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迢递故园(倚天同人) >

第5章

迢递故园(倚天同人)-第5章

小说: 迢递故园(倚天同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那小姑娘所唱的两句“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原来这笛声小曲正是那日茶肆里小姑娘所唱的调子。
  莫声谷此时调息已停,阖了双目休息。俞莲舟见他无须自己相护,于是一俯身出了小舟跃上岸边。此时清华泄满江面,薄薄露水轻拢水岸,云后朦胧月色衬得岸边嫩柳如雾如烟。俞莲舟沿着江岸,寻声而去。果然未行太远,便见得亦有一只乌蓬小舟泊在岸边,舟中灯火依依,倒映水面。舟头却是立了一人,独向悠悠江水黛色远山,横笛而奏,水风吹起素色衣袂,轻轻翻动。那笛声说不上伤怀,却别有一番让人空落落的感觉,无以排遣。俞莲舟立在岸边半晌,见得这人似是全然沉浸于自己思绪之中,未发现自己踪迹,便觉得这般终有窥人隐私之嫌,是以压低了声音咳了一声。
  他这一声果然唤起了那人注意,放下短笛转身看去,朦胧月色下俞莲舟但见那人身形削瘦高挑,面容神态清濯俊秀,却正是沈浣。
  沈浣似也未曾想到俞莲舟会在此处,明显一怔,目光微闪似是讶异,随即几步跃下小舟到得俞莲舟身前,拱手一礼道:“沈浣见过俞二侠。”
  俞莲舟回礼:“不敢当,沈将军好。”他那日听得拖喀如此称呼沈浣,又提及颍州大营,心中便有三分清楚。这两年来,因黄河水患两岸饥民无数,朝廷派兵镇压而导致修堤河工暴动,不少百姓因为没了活路,继而举旗造反。其中声势最大的一只便是刘福通部。以三千河工为始,先后攻克颍州、朱皋、罗山、真阳、确山,舞阳、叶县等地,两年间聚众十万余,兵锐精良,以颍州为大营。想来沈浣便是刘福通帐下战将。
  沈浣闻言,嘴角苦笑摇头:“将军什么的已是旧时称谓,俞二侠还请莫要再唤了吧。”
  俞莲舟听他所言微微一愣,猜得其中怕另有隐情,当下不再多问,道:“好,沈少侠。俞某扰了沈少侠兴致,还请见谅。”
  沈浣却道:“没什么的,这也不过随便吹吹罢了。俞二侠此来……到是正好,有样东西须得交给俞二侠方好。”说着附身钻进小仓之中,再出来手上端了一柄长剑,正是前日俞莲舟借与他御敌的随身长剑。
  俞莲舟一见沈浣双手递过来自己的长剑,目光微动,双手接了过来,“沈少侠,你的剑却也在俞某和师弟这里。”说着将沈浣的佩剑还来,言罢觉得这事确是有些意思,再是严肃心下也有些莞尔。
  沈浣收了长剑,心情似是比方才好上不少,挑唇道:“我这长剑若是能换得俞二侠师赐长剑,倒也颇是值得。”
  俞莲舟前夜里见他临阵对敌,枪法剽悍,剑法凌厉,言语清冷,方才那笛声更是显得有着重重心事,如今到不成想他却有些许心情玩笑,些微一顿,这才道:“前日沈少侠仗义相助,护得七弟,俞二谢过。”说着躬身拱手。
  沈浣见了连忙避开,摇手道:“这礼沈浣可是受不得。俞二侠连夜奔波仗剑行侠除暴安良,沈浣佩服得很。如今沈浣能帮得上忙,很是荣幸。”说着微微顿了顿,似是有什么未竟之语,双眼看着俞莲舟,片刻却只是浅笑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多少年前的旧事,许是眼前这位俞二侠已经不记得了,如今提起,也无甚用处,自己记在心中便好。
  话至此处,聚聚散散一晚的云不知不觉遮了月亮,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夜雨。两人同时抬头看了看天色,沈浣当先开口道:“俞二侠,可要到小舟中避一避雨?沈浣正好有坛难得的好酒,正好祛湿御寒。”
