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467章

如果这是宋史-第467章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金国此次诏谕江南事件起,胡铨把南宋涉及此事的人员从上至下,从赵构、秦桧到使者王伦每一个都尽情揭露批判。他的用辞或许没有方庭实那样干脆透彻,他的要求却石破天惊震撼官场。他要求宋廷杀秦桧、王伦以谢天下!

以国贼之名杀秦桧。

这篇讨伐投降卖国主义的檄文一问世,立即四方传颂。宜兴的一位叫吴师古的进士出资刻板印行,让它以最快的速度风行全国。

讨伐秦桧的声浪达到了最高潮。

世人皆曰可杀,初入相府的秦桧顶不住了,宋朝的宰执们哪受过这个,一般来说几句谣言就会自动辞职,比如像赵鼎那样,那才是爱惜羽毛的君子。这时舆论到了这程度,无论如何他都写辞呈。秦桧真的写了,一边递上去一边转头对亲信说,就让皇帝杀了我吧,这样才能平息民怨。

赵构气得满脸青筋,这都是怎么了,上书……又有人要当陈东!胡铨是吧,真不知他是怎么混进的干部队伍,好,杀了他。

可秦桧不让,他说这样会让舆论爆炸的,已经有人在说陛下您不孝了,这时再杀言事者,就不孝到太祖皇帝那层上去了。

赵构深吸一口气,我忍!他命令把胡铨远远地发配,尽可量地远,到岭南昭州(今广西平乐)去。立即起行,哪怕他小老婆正怀孕也不得耽误。

秦桧长出了一口气,他爽了,对政治犯就是要从重从严。可是偏偏有人又说不,还是他的亲信手下。说——“只莫采,半年便冷了。若重行遣,适成孺子之名。”

真知灼见啊,秦桧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胡铨不必去那么远的地方了,改到广州去管理盐仓。如此这般,文官集团的对抗愈演愈烈,金使也离临安越来越近了。

……这样不行。赵构深深地无奈了,此情此景,只能开启官场第二形态才能应付了。那就是——官场无赖。谁都知道,为官之道千奇百怪,有一种通常被形容成“官场流氓”。因为他们不讲道理,倚势欺人。可那太初级了。

官场流氓是欺负别人时的作派,而被人欺负陷入困境时,官场无赖才能逢凶化吉。无赖们像一团烂泥一样随便你怎么样,躺倒挨锤随你砸,只要你不敢真的下死手锤死我,那我就赢了。

赵构就这样干了,他决定不管官员们怎么反对,抗议到何种激烈程度,我开始安排接待金国使者的事宜。当然,这全都交给秦桧一个人全权处理。

可秦桧却不干活儿了。秦桧是很想促成这次议和,可因此促成他个人去死的话,他还是不那么情愿的。现在举国沸腾,眼看着谁议和谁去死的局面,你是皇帝你不出面,啥事都让我扛,这现实吗?

更何况恋爱中的小伙子也不要太慷慨,什么都答应会让女孩儿不紧张你。这时秦桧还不能让赵构觉得万事无忧才成。

结果赵构就郁闷了,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皇位上,好关天才憋出来一口句话:“这帮士大夫真无耻,想当初朕在明州下海逃难时,朕就算下跃跪100次,他们也不见得反对!”

周围一片沉默。

赵构更火了——“王伦本奉使,至此亦持两端。秦桧素主此议,今亦来求去。去则无害,他日金人只来求朕,岂来求他秦桧。”

秦桧很高兴,终于急了是吧,这样才好办事。于此无可奈何之际,秦桧说出来的办法,赵构才会不打折扣地采纳。

秦桧的亲信之一给事中楼炤翻书翻到了宝,在《礼记·丧服四制》一篇和《尚书·无逸》中找到了这样一句——“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也就是说,在三年的时间里,在工作的层面上,赵构可不出面。

这让赵构一下子放松到崩溃,古人真是太可爱了,什么事情都为后世想到了,真不愧是永远正确永远值得怀念追认的古人!

