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十一个邂逅 >

第5章

十一个邂逅-第5章

小说: 十一个邂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到他额头渗出许多汗珠,T恤浸着汗水贴到他的身上。心里有些不忍,可这是他的工作,我无权干涉,我们之间只是快递员跟顾客的关系,连朋友都算不上。
  “没关系的,我也刚下来不久。”
  我签好名字递给他签单,问他法律准备的怎么样了。他一听到这个问题似乎整个人都活跃了,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疲惫。
  “嗯!不错!每天都坚持看,我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的眼睛里似乎放出光一样。
  “Goodluck”我对他说。然后冲他伸出一只手掌。他茫然的看着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我说击掌,把我的好运带给你,我可是你们现在流行说的……学霸呢!
  他开心的跟我击掌,还说我这个人真好。我第一次接触他的手,他的手掌很软。
  妹妹的婚礼结束了,这天是我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从小跟她分开这么久,再次重聚的时光变得很珍贵,看着这个跟我有同样脸庞的妹妹幸福的笑容,就觉得比什么都重要。
  回美国之前,我又网购了一次,想跟他道别。
  送货的那天,我接到通电话,电话那边是一个陌生的男声:“你的快递到了,在楼下。”
  我下楼,却不是程子杨了。我问他,以前那个送快递的男孩呢?他告诉我说程子杨已经辞职了,现在这片区域都是他送货。
  他催我签单,之后急匆匆骑上电动车走了。我朝他离开的方向望一会儿,最后失望的回家了。
  回到美国以后,我依然时不时想起程子杨,想着他法律考试通过了吗?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我把他的电话号码存到我美国得手机里。妹妹为了跟国内的朋友联系,经常用微信,她让我也安装。听说国内大部分人都玩这个,手机号码也可以添加朋友。那天我把程子杨的电话号码输进去搜索,加载的那段时间我有点紧张,头脑里飞速想象如果跟他成为好友我该怎么说我的开场白。
  可是最后加载的结果是“用户不存在。”
  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竟然试着给他打了一次国际长途,最后的结果是:“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这个号码只是他工作用的号码而已。”我跟自己说“我跟他送过包裹的其他顾客相比没有任何的不同。”
  我跟他互相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只不过对于我来说,可能我对他的记忆更加深刻一些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情书

