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黄金瞳 打眼 著 ] >

第469章

[黄金瞳 打眼 著 ]-第469章

小说: [黄金瞳 打眼 著 ]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寒轩冲着那人嚷了一声后,这才看向庄睿,气呼呼说道:“庄老板,是个上门推销古砚台的,前几天就有人要门要收古砚台,今儿马上就来了推销的,肯定又他娘的是一伙的“套儿爷”,**,是我老赵好欺负还是怎么着啊……”

  “哎,我说你这人怎么说话呢?我是听别人说你这儿收砚台,这才把家里的老物件拿来给你看的,不要就不要,别出口伤人呀……”

  赵寒轩这话说出来,刚才和他争执的那人不乐意了,大声嚷嚷了起来,中国人爱看热闹那是天生的,这店门口一吵架,外面可就是呼啦啦的围了一圈人,把整个宣睿斋围得是水泄不通。

  庄睿向说话的那人看去,是个中年人,大概三十一二岁的模样,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衣着还算不错,不过那双眼睛有些不讨人喜欢,在说话的时候,一个劲的盯向跟在自己身后的秦萱冰。

  “出口伤人?我还想打你呢,你信不信啊?”

  赵寒轩是真的恼了,也顾不得文化人的斯文了,一卷袖子真要上前和那人来个现场PK,庄睿连忙抱住了赵寒轩的腰,废了好大劲才把他拉回到了店里,看来这老赵把自己年前被骗的火,都撒到这人身上去了。

  “你打,你敢打我一下试试,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啊,各位,我来这店出售砚台,这人不要就算了,还要打人,有这样做生意的吗?”

  那中年人还真怕赵寒轩动手,他估摸着自己打不过长的白白胖胖的老赵,这会人已经是退到了店外面,见到外面围满了人,开始大声讨伐起“宣睿斋”来。

  “店大欺客,有什么好奇怪的?”

  “听说这店换了老板了,火气倒是挺大的……”

  “这样的店谁敢进门买东西啊?”

  一时间,围观的人纷纷议论了起来,他们反正说的是别人的坏话,自己个一点损失都没有,也不怕被宣睿斋的人听到,这又不是古代,讲究个御史大夫风言定罪。

  庄睿听到那人的话后,顿时皱起了眉头,“这会不会是别的店铺来捣乱的呀?”

  不过想想老赵在这也干了几年了,自己又从来没露过面,在潘家园没什么不对付的人啊。

  刚才谈成了齐珠的那笔生意,还感觉是开门见喜呢,马上就出了这幺蛾子,庄睿心里很是有些不爽。

  “喂,我是这家店的老板,你进来说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庄睿把赵寒轩按在椅子上之后,走到店门口向那人喊道,同时给大雄和猴子使了个颜色,这二人立马上前,大雄拖着那中年人进了店,而猴子则是走到店外,大声说道:“没事,没事了,各位爷们都散了吧,没什么好看的……”

  有些看热闹的人还想跟进店里去,却是被猴子和另外两个伙计给拦下来了,众人见到没有什么热闹看,顿时一哄而散了,潘家园每天人流量那么大,发生点小事也是正常,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掉的。

  “你……你们想干什么?别以为你们人多我就怕了……”

  那中年人被大雄半拉半拽的拉进店里之后,面色有些发白,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在外面他是主场作战,有那么多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支持,但是进到店里面,可就由得别人拿捏了。

  “行了,你叫什么名字?坐下喝口水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庄睿虽然对这人直观的印象不大好,但是也不想他在店里闹事,做生意的人最烦这个,像苍蝇似地,还不能拍死他,“嗡嗡”叫的惹人心烦。

  “我叫孔石贤,还能怎么回事啊,我拿着这砚台问那个人收不收,他直接就开骂了,我说,京城人也不能这样吧?这不是欺负我们外地人嘛……”

  那个叫孔石贤的人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刚才还念叨着赵寒轩要打人的事情,现在又把问题高度往上提升了,变成了北京人欺负人。

  “得了,您也别喊,他和我都不是北京人,欺负不到您头上……”

  庄睿摆手打断了那人的话,接着说道:“把你的古砚台拿出来看看吧,要是假物件,您爱上哪嚷嚷,就哪嚷嚷去,潘家园就有专门处理这类问题的部门,您也可以去反映去……”

  “老板,看什么呀,这家伙整个拿一破砖头当成砚台来卖,鬼才会买他的呢……”

  庄睿话声未落,一旁愤愤不平的赵寒轩就站了起来,他也不是像那个孔石贤说的那样进门就开骂,而是看过东西之后,实在是忍不住了。

  “您不识货别说货不好,这物件是我家传了几百年的……”

  孔石贤那模样一点都没有先祖的风范,倒像是个菜市场和人讨价还价的小贩一般。

  庄睿这会可不想听什么故事,古玩行别的东西或许没有,那故事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估计都不带重复的,连忙摆手说道:“行了,把东西拿出来看看……”

  “这个可真是我家传的啊……”

  那人嘴里嘟嘟囔囔的把手里的布包裹放到桌子上,打开之后,庄睿顿时愣住了。

  “我说,这是砚台?”

  庄睿看着这黑不溜秋体积大约是18*16公分,厚度为六七公分的玩意儿,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您看,这表面这么光滑,就是用来研磨的嘛,不是砚台是什么?”

  孔石贤的话让庄睿差点笑了出来,这他娘的什么道理啊,大理石的地面更加光滑,难不成也是砚台?

