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948章

华夏海权-第948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的培训过程则要复杂一些。首先他们会被审核,看其中是否会有亲德人士或者其它不良记录,然后他们会进入华夏的军校进行学习,其中部分人员将作为专门的技术参谋进行培养。俄国陆军的技术水平历来不高,尤其是在断档近10年后,对于装甲部队、空军、通讯、雷达、电子等新兴军事领域的了解非常少。而俄国人想要建立一支独立的军队这些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华夏不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如同保姆一般给俄国人配上这些兵种和技术人员。这年代当炮灰都是要素质的,一触即溃的俄军是没有价值的。而另外一部分则作为指挥人员培养。他们将是未来俄*官团的核心,也将是华夏控制俄国新陆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作为穿越者,徐杰自然会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寻找历史中的那些名将。



  也许有人说如果德国注意到这一点怎么办?其实呢,至少在目前这个时期即使注意到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原因很简单,第一,部队规模不算很大,也就是1万多到2万的俄国官兵来受训,而实际参战的部队会更少。因为华夏领土的扩张,在华夏境内本身就有不少华夏国籍的俄罗斯族。在华夏军队中发现俄罗斯民族的官兵很正常。而且不要忘了邓尼金所部解甲归田后就定居在华夏,德国人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指责俄国现政府。至于指责华夏?仗都打起来了,嘴炮又算得了什么?谁理你?



  第二个原因就是德国目前没有心思管这种事情,一方面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牵扯精力,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德国自认为已经把俄国整的够虚弱的了。即使成为敌人也不会有多大的威胁。因为在德国人看来。俄国陆军现在在工业、人才培养到兵员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再想想当年俄国最为鼎盛的时候,号称欧洲压路机的俄国不还是被德国一只手打翻在地?所以德国人在面对俄国人时非常自信,按照德国人的玩笑话来说。如果俄国站在华夏一边的话,德国人用5个师就可以收拾掉对方。而如果俄国站在德国一边的话,德国需要用10个师来保护它。华夏要是扶持俄国的话,在德国人看来无非是浪费资源罢了。



  华夏和俄国的合作在前期开展的也算顺利,但是就在托洛茨基和布柳赫尔摊牌前一个月。华夏设在俄国的情报机关受到了一份让徐杰颇为诧异的情报。“美国人居然也来掺乎了?想法很不错啊!罗斯福你知道吗,你在我心中的评级又上升了一级。”徐杰看着情报阴晴不定的说道。



  所以走一步看一步是用材,走一步看两步是人才,走一步看三步就是天才了。而天才是要遭人嫉恨的!尤其是当触犯了徐杰这个小心眼,且下得了手的人之后。不报复反而不正常了。当然,现在华夏和美国依然是盟友,明面上肯定不能做什么动作的,暗面上就难说了。比如说历史上当英国支持的波兰流亡政府发动华沙起义后,苏联红军就在华沙城外按兵不动,看着德国人将华沙的起义官兵剿灭。总的趋势是大家合作,一团和气。但是下面做些小动作还是可以的。…



  但是随后,徐杰就发现罗斯福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厉害,或者说因为条件限制并没有做出什么大动作。至少在军队中没有什么行动。美国人更喜欢走高层路线,希望通过资金和政治运作来寻找代理人。虽然从目前来看美国的行动对华夏没有什么坏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家还是有合作的空间的。但是徐杰已经隐隐感觉到罗斯福已经开始为战后的政治布局了!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已经算得上钢铁联盟了,而现在又要拉拢俄国,这个动向不得不引起华夏的注意。至于法国吗?从历史上来看。2战结束后的法国以法国人特有的高傲和坚持走了几十年。虽然会有倾向性,但是却不是彻底依附美国。至于意大利吗?那是华夏的自留地。只要华夏和协约国能胜利,意大利的政治倾向就没问题。



  “先看看再说吧,不要轻易采取行动。”徐杰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件事情放一边,目前美国人行动带来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徐杰还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来关注美国人的小偷小摸。



  而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批前往华夏的俄国官兵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华夏,并且被安排在了各自营地中,让华夏指挥官想不到的是,原本被认为是土包子的俄国官兵在某些问题上还是很有见地的。虽然其战斗思路和华夏差距很大。但是其战术战略思想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anhei016、hukaikaka、i_sleeper、地狱皇女的月票支持~~~~~~~。(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ps:看《华夏海权》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人们都说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战斗民族,对此徐杰是非常赞同的,不仅仅是因为历史上俄国的历史就是一个战争扩张史,也不是单纯因为俄国士兵的体质和意志的出色。而是因为俄国这个民族只要能解决土豆和伏特加的供应问题,那么他们就会把军事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历史上沙皇俄国的穷兵黩武、前苏联堪称玩命的军备竞赛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位面上虽然俄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中等国家,虽然已经失去了建立一支强军的物质基础,但是俄国人依然在考虑着未来的战争应该怎么打!



