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293章

如果这是宋史-第293章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木征真有两下子,这个时候还是没慌。几次交手,他清楚王韶的兵力并不多,这样大范围的撒网,根本就是处处都防,处处都弱。他决定反偷袭,集中人马冲向宋军的一个点,造成局部优势冲出去。

可是他又错了,王韶撒下了网,但同时也在钓鱼,每一时刻都紧盯着河州的动静。他刚率兵出城,王韶就得到了情报。宋军分成了两股,一支由王韶亲自率领,迎头杀过去,与木征决战。另一边由景思立率领,他的任务是躲开主战场,直接去抢河州城。

王韶和木征在河州古城附近相遇,仓促出战和蓄谋已久有本质的区别,战争突然开打,快速结束,问有多快?王韶结束战斗之后汇合景思立冲向河州,河州城里的吐蕃人还以为是木征回来了,开门就放人。

河州城是不费一刀一枪自动贡献来的。占领河州,紧接着马不停蹄攻下了岷、叠、宕等州。至此熙河开边之战的第一阶段结束,王韶转战1800里,拓疆近3000里,招附番人30余万口。是北宋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开边行动,同时完成了对西夏的侧翼包围。

但可惜的是,河州古城下的一战,木征仍然漏网。

塞外苦寒,二三月份间的西北大地荒无人烟。王韶在河州城里向北方凝望,千不情万不愿,可仍然要结束战斗。

按说这时冻土覆盖,生机灭绝,丢了城池家当的木征没法养活大部队,宋军只要穷追不舍,除了战死只有投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可他这时却只能眼睁睁地停下脚步。宋朝的边将,最大的敌人不是国境线外的异族人,而是国都开封城里唧唧歪歪的诸位大佬相公。这群大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压制边将,随时公开宣称,边将不许掌权,不许坐大,不许立功。

尤其是不许向异族人挑衅。

这都是武人想升官,想发财的私心发作,才去故意惹是生非。哪像我们文臣,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去想官职高低,一心为国家分忧(文彦博语)。这时王韶立功了,他得向上次一样,马上回京城去汇报工作。请问各位领导,下一步要怎样办,是进兵是屯守,或者调换我的工作?

请领导尽快指示为盼。

因为时间长了,冻土荒原会长出青草,木征会死而复生。更北边的湟州城里还有河湟吐蕃部唃斯罗的正牌继续人董毡,小心他突然间杀过来,那时河州城刚刚收复,孤悬塞外,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担心也是白担心,快马加鞭往南跑吧。

镜头切换,到西南方向的荆湖北路,看章惇在做什么。三路发兵夺取懿、洽、鼎三州的过程很顺,梅山峒蛮最大的氏族苏氏来归降,这是个空前利好的信号。章惇打破了之前100余年间宋朝所有治梅山蛮族的纪录,不是打了就跑,撤兵还原了!

梅山蛮族14800余户,26万多亩山田划入宋朝户籍,章惇细心走访定下了各地的赋税,为了招抚优待,这些山民的赋税比内地减半,每年只缴一税。

做到这一步,一般人都会见好就收了。任务完成,超额达标,还要怎样?章惇却不满意,梅山搞定了,后面还有南北两江。

而且在进一步发兵之前,他想到了一个很不理智的事。官场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前任、后任的政绩和自己没关系,只扫门前雪,不管身后事。具体到梅山,章惇在自己的任内把事情解决了,这就是政绩,这就很好,别的什么都不要多管。

可他不一样。章惇打服了蛮人,每年不止是收赋税,更在当地建立了学堂,把汉族尊崇的诗书礼仪向蛮族推广。这件事的意义非常重大,有一个对比,翻西方史,可以看到各个时期,不管欧洲穷、乱到什么程度,都一脸自豪地向世界各地派传教士。

那单单是出于宗教信仰,为上帝服务吗?不,那是价值观的传播。有了共同的理念、人生观之后,人类才会被同化,才容易被征服!

章惇做的就是同样的事,为了防止蛮族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只有把他们的思想改变,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同时修筑了武阳、开峡两城,设置安化县,一步步向南北江逼近。在这种态势下,熙宁六年十月,南江蛮向永晤、舒光银两部先挺不住了,他们向章惇投降。南北江的缺口终于打开,蛮族人不再是铁板一块了。

也有始终不服的,比如田元猛。这位兄弟的信念坚定,他不管社会形势怎样,不管抢劫了、杀人了都是些很不道德的犯罪行为,认准了老祖宗的生活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美好无比的!嗯,话说他这样想也有几分道理,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等仁人君子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于是激战开始,章惇非常高兴有人跳出来做反面典型,他派兵把田元猛部落扫平,让当地的蛮族明白个真理——先进的管理方式不仅有课堂,不服的都可以去战场。

较量个清楚明白!

南江基本搞定,北江的形势更复杂。章惇只好停下脚步,认真消化这片蛮夷之地。这时仍在熙宁六年之内,西北、西南两方面同时开战,战事都没有真正结果。在同一时间内,荆湖的更西边,一片新的战场也铺开了。

四川的边远地区。大家都知道,四川之外,云贵方向,有我们美丽的云南省。在现代的中国,那里的昆明、曲靖、丽江、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等区域,都是让人流口水的好地方。

宁可每时每刻都节省,也要攒钱去旅游啊!

