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白山下好种田 >

第12章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12章

小说: 长白山下好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也过来了,“这个老二媳妇,她这一天的也不知道想干什么,饭都不回来做。”边说着,一边把另一个锅里的饼子往外捡。
  饭全都做好了,把桌子放在了外头,志新和老爷子从地里回来,大家一起吃饭。这中午饭还没等吃完呢,外头进来了一个女人,年纪和薛氏差不多,“许叔,婶子,许大哥,嫂子,你们都在啊。”
  “是石头媳妇啊,,过来坐,吃饭了没有?没吃就一起吃点。”陈氏赶紧让人家坐下。
  “婶子,你不用忙活了,我吃过饭了。今天过来,是想问问许大哥这几天有没有功夫,我家要盖房子,想请大哥过去帮几天工。还有嫂子,能不能去帮着做饭啊?”石头媳妇是东头王家的二儿媳妇。
  “你家要盖房子?不是有房子住吗?”陈氏不解的问。
  “我们刚分了家,大哥他们跟着爹娘住,我们出来另盖房子。地方都选好了,就等着人手够了就开始动工。这不就来请哥哥嫂子帮忙了吗?”石头媳妇说道。
  “分家了,那也好。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咋过都行。这几天也没啥大活,就让志新过去帮你们干几天。老大媳妇,你也过去帮个忙吧,你的饭菜做的好,这村里头谁家有事你也拉不下。”老爷子听了就同意了。
  “谢谢许叔,那我可就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不少的活呢。”石头媳妇说完就走了。
  “这石头两口子是个好样的,分了家啊,以后肯定会过好的。不想他家那个老大,成天的好吃懒做,你瞧着吧,以后有老两口后悔的时候。”陈氏在那说着。“成,这个忙咱得去帮,美林啊,你就去给她家做几天饭吧,家里有我呢。再者静雅和慧心也能帮衬着,没啥的。”
  大家吃完了饭,一起收拾好桌子,志新和老爷子都回屋去躺了会儿,等太阳没那么毒了再下地干活。薛氏和静雅两个在屋里做针线,静涵没啥事,也躺着睡了一会儿。
  第二天,志新夫妻就去王家帮忙去了,静涵是个闲不住的,把家里的猪和鸡都喂上了以后,也跑去看人家盖房子。原来这里的房子一般都是土坯的,可是石头他家并没有预备土坯,所以就要夯黄土的房子了。用木板夹起来,然后往里面倒掺了草的黄土,再用木头使劲的往下砸,咋的越实诚越好。等这一层的土全都砸好了,就把木板卸下来,再往上一直砸土。这样砸好的墙外面在抹上一层泥,就可以了,当然,这墙里面也是有很多柱子的,要不根本就不行。
  石头家的房子盖得挺的,大概用了五六天就把墙全都砸好了。木匠那头已经做好了梁柁什么的,选了个日子就上梁。上梁这天,除了原本来帮忙的,又来了不少人,大家一起动手,很就把梁柁架到了房子的上面。有人在梁柁上拴了带铜钱的红布,时辰一到,就有人点燃了早就挂好的鞭炮。还有人往下面撒糖果,这个时候,所有的小孩子全都上去抢糖果。静涵力气不小,推开了前面的男孩,捡起了两块糖来。一块放到了嘴里,另一块留着,文宣也抢了两块,吃了一块,另一块舍不得吃,放在了衣兜里。
  姐弟两个看完了热闹,就一起回家了。到了家里,静涵把自己的那块给了静雅,静雅不要,又给了文宣。“姐,你就吃吧,我这还有一块呢。”文宣把糖塞到了静雅的嘴里,静雅这才吃了。
  上完梁,这剩下的活就没有多少了,石头自己慢慢地就能干,所以也就不用再帮忙了。薛氏回家来,就想起了要到镇上访听那个郎中的事情了,于是一天的上午,她和村里的几个女人一起去了镇上。
