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短篇集 >

第3章

短篇集-第3章

小说: 短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血腥味,也没有罪恶感;也不着迷于制作(杀人)的过程,只为了那终极的香水。罪与美的结合,正是这个故事最迷人的地方。畸形变态的爱,却有种别样的美,因为,那是如此纯粹,没有世俗的肮脏。

  这将是最完美的香水。以少女的绝妙体香为基底,含苞待放的芬芳为主干,他将用这瓶香水,把她们的美永永远远地收藏……

  “他们第一次出于爱而做了一点事情。” 。。

本能
看完《本能》,如释重负。这是奥斯卡上获了好几项大奖的经典影片,而且当年票房很高。在我眼里,这是一部情欲暴力血腥,以及伦理道德的大拼盘电影。莎朗&;#8226;斯通是一个性感迷人,风情万种的女魔鬼。我要是尼克,我一样会无可救药地从灵魂上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魔鬼,不可抗拒。很多人对于最后的镜头——女魔鬼放下冰锥而投入到爱情当中感到惋惜。可是我发现我希望如此,我希望爱情伟大到改变一个魔鬼的心。

  喜欢这么一句话,是古罗马人塞内加说的:不因愤怒,也并非出于恐惧,人杀人只是为了欣赏死亡。

  对于变态杀手,我和旁人一样,为他们的作案方式而感到恶心,为他们轻易地夺取一条生命而感到不耻。但最令我好奇地是,他们是以怎样的心态杀人的?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好像叫《灵幻小子》的日本电视剧。人物故事情节我几乎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有个女人每次杀完人以后,都把那些死去的年轻女孩装扮成洋娃娃,给她们化很浓的妆,穿上可爱的洋装。年幼的我,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吓得把头蒙进被子里,夜里都不敢闭上眼睛睡觉。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终于知道她是一个有童年阴影的人。我理解她的痛苦,却仍然无法理解她去杀害别人的心情。弗罗伊德的理论里,我最信服的就是:一个人的童年会影响到他的性格以及他的一生。

  如果杀人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本能,那么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本能是无法挣脱的,它是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所具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你不停止呼吸,那么它就永远如影随形。也许拥有这种本能的魔鬼才是世界上最脆弱最痛苦的人,比起那些被杀害的人,那些因为死亡而解脱的人们,她却无处可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那年那月那一天——《恋恋风尘》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在《锦瑟》里低吟出这一千古绝句。而我们又是以怎样的情事来诠释这句话呢?

  年少岁月,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美好恋情。那些青涩又甜蜜的往事总是会偷偷溜进我们的梦乡里,但清晨醒来脑海中只会影显出朦朦胧胧的画面。而我们除了轻叹,别无选择。

  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就是给了我们一次清楚回味自己那些早已被有意或无意压到心底的记忆的机会。

  影片一开头就是火车头过山洞的镜头,银幕豁然一亮,一片绿色迎向我们。一对年轻人阿远与阿云就是生活在这样明亮的绿色群山里。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是标准的青梅竹马,所有人甚至是他们自己都曾经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会相守一生。

  初中毕业以后,生活之路忽然在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岔口。是留是走?是留在山里还是走向城市?他们彷徨不安,无法预知未来。但最终还是选择相继离开,去台北打工。阿远把阿云介绍到一家裁缝店里工作,而他也离开了家乡的印刷厂到台北做运货工。没有人知道,他们因为选择了城市,而将会永远失去相爱的机会。在大城市里工作,无疑是辛苦的,而这份辛苦不单单是体现在身体上,还有心灵。想念家乡的念头是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住所有离乡背井之人的孤苦无依的心。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只能靠近以此相互取暖。阿远常常去裁缝店里找阿云,生病时阿云也来照顾他,两个人一起买东西,一起走在小路上,爱情在平淡生活中慢慢酿成一瓶香醇的葡萄酒。

  然而世事难料,阿远突然接到去参军的消息。两个人的爱情忽然遭遇了一个很大的考验。最初阿云常给阿远写信,影片里阿云将写给阿远的信缓缓念出,闲闲的话语,像生活,思念则像伏流在下。悠扬的吉他声拌着淡淡的话语轻轻弹奏。单纯美好的感情如秀丽清澈的百合。可是后来阿云再也没有写信来,阿远的弟弟告诉他,她已经嫁给了常常给他们送信的邮差。

  电影的结束,是阿远退伍返乡之日,他洗完脸出来,到田里探望正在照料蕃薯的阿公,一边听着阿公碎碎念,一边看着云影在山头移过……祖孙无话时,望着山上的风云变化,一阵子淡,一阵子浓,风吹来,又稀散无纵影。

  这样的电影,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炫目的特效,甚至没有衣着光鲜亮丽的帅哥美女。它很老套很平淡甚至看着看着让人很容易进入梦乡,但是那种质朴纯真的感觉却是许多打着“精美画面、时尚包装、全明星阵容”旗号的现代青春电影所没有的。

