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庶门 >

第318章

庶门-第318章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你都认得?”刘愈皱眉问道。

“相爷府上的知客,总要多认识几个人,小人也是出了名的记性好,这才让我家老爷吩咐去当知客。”

“你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没有,我家老爷很谨慎,将他们请进偏厅去商议,还吩咐府上的人不得靠近……”

“那你什么都没听到,也敢来诬陷朝廷重臣?”

“借小人十个胆子也不敢来诬陷朝中大臣,小人虽然没听到我家老爷跟那些人商议什么事,但在事后收拾屋子的时候,在火盆中找到了一张没烧完的信函,看完之后觉得事关重大,这才来向侯爷您通禀……”

童六所说的信函已经在瞿竹的手上,瞿竹转递给刘愈,刘愈接过来看了看,一见到字体便心里便觉得沉了一下,因为字体他也不算陌生,是楚王苏哲的笔记,刘愈曾在随楚王纳粮时见过。而信函虽然烧的只剩下一半,但上面提及了废立之事以及东山再起云云。

童六以为自家老爷要造反扶苏彦再次登基,而刘愈则明白这根本是楚王一系跟蓝和勾结的证据。但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栽赃诬陷,是楚王一党来诬陷蓝和和一些旧派系的大臣。事情也很好理解,既然这封信事关重大,蓝和看完了要烧毁,何以会烧的只剩下一半还正巧被一个有心来告密的人发觉?

不管怎么说,楚王一党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这事情肯定跟他们有关系。刘愈不得不慎重其事。

刘愈看完信,脸上微微一笑,瞅着童六问道:“童六,你的举报很重要,本将军觉得应该奖赏你,你想得到什么奖励?”

童六一副很高兴的模样,道:“小人不求别的,就是想娶我们府上的丫鬟娥儿为妻,我家大奶奶说要把她给我家大少爷当妾,小人……小人实在看不过去,大少爷为人不怎么好,经常欺负人……”

刘愈心中苦笑一声,这还是个情种,虽然他不知道童六说的“大奶奶”是谁,但他却知道童六口中的“大少爷”,便是蓝家第三代的长房长孙蓝玉,刘愈老部下蓝景的侄子,也是隋乂未婚妻的兄长,纨绔大少一个。一个官家公子哥都看得上的丫鬟,那一定是很有姿色。

“那童六,你既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愿不愿意为娥儿姑娘吃点苦?”

刘愈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童六一脸沮丧,但听到刘愈后面的问题,他马上一脸坚定点头道:“愿意,当然愿意。”

刘愈对瞿竹交待一番,让人将童六给拉了下去。童六索要面对的将是一番拷问和毒打。

刘愈转而看着一边的韩升问道:“韩老哥,你怎么看?”

韩升苦笑道:“事情未免也太凑巧了一些。”

刘愈也是无奈一笑,事的确有些不太寻常,就在这么一个新皇尚未正式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突然冒出一群反贼来,还是在刘愈明摆着要削夺蓝和相权之时。就算是事情属实,外面的人也会认为是刘愈栽赃诬陷,引起朝臣的不满。

第四百五十九章顺水推舟

杨烈的失踪使得刘愈的情报系统一度瘫痪,虽然他现在也能获取长安城内的情报,但形不成一个完成体系,也无法将情报系统的最优势一面展现出。

长安城中的势力错综复杂,旧派系和新派系就有几方,现在刘愈做不到对这些情报的全盘掌握。

有了杨烈的教训,刘愈也不敢将情报系于一线,他准备开展多方面的情报工作,他也想到了一个人选来新建一条情报线,瞿竹的妹妹瞿书,作为长安城车马帮的大当家,瞿书有她的江湖地位,通过下九流的渠道来获取情报非常适合。

送走韩升之后,刘愈筹划了一下这件事,连夜让瞿竹叫瞿书到宫里来商议。

瞿书在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朝廷效命之后,同时提出了车马帮一些现实的情况。虽然车马帮以她当家,但在她之下还有长老和其他分堂的堂主,不是她说要效力于朝廷车马帮就会尽归朝廷调度。而车马帮一向疏离于朝廷,那些江湖上打滚的人对朝廷也欠缺忠诚度,没有利益就没有驱使。

