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金龙令 >

第4章

金龙令-第4章

小说: 金龙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玉良心中焦躁,一时间竟然拾掇不下对方,手上加劲,催动长剑,招招抢攻。十几招一过,周云阳左支右拙,已呈败像。

  曹云奇瞧在眼里,知道师弟已非敌手。以他的性子,早想出去了。但在比武开始之前,就已经规定,双方胜负未分之际,他人不可插手,以示输赢者双方公平合理,而无怨言。

  厅中如赛、阿二人,殷、阮以及陶百岁等几位高手也早就瞧出刘、周两人相斗结果。殷吉眼角斜扫坐在左侧的阮士中,见他脸色如常,不露丝毫表情,心想此人在武功、心计等各个方面都不逊于自己,要想个法儿让他先行下场,虽然除了自己之外,天龙门已无人能与之匹敌,但消耗他一些劲力也是好的。正自盘算,场中胜负已分。原来周云阳一个疏神,被刘玉良剑里裹腿,踢翻在地。周云阳白脸通红,站起身来,低头退入人堆之中。

  殷吉正要开口挤兑阮士中下场,猛听得曹云奇一声暴喝,从座中跃出,手中青刚剑挟着劲风,径刺刘玉良。

  刚才那番拼斗刘玉良赢得并不轻松,正自喘气调息,曹云奇连人带剑势如狂风疾浪般同时扑到。见这阵势刘玉良不敢硬接,急往后退。曹云奇猛如恶虎,唰唰唰连环三剑,直刺得刘玉良手忙脚乱,哪有余力还招?曹云奇得势不让人,趁对手没有任何抵御反应,欺步进身,一个肘锤重重撞正刘玉良前胸。蹬蹬蹬蹬,刘玉良倒退数步,难以拿桩,一跤坐倒,脑中轰然作响:“这场惨败,比周云阳更甚,竟然未还得一招。”心头窝火,想要站起,只觉胸口肋骨似要断折,痛彻心肺,爬起半截儿竟又摔倒。

  刘玉良脾气禀性和他师父多处相似,人又会来事儿,而且还是首徒,因此深得殷吉喜爱。殷吉疾步走入场中,伸手将他扶起。刘玉良眼望恩师,满腹委屈,低声道:“徒儿本想替师父多挡几阵,可徒儿无能,有愧于恩师教诲。”殷吉柔声道:“你怎是曹师兄对手。你已尽力,不必难过。伤势如何?”刘玉良眼含泪花,道:“多谢恩师关怀,徒儿身体无碍。”殷吉道:“那就好。”吩咐同来弟子将他扶回。

  其实若论武功,曹、刘二人并无多大差距,虽然刘玉良稍逊一筹,但也不致于一招未还,便被曹云奇三招五式打败,刘玉良输就输在为对手气势所慑,加之平日实战经验不足,应变不及,因而落败。

  曹云奇初战即胜,而且胜得如此干净利落,不免得意忘形。他仰头大笑,口中竟没遮拦:“哈……,我道是何等厉害角色,原来却是如此脓包。殷师叔,这样的货色可不要再让他下场,以免丢了你老人家的脸面。啊?他奶……”第二个“奶”字还未出口,觉得有些不好听,随即住口不说,只是狂笑。

  '待续……' 。。

2/8
曹云奇这几句话实是犯了大忌。俗语说:“别做过头事,不说过头话。”厅中众人听了,个个皱眉,心里都甚为反感。

  刘玉良更是气得脸色青白,胸口起伏不定,但又无话可说,毕竟自己输在人家手里,气恼得几欲呕血。

  殷吉不怒反笑,稳步走到曹云奇跟前,将长袍前后襟撩起,在腰带上左右掖紧,双手一拍,说道:“曹世兄武功超群,让老夫领教领教高招。”

  曹云奇见殷吉空手,显是没将自己放在眼内,心里气恼:“老糟头子,有何本事,竟要和我空手过招?未免忒也托大啦。”现在他狂傲得有些昏了头,心里想的,嘴里便冒了出来:“空手和我过招,旁人岂不笑我欺负老头儿?”一句话倒提醒了殷吉:“对呀,这小子武功不弱,胜他也非一刻,后头还有一个劲敌在以逸待劳,现在可不是斗气逞能的时候。”哈哈一笑,说道:“曹世兄乃一派掌门,老夫怎敢轻视?”转身走到刘玉良跟前,接过他长剑,二次转回,对曹云奇道:“赐招吧。”

