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宫乱青丝 >

第15章

宫乱青丝-第15章

小说: 宫乱青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手绢是否也是?”,她只得点头,恳求道,
  “此两物乃奴婢所有,请娘娘归还奴婢”,宁贵妃站起身,冷哼一声,目光如炬,
  “两物皆为定情之物,身为宫女,与人私定终身,秽乱宫闱,你可知犯下何罪?”
  青笙惊的一身冷汗,“奴婢并无秽乱宫闱,请娘娘明察”,
  “如何明察?”宁贵妃嘴角含笑,却似冰般冷冽,双手击掌,容嬷嬷从门外走进,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阿谀与狠毒的表情,宁贵妃伸开手掌,就着阳光,看看手上的蔻丹,悠然道,
  “明察倒有个法子,还你清白,且尽除衣裳”,青笙闻言一震,莫名的屈辱感涌上全身,她咬牙不语,手指握成拳头,捏的紧紧的,指甲都深深陷入手掌中,划出深深的红痕。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颤抖的双手,开始解着自己的衣裳,手指哆嗦,连解一颗钮扣都分外久,时间仿佛慢镜头般缓慢,外衫落地、腰带、长裙、中衣,她仅着里衣和亵裤,虚弱苍白。
  宁贵妃很享受地看着一切,那在万般折磨下,仍傲然如竹,神情淡然的人,此刻饱含屈辱,羞愤难耐。
  用权力征服一个人是有快感的事,尤其是征服一个傲然不屈的人,这样的感觉自是良好的很。
  容嬷嬷看不得青笙慢吞吞的模样,箭步冲上,粗鲁得扯下她的肚兜和亵裤,虽然宫里早已烤了炭火,但寒冬凛然,冷风仍刀割般划在她全无一物的光洁肌肤上,连日的折磨与痛苦,身形瘦削,纤细的腰肢,修长的腿,如冰雪傲然的松竹,胸前蝴蝶形的锁骨,伸展到肩头,隐约见到青白皮肤下的血管,
  青笙垂首,用手遮住了自己,也遮住了宁贵妃肆无忌惮打量的眼光,宁贵妃给容嬷嬷使了个眼色,容嬷嬷上前,扒开了青笙的手,熟络而粗鲁地探入幽密之地,异物的突然进入让她眉头紧蹙,深吸口气,却难堪地红了脸颊、颈子和全身,双手握拳,抬眼过去,宁贵妃笑意嘲讽。
  粗糙的手茧,尖锐的指甲,伴着容嬷嬷满是褶子的脸上阴狠的笑意,在体内游走,冰凉疼痛,她低头,紧咬下唇,
  “启禀娘娘,仍是处子之身”,容嬷嬷抽出手,青笙微松了气,宁贵妃示意容嬷嬷退下,此刻殿中只得两人,宁贵妃微微靠近青笙,带着些魅惑,
  “告诉本宫,与你定情的是何人,本宫便再不为难你,甚至可以放你回长宁宫”,回到长宁宫,再也不用受折磨,每天做好吃的,可以见到若华,青竹、月汐,不,若华不在了,长宁宫再也不是长宁宫了,青笙心想,静默无言。
  宁贵妃双眼微眯,露出些不耐烦的神色,此人坚韧异常,威逼与利诱皆无用,渐渐失了耐性,
  “你可知违逆本宫的后果么?”
  “奴婢不敢,清白之身,并未与任何人定情”,
  宁贵妃眼色凌厉,不怒而威,步步上前,风雨欲来,缓缓道,
  “清白之身又如何”,宁贵妃伸手取下护甲,左手紧捏青笙下巴,手指抵在她腿根深处,跟着狠狠贯入青笙的身体,长驱直入。
  突如其来的撕裂,剧烈的痛意瞬间席卷而至,身体如被戳穿了再撕裂开,痛楚在她体内翻腾作乱,让她张大嘴,却叫不出声,身体欲退,宁贵妃左手如钳般捏住她,右手迅速抽出,血迹斑驳,鲜血从她体内流出,沿着大腿内侧流下,如雪地中的红梅,娇艳妖冶,
  “这下,就不清白了”宁贵妃取出手绢擦净手指,嗤嗤笑道,
  “那手绢绣工精美,非下人所有,本宫再给你一次机会,还不承认?”,青笙低头,
  “那是奴婢在冷宫中拾来的,望娘娘开恩”,
  “你这奴才不善言辞,倒有几分头脑,回去好生想想,今日不过小惩大诫,后面有的是苦头吃”,
  阵阵刺痛从下身传来,青笙脸上竟是屈辱和怒意,紧咬牙关,忍着疼痛,从地上拾起衣裳,默默地穿上,一瘸一拐,缓缓地走了出去。
  门外,寒风凛冽,冰冷如铁,一如她已遍体鳞伤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  容嬷嬷,便宜你了。。。