刘愈没有强人所难,瞿书也说要回去商议一下再作出决定。送走瞿书,童六那边的审讯情况也回报过来。童六打死都不肯承认跟乱党勾结,只是说是无意中查得线索,本来童六屈打成招刘愈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他越不屈不挠刘愈越怀疑事情的真伪。

不论事情真伪,刘愈不会让事情过夜,以天子的名义传召蓝和以及袁博朗一派的旧僚到宫里问话。这些人也都是童六所举报的那一批人。

在雅前殿里。蓝相和一众大臣有十四人。见到了刘愈和新天子,还有被打的剩下半条命的童六。

“蓝相,看来你管教府里的下人不怎么在行。”刘愈语带讽刺道,“你看看你的门人,居然到宫里来举报你跟这些人勾结造反,还带来了证据。蓝相是不是该解释一下?”

蓝和本来还在疑惑刘愈为何要找这些人前来,没想到刘愈一开口就扣了大屎盆子下来,蓝和赶紧下跪道:“回陛下。武义侯,此事纯属诬陷。”

其他牵连事内的大臣也跪地拒不认罪。

刘愈脸上冷冷一笑,道:“那蓝相可是见过此物?”

刘愈将童六献上的罪证拿出来在蓝和面前展现,蓝和一瞅,仔细看过之后一脸的疑问之色,看起来他并不熟悉楚王苏哲的笔迹,苏哲本来不显山不露水,而他又在苏哲崛起之后被罢了官,二人之间并无交际。

“陛下明鉴,武义侯明鉴。老臣未曾见过此信,也未敢与人商议天家大事……”

刘愈见他一副受了冤枉无辜的模样。心说如果他真是他做的话这演技也算很高了。

刘愈道:“蓝相,我有问题想问你一下,一直没有机会。”

蓝和紧张起来,现在这节骨眼上,刘愈的问题很可能关乎到蓝家的命运,新天子登基,如果不清理一些旧派系的话难以令长安城安定,而蓝和先是投靠刘愈再背叛投靠了袁博朗,肯定是要遭致刘愈报复的。

“武义侯请讲。”

刘愈凑上前,和颜悦色问道:“不知令孙与隋府尹的婚事,可是定下了日子?”

蓝和略微一怔,这就是刘愈一直以来想问他的问题?以他的政治觉悟尚不能理解刘愈问这句话的原因。

“本定下,但去年隋府尹随军出征,到年底才还,尚无再议。”

“哦,那就赶紧定下吧,说起来我也讨杯喜酒喝了。”刘愈上前去扶蓝和道,“蓝相请起身。”

蓝和被扶起来,见刘愈转身回去,抹了把冷汗,到现在他还感觉北极发凉。他有些不理解刘愈的作为,照理说现在他被诬陷谋反,而且有“罪证”,应该是借着这个机会将他彻底铲除从此杜绝后患。刘愈的善待反而令他吃不消。

刘愈道:“此事仅凭一封烧的认不出字迹的书函,无法定罪,此事就暂且不提。”

刘愈说完这句话,其他袁博朗旧派的官员也是松口气。之后刘愈让人将童六押送下去,单独留下蓝和叙话。

刘愈跟蓝和的叙话也不麻烦,刘愈就是让他暂时“颐养天年”,等于是劝退。作为补偿,刘愈答应提拔蓝和的长子蓝傅为中书令,相当于副相。而左相一职罢免后不再任,也就是说是要以韩升为独相,蓝家在朝中的地位没有变。

既然刘愈把话都说到这份上,蓝和也知道再赖在左相的任上不肯离开,那就要遭致刘愈的打击报复,只好主动请辞,并表示在第二日朝议上主动将请辞奏本递上,刘愈这才不再纠结此事。

“蓝相,还有一事,听闻你府上有个叫娥儿的丫头聪慧美丽,不知能否转赠与本侯?”

