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追寻失落的宝藏 >

第3章

追寻失落的宝藏-第3章

小说: 追寻失落的宝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年轻人的发现 公元前1世纪,当亚、非、欧洲正纷纷扬扬绽开人类文明的花朵的时候,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开始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其中的佼佼者便是遭西班牙征服者洗劫的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以及神秘而富有浪漫色彩的玛雅文化。玛雅文化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朵奇葩,它在天文历法、农业、医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成就。玛雅人的数学和天文学高度发达,他们通过严密的天文方位计算,使天狼星的光线经过金字塔墙上的气流通道,直射到长眠于厅堂中的法老的头部;玛雅人创造了独特而精确的历法,可以沿用到4亿年后;他们有属于自己的词汇量多达3万个的象形文字,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他们有美轮美奂的雕刻、绘画和青铜艺术。这个有着各种高超造诣的种族,这样一个登峰造极的文明,却在最辉煌鼎盛的时期,谜一样地消失了,玛雅文化中的精华如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也随之消逝,没有留传后世。据说,在公元909年的某一天,80%的玛雅人口顷刻消失。在过后的漫长岁月里,枯草蔓藤侵入威严的城池、豪华的庙宇、巍峨的金字塔、宽敞的广场和的运动场,一座座古老的城市消失在浓密的热带丛林中。

  直到19世纪,两个年轻人:约翰·史蒂芬斯和弗雷德里克·凯瑟伍德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深处探险,一大片与四周植物不太一致的地区引起了他们的好奇。砍掉纠缠的藤蔓后,整齐的石墙一角露了出来。这里有古城遗迹!他们又继续将覆盖着的林木、藤蔓、杂草清理干净,一座宏伟的古城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玛雅古文明遗址,自公元8世纪衰落依赖,这个高度发达而神秘的文明才始为人知。

  寻宝与考古之争 约翰·史蒂芬斯和弗雷德里克·凯瑟伍德总共发现了4处玛雅古城和神坛,它们分别是洪都拉斯的科潘、危地马拉的奎里格、墨西哥的帕伦克和乌克斯马尔。

  20世纪,玛雅的考古才顺利展开,人们陆续发现了多个玛雅古文明遗迹,如1931年在今天的危地马拉北部边境的卡拉克穆尔古城遗址。1956年发现的蒂卡尔城,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玛雅人遗址。历史上,蒂卡尔城最鼎盛时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拥有超过5万居民,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仅在其中心区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神庙50多座;它们以古老的中心广场为核心,分布在四周,旁边还有装饰着浮雕彩画的王宫和长廊围绕的市场。连接着各个宗教中心的,是若干条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

  这些发现像磁铁般吸引了寻宝者和考古学家。这两者之间开始了争分夺秒的争斗。寻宝者的主要目标有玉石手工艺品(如7世纪帕伦克统治者帕卡尔华丽的绿玉面具)、黑曜石加工而成的古玛雅饰品、刻有象形文字的瓷器(一个盘子就能在拍卖会上卖到4000~6000美元)等,这给破译玛雅象形文字的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而考古学家们,则尽全力找到以及保护有关玛雅文化的古物,以解开这个光辉璀璨的文明留给后世的种种谜团。

  鲜血汇成的水井 对考古学家来说,古城奇琴伊萨有名为“螺旋塔”的天文观象台,有设计精确的金字塔神庙,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寻宝者看来,这里是个聚宝盆。原来,奇琴伊萨南北向的轴线上有两眼巨大的天然井,南井为饮水井,北井则为玛雅人祭神用的圣井。玛雅人认为天上下雨乃是雨神光临的结果,只有向雨神奉上“礼物”,雨神才会如约而至。按照玛雅人的传说,每逢旱灾之年,他们都要在祭司带领下前往圣井,祈求井底诸神降雨。在仪式中,他们投入井中的不仅仅是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还包括活生生的美丽少女!1877年,美国探险家汤普森对这口圣井进行打捞。在那个臭气熏天的堆积了千百年的污水、淤泥、石块和烂草枯木的黑洞中,一件件期待已久的珍宝终于得以露面——玉石、金饰、花瓶、翡翠碗和黑曜石等等。而伴随着它们度过漫长岁月的,竟是一具具少女骸骨,不禁让人觉得那古老的传说可能是真的。