  ☆、青逝

  第二日,景文帝御驾沐霞宫,宁贵妃满眼笑意,又佯作委屈,“皇上好些日子没来了,难道就不想这儿的芙蓉糕么”,皇帝手抚着白玉扳指,笑意温和,
  “朕念及的便是这芙蓉糕,不过几日,贵妃倒怨上朕了”,宁贵妃素手取了芙蓉糕,送到皇帝嘴边,嗔笑,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子沐都等了数秋了”,皇帝本乃多情之人,听的此番,不由大悦,手轻刮宁子沐的鼻尖,
  “嘴甜如蜜,这芙蓉糕也是没滋味了”,皇帝伸手握了宁子沐的手,踌躇了下,方道
  “朕前几日去长宁宫接回了皇后,便陪了她几日”,宁贵妃抢过了话语,笑道,
  “皇后前日还给臣妾拿些糕点,体人入微,自是甚于从前”,皇上听的此言,不由想到,从前的端后恪守理节,相敬如宾,如今眉目含情,自有风韵,倒像是。。。
  “怕是在长宁宫过度思念皇上,开了情窍”,宁贵妃打破皇帝的思虑,见得他面带疑虑,眼中略过几丝怒意,知他生疑,又忙递过一块芙蓉糕到嘴边,皇上勉强笑了接过,心中却是不畅快,
  “朕原本想,既然皇后回宫,六宫之权当归于她,这事,暂缓几日罢,待皇后歇息几日”,宁贵妃吩咐上茶,青笙将茶具轻放一侧,轻抬双眼,只见皇帝头戴金龙白玉冠,一袭明黄龙袍,剑眉星目,白皙脸上,眼神温和,浓浓的书卷气,少了些天子威严,更似风流多情的文人雅士。 
  当时先皇景阳帝最初立皇太后所生长子周元武为太子,而景文帝周元世为贵妃所生,自幼爱诗书,多情风月,性情优柔,无心朝野,一曲《白羽阶》名震京城,人称玉箫公子,太子听信谗言,集党营私,先皇雷霆震怒,将太子之位传于周元世,虽则龙威不足,众臣辅佐下,善纳忠言,治理十年间,亦是国泰民安,百姓称颂。
  青笙低眉垂眼,上前奉茶,从宁贵妃身前走过时,刻意绕了些,远离脚所及范围,宁贵妃见状,笑意不自觉挂上了嘴角,皇帝扫了一眼,见的姿色平庸,兴致缺缺移开眼光,调笑道,
  “往日贵妃身边的宫女无不姿容俏丽,这个可真是令朕失望” ,宁贵妃掩嘴笑了,
  “怕都给皇上看上了,子沐身边没人服侍了”,皇帝轻点她额头,
  “子沐在朕心中自是无人能抵”,哄的宁贵妃娇笑不已,看的她那娇羞模样,青笙只觉得碍眼至极,夜里,皇帝留宿沐霞宫,宁贵妃无暇责难,她倒松口气。
  隆冬大雪,一枝红梅从墙边伸出来,格外娇艳,后院,青笙扫着雪,抬头仰望,向往四方墙外的自由,成日困于这沐霞宫,对长宁宫思念不已,若是此时在长宁宫,众人围坐一席,涮着火锅,喝着梅子酒,捏捏青竹红扑扑的包子脸,高歌起舞,火锅是红油猪骨汤底呢,还是鱼头清汤底呢,幻想是个排解寂寞和痛苦的好法子,所以忻云闯进后院时,便看见她仰头看天,流着口水,为选火锅底而犯愁的样子。
  忻云神色焦虑,双眼微红,欲语而止,青笙听的脚步声,转头见到忻云,喜滋滋地拉了她过来,
  “忻云,若是此刻在长宁宫,我煮上火锅,叫上青竹,咱们围炉而坐,涮着肉片,该是多好啊”,闻言,忻云却面容悲恸,
  “青笙~~”,青笙见得她这样,急了,连连追问何事,忻云语气沉重,断断续续道,
  “青~竹~去~了”,青笙面如白纸,勉强笑道,
  “去哪里了,怎么听不明啊”,忻云声音哽咽,如刺在喉,
  “今日,青竹坠入玄清湖,湖面结了薄冰,救人不及,捞上来时已去了”,
  “玄清湖离长宁宫甚远,她去那里做什么,我不信,忻云,你这消息不可靠”,青笙脸上闪了焦急神色,却不愿相信,
