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545章

如果这是宋史-第545章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不打蒙古,反攻南宋;

无可救药的钱痨,不可思议的愚蠢,把本就有限的国力、军力消耗在南方战场上,与在西征中获利巨大的蒙古相比,此消彼涨,更注定了灭亡;

第三,封建九公。

没有比这更狠的自虐方式了,这时候怎么就没见着有汉人冲上去告诉他汉文化里的核心经典“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呢?实事求是地说,这绝对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郑重声明,上面不是我的观点,是普遍意义上的、经过长时间验证的、写进教科书级别书籍的历史观点,我不想对之横加指责,只是想逆向思维一下。

不放弃中都,一直守着行吗?蒙古军当时已经把河北、山东全境杀光抢绝,四境汪洋,中都小岛,要怎么守呢?

放弃中都,注定灭亡。死守中都,转眼即亡!

拆东墙补西墙,谁都知道这么干很傻。可东墙不是自己家的院墙呢,那么拆之何妨,更何况宋、金死仇,根本没有联手的可能性。至于抛开一切,专心跟蒙古人死磕,这看上去很专业,可军费哪里来,女真人还保持着、或者说急于证明自己仍然是东亚大国,可以随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并且还是和一直弱势的南宋作战,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封建九公……史书给出的罪名是承认割据,集权不再,中原瓦解。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所谓的强权,实质上看是凝聚在刀枪武力上,具体表现在政府机构上,真正的作用,却牢牢地扎根在所辖区域内人民的心灵归属感上。

金身不破时,哪怕万敌环绕,臣民们也觉得安稳,认可你的统治;一但失败,并且认载,分割出一部分统治权,那么立即树倒猢狲散,甚至倒打一钯。

所以,有句治世名言大家一定要牢记——倒驴不倒架。

金宣宗死了,这个完颜被史书定义为把金国实际搞垮的人,而不是他的儿子金哀宗。这有些道理,也没有道理,就像宋之灭亡,找原因能追溯到赵匡胤那儿,难道赵大要负全责?妙就在这个“全”字上,每个人都有责任,不过多少而已。

金宣宗活得混乱,死时也糊涂,他的儿子们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宫廷大戏,才争到了金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宝座。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完颜守忠是皇太子,既然身为国储,当然要承担重任,被老爹留在了中都当字据,证明绝不放弃。几个月后他从中都逃回开封,连吓带病,就此死去。这也算是为国捐躯,奖励是国储仍然是他家,由他的儿子继承。

没想到小孩子也死了。

剩下的是二儿子完颜守纯,三儿子完颜守绪。按原则,嫡长子、长孙死了,继续权在次长子,因为没有嫡了,可是三儿子得天独厚,是被久不生育的新皇帝养大的,所以后来居上,被立为皇太子。

这让二哥非常恼火。

金宣宗死的那晚,皇太子殿下睡在温暖的床上进入梦乡,他二哥提前进入皇宫,封锁宫门,只等第二天天亮矫诏,宣布合法地位。关键时刻,三弟醒了,带着3万东宫卫兵直闯宫门,把二哥囚禁,才登上了帝位。

金国的皇位交替,长江之南随后不久发生了同样的事。南宋的皇帝,宋宁宗赵扩死了。赵扩的一生在这本书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交代。

要交代什么呢?

赵构为万世唾弃,是因为他有一个盖世权臣秦桧存在。赵扩更上层楼,前期有韩侂胄,后面有史弥远,两大权臣排排站,哪有他什么事。

宁宗“宁”,真是大有学问,极其贴切。所以死也就死了吧,不解释。而南宋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也很少,最刺激的也不过是几个孩子争糖果的故事。

头一个孩子叫赵与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德昭的九世孙,入宫时年仅6岁。这个孩子先被赐名为(左日右严),再更名为恃,又改名为询。叫恃的时候被封为皇太子,到询时结束,他29岁病死,谥号景献,葬在杭州的太子湾。

