们吗?
  男巫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王离,道:行尸走肉一样的秦国人,这其中的道理你不明白。我根本就不怨恨,但楚国人的神灵一定会降灾难于你们,因为你们和你们的大秦律不尊敬他。
  王离脸色有些释然,笑了笑问道:我看过你的巫祭,尽管不相信你们的那个神灵,但知道你是个好人,总觉得大秦律不应该让你这样的人死。
  男巫看了一眼王离,语气温和了一些,道:秦国人,光有好心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不死,明天就会站出来反秦的。没有妥协的余地,一丝一毫都没有。明白吗?
  接着,男巫又说:死有什么可怕呢?回到神灵那里不是很好吗?说罢,他闭上眼睛,把身体转向牢墙,道:秦国人,还记得上次我对你说的预言吗?当这预言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大概才能明白,在最后的命运面前,你我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执行凌迟那天,刑场围满了楚国人。王离与一千名秦军士卒在雨中维持秩序。
  行刑之前,一个小男孩捧着碗黄酒来到男巫的面前。男巫的双手被捆着,但他微笑着蹲下来,让小男孩将酒送入他的嘴里。喝完了酒,他对小男孩说:孩子,我有几句很有趣的话,你把它记住,然后讲给其他的孩子听,好吗?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会得到我对你的祝福。
  小男孩稚气地点点头,瞪大眼睛听着。
  男巫慢慢地说:好好记着,有一天,一个能举起千斤铜鼎的楚国人将打败不可一世的秦军,赶走秦国人。但是,他的妹妹却要和那个被打败的秦军将领一起死去。他们怎样初见,便怎样永诀。
  男巫说完问道:记住了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随即转身离去了。男巫看了一会儿小男孩的背影,冷冷地对行刑手说:别愣着了,开始吧!
  男巫的表现十分惊人。被割了几十刀,他一声不吭,闭着眼睛,嘴里不停地念着什么,仿佛那利刃割下的是别人身上的肉,与他无关。在场的人看得心寒,不时有人哭出声。
  男巫的前胸、两股与手臂上的肉已经割尽,血流了一地。突然,他猛地仰天号叫起来,那声音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在向神灵呼告,凄厉而又真挚,随着他的号叫,割开的血管喷出鲜血,溅了刽子手一脸。
  这时,刮起了大风,天色骤然变得阴暗起来,在沙土飞扬当中,男巫的号叫声戛然而止。天下起了大雨,在场监刑的县令神情凝重地结束了仪式,坐车回县衙了。楚国人在刑场久久徘徊,不愿离去。
  王离心情郁闷,他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对章邯说: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望荀先生吧。两人的眼光都很亮,因为此时两人都有些迷茫,很需要向他们的导师谈谈自己的心境,也期望着从那里得到指引。
  三日后,两人到达苍陵小城。屋子里空荡荡的,书桌上散放着几卷书简,一只陶杯。椅子斜斜地靠在桌旁,仿佛荀先生刚刚还坐在这里看过书简。不过,到处都落满了灰尘。灰尘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