  曹云奇话一出口,立即后悔,暗骂自己糊涂。他性情虽然暴躁,可并非愚人,清楚殷吉的武功绝不会在自己之下,前些日子他们追踪陶百岁父子,暗里曾跟殷、阮两人较过轻功,终究还是败人一筹。现在一时狂妄,说话口不择言,但事以至此,也无法收回。又想自己年轻力胜,于本门武功修为也算精深,凭着勇猛精神,赢他也不是难事。当下收起轻敌之心,暗想先下手为强,一招“傍花拂柳”,剑走偏锋,斜刺殷吉左肋。

  殷吉在这天龙剑法上浸淫了数十年,这一招“傍花拂柳”如何不识?见他如此进招,已明其意,心里也不敢托大,右手斜持长剑,向左前方直推过去。曹云奇不待双剑相碰,倏的撤回,手腕一抖,挽个剑花,点刺殷吉前胸“神藏”、“库房”、“华盖”三处大穴。

  曹云奇这一剑去势迅猛,正是天龙剑法中厉害杀着之一“恶龙摇头”。殷吉暗惊:“想不到这小子人虽鲁莽,于这剑上的造诣确实不浅,竟然已达到一剑分刺三穴了,我真得小心才是。”脚步错动,右臂上抬,长剑一顺,由下往上平着剑刃一荡,一招“横架金梁”,铛的一下,将曹云奇的青钢剑崩开。原来这招“恶龙摇头”练至登峰造极处,最快可以连刺八剑,分袭八处穴道,令人难以躲过,是天龙剑法十大杀着之一,威力奇大,所以也颇为难练。自田氏侍卫传下这套剑法以来,除他本人练成一剑分刺八穴之外,没有第二人练成。殷吉聪慧至极,悟性也高,才练到一剑分刺四穴。曹云奇功力和他相比晚了二十余年,却已经练到能一剑分刺三穴,这种奇速怎不令殷吉心惊?

  '待续……'

2/9
曹云奇摆动青钢剑,施展开天龙剑法,“白虹贯日”、“蛟龙出海”、“流星追月”,一招招递将过去。左手使出天龙掌法,拍、按、点、戳,乘隙进击。眼见剑光霍霍,耳听掌风呼呼,如狂风疾雨将殷吉裹住。

  曹云奇绰号“腾龙剑”,不只是赞他武功高强,剑法精纯,更主要的是形容他人赛蛟龙,出招迅猛快捷。今天争夺掌门之位,他全力施为,狠打猛攻,心想殷吉年老气力衰迈,一个招架不住,自己便有机会赢他。

  阮士中一直都在观注这两人相斗。见曹云奇猛打硬拼,不留丝毫余力,不由暗暗摇头,心道:“这般打法,时候一长,你气力不继,必败无疑。”转念又一想:“即使不是这样,凭他的武功也是胜不了殷吉的,胜败只是迟早的问题。”当下全神注视殷吉,研究他如何进、退、趋、避,如何使剑,以便从中找寻破绽。

  其实殷吉若与曹云奇真打实斗,最少也得在百八十招左右方能有机会胜他,那样不免耗费殷吉许多气力。“后头还有一个劲敌在时刻准备与我决斗,我必须保存精力。”这一点殷吉在动手前早就思虑清楚了。因此他现在采用的作战方法是“避其锐、击其虚”,使出“封”字诀,一柄长剑护住周身,调息理气,就如平时自家练剑,不费丝毫气力,单等对手精疲力竭之时,瞧准破绽,猛下杀着,胜他易如反掌。这一点岂是胸无智计、头脑简单的曹云奇所能想到?他见殷吉只守不攻,心中还以为这老儿武功不过尔尔,什么“威震天南”?简直胡吹大气!哪知一套九九八十一路天龙剑法即将使完,竟然攻不进他身周三尺之内,不禁有些心焦气浮,额头见汗。