  我去应聘工作的时候,说自己只有高中文凭。
  面试的王哥看我白白净净一股书生气,质疑我能不能受得了这风吹日晒的工作。我对王哥保证说我肯定能受得了,现在我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必须要有一份工作维持生计。王哥看我老实,又有一点同情我,就让我通过了。
  送快递的工作确实比想象辛苦,因为我没有驾驶证,所以送快递也只能找那些普通一些的物流公司,很多大的电商集团都有自己专门的物流配送,在那里送货的快递员都是要开车的。没想到自己在这儿就被人拉下一等。
  其实我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只不过是三本,花钱的那种。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连二本调剂都没赶上。三本的专业是我胡乱报的,以我当时的学习和排名,二本是非常有把握的,没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
  因为上三本,家里花了很多钱,爸妈知道我不喜欢这个专业,跟我说要不然就花钱托关系帮我换个专业。本来一年的学费就很多了,如果再托关系、换专业又是好几万,自己家又不是土豪,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为了一个专业不值得。
  毕业之后,社会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对于自己专业没有信心的我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更绝望了。有一些规模的公司要有工作经验的,这是硬性规定,不管你再怎么优秀也没用。其他公司不要求工作经验的,不是工资奇低,就是公司经营的病病殃殃,随时有倒闭的风险。
  我开始尝试跟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保险、销售、培训顾问……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跟我一起工作的人大都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十□□二十岁左右就出来工作,比我多好几年的工作经验。聊天的时候,他们话里话外都会流露出对大学生的不屑,言外之意就是:
  “看,你这个大学生,最后还不是跟我做一样的工作?我的经验还比你多呢!”“大学生?也不过如此,那么中规中矩的,读书读傻了……”“大学生?这个都不知道?哎你可是知识分子……”
  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希望在鼓动着我,那是我高中毕业未完成的梦想。
  我一本和二本的志愿都是法律,本来我对法律方面就感兴趣,再加上他报的志愿也是法律,就更坚定我学法律的决心。
  “他”是我的校友,我在二班,他在四班。他有一副好嗓子,普通话很标准。他母亲曾经是个主持人,后来退居幕后了。他的天分跟他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自然的,他成为我们学校午间广播站的主持人。每周一三五中午十二点半开始,半个小时的广播节目。有时候是音乐栏目,有时候是读同学的来信。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他,更多人想要认识他,因为他的声音真的是太好听了。
  四班经常有其他班级的女生围在门口,就是为了好奇他——这个声音这么好听的人长什么样。
  他很瘦,一米七七左右的个子(高中时的身高),皮肤是那种健康的小麦色。他的头发黑黑的,眼睛是淡棕色的,嘴唇有点薄但是很红。课间的时候,他会跟同学一起到操场上打篮球。他的声音辨识度很高,只要一听,就知道是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广播站的投稿信箱成了各班级女生送情书的集中地。我们班有几个女生,自己不好意思去送,就让我去。
  我拿着两封信到广播站的投稿信箱。刚要往里塞手腕就被人捉住了。
  “别塞了,我正要取,给我吧。”
  我听出那是他的声音,头皮一阵发麻,一直麻到耳根。我把信交给他。
  “这信是你写的?”
  他抖了抖两封贴满密密麻麻心形贴纸的信封说。
  我连摇头带摆手的说;“不是不是,别误会,是我班女生托我送的,我就是个跑腿的,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告诉你她俩叫什么……当然,可能信里也有写……”
  他弯着眉毛笑了,笑的还有眉毛下弯起的一对笑眼。
  “那不用了……”
  他打开信箱又拿出十几封信。
  “先走了……”
  他背向我冲我摆摆手。
  “嗯……”
  我看着他的背影,竟然入神了。
  又有人托我去送信,我犹豫了好久才接过那封信。回家的一路心里都有种想法,可是自己不敢确定。当我把那封情书放在台灯下,仔细思量的时候,这个想法才渐渐清晰——我要给他写封情书!
  我把报纸、杂志上的字一个个剪下来,拼成信的内容。现在想想也够白痴的,但那时候却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个不停,满脑子想着“哈哈,我是最特别的,一定让你过目难忘!”
  第二天,我拿着同班女生的信,还有那封我自己拼成的信准备去信箱。这次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女生都让我去送信了,这种感觉就叫“做贼心虚”。走到信箱附近,就感觉有无数眼睛盯着我,能看穿我的目的。
  终于,我拿着信回来了。晚上放学后,我最后一个离开班级,这时候走廊里只有零星几个人,我还是感觉不安全,跑到厕所里呆了十多分钟才敢出来。
  我蹑手蹑脚走到信箱旁边,快速把信塞进去然后跑下楼。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两天后的中午广播时间,他说前两天收到一封很特别的信,对于信里的问题他现在可以做现场回答。
  回答1:辣的。
  回答2:法律、推理
  回答3:不会
  回答4:没想过
  回答5:律师
  后来他说;“同学你这封信好特别,我会好好留起来的。”
  我内心狂喜,又在极力掩饰,虽然表白失败,但我成功引起他的注意,成为他眼中特别的人。
  一转眼到了高三复习,他的广播节目被另外一个高一的学弟取代,那段时间,心里空空的,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有时候我会跟他在学校偶遇,但仅仅是擦身而过而已。进入高三,自习、复习、考试、模拟、百日冲刺、高考……一切都太快了。
  报志愿那天,我毫不犹豫的把一本二本第一志愿全都填了法律,这样以后能跟他有交集把。我想。
  高考失利后,我抑郁了一段时间,后来看见父母很担心,自己就渐渐想开了。
  “唉,命吧。”
  做了一些不喜欢的工作以后那个未完成的律师梦又再次燃烧起来。
  我要自考律师。
  辞掉了非常占据私人时间的销售工作,最后选择送快递。虽然这工作很累,但是工作结束后基本不会占据私人时间,如果自己努力的话,赚的也不会少……
  我说自己是高中学历,确实带着一点儿虚荣心,如果我说我是大学毕业的话……能想象到他们的表情或者是隐藏在皮肉之下的表情。
  既然做了这行,就要给自己制造乐趣。送快递之前,我会给联系人编送一些有意思的短信,渐渐的,我竟然在快递圈子里小有名气了。
  送快递的时候我都会带上司法考试的书看,等人的时候还能多看几分钟。
  一转眼在这工作已经做了一年多了,我利用休息和零碎的时间基本啃透了考试的书籍。
  那天,我经常去给他送件的一个外国人跟我说他会给我带来好运,考试成功。我很高兴,我真的需要这些,就算你们说我迷信也好,这次机会对我来说非同寻常。
  我辞了工作,专心准备一个月后的司法考试,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我终于觉得自己跟理想、跟他又近了一步。
  我还记得那封情书的内容:
  同学:
  你好,你一定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你。
  虽然这是一封情书,可我并没有要求什么,只是想告诉你我的存在,我喜欢你跟你无关,不要有太大压力。
  我有几个问题,能问你吗?
  你最爱吃哪种口味的食物?
  最爱看哪类书籍?
  高中你会谈恋爱吗?
  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你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能回答我吗?我只是想多了解你一些,如果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跟你相配了,我一定会出现在你身边的,到那时候,希望你要记得我啊……
  ——另一个同学
作者有话要说:  

  ☆、毛病

  “白昊,这份材料帮我最后校对一下,没问题的话再复印三份。”
  “白昊,刚才让你联系的客户你联系了吗?”
  “白昊,明天开庭你做开庭纪录,好好准备准备。”
  “白昊,一会儿你去云启物业,找那个姓王的负责人……”
  没错,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法本毕业,现在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这个阶段几乎每一个想要做律师的人都要经历——就是从打杂的做起。
  我妈一直想让我继承她的衣钵,到电台或者电视台工作。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工作不好找,她曾说托人让我进电台实习,被我拒绝了,我说要靠自己的努力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在我几乎要向我妈妥协的时候,这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