蓝和瞅了眼刘愈身后的女皇,心里不太明白刘愈的用意,他竟敢当着女皇的面问他讨女人?

“武义侯喜欢,老臣明日就叫人送进宫来。”蓝和尽管不知刘愈的用意,还是赶紧恭敬说道。既然刘愈都知道他府上有这么个人,那肯定是有的,虽然蓝和都不知道娥儿此人是否存在。

“等不到明日了,就今晚吧,我这就差人随蓝相去府上领人。”

蓝和尴尬一笑道:“如此甚好。”

一次查无实证的举报谋反,就让刘愈把左相给劝退,不管事情真伪与否对刘愈来说都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刘愈把琪儿送回内廷,独自到了皇宫关押着童六的偏殿去,此时的童六像个活死人一样倚在角落里,见到刘愈进来,又突然好像活缓过来跪地求饶,口里叫着一切都是实言。

刘愈蹲下身子,瞅着童六道:“童六,有些话你要实话实说,如果说了实话,本侯就让你跟娥儿团聚,一辈子当一对不分开的鸳鸯,有屋有田一辈子衣食无忧,如果你还死撑着不肯说实话,那本侯……”

刘愈说话时注意到童六眼神中有几分闪烁,知道猜的大致没错。

“侯爷,您……会怎样?”童六半天没听到刘愈说出最后半句话,开口问道。

“本侯就把娥儿大卸八块,让你在旁边看着,光心疼无计可施……”

童六身子一哆嗦,没说话。

“不信?”刘愈问道。

“……信……”童六道,“侯爷,小人就一个请求,在小人说真话之前,能不能让小人见娥儿一面?小人这条贱命不算什么,但小人发过誓,不能让娥儿受苦……小人这辈子就剩下这么一个小小的奢望,求侯爷您成全……”

第四百六十章官体改制

童六是个情种,为了个女人宁肯来干杀头的买卖诬陷自家主子,也是为了那女人再当一次叛徒。没有节操,但也是刘愈所欣赏的,这样的人有目的性什么狠事都干的出来,有胆色。

其实童六所交待的“实情”对刘愈也没多少帮助,既然暗中之人有心栽赃诬陷蓝和,就不会对一个喽啰推心置腹。童六的交待至少让刘愈明白了一件事,暗中的神秘势力想搅乱长安城这团局,越是如此,刘愈越要保证长安城的安定。

第二天,刘愈就把童六和他的“红颜知己”送出了长安城避风头。

正月十三,长安城解除戒严的第一天,朝廷颁布了第一道封赏旨令,封此次北战有功的何茂为忠信侯,加封为云中将军。这还是朝廷第一次对有功将士作出的封赏。朝廷除了封赏何茂,对其他有功的将领暂且未提,令各方的人议论纷纷。

何茂在此战中中规中矩,只是在上林川一战中有突出表现,功劳大不过霍病,更不及花集安和齐方的统调三军之功,朝廷不封别人单是先封何茂,令热那一头雾水弄不清新皇的意图。

在正月十三的朝议上,尽管朝中上下的人对此事有议论,却没人在朝议上提出。这次的朝议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是新皇施政纲领的一次阐述。蓝和辞相,蓝傅入阁为副相最先公布,之后是关于新皇登基大典的筹备工作汇报,这也是蓝和在朝中所负责的最后一项内容。

再然后,便是一些涉及到内政外交诸多方面的内容。为了表示朝廷对吐蕃、突厥和西域国家的友好。这次新皇的登基大典也会邀请这些番邦使节前来观礼。而新皇在内政上的第一刀。就是裁撤了在大顺朝有二百年历史的六台衙门。

六台衙门的裁撤结束了尚书院和六台衙门分权的状况,将相权集中化,尚书院成为国家的第一行政机构。

右相成为国家的总理大臣,官正一品。在右相之下,设中书令一名,官从一品,相当于原来的左相;中书侍郎两名,官正二品。相当于副相。这四人构成尚书院权力核心,而在其外又加增一名门下侍郎,直接负责于皇帝,对尚书省行监察督导的职责,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