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再证红楼 >

第53章

再证红楼-第53章

小说: 再证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玉听见这话,也就呆呆的站在她身后,倒没有再追上来,半晌,才摸了摸头,揪着自己的头发发愁——这是原谅了他呢,还是没有原谅他呢?还有,他又该怎么处理呢?

  好吧,本来想要说的事情,现在也不用说了。现在,他该说些什么呢?还是继续出门去?

  黛玉折身走了好半天,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因为她这两年难得生气,雪雁也不敢提醒她。待得黛玉自己发现,已经走了好一阵子了。于是这才重新找了道路出园子去。

  才要走出园子,她就看见探春宝钗说说笑笑的走过来了。一见到黛玉,宝钗首先就笑了起来,“真是正好!颦儿也来了,可听听我们这个计划怎么样?”

  黛玉听了,就知道她们大概也考虑了迎春的问题。她这个性情疏懒的都能想到这份姐妹之情,何况他们呢?便笑问道,“有什么计划?”

  探春拉住她道,“到我的秋爽斋去说。”又对身后的侍书翠墨道,“拿我刚才写的扎子,去请二姑娘四姑娘、宝玉和大嫂子。”

  黛玉想了想,在两个丫环走前,忙说,“让大嫂子把兰哥儿也带来。”

  听她说到贾兰,两个姑娘都有些诧异,但是她们倒也都没有提出异议来。

  一边往秋爽斋走,探春一边说道,“一来是二姐姐最近无精打采,我们做姐妹的很该宽慰她。二来,则是我们姐妹在这园中日常也无事可作,不妨寻一名目,效仿古人,结一文社,吟诗作词,也作日常相聚之法。”

  黛玉笑道,“这不是效仿古人。世人附庸风雅,如何没有结社做诗的?只是他们一为扬名,二为得利,却不如我们姐妹们随性而聚,随性而散,真正的雅兴了。 ——只是二姐姐并不喜做诗吟词,怎么又说为了她呢?”

  探春道,“如何不是为了她?便是评诗论词,也很能开怀的。”

  想了想,她又说道,“林姐姐你刚才也说了,随性而散,随性而聚,我们可定下日子来结社相聚,难道次次都能有那做诗的雅兴不成?或做诗、或吟词,或弹琴、或下棋、或作画……有何事,便定何名目,或做,或评,或分个输赢高下,定个奖惩章程,或只图一乐……岂不好么?”

  黛玉拍手道,“若是如此,那自然是好了。否则只是吟诗作词,次次看着宝姐姐夺魁,又有什么意思!”

  探春笑着推她,“你还说。谁不知道,林姐姐你也时有惊人之作,不让宝姐姐的,甚至还能尤有过之呢,便是平时懒得写诗,写出来的东西也在我之上的。我若定下全是诗社,岂不自讨苦吃么?”

  宝钗也笑道,“颦丫头别的也罢了,若论琴艺,我们姐妹几个绑起来也比不过她一个,还来说我。若是别的,探丫头棋艺也时常能与迎丫头争锋,颦儿却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棋之一道,多半落第。但若论起‘书’,论起‘画’,哪样没有夺魁之力?别人还没叫苦呢,她先叫起苦来了。”

  黛玉诧异道,“我从不作画,哪有什么‘夺魁之力’?”

  宝钗笑道,“看那些花样子不就知道了?便不说这个,若是画不得,便拿那画绣来替也可啊。只是不免要此次社题,下社来评了!”

  这话说得探春也笑起来。

  到了秋爽斋坐下,黛玉往窗外看着,钦羡道,“这里的芭蕉极好,我那后院虽然也有些芭蕉,却不曾长得这样好。”

  探春笑道,“我最喜欢芭蕉,自然日日盯着她们照顾。林姐姐那里的竹子,不也极好么?”

