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559章

如果这是宋史-第559章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0多米高,90度仰角,蒙古大兵们得有什么样的长梯,得有怎样先进的火炮,能打得上去?

尽管如此,蒙哥的“毅”字诀仍然威猛绝伦,蒙古军在他的驱策下连续强攻了近两个月,毫无进展的成绩煎熬着每个蒙古大兵的身心,最终还是天气救了他们。

四月到,雨季来了。

就算有全套的现代户外顶级装备,在雨季里顶着大石头、箭雨去爬300多米的陡坡也不是人干的活儿。蒙哥下令乘机修整。

四月末,雨季走了,蒙古军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他们显示有了经验,一度冲上了外城,杀伤很多宋军,可终究还是被赶了下去。王坚随即还以颜色,趁夜色突然出击,把蒙古军营给劫了。这让蒙古人恨得牙根痒痒,这时他们才想起来,孟珙烧粮毁船时派出去具体实施的人就是这位王坚。

四月至五月,蒙古军轮番强攻,士气逐渐低落,一个消息适时出现,把他们的警惕性再次提了起来。南宋增援了。

南宋两湖、京西、四川宣抚使贾似道奏请宋理宗赵昀下诏表彰钓鱼城将士,同时命令四川制置司副使吕文德率领千余艘战船沿江溯流而上增援钓鱼城。

吕文德是一个要详细介绍的人物,他的出身和他的成就非常奇异。说出身,他貌似没法再低了,一个樵夫。这个职业他'干了很久,乃至于他从国显赫之后,还有人取笑他,叫他“黑灰团”。发迹之始,源自于名将赵葵的某次闲逛。

赵名将一眼看中了这个又黑又壮,长着一双超级大脚的樵夫,把他带回府中。一般来说,这种人只配当个合格的亲兵,可吕文德到了赵府之后,立即呆呆地盯着墙上一幅孔夫子的画像发愣。赵名府发笑,逗他说这是圣人,为何不拜?

吕樵夫直楞楞地回答,他又没教过俺,俺拜他个啥?

憨直讨喜,吕文德起步,看起来遥遥无期,但他竟然在一段相对来说不算长的时间里建起了一个吕氏军事集团。这个集团在南宋晚期举足轻重,因为……它最大。

吕文德率领刘整、曹世雄等战将趁江水暴涨,猛攻蒙古军前锋纽磷设在涪州江中的浮桥。历史再一次证明进化是需要时间的,浮桥、城堡这些技术含量很高的事,蒙古人暂时望尘莫及。

浮桥被冲断,吕文德部溯江而上,进入重庆。

蒙哥怒了,钓鱼城必须孤立,如此坚城,攻不进去就只有困死,有了外援那还了得。他命令蒙军汉系部队的史家主将史天泽出击,务必拦住吕文德。

这招棋很高明,以汉制汉,吕文德的军队迅速被扼制住。蒙哥趁势猛攻钓鱼城。这一次他有样学样,没派蒙古军上阵,而是派出了蒙军四川主将汪德臣。久居四川的汪德臣对付山地的确有一套办法,钓鱼城的马军寨被他攻破了。

形势危急,马军寨形成了突破口,源源不断的蒙古军顺着云梯往上爬,大有趁势抢城的架势。关键时刻王坚赶到,双方拼死搏杀,王坚仅仅能遏制汪德臣的攻势,却没法把蒙古军赶下城去。局势越来越恶劣,人力不可及时,上天突然来帮忙。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

在雨中,久居南方的宋军战士如鱼得水,把汪德臣部赶下了城墙。汪德臣失望之余,以己心推断王坚,觉得这时的王坚应该识些时务了,毕竟刚刚差点就城破身死。

汪德臣给出了足够的诚意,他单人独骑到了钓鱼城下,向上喊话——“王坚,我来活汝一城军民,宜早降…?…”

回应他的是像暴雨一样猛然砸下来的大石块,汪德臣几乎被击中,注意,是几乎。他逃了回去,生命没有半点受损的迹象,可是半夜时分突然发病,不久这人就死了。根据医官鉴定,他是被吓的。