  “行了,你这东西就是一块古城砖,遇到喜欢的人,也能卖出个三五百块,别在这里磨叽了,走吧……”

  庄睿倒是看出这东西的来历了,现在也有些收藏古城砖的人,不过他不好这一口,对这玩意儿兴趣不大。

  “哎,哎,欺负人啊,明明是砚台,你说是破砖头子,让我以后怎么卖啊,不成,你们要给买下来……”

  孔石贤听到庄睿的话后,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庄睿算是看出来了,这货绝对是个青皮,干的是大雄和猴子以前的勾当,骗不过的就强卖,技术含量也忒低了一点儿。

  庄睿有些不耐烦了,里面还一桩90万的生意等着谈呢,当下摸出了手机,说道:“成,我叫警察来,你告诉警察同志,我们怎么欺负你了,好吧?”

  庄睿一边说话一边准备打110,眼神又从那块黑不溜秋的砖头上滑过,突然庄睿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对着那听到自己要报警,正准备打包走人的孔石贤说道:“你让我们买下来,你想卖多少钱?”

  赵寒轩听到庄睿话后有些着急,连忙说道:“老板,这就是块古城砖,虽然有可能被人当成砚台使用过,但是价值不大,您可千万别上这当啊……”

  “老赵,给俩钱打发走算了,省的麻烦……”

  庄睿压低了声音对赵寒轩说道,不过刚好那声音还能让孔石贤听到,孔石贤脸上顿时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来,看来这家店的老板,也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这可是古砚台啊,最少要三……不,五万块钱……”

  说老实话,就连站在一旁的大雄和猴子,现在心里都在鄙视这个孔圣人的后代,这活干的未免也糙了些吧?自己个连多少钱都没想清楚,就敢跑来讹诈?

  “庄哥,我把这小子给丢出去得了……”

  大雄上前一步,活动了下手腕扭了扭脖子,顿时发出一阵骨骼的脆响声。

  庄睿摆摆手制止了大雄,从手包里数出来二十张粉红色的老人头,丢在了那孔石贤放古城砖的桌子上,说道:“两千块钱,想卖拿了钱走人,不想卖直接拿了东西滚蛋……”

  “2000块?那连从中海来的路费都不够,好吧,算我讲究,2000就2000……”

  孔石贤还待说下去的时候,看到赵寒轩和大雄要吃人的目光,连忙住了嘴,伸手拿过桌子上的RMB就要开溜。

  “慢着,写个收据再走……”

  庄睿拦住了他,问赵寒轩要了纸笔之后,写了一张收据,让孔石贤签字按上手印,当然,收据上写的不是砚台而是城砖一块。

  “**,一群傻*,老子50块钱从中海收来的破玩意,转手就是2000……”走出“宣睿斋”后,孔某人得意洋洋的冲着大门吐了一口吐沫。

  “老板,那人就是个骗子,您还真花钱买啊?”

  大雄耳朵尖,听到了孔石贤的骂声,气得立马就要追出去。

  “傻*?我看他就是二货,拿着宝贝当垃圾卖……”

  ……
 

  第五百六十八章 砖砚(上)

  “傻逼?我看他就是个二货,拿着宝贝当垃圾卖……”

    庄睿冷笑一声,张口喊住了大雄,伸手拿起了桌上那沉甸甸的古城砖,仔细的察看了起来。

  “宝贝?庄老板,这城砖制作砚台,虽然很常见,但是这块应该不是吧?”

  赵寒轩在开“书雅斋”之前,就做了七八年的文房用具的生意,自问在园子里对于砚台宣纸等物件算是个行家,此刻他怎么看这块砚台,都不像是古砚啊。

  “是啊,老板,这城砖和墓砖也差不多嘛,咱们彭城古玩市场就有,三五十块钱一块,那会挖龟山汉墓的时候,我和雄哥当年还……

  一旁的猴子话说了一般,猛的被大雄给捂上了嘴,这经历可不值得到处宣扬,虽然他们不是去盗墓,但是盗墓砖也不是什么好行当。

  “你们两个小子,嗨……”

  庄睿被猴子的话给逗笑了,他没想到这哥俩经历挺丰富的,连这行当都干过。

  “德叔,您来看看这东西……”

  庄睿见到德叔陪着齐珠从里备走了出来,连忙把手上的那块砖头递了过去。

  “是块古城砖,不假啊,等等,我再看看……”

  德叔上手之后,最初的判断和赵寒轩差不多,不过在那城砖上摩挲了一下之后,脸色变了下,把古城砖放到桌上,拿出放大镜仔细的察看了起来,几乎把脸都贴了上去。

  “这东西,倒像是老物件做新啊?”

  德叔把这古城砖翻来覆去的看完之后,喃喃自语道:“没道理啊,看这研墨的地方,应该是做过砚台的,但是为何旁边都没经过任何俸琢,不可能单单做出一个墨面来吧?而且这包浆也不够,没多少年头的……”

  “德叔,这砖砚是怎么回事啊?”

  秦萱冰看的有些好奇,秦老爷子经常会在家里写些字,也用过砚台笔墨,不过她对这些东西的来历,却并不是很清楚。

  “呵呵,砖砚就是以古砖为材料所刻制的砚台,古砖年代久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因为古砖质地精良,所以这研墨的效果,不亚于澄泥制作的名砚,并且古砖古色古香,更能增添几分文房高雅的文化气息……”

  德叔笑着给店中的几人普及了下古砚台的知识,除了赵寒轩略懂之外,就连庄睿都是听的津津有味,他虽然跟随德叔学习过杂项鉴定,但是杂项的范围太广了,而砚台又属于小众收荻。 的物品,是以庄睿也不知道砖砚的传承来历。

  其实砖砚最早见于唐宋年间,盛行于清乾隆、嘉庆时期,大多为文人学者所刻,有的为了实用,有的为了玩赏,只要是清朝以前流传下来的砖砚,均是价值不菲,受到爱好书法文具收藏者们的追捧。 

  古砖上的文字与其他铜器铭文、石刻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历史上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