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白山下好种田 >

第231章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231章

小说: 长白山下好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回来,还没机会回娘家看看呢。
  兴家夫妻自然是同意的,正好已经出了五七,可以走走亲戚了。于是子轩夫妻带着孩子们,回了镇上。
  志新不在家,只有薛氏陪着老两口在家呢。这时候天气不错,老两口都在外头晒太阳。老两口一见到子轩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了,高兴的不行,“哎呀,我这天天盼着,就猜你们回来了呢。,赶紧进屋坐。”薛氏一见到女儿和女婿,也是乐开了花。
  “清远,清遥,还不叫人?”静涵回头看了看儿子们。
  “太姥爷,太姥姥,姥娘。”小家伙嘴都挺甜的,一下子就围在了老两口的身边,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老爷子搂着清远,老太太搂过来清遥,就连小清宁,也张着小手,非得要让薛氏抱抱不可。薛氏赶紧的接过清宁,“我们清宁也知道亲姥姥是不是?静涵啊,清宁这丫头可是有点瘦,是不是断奶太早的缘故啊。”薛氏看着外孙女的小脸,没有清远他们小时候那么胖。
  “嗯,那时候才不到六个月,就把她送了回来,的确是断奶太早了。不过家里倒是也养了羊,给她喝羊奶的,可这孩子就是不太胖。”对于清宁,静涵心中也是愧疚的很,当时的情形,实在是不敢将她留在喜州的。
  “这孩子弄不好也是随你,你小的时候,就不算太胖。你那时候可是吃了一年的奶呢,也不见胖乎。瘦归瘦,可硬实的很,不到一生日,就能满地的跑。那时候你奶就说,你这个孩子啊,一辈子就是个受累的命,闲不住。”看着清宁,薛氏就想起来了女儿当初的样子,清宁的相貌,能有九成随了静涵。
  静涵笑了,“可不是怎么?你看我,到现在,不也是各处都得操心么?”
  薛氏看了看静涵身边的一个小丫头,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十分漂亮,“这是哪家的女娃儿啊?看样子也不像你买的丫头啊?”
  “娘,那是晓娟的孩子,我收她做了义女。如今跟在我的身边。”静涵解释道。“清荷,来见见姥姥。”
  清荷上前,盈盈一拜,“清荷见过太姥爷,太姥姥,姥娘。”那个样子,倒是一点不比大家闺秀差。
  老太太赶紧扯过来清荷,仔细打量,“这孩子,倒是好相貌啊。你还别说,当初晓娟啊,也是个俊俏的。不过,我怎么瞅着,这孩子的眉眼,倒是跟静涵有几分相像来着。这要是说是咱们家的孩子,还真就是有人信呢。”
  “奶奶,你也觉得有几分像是不是?当初我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切,然后就收了她做干闺女。你不知道,这孩子那时都五六岁了,就像个三岁的差不多。看着怪可怜人的。”静涵只要一想起当初见到小清荷时的样子,就心疼不已。
  “好,你能将她带在身边,也是她的造化。我看着这孩子倒是个福相,以后能有大出息。晓娟以后啊,可是有好日过了。”老太太看了看清荷,越看越喜欢。“丫头啊,你这几天就跟太姥姥一起吧,成么?”
