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千岁 >

第67章

九千岁-第67章

小说: 九千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的唐太宗却有些微微的发福,相比于威霸之气,唐太宗所展示出来的亲和力更胜一些。



“杭州秀才卫宏,叩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卫宏跪在地上,给龙案之上的唐太宗行了个大礼,这是卫宏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行这种跪拜大礼。



唐太宗似乎没有看见卫宏,也没有听见卫宏说话,根本就不知道卫宏进来,眼睛只是聚精会神的盯着龙案上的画卷。而卫宏则尴尬的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心里还止不住的犯嘀咕,这狗皇帝到底要怎么样?是聋了,还是瞎了?还是存心的忽略自己?



就在卫宏心里忐忑,疑惑不已的时候,一直低着头的唐太宗突然抬起头颅,扶须感叹道:“此画不似人间有,此女更是赛神仙。仅此一画,便可技压全唐。”



第一百二十四章一户侯(1)



言罢,唐太宗这才看到下面跪着的卫宏,在短暂的惊讶之后,抚须笑道:“你便是卫宏?先前听梁国公说,你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现在一见果真如此。解决柳州鼠患一事,你居功至伟,说吧,让朕怎么赏赐你。”



卫宏的思维还停留在唐太宗上一句话里,此话不似人间有,此女更是赛神仙?卫宏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想要看看那幅画画的究竟是什么,可唐太宗没让他起身,卫宏只能忍着好奇心回答道:“回圣上的话,能为圣上排忧解难是小人的荣幸,小人不敢奢望什么赏赐。”



卫宏能说出这番话来,唐太宗没有丝毫的意外,不止卫宏,大多数人在唐太宗面前都不敢奢望什么赏赐。唐太宗点点头,轻笑一声:“若是你不敢开口的话,那朕便自作主张了,你原来不是秀才吗?真给你个一官半职,终身领取朝廷俸禄如何?”



一听这话,卫宏心里一惊,本来低着的头突然抬了起来,倒是把龙案上的唐太宗给吓了一跳。旁边的宦官见状,两步跨至身前,指着卫宏喝道:“大胆!竟敢惊了圣驾,你有几颗脑袋够掉!”



卫宏这才意识到自己举动过失,连忙低头赔罪:“圣上,小人第一次进宫,对宫中的规矩知之甚少,念在小人初犯,还请圣上千万饶恕则个。”



唐太宗乃千古明君,自然不会因为这种事惩罚一个有功之人,当下让那宦官退下,冲卫宏言道:“无碍的,倒是你为何听到朕要封你一官半职,有如此大的反应?”



卫宏沉声道:“圣上有所不知,小人虽是秀才身,却无心在官场上立足,更不是一块当官的料,若是让小人这等庸才当了官,定会愧对皇恩。小人本是一个商人,而商人是出了名的自私自利,让小人胸怀大志,心系百姓,小人怕是做不到。”卫宏现在是铁了心,只要不当官,别和政治扯上关系,让他干什么都行。



闻听此言,唐太宗不由得一愣,随即一脸趣味的打量着卫宏:“你倒是诚实,既然你无心官场之事,朕也不为难你。不如朕赏你金银千两,封你一个千户侯如何?”



作为一个商人,卫宏对金钱的敏感度比常人强上不知多少倍。说实话金银千两对卫宏现在的身价来说,算不上多。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嫌弃钱多,卫宏也不例外。当下谢恩道:“多谢圣恩,金银千两小人不敢不收,不过千户侯小人是万万不敢担当。”



千户侯只是一个封号,不具备什么实权,唯一的权利就是可以对一千户百姓征税,这相当于变相给卫宏钱而已。可卫宏却不肯接下这个封号,这令唐太宗有些费解,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唐太宗似乎想明白了些什么,面带笑意道:“既然你觉得千户侯不敢担当,那百户候如何?”



卫宏还是不从:“莫说百户候,便是十户候,小人也万万不敢担当。若是圣上执意要封赏小人,便封小人一个一户侯吧。让小人日后无需缴税便可。”



一户侯?自古还没有人被封过一户侯。唐太宗算是看出来了,这卫宏就是想和官场撇开关系,不想有任何瓜葛。别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谋求个一官半职,可卫宏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令唐太宗十分感兴趣。卫宏开口说一户侯,目的就是让唐太宗不要给他封号,可唐太宗偏偏不让卫宏如愿,竟然满口应了下来:“便依你所言,封你个一户侯!”



唐太宗话音刚落,旁边的宦官竟然没憋住笑了出来,这一户侯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唐太宗瞪了那宦官一眼,从卫宏摆了摆手言道:“起来说话。”



等卫宏站起身来,唐太宗将龙案上的画卷展开在卫宏眼前,言道:“卫宏,这幅画是你的佳作,朕没有告知于你便将其取来欣赏了一番,还请你不要在意。现在朕将其完好无损的还给你。”



刚才听到‘此画不似人间有,此女更是赛神仙。’这句话,卫宏就已经感觉到唐太宗所看的画是自己给婉娘画的肖像画,此时看到果不其然。卫宏连忙接过画卷,将其卷起来,没有过问唐太宗是怎么取来的,毕竟‘盗取’这个词汇太过隐晦,不适合用在唐太宗身上。将画贴身放好,卫宏言道:“圣上喜欢这画,乃小人之大幸。小人有心将这幅画送于圣上,奈何这画中的女子乃是小人内眷。”



唐太宗当然知道画卷上的女子是卫宏的老婆,否则他会不会将画还给卫宏还真是个未知数。没有在这幅画上多做文章,唐太宗盯着卫宏看了一会儿,言道:“朕先前派人打听过你的底细,在杭州城以缝纫机横扫当地成衣行业,商业才能令人咋舌。现在又将柳州鼠患一事解决,足以看出你的才能。现在朕手中一难题,不知你可否帮朕解答一番?”



