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金风玉露 --完结+番外 >

第276章

金风玉露 --完结+番外-第276章

小说: 金风玉露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纠结着,不知见到慕容恪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可到了门口才发现,慕容恪并没有站在雨里,只留给她一个骑马远去的背影。

    石中玉心情复杂,一面知道他不淋雨了,放了心。另一面又觉得他居然不坚持下去了,难免失望。可问过门子后才知道,是一队宫里来的侍卫把他拉走了。

    这令石中玉的心又揪了起来: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吗?不然的话,慕容恪这么多天连朝也不上,怎么会被这么急的叫走。而他肯离开王府门外,更证明事情紧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

    她所料不错,此时在皇上的御书房中,三个慕容家的男人正紧急研究着一件事:北魏联合大周要攻打大燕

    “怎么可能?”慕容恪简直难以置信,“虽然战时结的盟约并不牢固,随时可能撕毁,可之前并没有什么征兆,也没有什么可能啊。”

    “其实,前几天宫里有喜事,因为你不上朝,并不知情。”慕容长天沉声道,“那之后,宫外又发生了一件事,朕和三皇叔今早才得到消息。几乎在同时,我们派去北魏和大周的细作传回了情报,他们正在边境集结兵力。还有庆州……”

    “庆州?”慕容恪怔了一下才想起来,“不是十一皇叔的封地吗?他凡事不管,关起门来做他的王爷就是了,这又跳出来做什么?”

    慕容长天揉了揉眉头,对慕容楚道,“还是三皇叔说吧。”

    慕容楚点了点头道,“那件喜事是,甘昭仪怀了龙种。”

    “这是好事啊,恭喜皇上。”慕容恪真心高兴地说。

    慕容长天微笑点头,显然也是极开心的,“朕子嗣艰难,只得了几位公主。甘昭仪才入宫三个月,就有了三个月身孕,而且才一个多月就被才神医诊了出来,显见是新婚之夜得的。司天监观了星相,认为是大吉之兆,定能诞下龙子。”

    “可这事,却让周皇后不安。”慕容楚接过话来,“周皇后入宫多年无所出,太后又待她比较严苛,加上有小人进谗言,说甘昭仪本来就是皇后命格,以后皇上会有废立之举。皇上得知此事,还没有查办这些流言,周皇后却说要到城外的玉林寺为甘昭仪祈福斋戒三日。”

    “怎么?逃回大周了吗?”慕容恪吃惊道。

    “周皇后性子柔软,所以朕根本没有提防。待今天早上得知此事,已经过了三日。大周来接她的人掩饰得好,一点线索也没留下,若他们急行,此时过了大部分关卡,再追拦都来不及了。”慕容长天道,“她与朕是大周与大燕结盟的姻缘,大周皇帝若无反意,她定然不会如此做。”

    “可为什么会这样,大周一向软弱……”

    “别忘记,大周换了新皇,是周皇后的弟弟,跟赵知信一样,是个志大才疏的。”慕容长天冷笑道,“大周新皇认为,云州十城是他们的属地,曾向朕开口收回,被朕严词拒绝。没想到,他居然想武力夺取。加上周皇后的事,大周认定朕会废后,而后迫周为属国。”

    “说起来,北魏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慕容楚道,“我们的探子探明了实情,但因为被发觉了行迹,消息传不出来,今早才到京里。”

    “北魏侵占我大燕领土之心不死,臣知道的,但他们怎么选在这个时候动手?”慕容恪问。

    “你都想不到,是谁在背后搞得鬼。”慕容楚冷笑,“宗政门龙。”

    慕容恪吃了一惊,因为宗政门龙是宗政弥也的父亲,北魏最大士族的领袖,在北魏军中和朝中势力很大,自己还做着高官,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问。

    慕容楚详细把各类情报归总了讲解,慕容恪渐渐明白了实情。

    在明镜时,宗政弥也身死。解语跑了。后来素裹差点被赵碧凡祭旗,却被一黑衣蒙面人救走。救她之人,正是解语。她二人仇恨赵氏和慕容恪、石中玉,继而牵连到整个大燕,用石中玉的话来讲,简直是因为仇恨而变态。

    她们逃到北魏,借着解语手中的信物,找到了宗政门龙,把宗政弥也之死,描述得惨之又惨,而且全怪在慕容恪的头上。宗政门龙极为宠爱这个女儿,不然也不可能把那么多死士做为陪嫁给宗政弥也了。他本来就野心勃勃,又心痛女儿之死,就撺掇北魏皇帝攻燕。

    北魏皇帝多年垂涎大燕肥沃的内陆领土,又认为大燕因为内乱而孱弱,而他们多年来假借结盟,修养生息,还落了不少好处,如今实力此消彼长,正是进攻的好时机。况且,他们不知得了什么不靠谱的情报,认为慕容恪为慕容长天忌惮,被夺了兵权,不被重用,所以最大的威胁也不在了。

    另外,十一皇叔慕容慎的封地庆州是连接大周与北魏的要道,若能通畅,周与魏就很方便互通有无,能联手对燕,还能像插进大燕心脏的钉子一样,制衡大燕。

    为此,素裹和解语不惜献身于好色的慕容慎,策反了他。慕容慎在封地里胡作非为,慕容长天已有拿回封地的打算,他本就自危,又得了两个美人,于是叛国,与周魏联手。

    “臣请战。”君臣叔侄三人真分析研究了一夜,慕容恪上前道。

    不管怎么说,是因为他的反叛才造成今日之局,而且无论是宗政弥也还是素裹、解语,都曾是他身边的人,他有义务平乱。就算没有这些关系,身为军人,他也有责任保家卫国。

    “七皇叔,可有把握?”慕容长天有点担忧,“我军疲惫,又准备不足,北魏和大周可是筹划很久,加上慕容慎助阵……”

