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素衣白马指天下 >

第62章

素衣白马指天下-第62章

小说: 素衣白马指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慢用,还有什么想吃的,尽管吩咐。”
  “老板娘”夏轻尘叫住她“我们想打听一件事,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打听事儿啊”老板娘嫣然一笑,在桌边坐下“这你可就找对人了。你看那边桌上那几个天天在那喝酒的死男人,他们就是专门搬弄是非说闲话的。你要是不想直接跟他们讲话,还是不想找他们,就把要打听的事儿告诉我,我替你放话,不出三日,就会有人愿意替你跑腿。当然,消息的价钱要看你打听的事儿来定了,也没个定数,端看您的诚意了。可这跑腿费,百八十两总是要的。不知世子想打听什么事儿啊?”
  “我”夏轻尘压低了嗓子“我想打听——肉人参。”
  老板娘听后愣了一愣,随后猛地倒吸一口冷气,敛起笑意,低声对他说:
  “世子从哪听来的这种东西?”
  夏轻尘面露难色,于是阮洵笑了笑说:
  “我家弟弟患有宿疾,听说肉人参能治喘症,所以想打听打听,怎么才能找到。”
  “现在……找不到了。”
  “这是为何?”
  “二位就算出再高的价,也没有人敢冒着被黑白两道通缉的危险,替你们去取。这生意,我可不敢接。良药虽难求,但也请世子千万别再想这人神共愤的东西了。”老板娘说完,匆匆起身招呼生意。
  夏轻尘与阮洵对看一眼:
  “怎么办?还是问不到。”
  “我现在也开始觉得,这个肉人参有古怪了。”
  两人神情凝重地低下头去,心不在焉地用筷子扒拉着碟里的凉菜。正发愁,隆悦酒肆的楼梯上忽地吹下一股风来,夏轻尘和阮洵不由地缩了缩脖子。
  “洵,怎么突然这么冷?”
  “就是啊”阮洵端起杯中的温酒喝了一口“这张桌子又不靠街,哪来这么重的阴气。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吧,天时晚了当心着凉。”
  “嗯。”
  两人放下筷子,转身正要起来,面前忽然冒出一条人影,黑黑的透着湿寒的气息。两人大吃一惊,抱成一团。
  “啊——”
  “嘿嘿嘿嘿嘿……”甄颖的半脸在紫貂毛的大圆帽子下咧出一张弯月形的嘴“我刚才都听到了哦,你们两个坏孩子……呵呵呵呵呵……”
  黑影扩大,甄颖伸出长长的爪子,一手一个抓着衣领将两人提了起来,冷哼一声,倏地化成一股烟,瞬间消失在隆悦酒肆外的街道上。
  “哇哈,老凌的徒弟被怪人抓去了,我们要不要出手救美人啊?”胖胡子用手拈着碟里的花生米。
  “我说啊……不去”瘦驼背闷声闷气地哼了一声。
  “你倒精啊,凌师自己来找人,我们再将这个消息高价卖给你,好好榨榨国舅爷的钱袋。嘿嘿,嘿嘿嘿嘿……”