他再次强调议和的事情由秦桧一个人全权处理,任何人不得干涉,不得阴奉阳伪找麻烦。是吗,文官集团有自己的打算。金国使者的要求很明白,要南宋的整个朝廷在正式场合共同接受诏书。那么俺们百官们就是不上班,这样不算违法吧,看陛下、首相们有啥办法?

想法很好,可惜的是,秦桧还就是有办法。

人至贱则无敌,人无耻则无碍。秦桧想到的办法放在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是无法想象的,可它偏偏就发生在了最讲礼仪规则的宋朝!

他先是找金使张通古商量,让宋朝的皇帝给你老兄下跪显示不那么现实,由首相代替你看怎么样?不知道张通古那天是啥表情,不过想来想去,他还是答应了。

时间到了公元1138年,宋绍兴八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早起黎明时分,宋朝首相秦桧率领宰执大臣到使馆,向金使张通古跪拜,之后用皇帝的玉辂载承着金国诏书,向临安皇宫进发。

张通古骑在一匹马上,昂然直入都门,放眼望去,只见大殿前宋朝官员服色鲜明按班列队,穿着绯色、绿色、紫色的朝服,腰间配带着金鱼银鱼。很好,的确是最高规格。

却不知这些人都是秦桧的亲信假扮的。

能相信吗,国家最高权力核心居然自我造假,骗人骗到了自己的头上!中华自古以降,何曾发生过这样的丑闻,翻遍世界各国历史,谁曾经这样拙劣无耻过!

秦桧就敢做出来,而赵构很欣赏。

当天金国使者骑马直上金殿,向南宋皇帝赵构大声宣读金国诏书。赵构静静地听完,从这一刻起,他和他的国家子民成了金国的臣属。

三天之后,张通古带着南宋的第一批岁贡全计共50万两白银回国了,陪同的有南宋的各项专责使者。比如奉表报谢使韩肖胄、副使钱愐。迎护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王伦、副使蓝公佐。这些人负责为宋朝带回来议和所得。

能不能带回来,带回来多少,赵构并不是那么计较,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老妈回来很好,大哥的归来就两说了。可是仍然要做准备,他得给他们修宫殿。另外,有更加重要的工作要迅速展开了,他身为南宋皇帝,得向部下们解释一下刚刚都发生过什么。

赵构迅速向岳飞、韩世忠、张俊、吴玠等各战区司令发去公文,说已于某月某日得到金国诏书,里边没有一点过分的要求,只是把河南诸路还回来。这都是首相经办的,我并没有参与。之所以能获得这些好处,都是因为爱卿等忠勇护国。

因此要嘉奖你们。

上述四大将外加禁军杨沂中部队,外加已经退伍的大衙内刘光世,所有的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等各进秩一等。

消息传来,各将军都懂,这是皇帝给的封口费,想收的收下,不想收的也得收。同时得把嘴严严地闭住,这是将军们的封口费,也是皇帝的遮羞费,再说三道四小心皇帝脸红心跳受不了~~~~

吴玠没说,张俊没说,韩世忠很忙,他真的派人到楚州淮阴县洪泽镇(今江苏清江市西南)堵金国使者去了,可惜他部下郝卞向淮东转运副使胡纺告密,消息走漏,金使临时改道,去了张俊的防区,从此安全周到,一路回国。

岳飞说话了。

他说——“……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以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以行赏论功,取笑夷狄!”

赵构的脸啊……岳飞,你能温柔些吗?

同一时间,秦桧更加忙碌,他要做的事太多了。议和只是初步成功,之前他瞒天过海把整个南宋官场都当猴耍了,谁不恨他,可以说他举国皆敌。可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决定把事情彻底了结。趁着皇帝还需要他、支持他,干脆把整个官场都据为己有。

办法就是把所有敌人都干掉。

先是张浚。这人强悍,至少表面强悍,虽然已经倒了,可官场浮沉,谁敢说他不会东山现起?为此秦桧派人向赵构试探,对张浚还喜欢吗?

