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千岁 >

第254章

九千岁-第254章

小说: 九千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宏走了,走的毅然决然。老李同志在乔装打扮的玉龙卫的保护下,孤立城门之上,看着卫宏远去的方向发呆,久久不肯离去。上一次,卫宏离开大唐三年,是老李同志把他给轰走的,老李同志只是觉得有些痛心疾首,并没有什么感慨。而这一次,卫宏的离开,却令老李同志黯然神伤,因为这一次卫宏的离开,没有期限……



“朕曾经孤独过,现在又要孤独了吗?”老李同志叹了口气,背影萧条的离开了城门楼子。



别看卫宏走的有多坚决,其实心里波澜万丈,也很伤感,但为了家人,为了将来,为了自己这个小家可以长存于世,卫宏只能用坚决的外表伪装那颗优柔的心。在路上,久久不语,颜如玉也知道卫宏和老李同志之间的感情,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如今,因为自己,却令这两个心心相惜的男人,就此别离,颜如玉颇为自责,因此没有打搅卫宏。



尽管卫宏不信命,但卫宏知道有些事情是注定的,无法改变。每一句话,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推着命运的滚轮向着那个既定的结局前进。对于这种结果,卫宏欣然接受,并没有丝毫怪颜如玉的意思,相反,卫宏庆幸老天爷将颜如玉送给了自己。在回到吐蕃的第一件事,卫宏就是将颜如玉带回山谷,介绍给所有人认识。婉娘、李璇青、李若华早就知道了颜如玉的存在,因此没有多大的反应,只要卫宏爱她,她们就能接受颜如玉。另外她们接不接受颜如玉,对颜如玉来说,似乎根本无足轻重。在颜如玉看来,只要能和卫宏在一起,任何人的眼光,包括卫宏的家人,都可以无视。



婉娘选了个好日子,为卫宏和颜如玉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婚礼。在成亲的当日,颜如玉唱起了第一次和卫宏见面时,在宜兰苑唱过的那首小曲儿:“清音幽,梦回断肠几多休,人生,人生何时有?”正是因为牢牢的将这些曾经有过的回忆记在心里,才有了今天的终成眷属。爱情需要经营,经营的时间越长,越牢固。



蜜月期结束后,卫宏在赛马噶的要求下,开始着手对吐蕃进行经济上的改革和建设。其实建设好建设,难得是改革。无论是大唐人还是吐蕃人,又或许是天下人,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改变。突然要将自己认为对的,并且执行一生的事情,改的面目全非,这种在心理上的冲击还是挺难接受的。



第四百八十三章为吐蕃当牛做马(2)



在这个时期,由于交通不便利,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依靠农业。只要把庄稼种的好,这个国家的经济基本就差不到哪去。吐蕃属于多盆地地形,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因为这种复杂的地貌,令吐蕃在发展农业上面也颇为困难。简单的种粮食是不可行的,因此想要改善吐蕃的经济状况,除了在农业上进行发展之外,商业也要起到辅助作用。但问题又来了,吐蕃除了复杂的地势外,能够进行商业操作的产物还真不多。突然想起某位大神说过的话,想致富,先修路。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任何经济模式都是无法优良运作的。



但修路也是个问题,这年头可没有推土挖土机,没有单挂。想要修路,纯粹是靠人力。如此一来,修路这种事对于本来经济情况就十分恶劣的吐蕃来说,固然成了劳民伤财的事情;不修路经济就得不到改善,修路又会被世人诟病,成了进退两难的事情。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以及和吐蕃在主管经济这方面的大臣进行商讨之后,最后决定由农牧业入手。地肯定还是要种的,毕竟人活着就得吃粮食;而畜牧业则可以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农牧二业只属于利民政策,短时间内是无法见到效益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解决了百姓们的问题之后,就是国家的问题,有句话叫做想富国先富民,藏富于民是最理智的政策。一旦国家有财政问题了,只要稍微增加一点赋税,国库就会立刻充盈起来,而百姓们有钱,也不在乎一丁点的赋税。但这需要百姓先富起来,问题是百姓暂时富不起来。所以就必须走另外一条路,在商业运营上先让国家有点存钱,有了钱才能有底气。



卫宏在大唐建设的‘银行模式’是不适合吐蕃的,毕竟吐蕃交通极为不便利,且百姓并无存钱。除了银行模式,那就是实业商业经营了,就像后世的央企一样,为国家创造几个国家管辖的企业公司之类的机构,直接为国家盈利。



在这个年头,主要的赚钱行业有以下几种。布匹、茶叶、瓷器、铁器、买卖牲口。吐蕃的亚麻产量还是不错的,可以走布匹行业这条路,另外茶叶也是可以的。其实以前吐蕃就做过关于布匹和茶叶的买卖,只不过规模不大罢了。只要将这两个行业发展起来,还是可以创造很客观的利润。



卫宏就是做布匹起家的,因此对布匹这个行业可谓是轻车熟路,再加上自己身边的李家三姐妹,无不对布匹行业精通,也算是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帮助吐蕃扶持布匹产业。卫宏倒不怕把自己的宏远商行给挤下去,毕竟任何一个行业,有竞争才有发展,良性竞争是商业不可或缺的有利因素。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卫宏跟赛马噶提议,布匹和茶叶两个行业要同时进行。先开办两个商行,一个专精布匹。另一个专精茶叶,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不可以有丝毫的瓜葛。这就杜绝了权力的混淆的可能性。让两个行业自己走自己的。卫宏的提议被赛马噶无条件接受,办事效率也是相当快的,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同时建立了两个商行。有了招牌,接下来就是招揽工人了,茶叶这玩意属于季节性的生意,茶农采茶的时候,商行低价收入,进行囤积,等茶农采完茶了,市面上没有低价的鲜茶了,也就到了商行赚钱的时候了。简而言之,茶叶的盈利模式是囤积,赚时间的钱。所以茶叶急不得,必须等明年的茶叶下来,才能进入正轨。所以,现在主要还是忙活布匹行业。