  ≮历史上,俄国人正在研究的是大纵深战术。这套战术说简单点就是在突破地区集中优势的步兵,以装甲部队为先导、在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突破对方的正面防线,然后紧随其后的发展胜利梯队进入突破口吗,彻底摧毁对方的防御体系,并且最终合围对方的重兵集群,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胜利。这套战术体系很先进,虽然因为实际中的操作问题和一些细节上的把握让他们在前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比如说苏日诺门坎战役和苏芬战争。)但是从思路上来讲,这套战略战术还是十分成功的。并最终成为了苏联红军获趣利的重要理论基础。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因为环境的变化,俄国人无法再继续他们那种过分集中兵力和火力的战术了,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位面的俄军中他们什么都缺!不仅仅缺乏技术装备和产能,甚至连曾经最让俄国人引以为傲的人力资源都不够了。在1战中,俄国失去了一半以上的人口。无论从哪种角度上来说,俄国人都打不起大规模消耗战。



  ≡己萎了,而再看看俄国的敌人呢?无论是跟着德国打华夏。还是站在华夏一边敲德国,俄国的情况似乎都要面对这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强国。无论是德国还是华夏,他们都不是乐善好施的国家,无论是跟着谁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战斗力作为筹码来换取俄国需要的东西。说白了俄*队的战斗模式可以用别人出枪,自己出钱来形容。当然对方出装备自然不会把自己最好的装备大规模提供给俄国人,至少开始不会这样。



  而华夏在给俄国人提供装备方面同样也比较纠结。开始的时候有人建议给予伊朗一样的待遇,毕竟如果俄国站在华夏这边的话,那么其作用肯定比伊朗要大得多。这样的盟友值得下大力气培养。而有的人认为俄国的行为充满了投机性。即使他们最终站在我们这边,他们在战争初期也会观望。对于这种首鼠两端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盟友,华夏不值得为此付出太多。更何况现在只是培训,离大规模武装俄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两派都是从华夏和俄国的关系角度来分析装备问题,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可惜的是方向都错了!



  “记住,俄国将是我们的盟友,至少在这场战争中会这样,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俄国人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而不是别的问题。我们有一万种方法可以防止这支军队的背叛。即使当年的邓尼金在失去华夏的帮助后战斗力也迅速下降。如果说俄*队是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华夏的援助就是阳光、水分和养料!”徐杰有些不悦的说道。…



  “俄*队和伊朗军队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俄*队是一支有灵魂的部队。他们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辉煌,有自己成体系的战略战术体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野心。他们会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战略战术理论,会去学习对方的技术。但是他们不可能全套照搬。我们的军事体系也未必会适应俄国人的实际情况。而伊朗军队不一样。他太小了,他没有过去的传承和荣光,也没有什么野心,他们对自己的军事力量十分的不信任。所以我们不仅可以给他们装备,还可以伊朗军队塑造一个灵魂。这就是大*队和小*队之间的区别。也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最终成为军事大国的一个重要条件。”徐杰颇为感慨的说道。



  “我们可以向俄国人开放华夏大部分的武器库。但是供应的装备按照造价和工时等因素给与一个总的限制,就好比我们吃自助餐一样。总量是一定的,具体要什么让俄国人自己选好了。”最终徐杰提出了一个看似玩笑的解决办法。不过细想一下的话。这样做也有合理性,俄国人最终还是要比华夏更清楚俄*队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华夏陆军的战斗力优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装备优势上,而华夏又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武装大量的俄军,所以,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廉价的装备体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让徐杰想不到的是,俄国人对于这种具有“自助餐“特性的军援计划表示十分感谢。然后还没等华夏方面给出建议呢,俄*队内部就开始了争论,而且据说争论的方式也不仅仅限定在口头上……。



  俄国人确实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虽然战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却依然能从现在的军事思想中找打一些历史上的痕迹。好吧,这应该是民族性,或者说俄*事史遗留的问题。比如说,在这个位面上,俄*队对于重武器配属的原则上还是倾向于集中到较高的编制上。这一点和历史上一样,从装备水平上来看,历史上德国部队的营连级所拥有的火力要远超过俄国,在团级和师级火力上则比较接近。而到了集团军级的水平上,俄*队能集中的火力就要远超过德国了。(这里的比较方式可不是单纯看名称,而是看兵员数量,比如说德国的装甲师对应的应该是苏联的机械化军。而不是机械化旅。)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单纯从装备数量上来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位面。苏联陆军的重型支援火炮装备数量都不算充足。如果单纯看火炮数量,苏联军队拥有的支援火炮貌似确实比德国人强一大截。但是在光看数量的时候还要看质量,这个质量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火炮的构成,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火炮发射的炮弹数量。毕竟有的时候弹药供应会不足,进而直接影响火力发挥。所以最直观也是最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