  清荷从小奶奶就不疼她,还经常的打骂,让她干活,不给饭吃。姥娘也是个心狠的,从来对她们母女都是不闻不问。即便是晓娟带着清荷回娘家来,也从来都不住下。晓娟的娘,总是急乎乎的撵着她们走,生怕在家里吃她的。清荷从小就没受过长辈的疼爱,如今不光何氏喜欢她,就连薛氏和陈氏也疼她。在清荷小小的心灵中,这些人就成了她最亲的人了。
  “好,清荷喜欢太姥姥,清荷愿意陪着太姥姥呢。太姥姥,清荷给你捶捶背。”说着,小丫头就抡起两个小拳头来,在陈氏的背后敲打着。一旁的清远和清遥看见了,也都抡起拳头,跑去给老爷子捶背。一时间,整个院子里,布满了软糯的童音,和四处飘散的欢笑声。
  

☆、第三百零二章收获

  文星的妻子,长得十分秀气端庄,见人就笑,是个温婉和气的性子。静涵听薛氏之前说了,倒是预备了一份见面了,赶紧给了文星夫妻。“二姐那时正忙着,也没能回来,你们可别怪二姐啊。”
  “二姐说的哪里话,那时二姐和姐夫正在抗击敌军呢,正是保家卫国的大事。弟媳自从得知了之后,对二姐一直都是钦佩无比,二姐乃是当世女子的楷模。”文星的妻子方氏,挨在静涵的身边,十分尊崇的说道。
  那边的文星和志德、庆年等人,也是不停的询问着子轩当时的情形。子轩温和的笑着,不紧不慢的给大家讲述着那时的危险。一时间,就连老爷子都听得入了迷。
  静涵就问起静和现在怎么样了,韩氏告诉她,静和的夫婿,去年秋闱中了举人,可是今年春闱却落榜了。“静和也挺好的,已经有了个儿子,如今又怀上了。小两口相处的也不错,经常回来看看。”韩氏现在对静和,也是十分的关心。
  静涵点点头,许家这些个女儿,除了静淑和静怡岁数小,剩下的几个,如今看来倒是嫁的都不错。“他们还是住在县里呗?等秋收之后,我和子轩过去看看他们,还有三叔那边,也该去看看的。”
  “不用你们去,过几天,你三叔就该回来了。如今文成都是村子里起棒槌的时候就回来,跟人家定好了要什么样的,然后就让人家按照他说的做货。等到棒槌干透了,直接过来拿走就行。如今村子里头的棒槌,基本上都是文成收走了呢。”陈氏在那边高兴的说着。
  静涵听了,也是为文成高兴,能够将这棒槌的生意做到如此地步,文成也算是可以了。“那好,那我就等文成哥哥回来。”
  静涵夫妻在许家住了五天,正好志明和文成回来了,大家见面,又是一番感慨。文成一听说子轩夫妻暂时不回厩了,叹息之余,就说要带着子轩出去看看。还是老太太说,子轩还在孝期,不能跟着文成出门的,文成这才算了。
  村子里定下了八月十二去起棒槌。林家是去年开春才买的参土,去年秋天才栽了第一茬,所以大部分的棒槌还是在参场子那边。于是十二这天,子轩就跟着兴家,还有家里的几个下人一起,去参场子起棒槌了。
  原本静涵也是要去的,可是家里三个孩子,清宁又小,没办法,静涵只能在家等着了。何氏和静涵带着家里的丫头婆子,做了好些个好吃的,这起棒槌是喜事,得让干活的吃点好的。
  林家今年还是一百丈做货的,家里去了十多个人,所以没等到晚上,子轩他们就回来了。今年不用再往上交棒槌了,一百丈,就起了一千八九百斤的棒槌。看着地上那将近二十麻袋的棒槌,静涵觉得,这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儿呢。
  “爹,今年的参土刨出来了没有?要是多的话,就分给我们一些呗,我也想栽点棒槌呢。也不知道,家里的栽子够不够用的。”静涵还是老样子,闲不下,总想有点事情可做。
  “这个简单,明天你们娘们在家看着做货,我带着人上山去刨土,给你们也弄上一百丈。咱们家的参栽子可能少了点,到时候我在村子里给你买一些。你爹那边也能有,到时候从他那弄来点儿,应该就差不多了。栽棒槌是对的,这东西可是咱们的根。”兴家一听静涵这么说,高兴的很,答应再给静涵弄出来一百丈的参土。
  “那好,明天我就跟爹去上山刨土去,这些年出了读书做官的,我还真就没在家好好的干过农活呢。要说起来这参地里的活,我还没有静涵做的多。”子轩也觉得静涵这么做是对的,再者他们现在也没什么事,总不能成天在家闲着吧?上山去干点活,就当锻炼身体了。