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西湖太子湾公园所在地。

第二个孩子名叫赵贵和,是沂王赵柄的儿子,入宫时已在15岁以上。少年人有了自己的好恶,早在入宫前就对史弥远深恶痛绝。这被史弥远迅速发觉,安排了一个后手。

后手是第三个孩子,名叫赵与莒,是一个宗室远族的微末子弟。他出生在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他的父亲赵希(左王右户)是山阴县的县尉。要查非常久远详细的族谱,才能确定他是德昭的十世孙。当宋宁宗广召赵宋宗室15岁以上子弟入宫筛选时,他已经18岁了,正在母亲的娘家由舅舅抚养。

赵与莒,不仅出身微末,还幼年丧父。

这个孩子沉默低调,有着两宋皇室间从所未见的坚忍。这种素质同样被史弥远迅速发现,他决定,推荐这个孩子去给沂王赵柄当世子,以代替入宫的赵贵和。

赵贵和被赐名为“竑”,赵与莒被赐名为“昀”。

贵诚的生活在沉默低调中继续,哪怕一步登天当上王爵的世子,也没有让他改变。天知道他从哪里学到、养成的大地一般深沉厚重的理性,在深渊般不可测的大贵之家中保持着平静。

竑则截然不同。

这位曾经的王爵世子,如今的帝国皇子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智、高雅的情趣,以及鲜明的爱憎,真是一位受过优秀教养的良品少年。

在皇宫深处,他保持独立思考,清晰地记着在外界所看到的史弥远专政的恶果,决心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登基之后,为帝国彻底铲除这一毒瘤,为宋朝还一片朗朗乾坤!多么伟大、正义的理想,环顾四周,他还缺什么呢?

缺一个美妙的倾听者。

一朵美丽的解语花适时出现在他身边,这个美人精擅音律,每每与他单独相处在花园深处,静静地听他不凡的抱负,比如他在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琼崖说,今后如得志,必决配史弥远八千里,到这里编管……史弥远转眼就都知道了。

史弥远迅速发现了他缺少什么,那美女就权臣阁下派来的。

之后的岁月继续安静,每个人都像往常一样生活,直到公元1224年,宋嘉定十七年的闰八月,宋宁宗临死前的那一晚。史弥远先派人通知沂王世子赵贵诚做好即位的准备,然后把宰执大臣、专司草诏的翰林学士都隔绝宫外,另召直学士入宫,替他矫诏。

一夜之间,伪造诏书25道。

废立皇太子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只说其中最关键的三道诏书。第一道,改立贵诚为皇子,赐名赵昀;第二道,进封皇子赵昀为武泰节度使,成国公。

截止到这里,赵昀与赵竑的地位已经平等。注意,赵竑此前是皇子,并非皇太子。政变成功之后,史弥远命人把这两道诏书的签发日期前移4天,造成是宋宁宗亲自决策的假象。

第三道诏书则是给皇子赵竑加官进爵,封他为济阳郡王,出叛宁国府。

准备妥当,却不能静等天亮,皇宫深处除了已经死了的宋宁宗,还有那位扳倒韩侂胄,杀得韩国戚身败名裂,党羽尽散,头颅都被砍下来送过江去当和谈信物,再另立一个权臣史弥远的强势女人,杨皇后。

要征得这位女士的认可,行动才能开始。

史权臣秉承其一贯的传统,万事礼仪深执,哪怕杀人放火灭人九族,都要雍容典雅,做得风清云淡没烟火气,绝不去亲自劝勉、威胁。

他派杨皇后的侄子们去勾通。这个工程是很浩大的,侄女子们一共往返了7次,杨皇后都没同意。第8次,侄子们哭了,说再不同意,杨氏一门就全完蛋了。

杨皇后沉默,才重新想起来,这不是15年前了。那时史弥远不过是她选的搭档,而这时,她是史弥远所利用的配角!

