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藏刀·十八日 >

第4章

藏刀·十八日-第4章

小说: 藏刀·十八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惊尘断然出刀,对峙会将他的斗志转眼间消磨干净。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他真正地与人决战。他的刀的确很快,让我很快明白他何以能冲出铁三的围杀。那是简单明快的刀法,摈弃了全部的花式与原则。在同门过招中,点到为止,这类刀法毛病一大堆,可换到战场上,它的杀伤力却超过比它完美十倍的刀法。伯父曾对我说,叶惊尘是我们当中最下苦功的一个,若不是天赋太差,一定能成为一代宗师。
  转眼的工夫,叶惊尘已攻出让我眼花缭乱的数十刀,而横戈偌大的身躯仿佛化做粘在刀尖的浮萍随刀疾走,无论刀怎样的快,亦奈何不了他分毫。
  差距。连一个外行人亦可轻易看出的差距。对横戈而言这只是一场游戏,他在以行动嘲弄叶惊尘的妄自尊大。刀依然在鞘中,他毫无出刀的意思,而我已坚信他一旦出刀,叶惊尘的小命就将随着滚滚尘沙而去。
  叶惊尘休想回去提他的那个要求了。
  而我,竟忘了应该逃走,古怪地想起方才叶惊尘说关心羽是他的女人时,岳风萍的表情。那分明是谋杀者的表情。岳风萍不可能拱手让出自己的爱侣,今日若叶惊尘再创奇迹,赢下横戈,明天他亦将莫名其妙地死去。他的宿命已被注定,此刻能像一名英雄般死去或许是他的幸运。
  我并不鄙夷岳风萍,他不比大多数的人更卑鄙,可我为叶惊尘不值,他具备了英雄的一切美德,却只能窝窝囊囊地终其一生,并被人传为愚蠢之尤。
  横戈的手终于落在刀柄上。疾风暴雨的刀光中他游刃有余:“叶惊尘,这是你走开的最后机会。横某刀下不斩好汉,不要逼我破例。”
  叶惊尘的声音淡如止水:“走了,还是好汉吗?”
  “不是!”话落,刀出,银光暴泻,辉天耀日,嚎叫声随之暴涨。
  暴涨的嚎叫声中,横戈的刀势不可当地劈落。
  叶惊尘横刀。刀与刀在空中相交。叶惊尘刀折,口喷鲜血,整个儿被砸了出去。惨不忍睹间他于空中忽如苍鹰侧翼,倏忽翻身,以半截断刃反攻横戈。他所余的惟有勇气,勇气一泄,将无再战之力。他将勇气提至极限,要让横戈看见,让他领教到。
  横戈圈刀再劈,空中叶惊尘断刃前攻,双足奇妙地以腰劲前折,抢先蹬至横戈胸口。略差分毫,双刀已再度相击,他亦重新被横戈强悍的劲力硬砸出去,又喷出一口鲜血。这一回他还来不及换气第三刀已蹑踪而至。横戈显然要以连续的重击速战速决。叶惊尘退无可退,持刀的右手亦麻木至抬不起来。
  败相毕呈,他的能力不足以接下横戈三招。我保持着清醒,含着泪,暗暗聚马,待他殒命,便夺路而逃。我不能为他分担什么,只好为他坚持到最后一刻。
  就在这一刻,叶惊尘紧绷的身躯猛然放松下来,松得海阔天空,说不尽的怡人,就像所有紧张到极点的人在所紧张的事情终于发生后才发现不过如此那样,松出晴空万里的妩媚。一松间他已化解退势,轻捷灵异地顺刀势扑入横戈怀中,左手接过断刃,以它近身的优势刺向横戈的心口。
  横戈功败垂成,更神奇地于疾进中卸去旧力催生新力,不知如何做到的乍进还退,变势无需丝毫的缓冲,倏忽重新拉开与叶惊尘的距离,刀花一小,遮起洞开的门户,同时疾抹叶惊尘的咽喉。