  “哪里能用的着你啊?你根本就没干过这些活,还是在家歇着吧。”何氏心疼儿子,不让子轩上山。
  “娘,我这些年也没能在家里帮你们做点啥,这回有机会了,你就让我去干活吧。我们要在家最少住上一年呢,总不能天天都闲着玩吧?”子轩笑着劝母亲。
  那边兴家也劝,“对,应该干点活。以后的事咱们也不用去想,要是皇帝不用你了,那咱们就在家种参,种地,一样过咱们的自在日子。”兴家以为,是皇帝不许子轩回去了。
  “爹,皇上不会一直让子轩闲着的。我们就是觉得这几年太累了,也没有好好的陪陪你们,所以才想着在家的。等明年出了孝期,弄不好皇上就下旨让子轩回去了。”静涵赶紧跟兴家解释清楚,别再弄出什么闲话来可就不好了。
  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吃了饭,然后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子轩果然跟着兴家去了山上,而静涵则是在家,领着家里人,一起刷棒槌做货。钱氏还有春草她们,都是没见过棒槌的,这下子,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像小娃娃似的棒槌,都稀罕的不得了。
  尤其是钱氏,她只见过药铺里已经干了的棒槌,还从来就没见过这新鲜的呢。
  将近两千斤的棒槌,一两天的自然是弄不完。静涵就让人把麻袋放到了仓房的阴凉处,这样,棒槌就不会烂掉了。也多亏家里人多,大家一起动手,三天的功夫,就把棒槌全都刷出来了。
  依旧还是做红货,院子里弄了两个大的蒸笼,用来蒸棒槌。
  清远和清遥去年就见过一次了,所以倒是没觉得太稀奇,相比这个来说,他们更想上山去看看的。可是这个时候么,山上也是忙得很,又哪里敢让他们去啊?
  家里人都忙着,清荷就帮忙看着清宁。清宁这个小丫头才十个月多点儿,刚刚能扶着东西站着。清荷不是背着她,就是抱着她,反正是一时也不离开清宁的身边上。姐妹两个倒是感情很好,清宁一看见清荷,就会笑得很开心,然后让清荷抱着。
  有清荷这样一个细心的姐姐,静涵倒是省心了不少。大家一起动手,蒸棒槌的,往叉子上晾棒槌的,忙了个热火朝天。
  子轩多少年没干过参地里的活了,尤其是这刨土,更是累人的活,每天回家来,都是腰酸背疼的。何氏看了,就心疼的不行,非得说不让子轩上山了。子轩就笑,“娘,你瞧你,我不过就是冷不丁干活,没适应过来罢了,再有几天,也就好了。”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静涵扯着子轩的手,看见他手上磨起了水泡。“一看就是养尊处优惯了的,手都磨起泡了。要不,你就别去山上了。省的咱娘看见了更得心疼。”静涵也心疼自己的丈夫的。
  “没事,那咱爹他们,不都是一年到头的干活么?再有几天,就会好的。”子轩倒是不在意,这样的日子,他过得很踏实。“娘子,明年,要不然咱们就不回厩了吧?我想带你出去走走,四处看看。你嫁给我都六七年了,一直也没机会出去走走看看的,总是在为我操心忙碌着。”子轩伸手搂着静涵,亲了亲静涵的脸颊。
  静涵靠在子轩的胸前,笑了,“你想的倒是不错呢,就是不知道,皇帝肯不肯让你如意。”
  “这有什么?朝堂之上,风云变幻的,我既是不在,慢慢地皇帝也就会忘了我这个人的。朝中有才学的人多得是,一辈新人换旧人,哪里还有我的地方?咱们正好可以乐得逍遥自在。”子轩一直都觉得亏欠静涵,所以这一次才会上奏朝廷,在家守孝一年。其实也就是想好好的陪陪家人而已。
  “那好,要是皇帝还能想得起你,到时候我就给皇帝写封信,就说你要陪我去各处走走看看。咱们就当做是帮着皇帝微服私访了。”静涵的鬼主意多,一下子就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