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金龙令 >

第2章

金龙令-第2章

小说: 金龙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洞里充满杀气,沉闷得空气似乎都凝结了。

  阮士中却不以为忤,打了个哈哈,说道:“陶老哥,话不要说的那么难听,老弟在天龙门这么些年,可有做过对不起本门中的事吗?可有做过不利于武林中的事吗?”

  陶百岁思忖片刻,说道:“那倒没有。”

  阮士中道:“人活一世,谁不想谋求个好的出身?谁不想光宗耀祖、锦衣玉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最浅显也是最高深的道理。”众人听着,都是沉默不语,心中却是默然。

  阮士中轻咳一声,在火堆里又加添几根干柴,招呼大家道:“洞里冰冷,都过来暖暖。”殷、曹、周、田四人互瞧了一眼,围拢了来。陶百岁犹豫了一下,自语道:“他妈的,还真有些冷。”一拉陶子安,“咱爷们儿也烤烤火。”凑上前来。这么一来,僵持的气氛立时融缓,七人心中少了几分芥蒂,说起话来。阮士中瞧在眼里,听在耳中,知道自己没有白费唇舌,献宝之策即将已授,不由心中暗喜。

  '待续……'

  

1/5
曹云奇道:“李闯王怎么想到把宝藏藏到这种苦寒之地?千山万水的,如何避过天下人耳目?他奶奶地,真是神了。”阮士中道:“至于宝藏如何运到此处,咱们暂且不探究了。自大清入关,朝廷就知悉了此事,便派人四处明查暗访。大家都认为宝藏必在江南,因为那里山川、沟壑众多,穴洞星罗密布,极易隐藏。这也是我们天龙门分支之后,南宗去那里立舵的原因了。殷师兄,我说的不差吧?”殷吉点头道:“正是如此,任谁都是这么想。”

  阮士中道:“到了乾隆时,朝廷对此事更加重视,大大加派了人手,进行访查。说实话,在江湖武林中,各帮各派,都安插了我们的人手。乾隆密旨,不管是谁,只要探听到或者找到宝藏,一定重重封赏,加官进爵。这就说明,乾隆是不得此宝藏而绝无罢手之意了。”陶百岁插口道:“嘿嘿,可是有谁想到,这些富可敌国的宝藏却藏在关外?就在他们大清的崛起之地?闯王高明也!”言语之中对李自成颇是崇慕。

  殷吉也叹道:“是啊,正所谓‘最危险之处,也是最安全的’。这百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想破了脑袋,却始终参详不透,到头来都是白费心思。”

  阮士中呵呵笑道:“我们误打误撞,却意外的发现了这些宝藏,看来是上天让我们七人做官发财啊。”众人都是点头,心中有些瘙痒难耐。

  阮士中又道:“其实汉人也好,胡人也罢,只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给我们官做,管他谁当皇上呢。”

  陶百岁疑虑道:“可我们终究是占山吃绿林饭的,大小也是个贼,还是汉人,那乾隆肯放过我们?肯给我们官做?”给他这么一问,众人心中又是忐忑起来。

  阮士中哈哈笑道:“陶老哥,你这小小的山寨王算什么呀?朝廷怎会计较这个?我不也是汉人吗?现在官不也做得好好的吗?自大清掌政以来,朝中有很多汉人做官,而且还是大官。如施琅大将军,刘墉父子,哪一个不都是位列三班、权倾朝野?皇上早已摒弃种族之见了,大家但可放心。”其时朝中确有汉人吃俸,但朝廷对其并未完全信任,心中还是多有疏远,阮士中所说“乾隆完全摒弃种族之见”,那倒不尽然了。

  陶百岁也笑道:“有阮老弟在,我还担心什么?你说怎么做?老哥听你的。”殷吉、曹云奇等人也是点头。

  阮士中精神振奋,大声道:“好!咱七人齐心协力,不可再生异心。”双手伸出,其余六人各将两手交替放上,十四只手紧紧相握。“到时候咱们也过过官瘾。‘衙门口大敞开,无礼无钱别进来’!不想发财都难啦。”阮士中这话说完,众人哈哈大笑。