  静涵可不管那些,她只知道收甸枣子的来了,今年还是三文钱一斤。这可就不低了,于是村子里有不少的孩子全都去摘甸枣子了。
  这甸枣子,顾名思义,是要长在甸子里的。正好上次去采猴子腿的地方就是一片大甸子,大家都到那里去摘甸枣子。到了那里一看,一棵棵不算很高的小树上,结满了蓝紫色的小果子,这就是甸枣子了。大家都拎着篮子,赶紧的各自找一棵树就开始摘。熟透的甸枣子是深紫色的,果肉里面全是紫色的汁液。这东西酸酸甜甜的,一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一边摘,一边放到嘴里几个。不用使劲咬,轻轻的用舌头一抿就行,里面那酸酸甜甜的汁水就出来了,略微带着一点苦味,吃起来特别的好。不过,这东西吃多了,容易把舌头都染得紫黑的。
  这甸枣子的果子并不大,大概也就人的小手指头那么长,比小手指还要细,摘起来并不容易。人家收的人还说了,不能有青果,不能有树枝树叶什么的,所以就更要小心。好在这里非常多的甸枣子树,所以一头午每个人也能摘个六七斤的。他们都是背着干粮出来的,不想来回的耽误时间,所以中午大家就找了个地方坐下,一起吃东西。打开布包,里面无非是一块饼子,还有几块咸菜而已。今天静涵和文昌,文宣都来了,家里给他们带了一些小鱼干。用油煎的酥酥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静涵拿了几根鱼干给了玉梅,“玉梅姐,尝尝。”玉梅也不客气,接过来放到嘴里,嚼了嚼,“嗯,真香。”说着,把剩下的给了他的弟弟子文。
  大家吃完了东西,就又开始干活了,一直到了未时末,这才停手,每个人都摘了不少。大家都挎着篮子从草甸子里走出来,然后往村子的中间走去,那里有人在等着收呢。到了地方,收甸枣子的人已经等着了,挨个的给过了秤,然后算钱给钱。静涵摘了十二斤,得了三十六文钱,文昌摘得少些,有八斤,文宣九斤,也都算了钱拿着。大家都很高兴,一个个眉开眼笑的往家走。
  到了家里,正好薛氏在和陈氏说那个仁济堂的郎中的事情呢。“娘,那个大夫长得可真是不错,我还打听了,他家就在镇上,姓陶是家里的老二,老大已经成了亲,跟他们一起过。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读书,一个妹妹。家里父母岁数也都不大,老陶头是个手艺人,是个木匠,一年也不少挣,所以家里过的还行。就是那个娘有点刁,要是慧心嫁过去,可能和她不一定能处得好。”这是薛氏一头午打听来的。
  陈氏想了想,“这家庭还算可以,就是这老婆婆婆略微不太如意,也没啥,多让着点就有了。婆媳相处,也是越来越好的。这样吧,那天我就跟钱媒婆说,这亲事咱们同意了。慧心的亲事要是定了下来,我的心也就放下了。”陈氏决定结这门亲。
  正好静涵他们回到了家,“奶奶,娘,我们回来了,今天我和文宣挣了六十文呢。”静涵一进屋就开始卖弄。
  “好啊,那可不错,能买三斤肉了,咱们家的孩子就是能干。”陈氏也挺高兴的,虽说孩子们挣了钱并不交给她,终究也是在这个家不是?没跑了外面去。“好好放着钱,留着买点吃的,用的。可别乱花了。”陈氏叮嘱着。
  “哎,奶奶放心,我们不会乱花的。娘,你明天有空吗?咱们一起去吧。”静涵想让母亲也去。
  “行,明天我也没啥事,就和你们一起去。”薛氏很痛的答应了。
  一旁的文昌撇撇嘴,“奶奶,为啥我娘从来都不陪着我们一起去上山啊?”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陈氏看了,赶紧的抱起来文昌,“文昌乖,明天奶奶陪你去。”
  

☆、第十六章

  晚上的时候,魏氏并没有回来,文成就有点奇怪。“奶,我娘今早晨出去的吗?她说没说去哪了啊?”
