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264章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64章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迨宓蹦瓴唤枳约呵哉伊烁鼋杩诎阉贿5降祝ɑ共畹惆阉绷耍铱髂盖缀椭钗淮蟪妓登椋独肴诵4年之久,如果不是曹睿给他翻案,恐怕连一些最起码的待遇都没有了;

  6——曹休,前面已经说过了,经历了太和2年的一次惨败,羞愤交加,医治无效死亡。

  所以,第1代全都死光了。

  那么第2代呢?自然是由第1代的后人构成的,下面进行一个对号入座:

  1——夏侯惇的后人政绩比较“猥琐”,比他们的父亲差的太远了,夏侯惇死后,儿子夏侯充继承爵位,但是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就挂掉了,然后是其子夏侯廙、夏侯邵继承,传到了泰始2年高安乡侯夏侯佐的时候都没有逃脱早亡的命运,最后导致了绝嗣,而且,这一脉一直都是享受着恩宠,却没有真正的进入过权力核心过。

  好在还有一个夏侯楙,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仕途发展的倒是不错,历任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等职,一度督关中,驻守长安,可见颇受重用。

  但是,他的被重用并不是因为他的武略超强,只不过是因为和曹丕从小一起玩,关系好的很,所以才一直青云直上,但是,这厮一方面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一方面没有什么潜力可挖,还喜欢泡妞,养了不少情妇、二奶、三奶之类的——放在寻常大款那里,这都是正常现象,可是,你不要忘记,他是驸马啊,所以,夫妻关系不好,顺带着性生活也不和谐(肥水流到外人田,他倒是想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可惜,他不是司马迁笔下的大阴人),所以,挺有危机的,当最大的靠山曹丕,呜呼哀哉之后他看似保险的前途既有点岌岌可危了:

  ——夏侯楙的弟弟们平日里不遵礼度,比大哥做的还要过分,于是夏侯楙多次斥责他们(他还真是好意思啊),他的弟弟们就诬陷夏侯楙诽谤。

  动静闹大了之后,魏明帝曹睿欲杀夏侯楙,幸得问长水校尉段默提醒,才意识到这是诬陷,下诏推问写表之人,果然是夏侯楙的弟弟夏侯子臧、夏侯子江所作。

  侥幸逃过一劫的夏侯楙最后做到了镇东将军,可惜,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姑且算他是一个吧,不然的话,夏侯惇这里就断线了;

  2——夏侯渊的后人成色比较足一些,他走的也是夏侯惇的与曹操联姻路线,本人娶得是曹操的内妹,长子夏侯衡娶得是曹操的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也是没有干过什么太出色的成绩,死后其子夏侯绩,其孙夏侯褒分别继承,最大的也不过是虎贲中郎将而已,类似于蜀汉帝国对关羽的儿子关兴那一个待遇级别的。

  好在还有一个夏侯霸,他比他的哥哥有骨气,一直憋着一口气要为父亲大人报仇,所以,一直要求冲杀在第一线上,黄初年间以偏将军的身份出现在与蜀军作战的第一线上,打起仗来不要命,升为右将军之后,他主要驻扎在陇西,和当地民族相处很是融洽,威望很高——少数民族看中的不是你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就看你是什么本事,有本事的话就服你,否则一边呆着去,最后,做到了征蜀护军。

  夏侯霸的弟弟夏侯威也不错,先后做到荆州刺史和兖州刺史,只是远离战争一线而已。

  另外,夏侯威的弟弟夏侯惠出任过乐安太守,夏侯惠的弟弟夏侯和做到了河南尹,这两位有点弃武从文的意思,都是以写文章,参加辩论大赛见长,虽然有点可惜,但是,也比靠着父亲的功勋混吃等死强;

  3——曹仁的儿子曹泰虽然官至镇东将军,可是并无太多建树,他的儿子曹初更无亮点,至于曹泰的弟弟曹楷和曹范也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的那一种;

  4——曹纯的儿子曹演官至领军将军,加上他的儿子曹亮,和曹仁的后代是如出一辙,不提也罢;

  5——曹洪之子曹馥同上;

  6——曹休之子曹肇倒是有些才气,可惜,没有看到司马懿父子嚣张的那一天。

  从以上的总结来看,说得上名号的前前后后有那么20位,但是,大多都是摆设,真正起到作用无非是夏侯楙、夏侯霸、夏侯威、夏侯和以及曹肇而已。

  这个第2代相比于第1代逊色不少,本来也是有一个领军人物曹真的,但是,曹真死的太早了,这个人资历很老,我们甚至可以把他划分到第1代中去(是曹操族子,就差在这个辈分上了),能力也很强,至少人家和蜀汉帝国的精英人物们对抗过,这可是连司马懿都没有享受过的啊。

  可惜,死的太早了,没有看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同时,还由于他这位辅政三巨头之一倒掉,给了司马懿一个难得的上位、建立功勋的机会。

  那么曹真的儿子呢?有6个,分别是曹爽、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铠。

  领军人物就是曹爽了。

  好了,一番整理之后,亲族帮第2代出炉了:领袖—曹爽、

  左护法—夏侯霸、右护法—夏侯楙、打手甲—夏侯威、打手乙—夏侯和、打手丙—曹肇,剩下的路人甲乙丙丁之类的在此不说了。

  由此可以看出,支撑曹姓王室统治的三大帮派之一角已经坍塌了,下面,再来看看外姓武人帮。。 最好的txt下载网

41—04:上位,司马宣王(4)
外姓武人帮人数有点众多,就像咱们的开国元勋一样,咱们知道元帅、大将都是谁,到了上将这里,除非是许世友这样的个性将军,否则就只有党史工作者们耳熟能详了,至于少将,需要活的长久一些,否则的话,还不如《亮剑》里面虚构出来的几位将军那样家喻户晓,所以,在这里,只把大将和上将级别的给阐述一下。

  ——元帅级别的上一章节已经说完了,千万不要较真张辽等人没有资格和他们叫板,难道陈毅就一定比粟裕威风八面吗?难道罗荣桓就一定比许世友惊天动地吗?

