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

第8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第8章

小说: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童希圣开车送张爱萍和福建军区的皮定钧司令到莲花岛炮阵地。他们在岛上步行勘察时,后勤司令员邝任农和几位参谋跟在后边。突然下起雨来,童希圣忙跑过去,把随车带的一件旧雨衣送给张爱萍。他问:“小童,你有几件雨衣?” 童希圣答:“说就这么一件。” 张爱萍道:“那还是留给你自己吧,要不然你就让它到车上休息,不用它与我风雨同舟。”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备战中国东南角(6)
再有一次,童希圣驾驶小车送张爱萍到某地看地形,为了赶时间,开车的与坐车的都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
  汽车临近一条大河,又赶上漫天夜雾,车灯前的半米之外就一片混沌。
  童希圣开始还靠打开车窗,让冷风清醒头脑,摸索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蹭”。但不一会也实在顶不住了。乳白色的夜雾、轰隆隆的河水涛声、邻近村庄的马嘶犬吠……连同他的极度悃倦,在健壮精瘦的童希圣脑袋里搅成了一锅粥。
  “停车!”一直瞪大眼睛观察着四方动静的张爱萍下令。
  “张司令,正好你睡一会儿吧!” 童希圣说。
  “不!我给你看表,抓紧打一小时盹儿,过会雾淡了马上赶路。”
  “要不咱俩都打盹儿吧!” 童希圣建议。
  “不行!我看车。我一上车就没了睡意。”张爱萍道。
  就这样,张爱萍硬撑起越来越沉重的眼皮,给司机和汽车当了“警卫”……
  还有一次,张爱萍到驻在厦门的第31军教导队检查工作。在训练场上,他亲自做示范,动作标准而精彩。眼看前边遇到一个大水坑,张爱萍“咚”的一声卧到地上,匍匐前进……”
  据当时在教导队工作、几十年后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王成斌上将回忆:“也就是这次,张司令给我们教导队学员每人每月增加了2斤肉的奖励。他看我们训练得认真、刻苦,生活标准又不高,就当场告诉后勤司令部司令员邝任农:每人奖励他们两斤猪肉。那个时候,生活标准不高,钱很值钱,补助2斤猪肉钱就很不错了。更何况还带有奖励性质。”
  后来转业到《岳阳晚报》社工作的童希圣回忆:“1975年,爱萍首长恢复了副总参谋长的工作,到福州军区检查工作。我当时在军区后勤部18分部任管理科副科长。因为曾经给爱萍首长开了几次车。晚上吃饭时,也把我请了去。爱萍首长同我连喝了三杯酒。用他的话说,一杯是向我表示感谢,以前下部队对他多次的接接送送很辛苦;第二杯是罚酒,罚我到北京过门而不入,没到他家里做客;第三杯祝我们全家幸福!我深为感动。至今回忆起来,心里还热乎乎的。”
  这些部下都亲身感到张爱萍的声音总是那样干脆、沉着、坚定。
  随着鸭绿江彼岸抗美援朝战争的节节胜利,陈毅告诉张爱萍:现在可以继续做解放金门和上下大陈岛的准备了。
  于是,张爱萍就带着王德等,由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陪同,又去沿海作了一番实地勘察。
  他们或地上跑,或天上飞,从南到北,从陆地到海岛,从山峦到港湾,整整勘察了一个多月。回到南京后,立即召集在家的军区领导及福建军区叶飞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陶勇司令员以及苏联顾问等参加,一起讨论了解放金门的方案。大家认为:要解放大小金门、上下大陈,必然要担负国民党从台湾增援的压力。建国初期第一次打金门的失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抵挡住国民党从台湾派出的增援部队。而要取得既挡住外援又攻下该岛的胜利,必须要空中、海上一齐行动,即在浙江、福建境内修建几个机场以囤积空军;并在厦门海口修筑水下堤坝,在石狮安上可以打到金门的海岸炮;海军也要掌握夜间航行奋力南下的办法……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陆、海、空军渡海登陆战。
  出人意料的是苏联顾问的看法与众不同,认为没有必要动用这样大的力量,只要空军过去就可以了。 。。