  叶惊尘随之卸力,低首顿挫间,以毫厘之差躲过横戈的第四刀。很多年以后我才理解了叶惊尘此刻的战术和方才生死一瞬间所发生的事情。有效的杀伤必在有效的距离之内。横戈能成为新生代第一高手,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对距离的把握。任他主宰距离叶惊尘不是他三合之将。在此一战前,叶惊尘对距离没有丝毫感觉,更不用说控制,横戈的第三刀本该将他斩于当场,可他不懈的斗志使他在最后关头突破了围困他多年的境界,从那一刻起他对力与距离的理解运用升入了我也许永远不能体会的高度。现在,他正是要用自己的距离挫败横戈的距离。
  横戈对距离的把握匪夷所思,无论叶惊尘如何善变,他都牢牢地将距离锁定,唯叶惊尘变化之快亦大大地削弱了他的攻击力,总在毫厘之差无法伤及叶惊尘的性命。第五刀、第六刀、第七刀第八刀刀刀见血,转眼间叶惊尘胸前背后左腿右臂已各著一创,却一刀比一刀伤得更轻。突破自我后,在生死间不容发中他对力与距离的理解与把握每一个瞬息都在突飞猛进,虽浑身浴血,了无喘息之机却越来越见得从容。他毕竟占着太大的便宜,只需躲过横戈十刀。即便似我这般眼拙的人亦看出,十刀内横戈很难取胜了。
  第九刀劈出,嚎叫声已止,其余的一切似乎亦随之静止,古老的战场中仅动的是穷尽横戈全身功力于一击的一道亮丽无铸的刀光,若鸿蒙初开,风云为之失色。叶惊尘竭尽全力的改变距离亦无从削弱此记我平生所见的最壮丽的一击,唯有义无反顾地将断刃格在这伟大的一刀上。
  旷野中骨骼脱臼的声响格外清晰,叶惊尘如断线风筝般飞出,落在丈外,犹向后踉跄几步方勉强站住,双腿不住地颤抖,显示着他的体力已严重透支。左手软软地垂下,断刃不知飞向何处,可他的表情却充满着快乐。
  横戈没能如一贯地衔尾追击,竟被挫退了足足两大步。他终于受到了叶惊尘反击的压力,不得不给他以喘息之机。而他的信心亦在这后退的两步中丧失殆尽。
  叶惊尘回首,压抑不住心中的快乐:“我明白了!”
  他显然在对关心羽说话。他想让她分享他的光荣与快乐,就像那一次他迫不及待地从潼关赶回来。
  然后,他整个儿凝固,如遭雷殛。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见关心羽的手,她的手正握在岳风萍的手中。
  手与手迅速地分开。横戈的刀同时跚跚而至。我猛地闭上眼睛。
  你最不愿看到的往往又会忍不住去看,仅仅是一闭,我的双眼又不由睁开,却已错过很多,只看见极尽宣泄的一腿神奇地以不及反应的速度踢在横戈的刀上,刀脱手飞出。叶惊尘满脸暴戾,门户洞开。像所有优秀武士的第一反应一样,横戈毫不犹豫地挥拳,在我喊出“十招已过”前结结实实地轰在放弃了抵抗的叶惊尘的胸口。肋骨碎裂声入耳,强弩之末的叶惊尘再一次应声飞出,一路狂喷着鲜血。这一次重重地摔在丈外。
  我飞身下马,冲到他的面前时,他已了无气息,魂游化外。我一遍又一遍地轮流探着他的鼻息和俯耳他的心口,希望自己弄错了什么,希望能挽回什么,希望他会再创造一个奇迹重新站起来,我好搂着他的肩头一起放吼高歌着去狂饮一番,告诉他他是一个混蛋,一个顶天立地的混蛋……
  终于,放弃了徒劳的努力,我站起来,眼前一黑,几乎跌倒。恢复时,我率先看见的是面前高我一头的横戈,他垂首看着面无血色的尸体,说不出的颓丧。一圈马匪围在他的身后,不知谁说了一句:“他死了。”横戈的腰缓缓地挺直,回复从前睥睨天下的气概,冰冷的目光盯在关心羽的脸上。
  关心羽不由得向岳风萍身后躲去,岳风萍努力地挺一挺胸膛:“他已经坚持过十招。”
  眼角一丝冷冷的讥讽,横戈:“不许葬他!”转身向战马走去,飞身而上,猛抖缰绳,一骑绝尘当先向北方驰去;众马贼上前接过拉着五具棺材的马车,解开那名被俘的同伙,衔尾而去。只一会儿工夫,百十人的马帮便消失在远方。