  宝钗笑道,“喜欢的东西难免多尽些心力,就是这个意思了。”

  没说几句话,迎春惜春便结伴来了。探春只当没有发生之前的事,笑着站起来,也不分亲疏的给两个姐妹让座,宝钗和黛玉也如以往那样,只是含笑打了声招呼。

  这样的普通待遇,似乎让迎春自然了不少,露出了一个这段时间难见的笑容,说道,“三妹妹的扎子我也见了,只是我可不会写诗作词。这事拉上我不好。”

  探春道,“不会做诗,评也是好的。再者,也不定就是做诗作词了。”说着,又把之前所商议的结社之法告知了迎春。

  黛玉和宝钗都笑吟吟的看着,惜春也露出了好奇之色的在听,忽听迎春接着探春说道,“如此说来,却又近乎是全随兴而为了,姐妹们日常相聚,差不多也就是如此了。这样的结社似乎也没有太多必要。 真要结的话,还须有更详细的章程才好。”

  此话一出,几个姐妹俱都愣住,她们坐在房间内的不同位置,却不免纷纷转头看迎春。迎春显然也注意到这些目光,却是露出了不解之色,似乎不知道姐妹们为什么看她的样子。

  她恍然完全没有注意到一般——这是她在姐妹们的聚会中,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意见;第一次,没有随着大家的想法走;第一次,提出了做事要有“计划章程”!

  这些话由迎春说出来,真是让她们惊诧得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迎春奇怪的问,“有什么不妥么?”

  宝钗忙笑道,“并无不妥,只是,这详细的章程不知道该怎么定呢?”

  迎春这次摇头了,“这些事情,我怎么知道呢?姐妹们商量着办,然后我听着就是了。”

  听到这句话,探春、黛玉、惜春都不免在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知道迎春并没有“进步”到这地步。不过,她能有“该有个章程”的想法,并且说出来,这已经是以前不可能的事情了。看来,之前那段险些成功却终究没有成功的议亲,还是给她造成了影响,让她隐约察觉到了,她原本什么也不争,什么也不问的性格,对她的未来,是怎样的威胁……

  第五十三章

  说话间,李纨也带着贾兰过来了。

  一进门来,李纨就笑道,“雅的紧!若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只是林丫头,你却要我带兰儿来献什么丑?”

  “这一社做不做诗还两说呢!”黛玉站起身来笑道,“至于兰哥儿,这可不是我说的。之前宝玉就说他的诗词功底好得很,我看他年纪虽小,在长辈们面前做诗也是不怯的。又何妨让他来呢?免得每天死读书,读死书了,那可如何是好?”

  李纨听了就是一愣。

  她也知道,最近这些日子——似乎是从宝玉受伤后一段时间开始,贾兰就和宝玉的关系近了不少。说起宝玉的时候,贾兰也没有那种不屑、不甘的神情了。或者说,这种神情淡了。她不知道这是好事坏事,但反正贾兰都和贾环走得近了不是么?多一个宝玉也没什么的。但她还是不料,竟然已经到了宝玉让贾兰来参加姐妹聚会的地步了。

  宝玉不是最喜欢和姐妹们聚会,将之视为平生乐事,而对兄弟之间的情谊只敷衍了事的家伙么?怎么会让敷衍的人出现在自己的平生乐事上面呢?

  她还没反应过来呢,宝钗已经笑道,“原来如此!即说是效仿古人,以文会友,也不用在乎什么辈分了。兰哥儿也加进来,若有什么奖惩章程,也一并算上他就是!只是,却是难免要大嫂子来替他出这个分子了。”

  贾兰原本还是有一点拘谨的——毕竟是和这么多“姑姑”“阿姨”相处在一起。宝钗这么一说,他的拘谨之情立刻就少了几分。

  李纨沉默了一下,这才笑道,“既然姑娘们看得起他,那我还有什么话说?能让兰儿学点东西也是好事,也让他知道,闺阁中可是不乏才女的。”