眼看着就要入冬了,从百姓手里已经收不到亚麻了,就只能从各地的商人手里收购坯布,加以加工。在赛马噶动用关系全力收购之下,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收购了五万匹坯布,数量还是很可观的。随后,染布、制造,这些事情就不用卫宏亲自指点了,由赛马噶招揽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收布容易,制衣就相对要难一些了,光凭借绣娘们一针一线的缝制,速度肯定快不了。赛马噶便凭借与卫宏的关系,以老婆的身份,命令卫宏将宏远商行的缝纫机带来。



若是赛马噶以吐蕃公主的身份命令卫宏,卫宏绝对会无视!但现在赛马噶却极其聪明的搬出自己老婆的身份,卫宏就没办法拒绝了。老婆有难,老公自然是要帮的!不过从大唐往吐蕃运缝纫机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再说了会造缝纫机的工匠都被卫宏带到吐蕃来了,还费那事干嘛?直接在这造就是了。两个月后,一百台崭新的缝纫机从山谷里运了出来,运到吐蕃的王都‘逻些’。当卫宏将这些缝纫机交到赛马噶手里的时候,见多识广的赛马噶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而她身边的那些孤陋寡闻的工人则全都是双眼放光,恨不得每人搬回家一台。



有了缝纫机的参与,制衣的过程就变得简单愉快了许多。在这期间,赛马噶提议在制作吐蕃本地的服饰同时,也做一些大唐的衣裳,以便销往大唐。卫宏却否定了赛马噶的这个想法,理由很简单,大唐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布商,本来吐蕃的布行就没有一丁点的竞争力,若是盲目跻身进入大唐的布匹商业圈,很有可能被挤兑的死无葬身之地。当然了,卫宏也不是全盘否定,远销大唐的方法还是可取的,不过不是做唐衣,而是将吐蕃的衣裳销往大唐。大唐的文化接受能力是相当的高,从胡服的盛行就能看得出来,吐蕃的衣裳销往大唐,也算是奇装异服,会带有一些先天性得天独厚的竞争力。当然了,这只是旁枝末节的对外营销,最主要的市场还是内需。



第四百八十四章为吐蕃当牛做马(3)



现在的吐蕃不是以前的吐蕃了,自打攻克了吐谷浑以后,吐蕃的疆域囊括了原来的象雄、吐谷浑和吐蕃自身三块疆土,其疆土之大可谓是空前绝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象雄和吐谷浑百姓,肯定会被吐蕃同化,到那时,光是内需市场就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只要把这块肥肉看好,别让别人抢走,那就已经成功了。



经过卫宏和李家三姐妹的帮忙,五万匹布在年前变成了十万件衣裳。做好衣裳的时候,正好是初冬,因此没有囤积,直接开仓放衣,将衣裳远销境内各处。这十万件衣裳看似挺多,其实一分散开来,也没有多少。本来赛马噶看着如山般的衣裳,还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卖,结果卫宏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将十万件衣裳倾销一空,令赛马噶甚是惊异。



其实这没什么好惊讶的,赛马噶以前不做生意,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其实,这十万件衣裳只不过是化整为零了罢了,将囤积在一处的衣裳,以保本盈利的价格,分销给境内的商人,再由商人自己出售。说白了,卫宏就相当于一个供应商,商人们则是零售商,卫宏赚的钱是商人的,商人再赚百姓的。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卫宏赚的钱最后还是由百姓买单。



五万匹布,去除原料费、工费等等各式各样的本钱,最终纯利润是两万两银子。这笔钱对于个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对于国家来说却显得九牛一毛了,莫说国家,连卫宏都不把这两万两银子放在眼里。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今年的准备和经验,等明年从百姓手里收取亚麻,自己织布。可以省下更多的本钱,到时候再扩大规模,就不止区区两万两银子了。



第一次当了商人的赛马噶有些激动,觉得将来布匹和茶叶这两个行业绝对会为吐蕃带来丰厚的利益。而卫宏却在这个时候浇了赛马噶一盆冷水,国家靠的永远都不是自己做生意,而是百姓。现在自己做生意,只是为了解吐蕃的燃眉之急罢了,并不是长远之计。想要让吐蕃真真正正的富强起来,还是要专心搞政治,制定一系列惠民政策。只有百姓富起来了,国家才能富强。



赛马噶是个行动派,觉得卫宏说得有理,便不再将心思放在做生意上,而是全心全意的投入政治场。至于商行则直接扔给卫宏搭理,反正卫宏是吐蕃的驸马,赛马噶倒不怕卫宏监守自盗。再说了,卫宏富得流油,真没必要去偷吐蕃那仨瓜俩枣。徒脏了名声。



帮助赛马噶的同时,李璇青也因为终于可以做生意了,过了一把瘾。在山谷隐居了三年,李璇青整日闲的没事干。只能靠看小说打发时间。每次卫宏出山谷,李璇青别的不要,只让卫宏尽可能的差人去大唐买一些本土小说。都说看书陶冶情操,其实看书就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以前的李璇青是个自立自强的女强人。从不依靠男人。但自从她爱上了看小说之后,就变得和以前不同了,总是不经意之间说出一些怨天尤人的话来。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在隐居的三年时间里,卫宏和李璇青从没有开口谈过两个人之间感情的话题。自从出了山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