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千岁 >

第81章

九千岁-第81章

小说: 九千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一章商战(2)



由于这一次宏远商行的做法太过孤注一掷,成则以,不成则亡。心急火燎的李宗仁便把李若华也给叫了过来,帮着一起劝劝卫宏,赶紧开仓放衣服,别让天字号和鸿达把市场都给占下。



不过李若华却没有要劝卫宏的意思,自打卫宏一入座,她便像是小媳妇一样,端茶倒水,捏腰捶腿,伺候来伺候去。非但没有丝毫女强人的架势,反而连平日里我行我素飞扬跋扈的作风都消失不见了,这令李宗仁大跌眼镜。



知道指望不上李若华了,李宗仁便马上向李璇青求救:“大小姐,您便劝劝卫公子吧。现如今已经是寒露了,市场的需求量还不算太大,咱们应该趁着这个时间,在天字号和鸿达未将市场一口吃下之前,站住一席之地。等过些日子立冬了,市场的需求量会更大,到时候若是咱们再开仓放衣的话,会耽搁太多的时间,错过好时机!咱们宏远商行可是把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二十万件成衣上了,若是有何闪失,怕是要直接被天字号和鸿达给挤出京城!”



李宗仁虽然心急和略有些短视,但他无疑是全心全意的为宏远商行好。李璇青不忍李宗仁干着急,便象征性的帮着问了卫宏一声:“卫宏,你到底是怎么盘算的?难不成天字号和鸿达日进斗金,你一点都不眼红?”



卫宏接过李若华递上来的热茶,打了个哈欠,小酌一口,言道:“眼红什么?别看他们现在赚的盆满钵满,等时机到了,他们还没把钱捂热乎,就得全部吐出来!”



李宗仁急不可耐道:“卫公子,都到现在了,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事说出来不行吗?现在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已经半个月没睡个安稳觉了。”



卫宏轻笑一声,将喝了一半的茶放到桌子上,起身活动活动四肢,等身体开始热乎了起来,才缓缓道:“李先生,我且问你一言,天佑布行到现在为止,可曾卖过布?”



李宗仁托着脑袋想了一下,言道:“还和以前一样,每日只放出一百匹布,卖完为止。”



闻言,卫宏嘴角微扬:“据我所知,天字号和鸿达已经不止一次的洽谈过天佑布行,想从天佑布行的手里订购些布。可天佑布行始终咬紧牙关,一匹布都不肯多卖。”



“肯定是天佑布行也没布了,咱们不是老早就得到消息了么,今年会发生坯布短缺的危机。否则咱们也不会囤积这么多坯布制衣。”李宗仁不假思索的说道。



卫宏又是一笑:“你先别着急把话说满了,天佑布行的大小姐张玲儿是我的徒弟,这事你知道吧。昨天我还刚问过张玲儿,天佑布行前阵子收购的三万匹布还完完整整的堆在仓库里呢。既然天佑布行有布,那为什么死也不肯往外卖呢?”



“您是说,坯布短缺的危机还没有到?”李宗仁愣了一下,脸上出现不可置信的神色。



卫宏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不错!现在还没到坯布短缺的时候,不说别的,看看现在市面上的坯布价格便知道了。立秋之前,坯布的价格是每匹五百文,这些日子由于天字号和鸿达缺布,已经攀升到了五百五十文。但这种涨价幅度和没涨没什么区别,别说天佑布行,连一些中型的布行都看不上。依我看,每匹布涨到八百文之前,天佑商行是绝对不会开仓放布的!咱们只管等着,等天佑商行开仓放布之时,说明坯布短缺的危机已经彻底展开,哪怕是天字号和鸿达将那三万匹布全部收购,也无法应付坯布短缺的危机!”



听了这话,李宗仁的脸色稍稍恢复了一些:“卫公子,您的意思是说,等到天佑布行开仓放布,咱们再进入市场?”



摇了摇头,卫宏的眼中出现一抹亮光:“不光要等到天佑布行放布,还要等到那些布全都被天字号和鸿达买进手里!立秋之前,京城每匹布的价格是五百文钱,咱们买的量大,且大部分都是从京城以外的地方收购,所以每匹布折合四百文钱。等坯布短缺的危机发生以后,天字号和鸿达买的布每匹将会涨到八百文衣裳,里外里咱们的成本将会至少比他们少一倍!到时候,咱们压价清仓,在不赔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把价钱压低!老百姓又不傻,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绝对会挑便宜的买。天字号和鸿达为了不囤货,只能把价钱压在和我们一样的价格上,所以咱们不赔本,他们将会赔的血本无归!我估算了一下,现在天字号和鸿达每家压仓的衣裳,每家最多不超过五千件!呵呵,咱们的库存有二十万件,看看他们能支撑多久!”



听完卫宏的一席话,李宗仁恍然大悟,暗叹自己眼光短浅。李璇青则是喜上眉梢,心想自己将大权交给卫宏,是一件非常明智的选择。不过这二人没有疑问了,反倒是李若华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若是天字号和鸿达,发现咱们的目的,宁可压仓滞留货物,也不赔本倾销呢?”



卫宏当众,肆无忌惮的用手指点了李若华的鼻尖一下,笑道:“不愧是我卫宏的女人,问的问题就是有水平!”



旁边的李宗仁和李璇青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李宗仁心想,李若华问的问题有水平,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问的问题没水平,想到这李宗仁就惭愧无比,暗道自己这么多年的掌柜白干了。李璇青则是被卫宏和李若华之间暧昧的动作,搞得无所适从。李璇青虽是女强人,但终归是个女人,这么大了还没有出嫁,表面上没表示什么,心里又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想男女之事?