虽然唐太宗自始至终都是笑脸迎人,可卫宏却不敢有丝毫马虎,连忙应道:“为圣上排忧解难,乃是小人应做的。”



见卫宏没有矫情推脱,唐太宗很是满意:“京城素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近日来,朕对京城各商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多有耳闻。现如今杭州城有三大商行,分别是京城本地的天字号商行、扬州的鸿达商行,以及杭州在京城的宏远商行分号。这三家商行由于都是做布匹产业,彼此之间的竞争十分剧烈,若只是公平竞争,朕是不会在意的。但这三家都依靠各自的人脉关系,进行非正当手段的竞争,据朕所知,这三家商行都和朝上的一些大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此举动,不光会对京城的布匹行业带来巨大的隐患,还会由此延伸成权力政治上的争斗。你非官场之人,政治上的问题朕不便于你多说,朕只想问你一言,你可否有办法让三大商行之间的争斗平息下来?或者回归公平竞争?”



第一百二十五章一户侯(2)



政治上的问题,卫宏不想涉足,但商业上的问题,就成了卫宏最拿手的老本行了。卫宏简单的思索了一下,便言道:“商场之中适当的竞争会促进商业的良性发展,但变质畸形的竞争则会成为商业发展的阻碍和毒瘤。便如圣上所言,京城乃商家必争之地,谁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便相当于打开了整个大唐的市场,因此京城的成败与否对每一个商家都是至关重要。先前小人说过,商人都是自私自利之辈,连小人也不例外,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只有出奇招才能制胜。在其他的地方,寻找关系网是一个不错的奇招,但在京城这种地方,这奇招就显得庸俗无比。但却又是各商人管用的伎俩,无法阻断。想要彻底的恢复京城商业的平静与良性发展,只有两个办法。其一是明令禁止官员与商人之间的瓜葛,但这样的做法不实用,且反弹性极大。第二个办法则是聚散为整,一统京城商业战场,在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全心全意的带领着整个行业进行发展。”



尽管卫宏说了一大堆,但唐太宗才思敏捷,马上就给消化了。卫宏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让京城商业上群雄割据的态势,转变为大一统,在一位明智之人的带领下,共赢繁盛。其实这个办法唐太宗以前也想过,但试问整个京城,又有谁人有这样的本事呢?看了看面前的卫宏,唐太宗问道:“如何实现聚散为整?”



卫宏言道:“聚散为整并不难,难的是之后要怎么做。现如今京城的商会实际作用并不大,很多商行都不受商会管教,而聚散为整要做的就是让商会拥有控制各商行的能力。让商会帮着商行谋福利,且同时约束商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至于商会的核心会长,则成了重中之重,可以说京城商业能否繁荣昌盛,能否久盛不衰,靠的就是商会会长的能力强弱。强则胜,弱则衰。”



唐太宗点点头,沉思道:“听你一言,确实如此。不知朝中有何人能够担当商会会长一职。”



官场和商场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模式,让官场的人插手商场的事,就好比让骑摩托车的开f1方程式赛车,非但不会胜任,反而会好心办坏事。卫宏道:“不知圣上可曾想过,让商场中的人自己担任商会会长一职?作为商人,对商场的需求以及规矩是最为了解的,相对于能力恐怕会比一些官员更强,对商场更有利。而一旦成为商会会长,自然就会听命与圣上。”



闻言,唐太宗应道:“此法不是不可行,不过还需朕仔细考虑一番。”话是这么说,可唐太宗心里几乎已经肯定了卫宏的办法,至于人选,唐太宗甚至一度想让卫宏担任。但考虑到卫宏不想和官场有丝毫的瓜葛,所以只能暂时将人选空缺出来。



柳州的功劳也赏赐了,心中的迷思也有了眉目,已然到了用膳时间,唐太宗便让卫宏先行退下了。等卫宏离开以后,唐太宗突然想起个事来。这卫宏是宏远商行的人,据说还因为李家二小姐的原因,得到了宏远商行三分之一的股份。起初卫宏提及一户侯,唐太宗完全是半开玩笑式的应了下来,现在想想,卫宏身价很殷实,若是以后都不用向朝廷赋税,国库岂不是去了一笔极大的收入?一想到这,唐太宗便是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卫宏这厮表面上看着软弱,实则以退为进。而好笑的又是,卫宏第一次见面,就有如此大的胆量,敢在皇帝面前得到利益。真不知道这厮是胆子大敢作为,还是不知死活!



一户侯的封号,一眨眼的时间便传遍了整个京城,无论是市面上的百姓,还是公子小姐,甚至是文武百官,都对此事十分感兴趣,话题也多围绕着一户侯展开。大多数百姓觉得卫宏很傻,圣上封他千户侯他不要,偏偏要什么一户侯。而有文武百官则觉得卫宏十分精明,一户侯虽然无法向别人征税,自己却可以免于赋税,以卫宏的身价每年可以省去大量的钱财,而省钱就是赚钱,卫宏这一手既是明哲保身,又狠狠的赚了一笔。官员之中有的对卫宏的机智钦佩有加,而有的则对卫宏产生了戒心,若是他日为敌,定是一大祸害!



当天夜里,程处默、李德謇和尉迟宝林就来给卫宏道喜。程处默一见面便开始调侃起来:“给一户侯大人行礼了!”



李德謇意味深长道:“卫先生,您这手可真是令人意想不到!我爹说,整个大唐千户侯万户侯不胜繁举,却没一人比得上你这一户侯!”



尉迟宝林没说话,不过看卫宏的眼神却甚是怪异,有崇拜,有羡慕,有尊敬,各种眼神混杂在一起,有点怪怪的基情味道。



卫宏打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