    “皇上放心,臣可立军令状。”慕容恪很坚定,“皇上可知,早八百年前,臣就可以一举攻克北魏之都,是先皇不许臣冒进。”

    这话,慕容长天和慕容楚都明白。先皇不让慕容恪彻底打败北魏,是怕他坐大。毕竟,他身上也有北魏血统。先皇不信任自己的儿子,又愧对元后,生怕儿子借了外力再来打自己。

    “那就倚仗七皇叔了。”慕容长天当机立断,“愿七皇叔尽快结束战事,百姓,可再禁不起这么折腾了。”皇祖父留给他的,其实是个烂摊子,国库几近成空,他辛苦撑了几年,好不容易有了好转,不想功亏一篑。

    “西边的大周,交给我吧。”慕容楚也说,“大周新皇外强中干,好对付得很。臣的意思是西边稳守,北边主攻,兵员粮草紧着老七那边。”

    君臣三人又商议一阵,觉得可行,制订了简单的方案。然后慕容恪又对慕容长天说,“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皇上成全。”

    …………………………………………

    …………………………………………

    ………………66有话要说……………

    66写书有原则有大纲,但很重视读者的感受,希望大家能满意,我觉得这是一个作者应该有的态度。

    但有的人吧,我节奏快,他说我粗糙,我写得细,他说我拖文。我写得紧张,他说我虐。我写温馨的吧,他又说我灌水……

    总之66很努力再写了,希望大家耐心些好吗?

    谢谢。

第一卷 内有乾坤 第六十七章 家书(上)

    第六十七章 家书(上)

    “说吧。”

    “可不可以请皇上对小玉撒个谎?”慕容恪提出,“把战局告诉她,就说臣不肯出兵,要留在太府都,请求她的原谅,除非她让臣过了第二关。”

    慕容长天和慕容楚都笑了起来,这是得知突如其来的战事后,第一次笑得如此畅快。

    “七皇叔还真是把小玉放在心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啊。朕听说你日日到王府门前去站桩,本不想扰你雅兴呢。也罢,朕就帮你一次”

    “谢皇上。”慕容恪也笑了,“臣是不想打了仗回来,还要过两关。这样只剩下一关了,臣比较有信心。”

    “你怎么知道她会答应这个条件?”慕容楚问。

    “这件事三哥就不知了。”慕容恪无奈地摇头,“我不在太府都时,她觉得受了皇上和三哥的太多恩惠,一直不知如何报答,所以只要皇上提出,她没有不允的。”

    “只怕你天天去守府门,小玉也感动了呢。”慕容楚道,“来吧,你先跟我去兵部,打仗可不是小事,整个大燕都要围着战事转,咱们要好好研究,尽早出兵,最好能赶在边境被侵之前。”

    两人说着,就辞了慕容长天,去做正经事了。而慕容长天先去看了看甘昭仪,随后就像少年时代那样,偷偷出了宫城,微服到了裕王府,见了石中玉。

    石中玉本来就预感到有大事发生,听了慕容长天的话,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应下来。过关什么的,不过是个小情趣,她耍耍小性子罢了,哪能和国家大事相比。而且,她虽然考验慕容恪,其实心里也渴望快快与他相见。

    三天后,北部传来消息。庆州反,北魏侵边,大周兵临城下。

    战争,总是突然到来。就像夏天的天气,几乎没有铺垫,直接就变了脸。

    陵王慕容楚,裕王慕容恪同时出征,虽然时间仓促,粮草什么的都没有备齐,但全大燕的百姓却都信心满满。

    为了给战事做准备,慕容恪忙得三天没合眼,自然也没时间来见石中玉。不过在大军出城的那天,他骑在马上,本能的朝路边宝和轩的二楼看去。

    那原是他的产业。在那里,在大火之中,他第一次与她心心相印。此时,他明确感觉到她在那里,虽然她并没有露脸。

    “小玉,等我。”他无声地说。

    他没有猜错,石中玉就在竹帘后看他。没有出现,是怕他有牵挂。

    她不知道,这算不算他们最后的离劫呢?她能做的,只有等。

    这时候,她忽然有点后悔和担忧。战争无情,刀剑无眼,为什么之前没见他一面?现在他还没有走,她就已经开始想念他了。

    然而此时,她唯一能做的,却只有等待。

    接下来的日子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对石中玉来说,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好在夏世雄带着小猴子,天天往兵部跑,打听前线的消息。有时候,还带着左左和右右。

    现在满太府都谁不知道夏老是裕王妃的干爹,裕王殿下又怕老婆怕得厉害,加上两位小世子是裕王殿下的心头肉,普通的消息自然肯透露,还解释得格外详尽。若是重大消息嘛,皇上最近的宠妃,怀了龙子的甘昭仪和裕王妃的关系铁得很,才神医往宫外转转,有多少体己话带不出?

    所以除了皇上和兵部要员,朝廷重臣,石中玉是对战场局面掌握得最精确的人。她知道慕容恪的大军北进的过程中势如破竹、高歌猛近,大燕战神之名,从没有像这一仗那么突显。看来,平定北魏和大周的围攻之局,以及十一皇叔慕容慎在封地庆州那不合时宜的反叛,夺得最后的胜利,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但尽管如此,战场上刀剑无眼,意外频频,战斗中喜欢冲在前面的慕容恪还是令石中玉担心不已。偏偏她还要做出乐观轻松的样子,不让两个孩子感觉到,真是无比辛苦。

    连日来,左左和右右满耳听到的全是对他们的父王裕王慕容恪的赞美,有兵部的大官和小吏说的,有听到过平头老百姓或者府内下人们的议论,还有说书先生编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