  宝钗连忙谦让,黛玉也微笑着重新坐了下去。

  几个细心的姐妹们其实都是知道的——李纨并不喜欢出钱,不管做什么。除非府内的必要事件,否则她拿了钱,全部都是往口袋里装的。

  不管出于什么想法,反正久而久之,都成习惯了,最初的念头,反而已经不那么重要。

  宝钗这样一说,不免让这位嫂子想到可能要出的东西,稍稍有点心疼。但贾兰却明显是承了这份“平等相待”的情的。

  李纨自然也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变化,所以才那样说。一边又让贾兰给几个长辈行了礼以后,让他坐到一边去了。这才问道,“适才林姑娘说指不定做不做诗,三姑娘的扎子上又写诗词,这聚起来,却到底是为的什么?”

  探春笑道,“正要先规定一个章程呢。毕竟也不是所有姐妹都精于诗词,若只论诗词,岂不是二姐姐、四妹妹就只好做评审工作了?虽我也能做一两首诗词,但总比不上薛林二位,少不得也就是次次做陪客了。”

  黛玉在一边听着微笑。

  在原着中,诗社几乎就是为了几个诗词造诣好的姐妹而设。她,宝钗,湘云……其它姐妹们的光芒,总是被掩盖在下面,她们虽然有工作,这工作却是那么不显眼。迎春限韵,惜春监场,最后评论诗词的工作,几乎都由李纨一人接下……

  但现在,经过了迎春议亲,大家帮忙准备嫁妆的事件,姐妹之间的感情,明显加深了一些,大家也更加会为这些不显眼的姐妹们考虑了。所以她说不要一味做诗,才很快得到了探春的赞同。

  李纨兴致勃勃的听了探春的又一次描述,也很赞成“不能只做诗词”的想法,只是如何定下即有趣,又不能太宽泛,即有条理,又不能太拘谨的章程来,一时还没个结论。

  这时,宝玉也走进来了,进门就说道,“果然要开诗社了?我竟成了最晚的。可要受罚否?”

  宝钗笑道,“还没定好章程呢,倒先来了个自愿受罚的。”

  宝玉疑惑的问:“什么章程?”见宝钗一指探春李纨两个,不由更加迷糊。探春见了,一拍手,捂额道,“早知道,就该和林姐姐商量了再写扎子,如今这事我是说了三遍了,竟还要说第四遍!”

  黛玉笑着站起身来,拿了自斟壶,倒了一杯茶送到了探春的身边,笑道,“这却是我累了你了,服侍三姑娘喝杯茶吧。”

  探春看她巧笑嫣然,虽然端茶倒水,却别有一番雅致风流,自己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忙道不敢,一边接过了茶来,一边说,“林姐姐的口才是好的,二哥哥这里,便交给你来说了。”

  黛玉还没什么,听见这句话,宝玉便是不免一僵,小心翼翼的看着黛玉。谁知黛玉并不看他,却还是简单的把事情说了。

  宝玉见黛玉这样,便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笑着说道,“这却是三妹妹、大嫂子着像了。为何非要定个通用的章程不可?这次结社却是三妹妹发起的,便按三妹妹的意思,大家做诗,也是三妹妹准备这个东道。一个月定个三两次结社,姐妹们轮流做东道,轮到哪个姐妹东道,便由得哪个姐妹定下题目章程,若是不有趣,不能让大家喜欢,便这个东道的姐妹受罚,如何?”

  探春和李纨听了,互相望了一眼,都说同意。

  只是这次连迎春也不免诧异起来——宝玉何时变得这样有条理起来?他这法儿,虽不能说无可挑剔,却让姐妹们都有了事做,少不得要操心,自己东道时该定怎样的题目才能让大家满意?又让其他姐妹们多了几分期待,因为并不知道,下一次会是怎样的题目与奖惩章程,也算是不错了。

  惟有黛玉,她却听出了几分不对来。

  ——宝玉说,“姐妹们轮流做东道”,却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