  那个年代的台湾,那年那月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又那么真诚,青翠的群山,笑容朴实的村民。而那个时代的爱情也是如此简单,约会方式不过是散散步聊聊天,没有电影没有鲜花更没有惊喜。感情表达的方式更是内敛含蓄,不过是生病时探望照顾,受伤时给钱买药这样细小的事情,没有惊奇大胆的表白,更不可能送99朵玫瑰,摆爱心蜡烛什么的。因此很多人质疑阿远对阿云的爱不够深厚,对她忽近忽远,不够关怀不够体贴,以致失去了阿云的心。但谁又能忽视当阿远得知她另嫁他人,躺在床上号啕大哭不已的悲伤样子。一个男人可以流泪至如此,可见其内心的悲痛。他不是不爱阿云,相反其实是很爱的。其实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当阿云在火车站被一个老人骗走了包,他帮她夺回了包,那张既紧张又生气的脸已经说明了他有多么紧张她多么担心她。他爱她,可是他过于年轻,初次的爱恋使他不知道该怎样表示自己的爱意。难道我们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吗?年少轻狂时,对自己的初恋一样是那么谨慎小心,羞涩紧张的。生怕在他(她)面前做错事,说错话,以致招来对方的不满。因此反而不愿意去做去说,将浓浓的爱深藏于心。

  对于阿远,我感受的更多的是其的内心——他对阿云的爱,而对他的外表直觉上就是四个字:秀气清瘦。但是阿云的形象却深刻地烙印在我心里。我很少关注台湾老电影,所以对“辛树芬”这个名字脑海中没有一点印象。但初次在画面上看清她时,我只能用这么一个字形容她:美。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漂亮是后天堆砌而成的,而美丽则是上天赐予的。这话用在她身上确实没错,她比起现在有些不浓妆艳抹就不出门的女明星要美丽很多。清秀的脸庞,苗条的身材,无疑是上天赐予她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总有那种旧时代女性特有的清纯娴静的美,这样的气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她在影片里总是简单的一件白色衬衫配一袭飘逸长裙,宛若清丽脱俗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喜欢看她站在火车站台上等人的身影。那一时刻,整个火车站因为她的出现而清亮起来。四周行色匆匆的人和业务繁忙的活车,一切纷乱似乎都停滞了,只剩像天使般美丽的她仍伫立在原地,让人不觉屏住呼吸细细凝视。难怪阿远那么地爱她,这样的女孩本来就是上天派来凡间的天使,需要人们的爱和关怀。

  最难以忘记影片最后的对话:

  阿远与阿公一起看番薯田。 

  阿公说,这批番薯初种,要雨没雨,刚牵藤,又遭台风。 

  阿远说,长大了会很美。 

  也许爱情就是弱小娇嫩的幼苗,需要两个人一起细心培育,肥料和水是必不可少的,而心意更是不能或缺的。这样它才能长成最美丽的果实。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 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朴树的一首《那些花儿》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 曾陪她们开放

  想她 她还在开吗 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 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 曾陪她们开放

  你们就像被风吹走 插在了天涯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那年那月那一天,他曾陪她开放。

  而现在,生命中曾有过的恋恋,也就在记忆的角落蒙尘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少女之魂——《花与爱丽丝》
阳光明媚的下午,继续蜷缩在小床上,这回看的是《花与爱丽丝》。

  少女时代,我想不少人都有过和好朋友喜欢同一个人的经历。安妮宝贝的作品,我最喜欢的始终是《七月与安生》。欣赏《花与爱丽丝》和看那篇文章有同样的感觉。

  小花与爱丽丝是最好的朋友,她们互相倾诉心事,时刻相伴在一起。她们常做的事情  是在火车站追逐着奔跑着,相视而笑。可是一切在那个总是手碰一本书看的漂亮男孩雅志出现以后发生了变化。小花爱上了他。

  一次,雅志不小心撞到了头,晕倒在地。小花为了和他在一起,谎称他失去了记忆,并且欺骗他,说他向自己表白过。一直无法回忆起这段子虚乌有的记忆的雅志自此常和小花约会。但不久后在小花的电脑中,他发现了以前小花暗恋他时偷拍的照片。当他询问小花时,为了不失去他,小花开始编造新的谎言说照片是爱丽丝偷拍的,说她是他的前女友。自此爱丽丝也被卷进这段是非里。在和雅志接触的过程中,爱丽丝也渐渐被这个男孩子吸引了。

  我相信这两个女孩子都是很爱雅志的。在三人一起去玩的沙滩上,爱丽丝借着游戏的机会,对小花大喊:“我要求你分手,离开雅志吧!”小花神色惊恐:“不要不要!”拼命奔过去紧紧抓住雅志的胳臂。是的,没有人愿意失去自己的所爱。

  爱丽丝最后一次见雅志,要求他去珍惜小花。转身离去之时,她用他不会听懂的中文对他说:“我爱你。”“再见。”然后回过头来默默流泪。小花在雅志为她绑和服带子时,对他说:“你喜欢她吧,爱丽丝是个不错的人,在幸福面前不要犹豫。”她的脸庞因泪水痛苦地不断扭曲着。

  一切的一切最终结束了。在她们先后向雅志道歉时,雅志原来早已经知道了事实真相。

  故事最后时,这两个少女举着爱丽丝拍的杂志封面欢笑着追逐着,一如雅志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