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 >

第93章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第93章

小说: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上了马车,把车门重重一关,只听她在里面笑道:“如诗如画,说说你们对安西的印象。”
荔非元礼翻了一下眼睛,回头对李庆安一摊手道:“看见了没有?我说你回来肯定没好下场!”
李庆安笑着抽了他的后脑勺一记头皮,笑骂道:“本来在扬州和你不在一起,还挺想你,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唯恐天下不乱了。”
荔非元礼嘿嘿一笑,“老荔是在成人之美,你小子心知肚明。”
李庆安懒得理他,便回头喊道:“大家加快速度进城,早一点休息。”
队伍加快了速度,就在这时,前方大道上黄尘滚滚,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向这边疾驰而来。
“是大帅!”
李庆安一眼认出了前面的大将,正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他连忙回首对李嗣业喊道:“嗣业,大帅来了!”
李嗣业纵马上前,又对田珍等人挥了挥手,一起迎了上去。
来人正是高仙芝一行,他特地出城迎接李庆安他们归来,高仙芝自从升任节度使后,军法严峻,奖惩公平,一洗夫蒙灵察时的军心混乱,使安西军容为之一振,而他的老对头程千里也获得了提升,出任北庭节度使,程千里这一走,他再没有任何掣肘,软硬并施,又使一帮反对他的安西官员个个对他心悦诚服。
前些天高仙芝得到了朝廷兵部的急令,命他调三千精锐赴陇右参见河湟会战,很快,他又收到了李林甫送来的密信,信中指明由李嗣业和李庆安赴河湟。
高仙芝不敢怠慢,便开始调集军队,把李庆安的那支驻扎拔焕城的斥候营调回龟兹,现在万事具备,就等李庆安和李嗣业过来。
李庆安等人骑马奔至高仙芝近前,纷纷跳下马,上前半跪行一军礼,“末将等参见大帅!”
高仙芝也连忙下马将李庆安和李嗣业扶起,笑道:“这次你们二人在京城为我大大争得荣誉,使安西军名扬大唐,我要好好嘉奖你们。”
李庆安也笑道:“既然为安西军一员,安西军的荣誉就是我们的荣誉。”
“说得好!”
高仙芝轻轻捶了李庆安肩膀一拳,对他二人道:“你们过来一下,我有重要事情给你们说。”
高仙芝的亲卫立刻在路旁搭了一顶小帐篷,高仙芝带他们二人进了帐篷,取出一份地图,在小桌上展开,他指了指河湟地区道:“想必你们也知道了,朝廷准备发动河湟战役,我接到兵部的命令,命我安西军出兵三千参战,我考虑了一下,决定派二千陌刀军和一千弓骑军参战,就由你们二人带兵前去,嗣业率陌刀军,七郎率弓骑军,分兵两路前往河湟。”
他又指了指祁连山道:“嗣业的陌刀军行军不便,就走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而七郎则走祁连山南麓,沿羌人古道直奔青海,你们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了。”
李庆安又连忙道:“大帅,我这次带来五百江都营士兵,我想带他们一起参战,不知大帅是否准许?”
李嗣业也道:“末将也是这个想法,请大帅准许!”
高仙芝便点点头笑道:“你们也是中郎将了,我准备等你们回来就正式任命你们为兵马使,七郎为拔焕城兵马使,嗣业为焉耆镇兵马使,这样,你们便可以拥有自己的亲兵队,这两支江淮营我就正式交给你们了,你们可以用作亲兵。”
李庆安和李嗣业对望一眼,心中大喜,一起躬身施礼,“多谢大帅成全!”
高仙芝摆摆手又道:“这次河湟战役时间较紧,我希望你们尽快启程。”
“不知我们什么时候起兵?”
