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尘世挽歌 >

第47章

尘世挽歌-第47章

小说: 尘世挽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三曰蕨粑。原材料也即蕨根粉,在搅糊时兑以剩饭,凝结晒干,食用时切片炒肉;肉最好是乡民放养的山猪,用柏树枝加核桃壳熏制的陈年火腿,兼及肥瘦。当然这道菜,一般则只在逢年过节的席面上才会搬上。
蕨,原是山野间的一种寻常植物,但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然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其学名谓之“薇”――它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文学史。商遗民伯夷叔齐兄弟,“义不食周粟”,躲进首阳山中,靠的就是“采薇”而食。之后的诗人呼喊着“采薇采薇胡不归”且“长歌怀采薇”时,已经不再是灾年里的口腹之念,表达的却是一种隐逸的悬想和对当朝者的不合作立场。也许正是因为有“蕨”在漫山遍野的卑微存在,才能使得代复一代的读书人还能勉强残留一点决绝的风骨,在饥饿的肚肠和空虚的精神之中找到最后的依赖。
多数人在荣辱沉浮的命途中,都会忠实于童年的味觉――这是一种构成出身的元素,同时还可能是一种人生的底色和立场。毛泽东位及九五之尊,万变不离的还是红烧肉和辣椒,一份乡村小地主家的食品趣味,大抵也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而晋朝时的大官人张翰,则可以在秋风起时,因为想念故乡的鲈脍莼羹,自谓“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然后竟然挂冠归去。
许多年以来,我像米兰昆德拉所说那样――从一个酒杯走向下一个酒杯――似乎已经尝遍了生活食色。贫困童年时垫下的野蕨村蔬,仿佛一直耿耿于怀未能被尘世的珍肴所消化,且固执地在我飘浮失重之际,提醒着我的味觉。也许正是那些古老的养分,一直支撑着我的身心,使我在怀乡的饥饿时分,要不断地反刍这些隔年的粮食。
不黄不足以平民愤 
1
话说公元前720年的古希腊奥运会,人类尚未发明正式短裤(注:人类女式内裤的历史迄今不足300年),运动员上场只好扎一个兜裆布。一位唤作奥耳西波的爷,跑着就跑丢了,人们看见他象腰缠钟摆一样,顿时哄堂大笑。但他却坚持到终点,所有的人皆为之感动并从中发现人体巨大的美――从此,古代奥运会皆统一裸体比赛。
现代奥运会却穿上了裤子,而且最初女游泳运动员还必须穿湿重达30磅的连衣裤参赛――这就是所谓文明进化的重负。
20世纪中下叶,似乎全球许多地区皆开始了一场性觉醒运动。比基尼像原子弹一样诞生,我们终于可以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女子沙滩排球的前仆后滚,一边看她们悄悄从短裤内抠沙的奇妙风景了――这真是人类自娱自乐的一道声色大餐啊!
2
   从以上故事破题,是想藉此谈谈我们本期《黄客》的主题――饮食男女。
   这个现在近乎敏感的话题,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却看得比我们明白。“食色,性也”,“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都是这个理――人类与生俱来皆有对于色情的一点享乐奢望。这虽然是人的劣根,但也正是人的可爱之处。
但男女之防,由来已久,且中西皆然。把“色情”这一正常的人类欲求,贴上“黄色”的标签,并加以扫之限之,应该也算是西洋的发明。英国在1894年创刊的《黄杂志》,以及企鹅出版社推出的一套黄色封面的小说丛书,因其内容多涉两性,而被媒体嘲之为“黄色读物”。从此,黄色即等于色情,色情则视同罪恶,以至于我国政府发展出“扫黄办”这一机构,实在又是人类文明衍生的一道奇怪景观。
3
许多年来,文艺作品一旦被冠以“黄色”,后果则众所周知,但关于“黄色”的法律界定,却几乎从来模糊。只要某部门某领导稍觉面红发潮,即可定案,你要找谁翻案,竟也找不到适用律条辩诬――对一个文明法制国家来说,这就显得荒诞了。
还得要说美国人聪明,他们最先意识到这一模糊领域所造成的对人民的不公,于是决定修订司法解释。一群健康男女在一起研讨,比照自身的人性诉求,得出一致结论――淫秽为罪,色情非罪。这一界定可谓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进步,它保证了广大正常成年男女的合法权利。就像伟大的“橡胶小雨伞”的发明一样,成为人民业余嗜好的法律安全套。于是,《花花公子》可以行销世界并成为支柱产业,三级片可以带动电影工业,红灯区可以成为多数文明国家的旅游胜地。这不是说洋人比咱更憋不住,如不开放他的人民就要“揭竿”而起,实在是因为所有的法理都必须顺乎“天道人心”,非此那就是“恶法”。
4
事情进化到此尚未完。前些年美国又出了个坏人,名叫拉里-弗林特。他来自底层,三代贫民,根红苗正,仇视资产阶级跟咱们的阶级立场一致。他认为《花花公子》只满足了中资产阶级的审美愉悦,而广大劳动人民却缺乏此类精神粮食………你国家不能厚此薄彼呀。于是他办了个所谓蓝领色情杂志《娼妓》。既然读者定位是为工农兵服务,难免活儿就得糙一些,文图也得往延座讲话路子上走。于是市场奇好,却舆论大哗。
阿Q说“和尚摸得我也要摸”――你要摸过分了,和尚却也不答应。于是检察官将他告到了州法院,如果淫秽罪确定,那他小子就玩完了。陪审员来自有教养阶层,控辩双方大战,法官说了都不算,最后陪审员投票认定他有罪。不服没关系,上诉联邦最高法院。九名终审大法官一致判决――无罪。国为他只是色情的兜售者,因为看他的出版物法官都不能勃起,所以他不算淫秽。法官同时也认为此人确实下流,但我们宁可包容一条污浊的支流,却不能污染河水的源头,那源头就是伟大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人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此一判决进入联邦著名司法案例,并将为后世所援引。即使许多人上街游行抗议,甚至开枪打伤他,甚至拍出电影《人民公敌拉里-弗林特》,但他仍然是赢了……有史以来色情所获得的第一次胜利。
5
回头再说咱们的《黄客》和黄友会。
黄友会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戏称,只因为人世间有一个孤独而好客的主人姓黄,有一个充满色香味的客厅容纳了五湖四海的倦足,大家邂逅相逢竟有故交萍聚的快慰,之后互相成了朋友,成了恋人,成了鸳侣,遂自谓黄友。此中有音乐家,画家,诗人作家,明星名导,也有工商巨子,思想家学者,种种艺术家,甚至官员,高僧名道,五行八作手艺人,三教九流苦寒生……一个小小的屋檐,几把破旧的桌椅,留住了一群老顽童和小妖精。大家消融了国界族姓,淡化了阶级贵贱,忘却了年龄性别。时相过从,大吃海喝,笙歌放谈,使这枯寂的世界多了几分春色,于是不肯在酒阑灯谢后怅然散去,便有了这份《黄客》纸品的创议。
称之为纸品,是因为我们尚处于一个不能注册的时代,因而它不叫刊。其存在仅为留住这一代风流人物的隽言丽影,不使风化于时间之流。本读物没有宗旨,没有定位,没有常务编辑,没有市场营销。大家轮流坐庄,按各自兴趣擅长,自行编印。举凡法律允许的所思所议所绘,均可入册。每期的执行主编为所欲为,完全个性化操作。
天下没有这样一份杂种读物,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
6
至于本期的主题设置,除开主编者的个人偏好,亦因我们的生活太过紧张严肃,因而需要一点轻松的话题,也需要一些无伤大雅的声色之娱。黄友们讨论严肃的事情,也热衷于快乐的生活,这正是我们可能区别于其他族类的地方。
前文说过,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色情不是罪过,讨论或抒情则更无可厚非。因此,本期的多数文章会显得有一点“淡黄”色。但正是这一抹淡黄,使我们可以远离血色围困的不安,从而聊添一丝会心的微笑。人民活得太累了,人民很憋气,于是就小黄一把吧!敬希各路君子贤士鉴谅之!
二十年来余一梦 
 ——一个囚徒情诗集的后记
 一
这种激情应该说不来自于这个炎热的夏季,但确确实实连我自己都能感到这些文字具有了这个季节特有的滚烫。原以为对全部世俗生活的兴趣,都会随着一场灾变而冷却;现在看来,我很难真正地摆脱对这个世界如此顽固的依恋,包含那些真实的高贵和善良、纯美的爱以及平凡岁月里的健康人性。
正是这样一些因素使得人们被命运绝弃于广大荒原时,犹不忍割断与生活的联系;在太多的冷酷之后尚自扮演一个多情少年。 

