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幽冥仙途 >

第266章

幽冥仙途-第266章

小说: 幽冥仙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胖子最不知脸皮为何物,贴上前来,嘻嘻哈哈地道:“抱歉抱歉,刚刚全是一场误会。前两日俺有一位师弟被一斗米教的妖人害死,俺追着追着,被贼人金蝉脱壳,蒙着头再追上来,却不小心看错了人,还好没酿成大祸。”



妙常在旁听了,怒哼一声:“我宗两个弟子,被你用阴毒法宝锁了气脉,修为尽丧,还不叫大祸?”



胖子摸摸脑袋,哈哈笑道:“这又不是不治之症,自然不是大祸。等到了水镜宗,还你两个囫囵弟子就是,顶多,俺到那时,再奉茶谢罪如何?”



他嘴上姿态放得低,但妙常却为之一窒。这胖子说得好听,以他一派宗主之尊,向两个三代弟子斟茶认错,那两个倒霉蛋还要不要活了?



妙常收声,胖子则像没事人一样,扭头又笑道:“那两人是被俺新得的一件“缠魂丝”制住的。不巧上面淬了点儿毒,我这儿也没解药,只能暂时压制。所以,想向贵宗讨点儿“清虚丹”使使,可好?”



李珣这回是真迷惑了,清虚丹只是宗门寻常的祛邪拔毒的丹丸,远不是此界知名的灵丹。不说千宝阁,便是无量天宗,也应该有类似的丹药才是,何必舍近求远?



明玑应该也是这般想法,但这种“举手之劳”,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她点点头,先淡淡说一句“药力浅薄,恐无效果”,接着便回眸对李珣道:“你身上可有……”



话说了半截,她微微一怔,眸中似有所思,顿了顿,竟然又转向灵吉道:“你身上带了清虚丹吧,拿出一瓶来。”



李珣微怔,脑中亦是灵光闪动,此时灵吉依言掏出了瓶清虚丹,交到明玑手中。明玑扫了箕胖子一眼,却不递向他,而是上前两步,交到妙常手里。



任两宗之间有何等嫌隙,此时也暂且揭过,妙常稽手行礼,双手接过,目光却瞥向胖子。



胖子哈哈笑道:“有此丹丸,再向回玄宗求取一枚“祛毒丸”,便可合药了,多谢,多谢。”



言罢,他就扯着妙常向回飞。看样子,此事应告一段落,哪知才飞出十几丈,胖子忽地一击掌,发出恍然大悟的“哦哦”声:“瞧我这脑子,那位不是……”



说到一半,他猛然回身,目光直勾勾地看过来,焦点正落在明玑身后的李珣身上。



迎上这奸狡胖子的眼神,李珣心中终于有了定论,他心中冷笑,脸上却没有半分显露。只是暗中调运气息,同时冷眼看着胖子表演。



在大大的惊讶之后,胖子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瞧我这脑子,妙常道友,我们何必舍近求远,眼下便有最简便的祛毒方子呀。那位,那位,不正是三年困杀天鹰妖王的顶尖后起之秀,明心灵竹吗?”



一语既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珣身上。李珣感觉到明玑冲他稍一点头,眸子中分明也是了然神色,他心中更有底了些,脸上微笑,向着胖子微微欠身。



妙常道人仍未明白是怎么回事,虽也被灵竹的名头震了下,但还是一脸茫然。胖子顿足道:“道友糊涂了,这位灵竹小友除了一身高妙剑术、绝顶禁法修为之外,身上还有那个……”



被他这么卖力提醒,妙常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却也没多想,纯粹是大喜道:“可是玉辟邪?”