可是在宋朝时,甚至在宋朝更前的朝代里,那片土地有一个统称——南荒。荒蛮未开化之地,自汉朝以来,有夜郎、滇、邛都、嶲、昆明、莋都、冉駹、白马氐等割据小国,名字很多变,气质很统一。都跟夜郎国一样。

所谓夜郎自大,从来不去考虑自己的国力怎样,汉人王朝的力量如何,闲着没事在国内死掐,什么时候高兴了,就联合起来出山打劫。

宋神宗时期,这片人又自信膨胀,即将爆炸,由两个泸州的酋长,一个叫晏子(晕死,和春秋名人晏婴一个名);一个叫斧望个恕。这两人把晏州山外的六姓、纳溪二十四姓生夷勾结在一起,打算在淯井入侵内地。

宋朝派去了一个叫熊本的人去平叛。熊本,字伯通,番阳人。此前名不见经传,可查他的履历会知道很不一般,在他少小读书时,曾受过一个名人的点拨。

范仲淹。

查年代,那是在范仲淹被贬离京城,四处为官的时期。范仲淹每走过一个地方,都会留下他的独特足迹。或者是仁政,或者是爱民识人。熊本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范仲淹就非常看重他。

宦海游历,几十年过去了,熊本做过京官,到西北边防做过转运使,也在戎州(今四川宜宾市)做过通判,对西南蛮夷的习俗非常熟。王安石看中了他的这个特点,把平叛的工作交给了他。

一个内行的人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抓到问题的根本点,熊本上任之后,很快就确认了主攻的方向。他把泸州的那两个蛮族酋长扔到了一边,淯井这个预先侦察到的入侵点也不去理会。

中国人被入侵,从古至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内鬼。如果没有这些民族的渣滓,汉奸的存在,以中国民众之多,生产力之先进,就算对付北方大漠草原上的蛮族会吃力,南方这些潜藏在深山老林里,骑的马都没汉地驴子大的夷人们,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才是问题的重点。

泸州方向的夷人敢冒险,都是因为有附近12个村子里的刁民给他做向导,当内应。熊本找了个理由,把这些人都聚集在一起。那一天,这些内鬼以为等着他们的是鲜花美酒,却不料是冷冰冰的板刀面。

100多颗血淋淋的人头在泸州河畔被砍下,挑在木杆上示众。这一招比什么教育都管用,剩下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宣誓效忠。熊本也对得起他们,请示朝廷,像刺史、巡检这样的官都封了出去。

胡萝卜加大棒管用,板刀面加乌沙帽能让人发疯!局面一片大好,更好的稍后也出现了。不服的终于跳了出来,是个叫柯阴的酋长。熊本纠集晏州十九姓地方豪强武装,加上广南西路(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强弩军,由大将王宣、贾昌言率领,讨伐柯阴。

柯阴充分表现了当地的传统精神,把自大的性格膨胀、膨胀、再膨胀,结果在一个叫黄葛地方悲惨地爆炸了,被宋军打得一败涂地,没命往深山老林里跑。在他想来,这就算完事了。打不过就跑,进林子就收工。一切可以重来~

哪有那样的好命,他不知道最近的行情有变,在荆湖北路那边就开始了,宋军非常喜欢翻山越岭抓人玩。抓来抓去,柯阴终于崩溃了,他乖乖地走出来投降。把自己名下的人口、土地、珍宝、马匹都献了出来。

熊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柯阴的例子是抓给泸州的两个匪首看的,这种穷追不舍,赶尽杀绝式的战斗让晏子、斧望个恕彻底绝望。他们认命了,由斧望个恕出面,把他的儿子乞弟送到了熊本身边当了个小官。算是臣服的象征。

人质。

之后淯井、长宁、乌蛮、罗氏鬼主等各部夷人都争相内附,由提点刑狱范百禄主持,立誓永为汉官奴。这道誓书被刻成石碑,立在武宁砦。

熊本还朝,神宗很欣慰,说:“卿不伤财,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晋升熊本为三品官。可是转眼之后,整个朝廷都笼罩在愁云惨蒙里。

西北出大事了。

王韶临走前所担心的每一件事都变成了事实。先是木征卷土重来,这在意料之中,可怕的是湟州董毡的行动非常迅速,他派自己的副将鬼章率兵两万来围攻河州。

当时河州的守将是景思立。他真的是位忠勇顽强的将军,可是,过分的勇敢有时不是好事。分析下当时河州的形势,熙河开边后王韶训练的新兵随着国境的开拓而分散,必须得各处都有守军,河州身处国境的最顶端,给他留下的只有不足一万。

兵少、路远,这是块有大危险的绝地。

可是面对鬼章的挑战,景思立率领6000人马冲了出去,与吐蕃赞普的副将野战争胜。六千对两万,景思立把部队分成了前后左右四队,各有将官主领,名字很多,要注意的是后队将军李楶。激战开始,景思立的信心是有根据的,面对三倍多的敌人,激战数个时辰,交锋十几个回合,宋军不落下风。

紧急关头,鬼章发挥了兵力上的优势,他悄悄地分出了一只人马,包抄景思立的后军。李楶登场,终于有后军表现的机会了,难以想像是,此人竟然直接躲开,不是战败,而是避战!

宋军的中军、前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被袭,将军王宁战死,韩存宝、魏奇重伤,战况紧转直下。景思立命令突围,由他和弟弟景思宜断后,全军向附近的山岭转移。

断后之战,景思立以百骑痛击敌军千余人,眼见形势好转,关键时刻,李楶居然再次不追而逃……真是好水川之战的重演,每一个勇士都被断送在一个败类孬种的手里!

败回到山上,景思立悲愤交集,向部下怒喝:“我为主将,刚才以百骑胜千人,为何没人来助我?!今日兵败,只有一死谢朝廷!”

说着他伸手拔剑,被部下拦住。在这种情况下,景思立想的仍然是击败敌人,把鬼章从河州城边赶走。他再次激励部下,冲下山和吐蕃人决战……景思立阵亡,余下的兵退进河州城,开始死守待援。

消息传进开封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