  又过几招,曹云奇只觉心跳加剧,气息越发粗重,手上的青钢剑似是突然增添了份量,挥动有些消滞不便。人急生智,脑中突然灵光闪过:“我为何不用暗器?对,他奶奶地,就这么办!”左掌虚晃,收回时手心里已暗扣了三枚毒龙锥,他右手长剑直刺不中,拧身反腕平削,领开殷吉眼神,一个倒错七星步,左手一挥,嗤嗤嗤,三枚毒龙锥同时出手,分上、中、下三路,击打殷吉的面门、前胸以及小腹。这毒龙锥乃是天龙门世代相传的绝技,发出时既准且快,而且锥上所喂的毒药药性猛烈异常,中者一个时辰内若不能解毒,那是必死无疑!江湖中人闻其名而丧胆,称之为“追命毒龙锥”。曹云奇突然发难,事先半点征兆也无,两人相距又近,殷吉要想躲过,真是谈何容易?

  '待续……' txt小说上传分享

2/10
殷吉在江南博得这个“威震天南”的名号,可非浪得虚名,除了武功独霸一方之外,在智计与经验上也是十分老到,虽然曹云奇发这三枚毒龙锥手法隐秘,但又怎能轻易为其所伤?他挥动宝剑,啪啪两下,砸飞上面两枚,左手一兜一抄,轻轻易易地将打向小腹的那枚毒龙锥接住,喝一声:“还你!”一翻腕,毒龙锥反打向曹云奇。殷吉接锥时手法巧妙,而且用衣袖将手覆住,因此锥上虽然有毒,却不能伤他。

  曹云奇暗器出手,心中不由暗喜:“这事成啦。”他以为这三枚毒龙锥只要有一枚中了,便算是赢了他。哪料想殷吉的武功如此厉害?不只是破了他的暗器,竟然反打回来。他心中慌乱,躲闪已是不及,只好用剑本能的在身前一搪。铛的一声,那枚毒龙锥正打在他的剑尖上。殷吉这一掷手劲好大,不但将曹云奇的青钢剑剑尖打断,而且余劲顺着剑身传至剑柄而达手掌,在一股大力撞击之下,长剑剧震,竟然把持不住,当啷一声,掉落地上。曹云奇心中一呆,立惊当场。

  这就是不是破绽中的破绽,高手过招,胜负只争这一息!此刻殷吉若乘隙进击,有多少个曹云奇都死在他的剑下了。好在殷吉不想伤他,退后一步,淡淡的说道:“承让。”显是言外之意:“你已经败啦。”曹云奇一怔,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听得阿克苏唱喏道:“第三场殷吉胜。”此话一出,曹云奇脸皮再厚,也说不出重新再比的话来啦,只好拾起长剑,悻悻然退归原位。

  赛尚鄂哈哈大笑,说道:“殷大侠好身手,叫老赛开眼啦。”殷吉道:“雕虫小技,不足大人称道。北宗阮师兄暗器功夫独步武林,那才叫绝呢。”笑呵呵地冲着阮士中道:“阮师兄何不下场赐教,让两位大人见赏你的绝技?请。”摆明了是挑战之意。

  阮士中如何不懂?心里道:“贼肥猪,你不叫阵,我也该出手啦。”说道:“好!就请各位指点一二。”左掌一按桌面,身子跃起,半空中探右手抓住钉在棚板上的那柄长剑剑柄,拔将出来,衣襟掠风、剑出挟电,如大鸟般扑向殷吉。

  殷吉也是一纵而起,半空中双剑相击,两人同时落下地来。

  这番争斗与前相比大有不同。殷、阮二人都熟知对方武功路数,每一招每一式的变化奥妙均了然于胸,一个疏忽,都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若让对方抢占一招半式的先机,自己必处于败北之地,想要扭转局势那是万般困难。因此两人千分小心、万般谨慎,拉开距离,绕圈儿走动,俟机各出一招两式,一触即分,倒没有其他比武的人那般呼喝呐喊、刀剑铿锵!武功差的,以及外行人看来,兴味索然,实是没甚瞧头;而在行家如阿克苏、赛尚鄂、陶百岁等一些高手眼里,却深知其中蕴含着无限杀机,甚是凶险无比。

  '本章完'

3/1
天龙门始创于康熙初年,原本一支。在创派掌门人(田姓侍卫)死后不久,门中的两个顶门大弟子起了纷争。一怒之下,大师兄带同本座弟子远赴浙州,在那里开山立柜,另立门户,江湖上称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