  “没有啊,早晨吃过了饭,我有点事出去了一趟,回来就没有看见你娘。可能是回你姥娘家了吧。”陈氏也不知道二媳妇什么时候走的。“慧心、静雅,你们两个看见了吗?”
  慧心和静雅都摇了摇头,“没有,我们都在屋里,没出去。”
  “这就奇怪了,她能上那里去啊?”陈氏也想不明白。
  这时,文成跑回西厢房里,看了一下母亲的屋子,然后回来脸色就变了。“奶奶,我娘的一些衣服不见了,好像家里放钱的小箱子也动过了似的。”
  大家一听这话,赶紧都去了西厢房里。果然,衣柜里不少的衣服都不见了。那个魏氏放钱的箱子打开了,里卖弄空空的,什么也没有。陈氏看了这个,就知道不好,恐怕这魏氏是拿着钱跑了。“这个丧良心的婆娘,她这是拿着钱跑了啊,你说咱家对他这么好,她怎么就跑了呢?这还有两个孩子呢,她的心可真够狠的啊。这个黑了心肝的,留下这两个孩子,可不是要让人家笑话一辈子吗?我都跟她说过了,她要是看好了哪个,家里就成全她,为啥她还要跑啊?”陈氏一边说,眼泪就流下来了。
  文成和文昌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两个人的脸上也流着泪水。“娘,你为啥不要我们啊?为啥啊?娘,你在哪?”文昌哭喊着。
  薛氏看见这个情形,赶紧上前搂住了两个孩子。“文成,文昌,不哭啊,还有大娘呢,以后大娘就是你们的亲娘。”心中也忍不住咒骂魏氏,心太狠了,一点也不顾着孩子,这让孩子以后可怎么见人啊?
  静涵和静雅站在门口,看着屋里这个情形,也忍不住哭了。上前来抱住文昌和文成,“文成哥哥,文昌弟弟,不哭了,咱们不要那个狠心的女人了。以后咱们一起过,咱们就是一家人。”这两个孩子可真够可怜的,爹爹没了,娘也跑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许老爷子气得手都抖了,好不容易扶住了墙才站稳,“好了,都别哭了。咱们也不能明着打听,不过,以后可以听着点,要是知道哪家的男人也不见了,估计就是一起跑了的。咱们都那么跟她说了,她也不说看好了哪个,就是她跟人家有老婆的人不明白。如今两个人商量好,一起跑了。”
  志新也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对于这老二媳妇,一家人都是够可以的了。没想到,就是这样,他还是跑了,而且还带着二房所有的钱跑掉了。那可是弟弟的抚恤金啊,是弟弟的一条命换来的,就这样便宜了那个婆娘。“好了,文成,文昌,以后就跟着大伯过吧,只要有文翰和文宣一口吃的,就不会饿到你们两个。大伯发誓,必定会好好地对待你们两个,比亲生的还会好。”志新也来到两个孩子的前面,抱住这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西厢房今晚是不能住了,不能留着两个孩子单独住在这里,万一两个孩子跑出去找母亲可就坏了。于是把他们两个安排到了文翰和文宣的那个屋子里,四个男孩睡在一铺炕上。志新还特意的嘱咐了文翰,晚上一定得警醒着点,有动静赶紧喊人。然后出去把大门插好,用锁头给锁了,这才回屋去睡觉。
  这一晚上,文成和文昌都在那低低的哭着,文翰一晚上都没敢睡熟,生怕两个弟弟有点什么事。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早晨,大家全都没精打采的起来洗了洗脸,然后吃了点饭。
  文翰和文成都是要去学堂的,吃过了早饭,文翰就拉着文成去学堂,文成却死活不肯去了。“大哥,我不想去了,大家会笑话我的。”
  “胡说,谁会笑话你?那个敢,看大哥不揍扁了他才怪呢?”文翰拉着文成,一路往学堂走去。其实这才刚刚发生的事情,村子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也还没有人笑话文成。他们在学堂里认真的听着课。
  静涵和文昌,还有文宣一起要去摘甸枣子,薛氏昨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