高仙芝道:“你们回龟兹休整三天,三天后,安西军出兵河湟!”……
天宝七年五月开始,大唐的战争机器便隆隆开动了,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主将,大将军董延光为副将,除了陇右自身的七万余人外,又从河西及朔方各调三万军、以及突厥阿布思部支援陇右,同时,李隆基又下令安西调三千精锐赴河湟参战。
到八月下旬,河湟地区集结了近十八万唐军,与此同时,大批粮食从巴蜀和关中调入陇右,唐廷征调鄯、兰、原、泾、陇五州以及关中的五十万民夫为后援,二十万辆马车、牛车尽皆入军,唐蕃道上马牛车延绵百里,满载着粮食、干草、军器、帐篷等等各种物资赶赴鄯州。
这场战争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大量粮食运至陇右,关中粮价从年初的斗米五十文上涨到了八十文,而太仓存粮用以备战而不得平准粮价,到了八月时,斗米一举突破了百文,由米价上涨带来了各种物价飞涨,房价翻番,准备在长安买房的泗州太守崔平哀叹,何日才有自己家宅?
就在唐军大举集结陇右河湟地区时,吐蕃也同样在举国备战,年轻的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一面遣使前往长安求和,一面调集乌海、九曲等地的吐蕃、吐谷浑兵力十二万,以及家属、桂庸等附属奴隶三十万人,羊马五十万头,一齐赶赴大非川参加会战,连同赤岭已有的驻军三万人,共计十五万大军,数十万随军家属,集结青海南畔。
赤松德赞任命大相尚息东赞为留后总督,命大论达扎路恭为大非川主将,又命大将铁刃悉诺罗为石堡城总管,率军两千驻扎。
大战一触即发。……
九月初,青海以西已是朔风劲起。飞沙走石,寒意逼人,在青海西畔吐蕃重镇伏俟城以西约二百里的一片森林外奔来了一队唐军骑兵,这支唐军骑兵共有百人,显然是唐军巡哨,为首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唐军将领,他约三十岁左右,容貌英武,神情严峻,手执一根大铁枪,后背射狼弓,他便是李庆安手下副尉南霁云,随李庆安赴安西,又跟随他东进河湟参战。
他为巡哨,已在周围探查了两日,现在正准备回去,南霁云搭手帘向南向四周眺望了片刻,南面隐隐可见延绵千里的大非川,阻碍了南下的道路,而向东则是一眼望不见边际的草原牧场,一条河流将草原一分为二,在河两边,远远可见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一带也有吐蕃人出没。
南霁云一挥手,百名骑兵调转马头,沿着森林边缘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行了五十余里,渐渐到了森林的边缘,他们来到几株大树下,忽然从树上跳下了几名唐军岗哨,前面一人便是荔非元礼。
这次安西军支援河湟战役,兵力虽然不多,但全部是安西精锐,除了李嗣业和田珍率领的二千陌刀军外,还有李庆安的斥候营五百余人,连同他带来的五百江都兵,共计一千弓骑军,带三千匹战马,李庆安为斥候营主将,下面还有白元光、荔非兄弟等三员大将,他们从龟兹出发,经蒲昌海大漠到敦煌,又南下当金山口,沿祁连山南麓(也就是今天的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向东行军,这是先秦时,羌人开拓的通向西域的道路,汉代匈奴人也曾沿这条道路与河湟诸羌联系。
李庆安率领的这支斥候营行军数千里,终于在九月初抵达了青海湖畔,而另一支李嗣业率领的安西陌刀军则走河西走廊,绕过乌鞘岭,从东面进入河湟。
荔非元礼上前低声问道:“前面可有吐蕃家眷?”
南霁云笑了笑道:“有!我们看见了几十顶帐篷,都是吐蕃军家眷,他们带有大群牛羊,附近三十里内没有吐蕃军营。”
荔非元礼大喜,他知道吐蕃人作战都是部族全体出动,男人打仗,老幼妇孺放牧为后勤,既然南霁云看见了帐篷,那就一定有女人了。
他咧嘴呵呵大笑,一竖大拇指赞道:“不错啊!小子,来安西没多久,就能胜任斥候巡哨了,难怪李臭弓对你另眼相看呢!”