  *****************************
  “别这样,告诉我嘛,你们刚才在酒肆里面想打听什么?”甄府的炼丹房内,甄迎用盘子捧着很多五颜六色的丹药,讨好地递到夏轻尘与阮洵的面前。后二人坐在小马扎上,互相对看一眼,整齐地摇了摇脑袋。
  “说嘛,说不定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你不是说你听到了吗?”
  “我只听到肉……”甄迎放下盘子,凑近脸去“是不是‘肉人参’啊?”
  “什么是……肉人参?”见他疯疯癫癫,夏轻尘试探地问道。
  “肉人参啊……那可是好东西啊……”甄颖的眼睛向上倒弯成两道月亮“要是能弄一点儿来炼一炼,说不定可以炼出神药来啊……”
  “这么难搞到,你是一品大员还弄不到?”
  “说什么傻话。我怎么能找人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夏轻尘与阮洵再度纳闷地看了看彼此,终于,夏轻尘吸了口气,看着甄颖那高深莫测的双眼,单刀直入地说:
  “甄大人,你告诉我肉人参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一个神奇的丹方。”
  “肉人参嘛”甄颖的眼睛里亮了一下“就是女人怀在肚子里,刚刚好满3个月的元胎。寻常早产的流胎,青楼女子喝药打下的胎儿,无毒无病的,在四个月以内的都可以做药。但是品质最好的,就要……”
  “怎样……”夏轻尘脸色铁青地看着他。
  “生人剖腹,活取元胎。”甄颖说完迫不及待地绕在夏轻尘周围“好了,我都说了,你的神奇的丹方是什么……”
  “啊,尘弟!”
  “呃——”夏轻尘猛地冲到一旁的,抠着喉咙用力地吐了起来。
  “尘弟,尘弟。”
  “怎么了?”甄颖不解地看着夏轻尘,数秒后……
  “哇——别吐在我的丹炉里面啊!!!”
  *****************************
  夜幕降临,两名轿夫急急地抬着绿呢软轿,经过雍津城砖石铺就的道路。狭窄的轿内,阮洵将夏轻尘抱在腿上拥挤地坐着。夏轻尘手拿一个羊皮口袋,隔不多久就痉挛着往里面干呕一下。
  “呃——呃——”
  “别吐了,吐也吐不出东西来,早就变成药见效了。”
  “我,恶心……呃……”
  “唉”阮洵轻拍着他的背“王爷为什么给你吃这样的东西?”
  “他自己也不知道,呃……”
  “你真的这样认为?”
  “我……我也怀疑……”
  “那你下来打算怎样做?将此事告诉主上?还是告知南王事实?”
  “我不知道。我只是个从九品的小官,没资格直接上本子。我要是就这样告诉他,他追查起来,万一打草惊蛇,这事就永远没个答案了……”
  “嗯,乡下人的胆小也有有用的时候。进宫做了几天官,果然长进不少啊。”
  “你就取笑我吧……”
  “我哪敢,你现在是吃过人肉的人了,萧将军也没你勇,我敬佩你还来不及。”
  “呃……”
  “哈,抱歉,又让你想起来了。”阮洵轻笑着,动手拍着夏轻尘的背,一路回了冷香净苑。