说着,他的目光也投射过来,灼热无比。李珣心中冷笑连连,表面上却以目光向明玑、明惑二人请示。



明惑并不清楚其中的小九九,只是隐约觉得不对劲儿,便有些迟疑,反倒是明玑极是干脆,扬声道:“不错,这孩子身上倒有这么一件宝贝,据说辟邪祛毒,颇有效果。如果妙常道友不嫌弃,可以用它来试试。”



妙常受了胖子的肯定回应,自然连声叫好。回头让那边抬两个受伤弟子过来,明玑微微一笑,向明惑嘱咐了两句,这才招呼李珣飘飞出列,李珣身形甫动,肩上便被人按住,回头一看,竟是伍灵泉敦厚端正的面孔。



“珣师弟,这里有古怪,小心些。”



李珣微笑点头,身形缓缓飞出,飘飞的同时,全身真息滚动如珠,骨络通心之术已全力运起──有了先前的准备时间,这举动做得分外轻松。



现在看箕胖子,两只肥手连连搓动,笑得很是开心。见李珣过来,嘴上亦是连迭地感谢。当然,紧随着李珣身边的明玑,也受了不少感激之辞,看他这模样,倒比无量天宗的人还要来得热切。



两个受伤修士很快被抬到这边来,李珣搭眼看去,这两人面色雪白,嘴唇乌黑发紫,脖颈上的细小血管竟也是乌黑,确是中毒极深的症状。



胖子见伤患过来,脸上有些尴尬:“这个,缠魂丝的解救之法确实麻烦,有了玉辟邪清毒,那是最好,同时还要有特殊的宝物将已透入血脉的缠魂丝消融。妙常道友,刚刚那个……”



妙常冷哼一声,取出一个小巧的石盒,似乎就是刚刚胖子递给他的那件东西,没好气地丢了回去:“只要能救人,我要这墨丝蚶宝有什么用处。”



墨丝蚶宝?



李珣心头一跳,眼中更是闪亮,怎么自己已经快要忘掉的玩意儿,就这么突兀地跳了出来?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眼神盯在那石盒上,看着胖子粗大的手指掀开盒盖,露出里面宝物的真容。他早从阴散人那里得知这是一个活物,但真正见到实物,还是小吃了一惊。



这宝贝外貌就是一个蚶子,只是两扇贝壳底色雪白,却又环绕着八条血色的纹路,显出几分不凡。



胖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法,在贝壳上一点,蚶子便主动张开贝壳,显出其中漆黑如墨的肉条来。而灰白的内壁上更游动着无数细小的黑丝,令人看了头晕恶心。



“这墨丝蚶宝,宝贝之处便在于其贝壳内寄生的这些“丝虫”,以真息控制,透入人体,便可吞噬其血脉中一切异物,再散入四肢百骸,非但不会留下任何手尾,反而有精纯真息之效。



“只是,这些小东西对毒物却没什么抵抗力,所以必须先祛除毒素方可。”



胖子口沫飞溅,却将墨丝蚶宝的特性说得一清二楚,接着便拿眼睛勾向李珣,其中意蕴,不言而喻。



李珣微微一笑,伸手入怀,从中取出玉辟邪来。在宝物离体的刹那,他周身气脉轻轻震荡,又很快平复如初,深藏肌理的血腥气,半分也没溢出来。



似乎是感觉到邪毒的味道,玉辟邪发出嗡嗡的低鸣,青蒙蒙的光雾从李珣指缝里溢出来,像一捧细沙,丝丝滴落。妙常不管墨丝蚶宝,但面对玉辟邪,还是由衷地叫了声“果然是一件奇宝”。



李珣礼数周到地向着箕胖子欠身,温和地道:“不知之后该如何,还请箕阁主指教。”



箕胖子的目光从玉辟邪上扫过,一时间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他嘿然笑道:“有这宝贝,便容易多了。灵竹小友想必应该知道如何用此宝祛毒,便劳烦你将两人体内毒素去净吧。”



这个回答当真让人意外。



李珣怔了怔,方反应过来,又向明玑那儿瞥了一眼,这才上前去,真息透入玉辟邪,洒下清光明辉,沁入两弟子皮肤毛孔之中,清光到处,身上的毒素很快便尽数祛除,脸色、皮肤都恢复了正常,令旁边的妙常连连赞叹。



胖子也是胸有成竹,见毒素清光,不知用了什么手法,墨丝蚶宝贝壳内千百条“丝虫”,喷射出约一成,化为两道乌光,从受伤弟子口鼻间透了进去。妙常身子一震,远比李珣祛毒时来得紧张。