  玛雅遗址还在诉说 随着一座座举世皆惊的千年古城被唤醒,20层楼高的金字塔、遍饰精美浮雕的巨石祭坛,观测天体运行的天文台……让世界屏住呼吸;一个个古物重现世间:玛雅碑铭神庙的火箭图案的浮雕,贝利兹玛雅遗迹中的神秘水晶头颅骨……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将近两个世纪的玛雅考古,虽然仍迷雾重重,但一个失落的玛雅世界,正在被一点一滴地寻回。

所罗门王的宝藏The Treasure of King Solomon
“魁特曼回忆说:‘我们站在那里,对着属于我们的宝石狂笑,它们是几千年前坚持不懈的挖掘者在远处的大洞穴里发现的,是所罗门王早已去世的看守者为我们储存的价值数百万英镑的钻石、数千英镑的黄金和象牙。’”
  惊险小说的启示 1885年,H。 雷德·哈格德完成了他的非洲冒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魁特曼是书中的虚拟英雄。就在哈格德撰写这本小说的时候,非洲和钻石是当时备受关注的主题,他的小说既反映了以前发生的事件,也非常奇妙地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些事件。
  虽然,南非丰富的金伯利钻石矿产资源被发现的时间还不到20年,但扩张疆土的英国人塞西尔·罗德已经从中发了大财。他或多或少有些像哈格德笔下的人物,贪得无厌的罗德身在南非殖民地,却对北面现在的津巴布韦所在的那块土地虎视眈眈,希望能够获得新的矿藏开采权和更多的财富。
  罗德看中并最终加以吞并的土地那时还没有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它是马塔贝列人在当地的王国,由洛本古拉王从津巴布韦西南部城市布拉瓦约进行统治。从那里归来的游客带回来了很多传说,讲述它很多巨大而神秘的石头废墟和早已被遗弃的金矿。哈格德把这些都糅合到他的小说里。
  洛本古拉王的财宝之谜 大津巴布韦,这个古城遗址中最为壮观的地方,进入这个地区之后的罗德被它深深吸引着。自从罗德从洛本古拉王那里获得了采矿特许权,他就来到这里,罗德和那个时代其他人都认为,它复杂的建筑超过了当地非洲人的能力范围。罗德自己比较支持这样的理论:大津巴布韦是《圣经》中的俄斐,因为黄金和宝石而出名,尤其是在所罗门王统治时期。
  1891年对大津巴布韦的初步调查显示,没有什么证据支持这种理论。接下来,罗德和洛本古拉王闹翻了。帝国建造者的私人军队打败了马塔贝列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1893年,洛本古拉从布拉瓦约仓皇逃走,据说同时带走了属于他个人的价值1400万美金的钻石、象牙和黄金,这一点非常离奇地跟哈格德早前小说中描写的相吻合。
  马塔贝列人大势已去,欧洲人终于可以任意寻找他们认为隐藏在这些古城遗址下面的古代财宝了。然而,自私而又贪婪的罗德不允许任何人在大津巴布韦进行挖掘工作。但在德洛德洛,淘宝者找到了总重量约36千克的黄金饰物,在另一个遗址蒙迪出土了两具佩带着黄金首饰的骸骨。还有大量被开采过的金矿痕迹,据说这些金矿曾经生产过300吨贵金属。
  据推测,罗德对他的大津巴布韦“俄斐”抱有很高的希望。可他还没来得及挖掘,就于1902年离开人世。那一年的挖掘只发现了少量黄金物件,而且从此之后没有再发现什么传统意义上的“财宝”。后来的考古研究显示,大津巴布韦和其他古城遗址是当地非洲文化的产物,也许建于大约欧洲中世纪时期。年代比它们久远得多的《圣经》中的俄斐现在被认为在*,而不是在非洲。