  第六十一章'VIP'

  年复岁,百花争艳春光媚,春光媚,菱花雪映烟霞醉。
  当惊雷打破严冬的寂静,迎来新年的时候。京城上下,都沐浴在一片喜庆的祥和之中。皇城之内上至国君,下至官婢,在这个正月里都会穿上喜庆的服饰;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女官,也会齐齐佩上春季花卉的珠宝饰品来,无论是发簪、耳环还是指环,无一不是金银珠翠镶嵌的。放眼后宫禁地,鲜花未开,繁花之色却早已耀得人睁不开眼来。
  红若穿着腊梅花纹的夹裙,臂上披着滚毛边的空夹心披肩——换季的时候,倘若气温变了,更换服饰的诏令却还没有下来,便有了这种“隔季”的衣服。
  “天气都这么暖和了,更换春装的诏令还没下来”红若抚摸着榻上牡丹图案的丝裙,对自己的贴身侍女说道。
  “娘娘又心焦了。”
  “唉,不换也好,可以留到赏花会的时候穿。到时主上会带着新科状元他们一起来游园赏景,我正好有新衣服穿。”红若看看窗外已经化雪的屋檐,心中若有所思“不知道今年的文科状元会是谁……”
  事实上,这个正月对于所有即将元服的士族子弟来说,是自出生以来,最为忙碌的一个月。因为在冠礼之前,他们必须接受一系列严格的考核,以此判断,他们是否有能力仕官。就像不同等级的科举,士族子弟按尊卑等级,来决定参加不同等级的举试。下层士族可以参加乡举,乡举的前三甲可以与中等士族一同参加州举,州举的前三甲以及诸侯的世子,是可以直接赴京参加国举的。
  夏轻尘冒名顶替的阮家世子,便是直接选送入京,等待出仕的上层士族。照夏轻尘的话来说,这比高考还要难。他虽是报考的文试,但皇朝考核之严格,不容官员的能力有任何缺失。礼、乐、射、御、书、数、演武实战——每一样都必须合格通过——文试与武试,只是侧重点的不同。所以,如果不是士族出身的少年,也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选试。因为要学习这些课程,必须要有马有兵刃、有琴书与礼仪师——而这些不是寻常百姓能负担得起的。
  郎官在通过这些考核之后,才能名正言顺地从郎官被任命为各府衙的官员,文章或武功成绩领先第一的状元,可以在熏风殿受到龙主的接见,由龙主亲行冠礼,以示垂爱。
  这段时间,皌连景袤就像是应战高考的家长:每日坐立难安,操心吃喝拉撒睡,比考生还紧张。可怜了四宝,开考那几天,每天天没亮就要去冷香净苑探望夏轻尘的状态,送去皌连景袤突发奇想的礼物;回宫报信后再到考场外头去守着,直到夏轻尘考完了出来,他再回宫报信;晚上,还要带着好吃好喝的再往冷香净苑去,非得亲眼见夏轻尘睡了,才敢回宫交差。苦得他每天擦着额头对下面人讲:
  “这是考世子呢,还是考主上?”
  文科文试的部分结束之后,有数天时间,是主考官评判各考生的。这期间,便是筛去文章礼乐不合格的人,挑选可以进入下一步武学考核的官员。司马正秀身为亚相,又是国子学的领导者,自然是这次国举的主持者。在遍阅其他考官评选出来的策论与诗赋之后,他将其中的三卷用丝绳系好,置入匣中,兑贴封条,双手捧着往熏风殿去了。
  皌连景袤此时就如同等待放榜的家长,焦急而期盼地在金砖上来回踱着步,时而眼露惊喜,时而低头唏嘘。
  “主上,司马大人求见。”
  “快宣。”
  “臣司马正秀,奉今科文试前三甲答卷,呈请主上御览亲点。”司马正秀恭恭敬敬地拜在地上。
  “都有谁?”皌连景袤满怀期待地走了下来。
  “启禀主上,阮无尘不辱圣恩,名贯三甲。可喜可贺。”
  “太好了!”
  “主上大吉——”熏风殿内四宝带着殿上侍从,齐声跪了下去。
  “哈哈哈哈……”皌连景袤袖子一挥“赏!”
  “谢主上——”
  “来,快将轻尘的卷子拿来让朕一观。”
  “是。”四宝小心翼翼地从司马正秀手中接过匣子,呈到皌连景袤面前。皌连景袤揭开封条,取出里面的纸卷,坐到御书案前细读了起来,初时脸上还是兴奋,渐看渐带上了惊讶与赞赏。待他将其他两人的策抡一并看完,放下卷子抬起头来:
  “司马?轻尘的卷子应当对你的胃口吧?”
  “主上是指字迹吗?”
  “亚相以为如何?”
  “铁画银钩、清俊飘逸。”
  “哈,这句话从你的口中说出,真是莫大的赞美。你该不会是因为喜欢这一手字,才给了他一个前三甲吧?”
  “臣不敢。但臣以为,书法出于心、动于手,观字可知其行为,因此观字也是阅卷的一部分。”
  “嗯”皌连景袤点了点头“亚相对这篇策论有何看法?”
  “此回文试的题目是兴邦之略。单就文章来说,辞藻与文法,此回头三甲的答卷皆在伯仲之间。但阮无尘的论道超出常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新颖大胆,初观之,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哦?难得亚相会接受新奇的论调。”
  “臣以为,夏轻尘文中所说,普及教育,广设学校,强民之心智脑力以兴邦,直切治世之根本,确实不失为兴邦上略。但此法若行,庶民便有了参加举试的机会,势必会引来士人的不满,导致此事成为众人参议的对象。而且,广设学校,提供七艺所需的物资,对朝廷而言将是极大的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