时间进入七月,江水再次涨潮,吕文德率领300艘战船突破到了合州,驻泊黑石峡东,与钓鱼城近在咫尺。蒙哥大怒,命令史天泽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击败吕文德。史天泽夹江列阵,近3万蒙古军在江南狭窄段向南宋水军攻击,吕文德再一次功败垂成。

种种迹象都表明,钓鱼城气数已尽,尤其是增援部队都能看见了却无法接近,这对士气的影响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合格的侵略者,蒙哥决定发动最后一击。

在七月二十一日,蒙哥亲自登上一座高坪,瞭望指挥攻城。很显然,他是个历史盲,不知道早在253年以前澶州地段有个叫萧挞凛的人是怎么死的——千万千万,别在阵地前沿露脸!

钓鱼城的某个角度里,王坚像当年澶州城头的威虎军军头张緓一样,发现了指高气昂挥斥方酋的蒙古大汗。他悄悄命令城上的炮手,用发石器瞄准这位空前巨大的猎物,发射!一块谱写史书的石头飞了出去,没有证据证明它当场准确地击中了蒙哥,那样战斗会立即结束,但是蒙哥在战场上消失了。

事后据说那块石头在蒙哥身边坠落,坚硬的石头在坚硬的山石上崩碎,巨大的动能让那些碎片像弹片一样四处横飞,有几块碎片切入了蒙哥的身体,哪怕这位蒙古大汗身穿当时最昂贵辉煌的铠甲也无济于事。

蒙哥重伤,愤怒让他丧失了一切理智,有将领劝他放弃这座城,别再跟石头们较劲了,战争不是这么打嘀,没必要死磕。

可是他本人,以及更多的蒙古将军们深信“攻城则功在顷刻”,只差临门一脚而已。于是再次强攻,接着再次失败。

来自宋军最强的反击是张钰扔下去的东西,那不再是石头,而是鲜鱼和面饼。城头上的宋军向下喊——“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攻十年,亦不可得也。”

手捧鲜鱼,蒙古人灰心丧气。南方的七月天气,鱼这种东西半天就臭了,可这居然是新鲜的。这说明城里的食物、水源绝对充足。

这还怎么打呢?“功在顷刻之间”,像是个笑话一样!直到这时,他们仍然不知道钓鱼城的概念。钓鱼城城周10余里,参见平原地带的重镇襄阳,重建之后也不过才周长9里。

蒙哥不知道这些,他在全力以赴的憋气窝火,不久之后他得病了,不得不选择退兵。他像是有所预感,下令说,他之所以得病都是因为钓鱼城,要是因此有所不讳,他日若破此城,必将屠之。

蒙古退兵了,行军至金剑山温汤峡时,孛儿只斤·蒙哥死亡,时年52岁。蒙古军加速后撤,沿途以屠杀泄愤,两万多南宋平民被无辜杀戮。

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历史,按照惯例,蒙古大汗死亡,全世界各处征战的蒙古军必须立即停战,回来抢汗位,或者见证大汗的上位。

旭烈兀的西征就停止了。这时他已经攻下了巴格达城,屠杀了该城几乎全部居民,西南亚随之近乎全部陷落。蒙哥死讯传来,旭烈兀当即停战,留下一部分军队留守之后,率领主力东返。

在南宋境内,战争的时钟却没有马上停止,因为忽必烈出现了。

这时要提一下忽必烈的特殊性。他与全部的蒙古人都不同,尤其是和“刚明雄毅”的大哥有着本质上的矛盾。

蒙哥是传统型蒙古人,信任马刀与弓箭,他的“刚”字诀拒绝他去接受并奉行其他民族的生活理念。比如汉族的,哪怕再先进,能带来更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蒙古人击败、奴役其他全部民族,难道应该放弃自我,去向那些“劣等”民族学习?!天大的笑话。忽必烈却不这么想。

蒙古人的战力,加上汉族人的思维,具体是对财富的管理,才会强强结合,达到完美配置。他在自己的漠南领地,包括汉地的河南一带,放弃了传统的蒙古管理法,转而放权给汉人,很快得到回报,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