  洛本古拉王的财宝之谜仍然没有揭开,据说他的财宝藏在赞比西河上游附近某个山洞里。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探险没有发现它的踪影——但是,那时探险队已没有哈格德笔下的英雄艾伦·魁特曼作为他们的成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图坦卡蒙法老王的宝藏The Treasure of a Young Pharaoh
当墓门被打开,门后面出现了一条通往另一扇门的通道。卡特在另一扇门上凿了一个小孔,把灯举到门孔上往里面瞄。急切的卡那封勋爵问他看到了什么,卡特倒抽了一口气:“无与伦比的东西!”
  帝王谷里的法老墓群 关于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无疑是那些恢宏壮观的金字塔,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无数游客向往的地方,那就是位于尼罗河西岸、底比斯遗址附近的帝王谷。这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但却埋葬着埃及第17至第20王朝间的64位法老,一共有60座陵墓。其中,有个最不起眼的法老陵墓,却拥有着最巨大的宝藏——近10000件陪葬品,每件都是无价之宝。这就是小法老王图坦卡蒙的陵墓。考古学家整整用了5年的时间才把陪葬品全部从陵墓里挖掘出来。这些文物包括打造精美的纯金面具、纯金雕制镶满宝石的王位、铺满墓室墙壁的纯金浮雕、女神哈托尔牛头灵床、完整无缺的法老木乃伊等。
  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能复生,于是他们花上好很多时间建造陵墓,将法老王的尸体制成木乃伊,用大量珍贵的宝物陪葬,除了显示法老王当时的地位和威望外,还希望死者来世继续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这样势必会引起盗墓者的觊觎,因此陵墓的外观尽可能不做标志,选用帝王谷这个人罕至的山谷作为帝王墓地,是为了避免盗墓者的破坏。然而,哪有那么多尽如人愿的事情呢?到了霍华德·卡特的时代,这些已知的古墓早已被洗劫过,这一切也许是法老王们所没有料到的吧!
  柳暗花明又一村 霍华德·卡特是一名美国考古学家,他熟读古埃及历史,从1903年起,他就带领助手在帝王谷搜索法老陵墓。1922年11月5日,他在另一个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终于找到了开凿于岩石内的图坦卡蒙陵墓的入口。
  图坦卡蒙,8岁登位,成为古埃及十八王朝的第12位法老,公元前1352年去世,年仅19岁。因在位时间短,他在埃及历代法老中显得不太起眼。他的突然去世,也使其遗体没有搬入事先修建的金字塔陵墓。不过,也正因为关注度不高,其陵墓在很长时间里始终没有被发现。
  发现图坦卡蒙的陵墓一直是卡特的梦想,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用了整整6年时间,不断地勘测挖掘却一无所获。1922年,失望至极的卡特和同伴准备放弃在帝王谷的努力,当时中部谷底还只剩下一小块地方没有挖掘。于是,他们商量着将这块地挖完就结束任务。谁知,幸运之神这次终于眷顾了。1922年11月4日黎明刚过,卡特的工作人员在法老王拉美西斯四世的墓地下面发现了一段继续往下的台阶。卡特马上下令把台阶清理干净,这时他们看到了一扇门,门上有图坦卡蒙印章的图案。卡特立即通知挖掘行动的资助者——远在英国的卡那封勋爵赶到现场。三个星期后,卡那封到了现场,门才被打开。门后面是一条长长的漆黑通道,通道尽头是另一扇门。卡特在门上凿了一个小孔,把灯举到门孔上往里面瞄。急切的卡那封勋爵问他看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