南霁云拱手笑道:“我初来乍道,还望元礼大哥多多指教。”
荔非元礼搂过南霁云肩膀,笑眯眯道:“你能找到女人,就说明你很对老荔的胃口,跟着老荔没错,想当年李七郎刚来戍堡时,便是跟着我混,在我老荔的指点下……”
他们穿过一片森林,眼前出现了一泊湛蓝的湖水,湖水四周罕无人迹,但在东岸却驻扎了近百顶帐篷,这里便是李庆安安西斥候营的临时驻地了。
南霁云翻身下马,快步向李庆安的中军帐跑去。


第四卷 石堡城 第123章 青海湖畔
由于吐蕃是奴隶制的军事部落联盟。军事制度沿袭了原始部落以氏族集团为基础的全民皆兵制,部落就是军事、行政与生产三位一体,每逢出征,吐蕃皆整个部落参战,士兵在前方打仗的同时,部落老少及财产相随不会落下太远,故有前方军队败退之时,“辎重疲弱”常为唐军所缴,从而成为吐蕃部落的掣肘之痛。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陇西空虚,被吐蕃军乘机掠夺走百万汉人,成为吐蕃奴隶,吐蕃这才改变了整个部落参战的局面,而改由汉人奴隶提供后勤。
这次河湟之战,吐蕃依然是部落连动,不过吐蕃已掳掠了不少汉人奴隶,他们被称为庸,他们这次也被编进了后勤之中。
南霁云发现的吐蕃人便是生活在乌海附近的一个小部落,他们约有三千余人,一千男子驻扎在赤岭,而妇孺和奴隶便分布在伏俟城以西的草原上。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十几户人家聚居在一起,距离唐军最近的那几十顶帐篷,便是由十三户吐蕃人组成。
他们一共有五十余人,其中三十名吐蕃妇孺,其余二十几人都是从陇右掳掠来的汉人,是分给他们十三户人家的奴隶,绝大部分是妇人,还有几个老人,而男人奴隶都被派去大非川筑城了。
天已近黄昏,河边十几名身着褴褛的汉人女奴正在驱赶羊群回圈,其余女奴则在营帐做饭伺候吐蕃主人。
这些汉人女子原本都陇右的良家妇女,有的成家生子,有的还是未嫁小娘,她们所居住的城池被吐蕃人攻破,顿时家破人亡,夫死子散,她们的命运极为悲惨,先是抓进军营为妓,活下来的便被分配给吐蕃各部落为奴,她们没有人身自由,为主人做牛做马,白天受尽女主人鞭打折磨,夜晚满足男主人的淫欲,她们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牛马,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她们活不了几年,很快便被折磨死去。
“今天是他们大节,哎!不知今晚上我们能不能喝到羊肉汤?”
“芦娘。你就别做梦了,青稞子能吃到半饱就不错了。”
这时,几只羊从羊群中跑出,几名女奴顿时慌了手脚,一起跑去追赶,若少掉一只羊,她们可就活不成了。
“小羊回来!”
一名年轻的女奴拼命追赶,忽然,草原上的一根硬茬刺进了她的脚掌,顿时血流如注,她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其他几名女奴连忙围拢上来,她们从破烂的裙子上撕下布条给她包扎。
“快去把羊追回来,跑丢了咱们可就要倒大霉了!”
年轻女奴焦急地指着远处的白羊喊道。
忽然,她的手僵住了,她看见远处出现了一队军马,正向这边疾驶而来。
她突然惊恐地叫道:“有军人来了!”
女奴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她们太清楚被这些虎狼军人抓住的后果,她们都经历过,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给她们留下了刻骨铭心般的噩梦。
女奴们也顾不上羊群,她们惊恐地四散奔逃。受伤的女奴被两个同伴搀扶着向南奔逃,但她们哪里跑得过战马,片刻,如雷的马蹄声便在她们耳畔响起,有人哈哈大笑,“都是吐蕃娘们,弟兄好好享受啊!”
“是汉人!”
年轻女奴猛地站住了,她蓦然转身,只见一个大胡子唐军正向她纵马冲来,她激动得大喊大叫,泪水流满了她的脸庞。
“救救我啊!”
向她冲来的荔非元礼愣住了,这个吐蕃娘们又哭又叫,还会说汉话,这是怎么回事?
一名士兵先看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