天,终于亮了。公元1224年9月19日的凌晨终于来到,南宋都城临安的皇宫重门被一道道地打开,百官鱼贯而入,里面有压抑不住兴奋,认定自己马上可以大展鸿图的皇子赵竑。他怎么也没能想到,等待他的居然是梦魇般的一幕。

他站在百官中间,听见的遗诏是——“皇子成国公赵昀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同听政。”他看见他亲生父亲的养子,他名义上的弟弟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天下至尊的宝座!

这噩梦般的一幕让赵竑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遍察两宋至此二百余年,图谋皇位者有之,阴谋诡计有之,各种传闻有之,但从来没有事到临头突然换人这样的硬伤场面。

赵竑直挺挺地站在金殿上,拒绝向“新皇帝”参拜。

曾经手刃韩侂胄的殿帅夏震再一次出现,这条皇家豢养的恶狗,每每向皇亲国戚下手时都兴高采烈勇往直前,他抢上去摁倒了赵竑,强迫他低下了头。

第三道诏书就在这时颁布,晋封皇子赵竑济阳郡王,出叛宁国府。数日后,改封济王,赐第湖州,即刻启程。

新登基的皇帝赵昀,就是后世所称的宋理宗。他的事情要在整整十年之后才开始,这时他像当沂王世子时一直地沉默、淡泊。

说赵竑。

赵竑到了湖州就被编管了起来,按此前惯例,他还会相对正常地生存一段时间,直到时间淡化了他的印迹,他才会以更加悄然的方式消失。可是一个意外发生,湖州方面的百姓们不知为什么,忽然间对他报以历史罕见的同情。

历代落架的凤凰实在太多了,百姓们哪懂得去同情,更哪敢去同情。可这时湖州两个姓潘的兄弟,分别叫潘壬、潘丙,他们联络了大批的太湖渔民、湖州巡卒,密谋拥立赵竑称帝,保着他杀回临安,除邪扶正,重夺皇位。

这实在太童话了,像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传说一样正义得虚假。问题出现,既然这样虚假,那么为什么渔民们、城管们会被鼓动呢,这可是杀头造反的大事。

理由说来也简单,与一个人有关。

李全。

这是个传奇人物,他的性质与前面说过的投靠蒙古的史、张两家,金国封建的九个公爵一样,都是民间自发武装,俗称土匪。可是规模、事迹则截然不同,那些人不过是纯投靠,再大也只是小偷小摸的贼,而他却是白火执仗敢于打家劫舍的大盗。

此人是游离于蒙古、金、南宋三者之间,能火中取栗的第四方势力。

潘氏兄弟派人去淮北争取李全的支持,李全满口答应,双方定好了进兵日期,湖州方面立即觉得心里有底了。他们有皇子赵竑这张牌在手,再得到李全的支持,那么江南尽可裂土封王,别成一家世界。可惜的是,李全的事太忙,等到了行动日期,淮北方面连根马毛都没出现……

事到临头,没法缩头,潘氏兄弟如期造反,他们杀进湖州城里,强迫赵竑跟他们合伙。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死了,赵竑也被他们连累死,史弥远名正言顺地了结了这一切。

南宋再一次陷入到史弥远的节奏中,成为和宋宁宗时代一横一样的死水泥潭。这时,以及从前,唯一的亮点除了几个孩子争夺的糖果之外,就剩下了李全。

他实在值得仔细端详一番。

李全出身农家,做过弓手,以弓马矫健,尤其擅使长枪著称,时称“李铁枪”。在红袄军起义爆发之初,他并不是很耀眼的角色,要在第一波主角谢幕之后,他才骤然蹿升,迅速进入历史舞台。

那是金国最后一位帅才,在金国向南宋展开捞钱战争中被冤杀的仆散安贞率领花帽军镇压杨安儿、刘二祖、郝定之后。

花帽军,这个传说中的超级强军在历史中瞬间闪烁出了刺目的光辉,它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