第一百五十二章商战(3)【求推荐!】



卫宏看着李若华,笑言道:“咱们和天字号以及鸿达之间的战争,完全取决于坯布短缺这个契机。今年发生坯布短缺,不代表明年也会发生,等南方的各大织布厂缓过劲来,坯布的价格只会变低不会变高。无论天字号和鸿达是积压还是倾销,都避免不了赔本的命运!另外今年坯布短缺,还殃及到军队,军队的用布也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咱们这些商行支撑。若是天字号和鸿达积压不出货,那么咱们就会成为军队的唯一供应商,到时候,与军方的关系将会突飞猛进,无论是利益还是声望,对宏远商行都会有莫大的提升!天字号和鸿达都是大商行,断然不会把军队这块肥肉让咱们宏远商行独吞!只要他们敢硬着头皮上,那就做的衣服越多,赔得越多!”



李若华被卫宏激发出斗志来,又问了一个问题:“军方需要秋冬衣裳过冬,数量是十分庞大的。咱们二十万件衣裳,还要供应城内乃至周边的百姓,等咱们的布用完了,岂不是也要花高价购买坯布?”



闻听此言,稍稍放下心来的李宗仁又皱起眉头来:“二小姐说的极是,照现在这个气温来看,今年将会大寒,北方的军队会需要大量的衣裳被褥过冬。咱们那五万匹布都做成了衣裳,根本无法供应被褥。”



“那就只有拼关系了。”卫宏毫无担心,随口言道。



“拼关系?”李宗仁皱着眉头,甚是不解卫宏所言何意。



卫宏将剩下的半杯茶喝掉,轻声言道:“还记得圣上要换掉商会会长这件事吗?其实不瞒你说,这件事就是我的主意。”其实卫宏想说,自己早就和老李同志勾搭成奸了。



换掉商会会长一事是卫宏的主意?李宗仁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这件事全城众所周知,天字号和鸿达今年强占秋冬市场,很大原因是为了做出成绩,让圣上知道他们有能力胜任商会会长一职。谁要是当了会长,谁就是京城的龙头老大,对自家的产业有着无往不利的帮助。可此时听到卫宏说,这件事是他的主意,李宗仁彻底傻了。



见李宗仁反应这么大,卫宏很是轻松写意的笑道:“既然我准备趁着坯布短缺这个机会,一举干掉天字号和鸿达,我自然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不瞒你说,我甚至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圣上,圣上极力支持。现在咱们宏远商行,除了城外的二十万件成衣之外,在京城境外还有一个仓库,里面囤积着十万匹坯布。这些坯布都是圣上动用关系,给各方施压,收购上来的布料。一方面是祝我一臂之力,一方面是确保北方的军队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天哪!当今圣上竟然和卫宏一起做买卖!这说出去谁能信?李宗仁这回彻底服了。不过又有一个疑问:“哪怕每匹布是按照四百文收购上来的,十万匹也是四万两银子,这些钱是从哪出的?据我所知,咱们京城分号并无这笔款项。”说到这,李宗仁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卫宏,又看了看李璇青,失声道:“莫不是,这笔钱是从杭州总部送来的?”



“聪明!”卫宏暗叹,这李宗仁不愧是李璇青的心腹,的确有些本事,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屡清头绪,抓住事情的重点。一开始和老李同志商量,让老李同志寻找收购坯布的渠道,卫宏就开始私下里联络李协和了。杭州和金陵方面赚的盆满钵满,莫说四万两,便是四十万两也能拿出来。李协和在得知卫宏的计划以后,二话不说,马上派人将钱送了过来。



至于这个秘密一直保持到现在,不是为了防范李宗仁,而是为了低调做人,高调办事。毕竟知道的人越多,就越有泄露的可能性,凡事还是要以安全为主。



在李宗仁崇拜炽热的目光注视下,卫宏没脸没皮的拍了李若华的屁股一下,把李若华和李璇青羞得满脸通红。感受着李若华臀部紧实的触感,卫宏言道:“咱们京城分号、杭州总部,再加上圣上的鼎力支持!想要干掉天字号和鸿达,简直易如反掌!”



在场之人对卫宏的话确信不疑,试问能将当今圣上都拉成盟友,天下间还有何人是对手?经过这次谈话,宏远商行上下达成一致,依旧没有任何动作,二十万件衣裳静静的囤积在城外。一日过去了,两日过去了,三、五日,七、八日,当霜降来临,气温彻底降下来,市场的需求量变得空前强大。在巨大的需求量的压迫下,坯布短缺的征兆也提前显露出来,先是各布行的供应量不足,然后是以天字号和鸿达商行为首的几家商行出现供不应求,赶制出来的衣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



天字号靠着自身的实力,动用全部关系,苦苦支撑着,没有败下前线。而底子稍微羸弱一些的鸿达商行则很快支撑不住,将库存的五千件衣裳全部开仓输出。五千件衣裳在面对巨大的市场之下,根本无法掀起一丝一毫的波澜,几乎是一眨眼时间就销售一空。此时京城本地的布价已经涨到了七百五十文每匹,稍微往南一些的地方是七百文,往北方一点则是八百文有余。为了应付市场,鸿达商行一咬牙,从京城和南北三地,开始收购坯布,折合下来,每匹布的价格在八百文,和卫宏预期的差不多。



鸿达率先高价购得坯布,一瞬间便将京城的成衣价格拉抬了起来,天字号只能跟着涨价。涨价的后果导致天字号获得巨大的利益,同时刺激着天字号的敏感神经,让天字号将压仓的五千件衣裳开仓放出,同时也开始购买高价布。



又过了五天,京城本地的中小布行已经没有了布,只有一些大布行还剩余一些布,价格飙到了九百文每匹。天佑布行瞅准时机,在当天将三万匹布全部开仓放出,只当日,便被天字号和鸿达抢购一空。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