一提张浚,赵构立即火冒三丈,他怒吼一般地说——“宁至覆国,不用此人!”嗯,这样啊,那就放过张浚吧。想来他是主战的死硬派,看样子跟赵构是彻底的风马牛不相及了。

下一个是前首相赵鼎,这个人必须打压到死!

赵鼎死于公元1147年,宋绍兴十七年。也就是说,在秦桧的打压下他一共挺了9年。这9年里他被一路发配,从泉州、兴化军、漳州、潮州,一直到了大陆的最南端,海南岛吉阳军。

到天涯海角之后,赵鼎绝望了,他对儿子说,秦桧是一定要他死的,他不死,会拖累家人也危险。于是赵鼎绝食,直至饿死。

他死之后突然间颂词如潮。从南宋直到现代,从宋史官方史书到百度搜索,都极力赞扬他为国为民大公无私勇于卫国与奸邪死磕到底。他的评价之一是,“与李纲并称名相。”真是活见鬼,歌颂他随便,宋史以黑为白的事多了,比如王安石的悲剧。

可为啥把李纲给牵上啊。

两者有一毛钱的相似吗?李纲从始至终极力抗金,一直到死没有半点的游移;赵鼎主和,只是不像秦桧那样啥都答应,有一点点的迟疑而已;李纲曾经亲历战阵,挽救过第一次东京之险,阻止靖康之难的发生;赵鼎做过什么,他的主要功绩之一是第二次上台之后,把国都从建康迁回临安,宋史的评价是此举意义无比重大,因为他让赵构安全了。

再次活见鬼,那时发生了淮西兵变,郦琼是带人投靠刘豫,什么事都发生在长江北岸,跟南岸有什么关系?南宋所面临的危险最大化也只是空虚。而迁都临安,是战略上的后退,从那一刻起,南宋朝廷就选择了议和为主的执政方针。

这是个接近投降派的议和派,提勇于卫国什么的真是让人呕吐。有另一件事可以有助于看穿这人的本质,那就是他死前所写的一句诗——“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箕尾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二星,相传商代武丁帝中兴时的名相傅说死后,灵魂骑跨在箕宿、尾宿之间。赵鼎以此自比,觉得自己是宋代的傅说,并且他一生所为,把南宋搞得很威武很强壮。

呕吐,这就是赵鼎的本质。

这个世界有个很好玩的现象,某些人越象什么,其实就越不是什么。看大款,个个低调,看高官,每人都脸带微笑,看真正的作家学者,一个个不修边幅,随意自然。越是奇妆异服的,越是初入行的小毛蟹。

赵鼎把自己比作傅说,把自己比作山河,只能显得自己浅薄无聊。他没像傅说那样中兴过国家,更没有任何的高标事迹激励后人,彰显气节。连他的死都是懦弱的。

因为同样是流放,胡铨能一直挺到秦桧死!如果说赵鼎的一生还有什么警示后人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他的可悲下场。

——“当罪恶滋生时,同流合污和漠然视之,都是错的。”

赵鼎玩清高、不抵抗,造成了他个人的悲剧,更让民族一起受害。他根本就不知道政治是什么,伟人说得好,政治不是请客吃饭,没有什么客气可讲!

赵鼎之后是吕颐浩,再之后是李纲。这两位秉性刚烈的前首相被秦桧格离在临安城外,李纲不去说了,他永远没有靠近赵构,而吕颐浩哪怕进了临安城,病得快死了挺在宫外整整7天,都没能见到赵构一面。吕颐浩在半年之后去世。李纲的时间还要长些,他有幸亲眼目睹了一些他所坚持的东西。我相信,李纲死时有当年伍子胥的心情。

时光迅速,很快公元1139年,宋绍兴九年到了。这年的三月,金国真的把开封城、河南地空了出来,允许南宋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