不过,胖子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不过三五息时间,受伤的修士便张口睁眼,清醒过来,犹自茫然无知,根本不知是怎么回事。



至此,这突发的闹剧便算是结束了,李珣又扫了胖子一眼,将玉辟邪收入怀中,依然嵌在胸口上。



照理说,事情完结,大伙儿分道扬镳便是,然而箕胖子却来了兴致,问及众人都是前去水镜宗,立时便大声提议三方同行,路上也能热闹些。



这事本来不好说,可无量天宗刚受了恩惠,尴尬中不好开口,李珣这边也不能明言拒绝,再经胖子大力捏合,众人糊里糊涂便成了一道,几十人浩浩荡荡前行。



李珣明知箕胖子不怀好意,却又抓不住把柄,心中也有些来气。他心中愈怒,脸上神情愈地温和可亲,和一直笑哈哈的胖子正是一对,胖子果然“眼尖”,觉得这些修士中,数李珣最好说话,便凑了上来,和他谈天说地。



两人辈分实是差了许多,不过一个不提,一个装糊涂,你来我往数回,竟觉得彼此大为投缘,几是忘年之交,差点当场拜了把子。



其他人看得云里雾里,惟有明玑在旁抿唇微笑,目光大都逗留在两人身上。不过,在李珣看来,这位辣手仙子应当是寻思箕胖子一身肥肉,该在哪里下刀而已。



李珣和箕不错的话题在通玄界绕了七八圈,时间又过了整整一日,众修士距离琅琊水镜之天也只有小半日路程。明心、无量两宗修士依然是不冷不热,保持着礼貌的距离,而李珣和箕胖子几乎已好得和一个人似的。



眼看着下方青灰山脉起伏,蜿蜒千里,不见尽头,箕胖子忽地意兴大发,将话题从极西瀚海拉回来,指着下面山脉。



“这便是巫岭山脉了,此脉由西向东,几乎横贯整个通玄界。此界灵脉集于此者,十有四五。



“尤其是咱们正下方的北齐山,汇聚近千条灵脉,生就无数灵花异草,不管是哪个宗门,炼制丹药,均避不开此处……啧,实是天地造化,令人神往。”



什么跟什么!李珣冷眼看他大发感慨,只在口中附和几句,大部分精力反倒被“北齐山”的名字勾了去。



说起来,距剃刀峰之会也只有月余,他还要早做准备。



正想着,箕胖子忽又话锋一转道:“可是这些天生天养的玩意,却少有能够即时便用的,只有经过人手,捏合丹丸,方能祛邪拔毒,活人性命。



直到这时,那些灵花异草,才称得上一个“宝”字!”



箕胖子这话倒有些意思了,李珣回来过神来笑道:“既为千宝阁之主,箕阁主对“宝物”自然有别致的认识,不过对常人而言,下面那些草药已经算是宝贝了。”



“不然,不然。”



箕胖子大摇其头道:“天生天养的玩意儿,便是再过珍贵,也只能称得上一件“奇物”,像我那墨丝蚶宝,便只是空挂了个名头,照我看来,应该叫“墨丝蚶奇”或“墨丝奇蚶”才对。



“而只有经过人手,融入人之智慧手段,殚精竭虑,将天生之物,转为“人造之物”,将其最大功效发挥出来,方称得上是宝物。否则哪有“巧夺天工”这个词呢?



“便像小友身上那件玉辟邪,玉材不必说了,也是天然奇玉,但若不是匠人以绝大智慧灌入其中,为其刻纹、开光,融汇妙法,其价值又怎抵得上今日之万一?”



难为你有这般耐心,总算扯到这里来了!李珣嘿然一笑,正打算再试探几下,一侧明玑忽地开口道:“照箕阁主的说法,贵宗收集四方珍宝,并非是看重宝物本身,而是更致力发掘宝物之中的无上智慧,可是如此?”



明玑此话,却已隐然脱出闲聊的局限,而是指向更高的层面,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