  阮士中巧舌如簧,剖析利、害,终于说得众人思想一致、再无异议,此次却是真心结盟了。

  '本章完'

2/1
李闯王有四个贴身侍卫,在军中合称“胡苗范田”。这四人乃是异姓结义兄弟,各个豪侠仗义,武功高深,在军中屡立战功,颇得闯王器重和信任。

  四人中大哥“飞天狐狸”武功最强,人也信义。闯王兵败退至九宫山,眼见突围不成,便将自己随身佩带的军刀和一张地图交给他收藏保管,并暗暗告知了这两件物事中的秘密。

  原来,闯王宝藏的所在和寻找关窍就分置在这张地图和军刀上。李自成将这两件宝物都交给了“飞天狐狸”,可见对他是多么的倚重。

  过了两日,李自成身边只剩下几个亲兵,外援还是不继,终致遭害。人人相传,他是为“飞天狐狸”所杀。

  此时,搬求救兵转回的苗范田三人听了这一消息,心胆俱裂,决意杀了“飞天狐狸”,给闯王报仇。

  三人知道“飞天狐狸”武功太强,便设了一计,终于合力杀了这个结义兄长,也由此,胡家和苗范田三族结下仇怨,后代子孙辗转相寻,斫杀不休,百余年来全无了断……

  【正文】

  乾隆帝听闻阮士中禀奏,得知找到了李自成的宝藏,龙颜大悦,亲拟旨意:钦命京师骁骑营督统阿克苏统带骠骑三千,大内侍卫总管赛尚鄂为护宝监军,随同阮士中前往辽东运宝进京。晋封阮士中为正五品带刀侍卫,赏赐黄马褂一件。随旨赐封天龙门为天下第一大帮派,赐予其掌门人金龙令牌一面,可号令江湖,享受四品大员待遇,后世子孙永袭职位,并随同护宝钦差进京面圣;又拨白银五万两,重修田家庄。对殷吉、陶百岁等人均重重封赏,赐地封田,大加褒奖。

  田家庄地处辽东境内,距京城有二千里之遥,阿克苏途中不敢多耽,夜宿晓行,饶是人疾马快,却也十数日方到。此时那宝藏也刚运到大半日。原来阮士中在回京之前,以大内侍卫身份在附近地方官府征集了车马人夫,叮嘱殷吉、曹云奇等人先将珠宝押运回天龙门北宗总舵所在之地田家庄。

  阿克苏怕有悍匪盗宝,顾不得旅途劳乏,令三千儿郎将庄子里里外外层层围住。地方官府更怕巨宝有失,唯恐担责,早调拨了五百军兵前来守护。但见田家庄内外刀光耀目、枪戟如林,戒备森严,如遇大敌——莫说是人,就是飞鸟一只也莫得入。其时正逢乾隆盛世,国泰民安,天下也算太平,有几人敢起非分之心、虎口拔须?

  天龙门门众、陶氏父子等人用江湖中最隆重礼节将阿克苏、赛尚鄂迎接进庄,在前厅设摆香案,接听了圣旨。

  众人心中均是高兴万分。试想历朝历代江湖上有哪一个帮派受到朝廷如此封赏?就是那向以武林泰斗相称的少林、武当也没有这般隆遇。欢喜之余,有一个难题摆在众人面前:天龙门南、北分宗,该有哪一宗掌门人执掌金龙令牌?两宗门人大起争议!

  [待续……] 
  作者题外话:  小说《金龙令》是一部“传统”武侠小说。

  所谓“传统”,是指除却“玄、幻、仙、魔”类的那种“金庸式”的武侠小说,现在很少有人写了,“玄、幻、仙、魔”类的新式武侠小说可谓风靡一时。这是好事,说明武侠小说已经跳出原有的框框,在向前发展了。

  其实,传统武侠也好,新式武侠也罢,只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能够给读者一些启迪,我认为就是好的作品,就是可读的。