  言归正传。

  为了显示一下自己不是照抄,所以,打乱了一下顺序,整理出了曹魏版本的大将和上将。

  大将级别的有: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文聘、臧霸、李典、李通、典韦(既然罗瑞卿可以做大将的话,那么典韦也是可以的哦)10位。

  上将级别的有:

  韩浩、史涣、朱灵、吕虔、许褚、庞德、孙观、郭淮、王凌、毋丘佥10位。

  这20位可以说是第1代中央军委委员+地方军区骨干领导的核心成员,那么按照之前的规矩,以曹睿在位期间为例,看看还有几人存活吧:

  1——张辽,222年带病出征孙权,病逝于军中,享年53岁,死时官拜前将军,晋阳侯,曹丕很喜欢他,给予张辽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至时,张辽导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风光的很;221年为其建造第舍,又特为张辽母亲筑殿,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皆为虎贲;死的时候曹丕为之流涕;张辽死了3年之后,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

  “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可见曹丕也算是性情中人,当有人得罪他的时候他睚眦必报,亲叔叔也不例外,他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往死里羞辱,比如于禁。

  而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他又可以毫不吝啬的赏赐和提拔,张辽是这样,夏侯楙、黄权、孟达,乃至司马懿又何尝不是呢?

  2——乐进,生年不详,估计和张辽差不多,卒于218年(建安23年),官拜右将军;

  3——于禁,不用说了吧?死于221年;

  4——张郃,也不用说了吧?战死于231年;

  5——徐晃,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

  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 227年病死,死后谥壮侯;

  6——李通,196年投靠曹操,曹操拜他做振威中郎将,让他驻守在汝南西部,参加过征讨张绣的战役,拒绝过袁绍和刘表对他的重金挖角。

  209年周瑜刘备围曹仁于江陵,又有关羽别动队去断绝北边的救援,李通率众救援曹仁进击关羽军,一路上表现英勇,碰到有鹿砦阻碍,亲自下马处理,步步进迫至曹仁的被包围圈时于路上病死了,时年42岁;

  7——李典,合肥战役后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215年病逝,年36岁;

  8——典韦,“中南海保镖”头领,197年战死;

  9——臧霸,明帝曹睿即位后,增臧霸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不久逝世,生卒年不详;

  10——文聘,226年病逝,一直把守江夏,数次阻杀了孙权的侵略。

  下面再来看看10位上将吧。 。 想看书来

41—05:上位,司马宣王(5)
相比于元帅和大将名单,上将有点单薄和“默默无名”,其实就像咱们对十大元帅耳熟能详但是却说不出几个上将来是一样的,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就是不行,只不过是咱们没有关注而已:

  1——韩浩,夏侯惇副将,好几次喧宾夺主,比如“夏侯惇肉票”事件,生卒年不详,有勇有谋,也对屯田制度有过基础性建设,可惜啊,湮没于史籍当中;

  2——史涣,曹操起兵后以客军身份加入,行中军校尉,征伐时常任监军以监视诸将。与曹仁等讨斩眭固于射犬、官渡之战时徐晃烧韩猛护送的粮车,后转拜做中领军,掌管禁军,曾被封为列侯,建安14年(209年)病逝,可惜,居然被罗贯中埋汰死在袁尚手中;

  3——朱灵,“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陈寿对他的评价不低,类似于陈到和赵云的历史待遇,表现出了对曹操的忠心,也立过不少功绩,可惜曹操比较讨厌他,总想夺了他的兵权,好在曹丕给他恢复了名誉,“文帝即位,封灵鄃侯,增其户邑。灵谢曰:‘高唐,宿所原’于是更封高唐侯”,参加过228年“曹休中计”战役,但是,始终难以进入核心地带,也难以对政局产生什么影响;

  4——吕虔,历任襄贲校尉、泰山太守,多次平定黄巾军等反乱势力,共在泰山郡任职十多年,很有威信和政绩。魏文帝时,吕虔改任徐州刺史,生卒年不详,于魏明帝时期去世,相当于小号的文聘;

  5——许褚,长命版典韦,“爱”曹操“爱”的死去活来,当曹操病逝后,他老人家也伤心过度追随而去;

  6——庞德,不用说了吧,水淹七军啊;

  7——孙观,曹操之振威将军、青州刺史,初与臧霸俱起,从陶谦讨黄巾,拜骑都尉,太祖破吕布,使霸招观兄弟,皆厚遇之,与霸俱战伐,观常为先登,征定青、徐群贼,功次於霸,封吕都亭侯,康亦以功封列侯,与太祖会南皮,遣子弟入居邺,拜观偏将军,迁青州刺史,从征孙权於濡须口,假节,攻权,为流矢所中,伤左足,力战不顾,太祖劳之曰:“将军被创深重,而猛气益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将军,创甚,遂卒,也算是战死沙场;

  8——郭淮,成功,他才刚上路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