这是为一个人所作的歌集。也就是说无论从动机到结果,它都可能仅仅因这一个人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但我仍想交待一下它之所以产生的本事及背景,也就是为有可能偶然读到这些文字的人,留下一把破译这个故事的钥匙。
90年代最初的冬天,我还过着一种自命潇洒的半逃亡式生活。一位始终关注我的朋友,来信向我推荐了一个女友。我想这是为了分担我母亲的忧愁,我不能拒绝这种善意。尽管对这个有可能接管我未来命运的人尚一无所知,我还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她的建议,表示愿惜缘而认识。现在看来,当时或者潜意识中还有一点对孤独漫游的厌倦,庸常幸福才体现出一线渺茫的诱惑。然而就在寄出这份希望之后的次日,我从光天化日之下失踪了。因为“反革命”而收审,以“泄密”而判罪,其间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完全与世隔绝。在那间狭暗的石室里面壁终日时,想到这件事便不免自嘲地笑——幸运之神才刚刚敲门就永远离去了!
时间到1992年,我在一座监狱开始了劳动改造生涯;还需要四年才能完成这一涅槃而新生的使命。这时才能写信向朋友致歉,很显然,只能为从前的允诺表示遗憾。基于现实的原因,不可能再抱奢望。很快有信来,在种种安慰之后还加了一句——那位小姐依旧关心着你。除开感激之外,我难以想象还存在什么其他意义。
然而,奇迹却在悄然而至,我很快收到了一封来自于一个遥远城市的陌生人的信。至此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其朴实的话语透露了这样一层涵义——我是可以等待的。多么单纯而友好的姑娘,但这件事本身,却似乎在真诚背后有着一种“等待戈多”似的荒诞。也就是说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承担这份牺牲有意义么?而我,有什么理由要让自己的刑期,形成对别人的惩罚?哪怕不出于起码的道德考虑,就这种承诺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我也不能误人至深。因此回信是热情而婉拒的,尽管内心深处不忍放弃。之后,较长的时间我们互相都写了一些信,可是因为我的特殊情况或者其它什么难以想象的原因,大多没收到。再收到她转来的信及小照时,我发现我们已经难以分离了。于是,我开始了这本诗集。 

要想向自由的人们解释囚禁生活的基本模式是困难而肤浅的。如果不因为一种纯粹的激情,我想我很难在这种背景下完成这些文字。也正是由于压抑之中所唤起的渴望才如此强烈、直率而粗糙,甚至完全忽略了诗本身应有的技术。如果它尚能让人卒读,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太接近诗了——虚幻而美丽。总之,这里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次成型的,没有草稿,没有修饰,也没有副本;像人类本身潜在的欲望一样原始而真实。
从艺术角度而论,我并不认为这体现了我原有的风格,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