  俞莲舟见得沈浣年纪轻轻,在义军军中效力,领兵抗元,心下也愿相交。听得他开口相邀,便不拒绝,随他一起坐进小舟舱中。这小舟虽然简陋,里面收拾得到是清净干爽,中间一个收纳小柜,柜上放一块竹板便是小桌。两侧条板固定在舟舷之上,可供人坐。沈浣从那小柜之中取出两只茶杯,又不知从何处摸出一小坛酒,道:“茶杯乘酒,俞二侠莫要笑话。”
  俞莲舟摇头道:“无妨。”看着红艳艳的酒液倾满白瓷茶杯,倒也颇是别致。接过沈浣递过来的杯子,浅饮一口,但觉入口滑润紧密,味道馥郁绵长,余味经久不去。而心中却不禁想起了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抬眼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沈浣,却见沈浣饮尽杯中之酒,见他看他,有些了然道:“这酒是我从颍州大营带出来的东西,过了今晚,俞二侠再想喝到可便难了。”
  此时外面的雨渐渐大了起来,夜雨江上烟水四溢,岸上风动细草垂柳,黛色远山迷蒙不清。小舟中一盏灯火微微摇曳,似是合着雨水落在舟蓬之上的噼啪声,在这雨夜之中显得格外有些暖意。二人皆不是话多之人,各自浅酌,静静听着舟外雨声。半晌沈浣开口道:“俞二侠这是要去何地?”
  “临安府。沈少侠又是往何处而去?”
  “长沙。”沈浣言罢看着他笑了笑,轻声道:“回家看看。”
  俞莲舟微疑,“听沈少侠口音,倒不似荆楚人士。”却更似燕赵口音。
  沈浣侧过身,摇头道:“我已十年没有回去过了,少小离家,乡音已改。这次才想回故乡一访。”
  俞莲舟听他语气感慨似难遣襟怀,想起方才他笛音,其中均是思乡之意,于是缄口再不提此事,专心饮着杯中之酒。
  到是沈浣细细的看了俞莲舟几眼,这才转了头,似是在听舟外风雨之声,又似低头思量什么。
  正当此时,俞莲舟和沈浣同时一愣,盖因二人皆听到雨声之中正有一人一骑似在往这边急速赶来。俞莲舟不动声色,沈浣则扣住自己长剑,戒备的看向蒙蒙雨雾的堤岸。果然片刻不到只见得一人披了蓑衣,骑了快马,冒着大雨直奔两人所在的小舟边。沈浣细看了一眼,随即松开了握剑的手,对俞莲舟道:“无事,那马是颍州大营的战马,怕是来找我的。”俞莲舟闻言略略点了点头。
  果然岸上那人翻身下马,站在舟外提声问道:“沈兄弟可是在此处么?”
  沈浣闻声出了船舱,“贺大哥?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外面雨大。”
  那人一见是沈浣,面上大喜,一跃上了小舟,三两下除去蓑衣,进了船舱。俞莲舟方才在舱内未出,此时方见到来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粗旷汉子,络腮胡子浓眉大眼,见得俞莲舟猛地一愣,显然是未曾想到尚有人在船中。跟进来的沈浣却道:“俞二侠,这是我昔日颍州大营的同僚,贺穹贺大哥。贺大哥,这位是武当派的俞莲舟俞二侠。”
  俞莲舟抱拳一礼,“武当俞二,问贺先生好。”
  贺穹到似也知晓江湖事,一听是武当派的人,哈哈大笑抱拳见礼:“不敢不敢,武当俞二侠的大名,如雷贯耳。先生二字由您唤来,咱可是当不得。”
  沈浣递了条布巾给贺穹,贺穹胡乱抹了把脸,也不管身上雨水,到是抽了抽鼻子似是闻到了什么,笑看着沈浣道:“沈兄弟,可是那波斯的葡萄酒吧?”
  沈浣知他脾性,一早便拿了个大碗出来,满满倒上一碗递了过去。贺穹也不客气,抬手就喝。他喝却不若沈浣和俞莲舟那般有节制的慢酌,用来暖身,贺穹是一仰头,一口饮尽整碗,直到丁点不剩,这才笑道:“你小子走的时候除了身上这件破袍子和剑,就拎了这么坛子酒走。韩家那小兔崽子笑你没见识,我就说他懂个屁!依我看,可着整个颍州大营,就他娘的这坛子酒最值钱。剩下那么些个累赘物什,也就陪葬还能有点儿用头!”说道此处又觉得不对,连道:“呸呸,什么陪葬!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听到他这么个五大三粗的男人说童言无忌,沈浣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等贺穹说完,这才道:“贺大哥,你来找我可是为了何事?”