备战中国东南角(7)
当时,苏联被新中国视为“老大哥”,各部门、各级都有他们的专家或顾问,十分受尊崇。然而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与教训,自然是极为刻骨铭心的。
  叶飞听了苏联顾问的意见后,就当即心情激动地发言,用自己当年指挥第一次攻打金门、遭受挫折、兵败海岛的事实,反驳了“老大哥”的意见。
  最后,经张爱萍、叶飞、陶勇、王德等的努力,会议还是决定:在连城、漳州突击修建机场,同时修筑鹰厦、福州铁路和厦门海堤,计划动用五个军的兵力参战。于是就研究制订了一个“攻击大陈、金门作战方案”。
  方案中提出根据大陈、金门敌情、地形及预期我之作战准备状况,两处同时攻击困难较多,战备时间势必很长,据目前情况看,以逐岛攻击为好,并提出了先攻大陈、后攻金门和先攻金门、后攻大陈的两个方案,分析了两案利弊后认为先攻金门、后攻大陈为有利。
  攻击大陈也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上、下大陈一起打;一个是逐岛攻击,先攻上大陈、后攻下大陈,有足够运输船只,以两岛同时攻击为好,可收全歼守敌之效。预计可于1954年夏季前后发起战斗,争取48小时内全歼守敌。
  攻击金门也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大小金门同时攻击,一个是逐岛攻击,先攻大金门、后攻小金门,建议1955年春发起战斗,争取72小时内全歼守敌。攻击金门需增修漳州、晋江二级机场各1个,扩建福州二级机场1个,修厦门、莲塘三级机场各1个,或增修惠安三级机场1个,变莲塘机场为预备机场。
  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批准了这一个方案,同时也认为由南向北先打金门一案为好。解放金门之后,闽、浙沿海敌占岛屿将可能不攻自破。
  1953年7月,张爱萍和叶飞随陈毅一道进京,呈报作战方案,并当面向毛主席汇报。
  北京。中南海,红墙金瓦,绿树成荫,碧波荡漾,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极其不同凡响。
  绿树浓阴,丰泽园和西花厅的灯光,总是伴随着满天星斗不断地闪烁。黑夜与白昼不知停歇地你追我赶。
  从一个个夜晚到一个个黎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第一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一直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时期,繁忙的战事,以及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而发生的各种新事物,似乎是有意不想让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休息。接二连三的情况,雪片般地送到了他们在中南海的案头:
  一会儿,大规模剿匪斗争的情景浮现在他们眼前——在我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时,国民党反动派残留了溃散武装200万人,潜留了各种特务分子60万人、反动党团骨干60万人,妄图以所谓“大陆游击”同新生的红色政权进行长期斗争。他们与反动会道门、土匪、地主、恶霸相勾结,气焰嚣张地进行反革命骚乱,有的阴谋破坏工厂、水电站、矿山、铁路、桥梁,烧毁仓库资源;有的组织*地下军……人民解放军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一会儿,海南岛战役的情景跃出在他们的脑海——战将邓华、韩先楚指挥的部队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主力强渡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在1950年3月5日和26日,两次偷渡成功;4月16日两个军的主力强渡琼州海峡,17日凌晨胜利登陆,解放海南全岛。

备战中国东南角(8)
一会儿,解放万山群岛的激战情景掠过他们的心灵——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香港、澳门之间,控制着港、澳的主要航线与珠江入海孔道。1950年5月,我军对万山之敌发起攻击,经过十几次的战斗,终于迫使敌舰队仓皇逃往台湾,将这两个群岛全部解放。
  一会儿,向西藏进军的路线又标明在他们办公室的巨幅地图上——就在第一个国庆节后不久的1950年10月6日至24日,张国华、谭冠三指挥的18军进行了昌都战役,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
  一会儿,朝鲜战争的枪炮声回响在他们的耳边——美帝国主义悍然入朝,将战火引向了中朝毗邻的鸭绿江边。为了保卫共和国的安全,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紧急北上,保卫祖国领土不受外来侵犯。
  入夜时分,精力充沛的周恩来像往常遇到大事时一样,快步向毛泽东设在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办公驻地奔去。
  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总是两眼灵活有神,动作麻利快捷,口齿伶俐,反应机敏。一般人与周恩来对话,常常是你刚说上半句,他就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开始回答下半句了。
  时光荏苒。自1947年3月,时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彭德怀临危受命,出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去统领一个大战略区的军事事务后,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与总参谋长的职务,便由中央资格最老的副主席周恩来接替了下来。因此,可以说周恩来既是开国总理,又是开国总参谋长。
  此后,虽然徐向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并因其长期患病由聂荣臻代理,但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仍然一直由周恩来主持。直到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国接替他为止。
  聂荣臻元帅在自己的*中曾经写道:担任代总参谋长那一段,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当时中央军委与党中央住在一起,都在中南海。我的办公室就设在距离毛主席、周总理住处都不远的春藕斋。那是一间大厅,中间用木板隔开,一分为二,一头是我的办公室,另一头就是作战室。……那时军队工作真可以说是千头万绪……
  从1947年到1952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工作这5年多时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军事工作极为繁重而有成效的时期。
  他日理万机,对各项工作都考虑得很多、思索得很细,总是处于亢奋不已的工作状态。
  那段全新的生活,曾被不少人称为“我们共和国最美好的时光”。春风习习,霞光绚烂,眼前完全是一个人民新政权创建伊始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人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围绕着共同的崇高理想和愿望,也便感受到一种兴奋。每一个意气风发的工农兵都可以说是开创伟业的英雄。
  算起来,这是张爱萍第二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厅。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厅是1949年9月28日;当时距华东海军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只有半年时间,自己是作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率原国民党海军起义将领林遵、曾国晟、金声、徐时辅和工作人员黄胜天等晋见毛主席。
  那一次,在朴素高雅、古色古香的厅堂内,毛主席用力握着张爱萍的手,用亲切的眼神望着这位关注已久的“白袍小将”。
  毛泽东湖南口音很重,他首先称赞林遵率领国民党军队的第2舰队起义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了大功。然后便着重讲了多年来我国有海无防、吃了很多亏的历史教训,谈到东南沿海岛屿还没有解放,要准备解放台湾,等等。

备战中国东南角(9)
哦,毛泽东!张爱萍深知这个学识远远超出常人的伟大人物,思想极其活跃,眼光极其敏锐,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可以说,在中国这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