  “当日皇后娘娘离开长宁宫时,将青竹一并带回凤栖宫,那玄清湖正是在凤栖宫附近”,青笙眼前一花,身形不稳,跌跌撞撞,转身往宫门走去,脚步逐步加快,飞奔着往凤栖宫而去。
  当那熟悉的宫门出现在眼前时,那夜的记忆又仿佛重现眼前,让青笙有些晕眩,她跑到宫门,弯下腰,上气不接下气,正欲请太监通传时,却听的里面传来,女子的尖叫与求饶声。
  “皇上饶命,青竹失足坠入玄清湖,奴婢冤枉啊”,这一声仿佛坐实了忻云所言,青笙膝盖一软,瘫倒在地,神情痛楚不已,小包子,姐姐答应要照顾你一世的啊,为什么。
  “宫中侍卫及皇后贴身宫女云倾,均看见你推搡青竹落湖,还敢狡辩,给朕狠狠地打”,景文帝周元世坐在大堂上方,怒意满面,板子一下下落在那女子身上,让那衣衫俱裂,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简直目无王法,竟对凤栖宫宫女下杀手,你为何行凶,由谁主使?再不开口,朕便要了你这条命”,皇帝提高声音,龙威顺势而下,让那女子不由瑟缩了下,嗫嚅着嘴唇,
  “奴婢是替宝鹊报仇,她因青竹而死,以命抵命”,那女子奄奄一息,只剩了一口气喘着,
  “小李子,这宝鹊是何人?” ,景文帝转头问道,李公公上前欲言又止,,
  “这宝鹊。。”,“有何难言之处?但说无妨”,皇帝脸上闪过疑惑之色,又有隐约的怒意,
  身侧的淑妃缓步上前,她一知宫中的人出了事,便赶来凤栖宫,只见她云鬓舒卷,比得端后的清冷多了几分温顺,轻启朱唇,徐徐道来,
  “皇上,宝鹊乃臣妾宫中,受了阡贵人指使巫蛊,前些日子被杖毙的宫女”,
  “那贱婢恶行被揭,罪有应得,你竟心怀歹意,残害皇后宫中的宫女”,皇帝勃然大怒,
  “来人,给朕拖下去杖毙”,
  “臣妾有罪,请皇上责罚”,淑妃盈盈跪下,低眉顺眼,见她脸色苍白,显得柔弱无助,皇上不由心生怜意,语气缓和,
  “小产后你身子一直不好,朕说过不用再跪,你何罪之有?”,淑妃执意不起,脸色凄然,
  “宝瓶与宝鹊情同姐妹,悲愤而不辩是非,错手推了青笙,宫中奴才犯了事,是臣妾管教无方,皇上便连臣妾一道罚了罢”,皇上叹气,皇后宫中死了宫女,必然要给皇后交代,但又不忍为了区区一个宫女责罚淑妃,淑妃温婉柔弱,端后明理识体,两难之间,终是心软,倾向了淑妃,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那便。。。”,尚未说完,端后早从他犹豫不决的脸色中,看出了端倪,思咐着青竹不可白死,她不由起身,也款款跪了下来,皇帝眼眉一挑,开口说道,“皇后,起来说话”,,
  “皇上此事有些蹊跷,臣妾不太明白,想请皇上查实”,端后微微抬眼,神情自持,淡然地看着他,
  “皇后有何看法?”,皇帝知她终是要护着宫中人,对她的死揪到底,不由有几分愠意,
  “本宫问你,可是你约了青竹到玄清湖,再下毒手”,端后向宝瓶问道,
  宝瓶点头,供认不讳,只是喃喃道,“奴婢与宝鹊情深,一时糊涂,请皇上饶命”
  端后让云倾呈上一张纸条,字迹娟秀,云倾开口禀道,
  “启禀皇上,青竹不识字,将纸条交给奴婢读给她听后,方才赴约,故纸条在奴婢手中”,端后将纸条交予宝瓶,
  “你逐字念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