  贺穹借着袖子抹了抹嘴,听得沈浣问,却是皱紧了眉头,七尺大汉竟支吾了半晌,也没开口。到是沈浣似乎有些了然,开口问道:“可是主公让你来找我?”
  这一句话到似让贺穹松了口气,“沈兄弟,我跟主公说了,你既然已经自己摘了将旗而去,咱们再这般找你便不是个事儿。只是……只是这档子麻烦……除了你之外,主公也想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这才打发咱来寻你。当然,沈兄弟,大哥也跟你说个兄弟间的私话:这档子浑水,你若不想趟,大哥绝不强求!”
  沈浣闻言,重重的拍了拍贺穹肩膀,其中情义无须多言,只道:“贺大哥,你且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贺穹看了看俞莲舟,不等沈浣说,到是自己道:“俞二侠是江湖上有名的大侠,这件事倒也不必背他。沈兄弟,主公是想让你去将寄存的盟书取回,顺带去查问一下,上月月底便应到的粮资镖银为何还不曾到。”
  沈浣却奇道:“取回盟书?为何?镖银又出了什么事?”
  贺穹摇了摇头,似是颇为不耐烦此事,“这我可不清楚。这些花花肠子谁搞得清楚?要我说,本来就是一家子兄弟拍桌子造反,里外一家人,结个鸟盟?结个盟还要写盟书,写了又不敢给哪家,非要找旁人保存,这本就他娘的扯淡的紧。兄弟你也知道,你现在不算颍州大营的人了,所以主公才觉得你去最合适。不过这事到不急于一时,要我看,那破纸一张,没有也没啥。那镖银到是要紧,已经晚了半月,再不到,换不来粮草,大营里面可就揭不开锅了。兄弟你知道,颍州号称十万义军,其实唯有你亲手训带出来那批人,才是实打实的枪头蘸血能杀敌打熬的。只你一句话,要生要死他们也半点不含糊。可其余剩下的多是锄头农夫出身。若是没了粮,定是要闹起来的。你这一走……唉!主公帐下那几只兔崽子,老子看着就他娘有气!现在又没粮,过上个把月那帮兵油子一个个嗷嗷叫起来造反,可是难收拾。”
  沈浣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多浑的水,如今也由不得他不趟,于是直接开口道:“好吧,那盟书在哪?这次粮资镖银又是谁押运的?”
  贺穹见得沈浣答允,不知的庆幸还是无奈道:“这盟书存在了长沙吴老手里,而粮资这次从临安出来,押镖拖运的乃是临安的龙门镖局。”
  此话一出,一旁始终未曾做声的俞莲舟忽地抬眼,炯炯精光一闪而过,沈浣见了心中一怔,不明所以。
  贺穹走的时候,沈浣一坛波斯葡萄酒半滴都没剩下。此时舟外风雨渐息渐止,沉沉夜空东方些微泛白,晨色中杜鹃轻啼。沈浣目送他快马而去,忽地有些许不安。他此行南下本是为了归乡,却不知如今这意料外的一行是福是祸。

  第五章 白衣卿相扇流云

  从信州路北往临安府,须经饶州,徽州,杭州三路。寻常行来,总须得七八天功夫。然则俞莲舟莫声谷受师命所派,路上因为上饶一事耽搁了时间,更不敢耽误时间,是以星夜兼程急赶,这才在第五日半夜赶到。到得杭州城外,已是三更时分,城门早已关闭。莫声谷看了看城头,凑到俞莲舟身侧,“二哥,这可只得翻过去了吧?”
  俞莲舟片刻功夫看了看城头巡逻兵士,点了点头。莫声谷却去看一旁的沈浣,却见他已经翻身下马,长剑包袱系在身后,打量着哪处城墙比较趁手易上。
  四天前莫声谷一觉醒来,就见得俞莲舟已经准备好行囊,置办好马匹,就等自己一醒便启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