让其他的蒙古人看红了眼睛。

蒙哥本人都怒了,辛苦抢劫的蒙古人还不如坐享其成的蒙古人,简直是大逆不道,尤其是四弟的财富比他都要多,这绝对不能容忍。

蒙哥下令调查忽必烈的汉臣手下是否擅权、奸利,以此为由,一个庞大的纪检组织从和林出发,到忽必烈的漠南区域内积极工作。

很快,纪检列出了142条违纪事件,忽必烈的大小幕僚全部落网,几乎一个都没剩下。蒙哥趁机解除了忽必烈对漠南汉地的统军权。

忽必烈遭遇了他人生里最大的危机。黄金家族的主系成员不可能没有军权,无军权之后很快就会无生命,会迅速淹没在历史长河里,连个水花都别想溅起。

被逼无奈,忽必烈尽一切可能取信他的哥哥。

他带着全部家眷北上和林入觐,非常明显,他是要把全体家人都交给蒙哥当人质,以此证明他的忠诚。可就是这样,蒙哥仍然不相信。

蒙哥命令他把家眷都留在和林,自己单身入觐。忽必烈都答应,蒙哥才勉强放他回汉地去休息。他的军权没了,他的汉人机构没了。

忽必烈在历史上暂时消失。

以上事情发生在“斡腹”云南成功之后,蒙哥南征之前。当钓鱼城激战正酣,蒙哥汗“毅”字诀大显神威的时候,东路军主将塔察儿打得一塌糊涂,这位灭亡了金国的蒙古名将寸土未得。蒙哥大怒,扬言必将严惩,哪怕是守灶家族也别想幸免。

这时忽必烈适时出现,他请求大哥给予出征的权力。蒙哥想到了四弟的英勇善战,在这方面老四还是非常蒙古的。很好,忽必烈出征,代替塔察儿负责东路军。

蒙哥死在金剑山温汤峡时,忽必烈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他的军队渡过淮河,强攻大胜得手,进至黄陂,抵达了鄂州江北,饮马长江了。

与南宋一水之隔,蒙哥的死讯传来。

大汗死了,战争必须立即停止,尤其是忽必烈,他是有望竞争汗位的人,越快赶回蒙古本部,成功的希望越大。

可忽必烈不这样想,他需要一场浩大的胜利,尤其是蒙哥汗亲征都没有得到的胜利,有了它之后,他才能在竞争中真正获得优势。若不然,他之前还被停职,就差流放了,让他拿什么威服骄横成性的蒙古人?

忽必烈下令渡过长江,围攻鄂州。消息传进临安,南宋朝野空前震动。这是自金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以来从所未有之危局。

蒙古军居然已经渡过了长江!

是逃是战摆上桌面。主张逃跑的人是首相吴潜,这人非常强硬,对赵昀也那么柔顺,经常自己处理完了文件,才把结果报告给赵昀。两人之间的矛盾早有激化,激化点在赵昀的继承人方面。

宋理宗没儿子,唉,好色之报啊。他打算立弟弟赵与芮的儿子忠王赵禥为太子。吴潜不同意说——“臣无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

硬生生地揭了赵昀最痛的伤疤。

这时他劝赵昀逃跑,赵昀问你怎么办,吴潜答他将死守临安。赵昀立即抢白道——“你想做张邦昌吗?”如此君臣,当面骂街,吴潜自然罢相。

逃跑的动议也被否决,南宋决定应战。先前在蜀川遥控战局的贾似道从汉中发兵,在行进中被任命为右丞相,火速赶往鄂州总领战事。比他更近的是吕文德部,从重庆起兵助战。战云密布的鄂州城,曾经是岳家军大本营的鄂州,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贾似道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不管这人以后是怎样的,这时与这之前,他是个完全合格的军人,哪怕他是文官,但在战场上的表现足以配得上推荐他的那个人的名誉。

他是孟珙所选择的。

贾似道以最快的速度向鄂州进发,途中接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命令。临安方面要求他先去黄州报到,因为那里才是所谓的军事要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