  作者浅见陋识,乃一家之言耳,有不同意见之处,有待方家直言。

2/2
北宗赞成由曹云奇执掌金龙令牌,说他年轻有为,日后必能为本门争光添彩;南宗当然希望掌门人殷吉号令江湖,赞其武艺高强,天下武林人士必然心服。南宗此次来的人少,争不过北宗人多,便说:“干脆把这御赐金龙令牌分由各宗轮流执掌,倒也公平合理。”北宗门人立即驳斥:“说什么?你们将这圣物当成什么啦,任意轮换,这岂非有辱皇恩?你们好大的胆子!”南宗门徒有些心虚,急忙分辩:“你们不要胡说,我们没有那种意思。”北宗门人得理不饶人,质问道:“不是这种意思,那是什么?”南宗门徒争道:“反正不是!”……一时间厅中争吵之声大噪,势如鼎沸。两宗门人脸红脖粗、瞪眼挥拳,竟要大动干戈。

  大内侍卫总管赛尚鄂见天龙门两宗门人争执不下,心中有些忍耐不住,正要喝止,却见坐在身旁的阮士中始终不参一言,只是冷笑,心想此人城府极深,心中定有计较,便将到了口边的话语咽将回去,只干咳了一声。

  这一猜果然不错,阮士中确实早有了主意。他明白得到金龙令牌的人便是天龙门的总掌门;他也十分清楚,凭天龙门现在的实力“号令江湖”是不可能的,也许因为这件事会给天龙门招来无穷祸患。心里暗忖:“这可能是乾隆设下的一个阴谋,以此为饵,来搅乱武林,削减一些抗清不法之徒,好稳固他的江山。”但是,“天龙门掌门”这个位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啦,生生世世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虽然自己现在也是位尊爵显,可有谁怕官越做越大的?怕钱多咬手的?何况自己早有做天龙门北宗掌门之意。如此良机,怎能轻易放过?见赛尚鄂举止神态,知他已是不耐,心想火候儿已到,这才站起身来,双手一摆,朗声说道:“诸位莫吵,我有一言!”他说话时潜运内力,声音虽然不是很高,却把嘈杂之声压住。众人见是阮士中,知他是大内侍卫身份,而且如今在北宗之中辈份最高,也最有心计,所说必是高见,声音便渐渐静了下来。

  阮士中向赛尚鄂、阿克苏等人一抱拳,显得甚是礼貌恭敬,说道:“阮士中有几句话,不知当讲否?”赛尚鄂右手伸出,做个“请”的姿势,笑道:“阮兄有话尽管说,不必客气。”自这次阮士中献宝藏有功,得赐黄马褂,赛尚鄂对他极其亲近,有意拉拢,连说话都变得极其温和。清朝对臣子有特大功勋者,往往赏赐黄马褂。这黄马褂乃是皇帝妃子亲手裁剪、亲手缝制,不但珍贵,更显示得赐者绝高的殊荣,所以人人都以得赐黄马褂为最高荣耀,比之金银更是高出万倍!因此能够得此赏者是微乎其微,尤其汉人,那是更加不用提了。阮士中能有此殊荣,可见他在乾隆眼里已是红极至顶了。赛尚鄂在官场混了十数年,深知里面为人之道,这等攀附机会自然不能轻易放过了。

  '待续……'
  作者题外话:清朝赏赐黄马褂之事确有,但是否是皇帝妃子亲手裁剪、缝制,作者不甚了了。此处都是小说家言,若有违历史,看者莫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3
阮士中抱拳朝京城方向一拱,朗声道:“皇恩浩荡,赐封天龙门如此殊荣,我等肝脑涂地,也难报圣恩于万一。可如今天龙门分宗南北,各行其事,本门尚且不能统一,谈何‘号令江湖、统率武林’?又如何能够为朝廷效一分微力呢?”说到此处,他故意将话头打住,环顾四周,见旁听众人均是点头,脸上不由掠过一丝微笑。赛尚鄂接道:“嗯,有道理,有道理。依阮兄之见呢?”

  没等阮士中答话,曹云奇大声道:“将他们南宗归并入我们北宗,两宗合一,有我主持天龙门,他奶奶地,天下武林人士有谁不服?”

  话刚落音,有人接道:“这天龙门总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