  岳风萍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待横戈马帮完全看不见后,轻轻地说:“我们应该安葬他呢。”
  实足的场面话,横戈不让葬的人他敢葬?岳风华的双簧果然接下:“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还要活下去。老八死得光彩,给我们‘小关刀门’长了脸,我们念他的好,给他建个衣冠冢就是了。多给他上几柱香。”
  我看一眼关心羽。她眼中的悲伤绝不会比得意更多。
唐遮言作品集·藏刀·十八日作者:唐遮言
第三章 九月初二 尉迟宾
  父亲身为东都防御史,掌握着洛阳最雄厚的兵力。在这个藩镇据地自雄的时代,武力代表着一切,可我们却受到另外两股势力的制约,迟迟无法成为一方诸侯。父亲一方面努力实现着他一统洛阳的雄心,一方面寄我以厚望。我于是受到很好很严格的教育,自幼胸怀大志。
  仅仅片刻之前,还只是尉迟府的长公子,此刻我却已昂首进入家府的核心,成为决策者之一。
  昨天,一个不知来历的小子,在北市口,一刀斩杀了洛阳最牛逼的家伙骆风行,父亲与姨父洪樵隐密商了整整一夜。今天一早,六叔祖尉迟先飞、十三叔尉迟村,还有我,被招至父亲的密室。这是我第一次踏入父亲的密室,标志着我的成年。
  洪樵隐和父亲一般年纪,才四十出头,却显着老相许多。他不爱说话,而说出来的都是金玉之言。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他想着问题时喜欢轻摇一年四季不离手的一把蒲扇,以前曾用过鹅毛扇,后来省起那是孔明所好,颇有抄袭之嫌,换了。眼下,他的蒲扇正轻轻地摇着:“桥公已着人查过,查不到这长发樵夫的任何来历。一个全无背景名气的后生小子横空出世格杀骆风行亦不无可能,可我暂时还是相信他该是我们耳熟能详却未曾见过的顶尖高手。这样的人,屈指可数。”
  关于那樵夫的身份,已被传得沸沸扬扬,抛开那些不经之谈,传得最真切的无疑是说他就是藏刀。我对此深信不疑,看来,洪樵隐亦然。
  父亲:“以骆风行的实力,没有人可以一刀将他斩杀。昨天我和樵隐恰好在庆丰楼,看得清楚不过。这是一次谋杀。虽然仅仅一刀,此一刀之前的设计却精妙绝伦、无微不至,骆风行已沦为傀儡,每一个反应都在别人的设计之中。百分之百的藏刀风格。而且,藏刀有这么做的动机。骆风行不自觉地支持着三府的平衡,他一死,北市真空,我们三家相忍已久,早已失去耐心,势必将力争北市这块肥肉。战乱,是藏刀唯一的目标。”
  洪樵隐:“北市的重要性在于,谁获得它,谁将有充分的财力并将得到不少骑墙派的支持。”
  十三叔:“那么说,我们没得选,只有全力夺取北市?”
  洪樵隐:“就洛阳而言,北市确乎重要,若关乎整个都畿地区,荥阳与新安则为洛阳的东西门户,当先于北市考虑。譬如下棋,棋谓‘金角银边草肚皮’,荥阳、新安便是洛阳这局棋的金角,洛阳诸门为银边,北市无非肚皮。”
  十三叔瞪他一眼:“依你,我们去占新安荥阳,北市就不要了?”他从来不喜欢洪樵隐。洪樵隐很少下结论,参赞军机时说话甚至于不免自相矛盾。我亦曾对此颇有微词,直到父亲向我说明其中道理:他是参谋,不是统帅。优秀的参谋只将所知所料告诉统帅,帮助统帅作出决策;而他的所料不能出于片面,需全方位的分析。于是有了矛盾。统帅的责任便是在所有给出的矛盾中抉择。
  洪樵隐莞尔一笑,没有理会十三叔:“眼下,薛李二人虽没有放弃荥阳,但意义不大,尉迟献在彼已坐大,弹指可定。新安为西路关键。李迎侯的全部家当几乎压在那里,有五千以上的精兵,统帅郑百药是李迎侯的绝对心腹,李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