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24章

华夏海权-第24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真是太客气了。能认识像您这样的设计大师是我的荣幸。”提尔皮茨受宠若惊的说道。这也难怪,1889年的提尔皮茨仅仅是个上校而已。



  。
第三十九章 论海军
  如果有人问,一战的时候,公海舰队有没有机会打破英国大舰队的封锁。徐杰的回答是肯定的。德国人完全有机会可以放手一搏获取海战上的主动。但是机会不是在日德兰。而是在刚刚开战的时候。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当时双方海军的实力对比。从舰队规模上看,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吨位是271。4万吨,德国海军总吨位是130。5万吨,双方的吨位比是2。08:1。单纯从数据来看,德国寻求决战显然是不恰当的。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并不仅仅是留在本土的大舰队。在1914年刚刚开战时,英国大舰队仅仅只有总吨位的2/3。而且就是在这2/3的舰队中,还要拨出17艘前无畏舰用于为前往欧洲大陆的英国远征军护航。而在1914年最后的两个月中,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斯配伯爵率领的远东舰队主力在成功击败克拉多可少将指挥的英国舰队后,英国海军终于坐不住了。第一海军大臣费希尔上将派出了3条战列巡洋舰(无敌,不屈,大公主)3条装巡2条轻巡洋舰的海军去搜索歼灭斯配舰队。而这一举动最终造成了留守本土的英国大舰队战力的空前虚弱。当时英国人有什么?大胆号战列舰沉没,铁公爵和阿贾克斯号战列舰在改进动力系统。猎户座号正在维修。。征服者号正在改进,7炮塔圣物和爱尔兰号还没有正式形成战斗力。印度女皇,本鲍号以及虎号没有完成最后的调试。至于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R级战列舰更是在船台上加紧建造。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国大舰队所能用的战舰仅仅是17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国人则有15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如果此时双方交战,德国人真的很有机会一举打破英国的海权。但是德国人却放弃了,也许后世的人会说这些说法有些事后诸葛亮之嫌。但是德国海军高层和德皇的消极避战的责任是绝对跑不了的。在德皇眼里,德国的舰队仅仅是一个保证波罗的海制海权,以及在陆战获胜后对英施压的一个砝码,而并不是一支用于决战大洋,打破英国皇家海军制海权的利剑。舰队的意义在于出海作战,在于击溃对方舰队获取海上的控制权,而不仅仅为了作为一个用于恫吓或者作为谈判砝码的而存在。而德国海军高层恰恰就犯了这个错误。。…。



  关于海权,不同国家的海军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国家要求的是拥有在海域上的控制权,例如英国,而有的国家则认为只要不让对方利用海域控制权就可以了。例如法国的绿水海军。以及德国两次大战时期的破交战。从表面来看。双方都有道理。但是徐杰认为,最终能绝对一个国家海军命运的只有第一种海权。纵观整个历史,英国人在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才登上海洋霸主的王座,在特拉法加战役击败法西联合舰队后,英国人才最终保证了本土的安全。而再看后者,无论是法国人的远洋破交路线,还是德国人的潜艇战,都没能获得最后的胜利,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强大舰队支持的破袭力量在缺乏护航的时期能发挥出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对方逐渐适应了这种作战模式,同时挤出足够的海军力量强化航线保护后,同时配合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这种交战方式单一的模式必定会被对方强大的海军和海军作战体系所碾压。没有强大的舰队以实际行动去牵制对方海军主力,而仅仅依靠破交去逼迫一个海军强国是十分不现实的。。…。



  而在海军建设方面,德皇的舰队还是可圈可点的。良好的防护和水密隔舱设计,配合上德国高超的技术水平,德国战舰在1战中享有不沉之舰的美誉。但是在火力选择上,德国偏向保守。火力布局也让人感到蛋痛不已。先说火力,首级战舰拿骚级的11寸炮勉强说的过去。赫尔格兰级战列舰换装成12门12寸炮。然后凯撒级12寸炮。一战爆发后服役的国王级还是12寸炮。直到拜恩级战列舰和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才分别换成强大的15寸和14寸炮。也许有人会以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战巡对英国战巡的屠杀为德国人开脱。但是随后当托马斯带领着4条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遭遇德国公海舰队后,顶着16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的火力顺利转进就足够说明了面对像女王级复仇级这样的新式战舰,12寸的火力根本就不够看。德国的11寸炮和12寸炮也就是对付英国的薄皮战巡,对于像铁公爵这样的超无畏战列舰就相当吃力了,而对于更强大的女王级和复仇级战列舰则远远不够。至于火炮布局,拿骚级和赫尔格兰级的6角布置方式带有了浓厚的前无畏色彩,2级整整装了12门主炮,却只能用8门投入战斗,不能不说这种设计相当悲剧。而凯撒级战列舰因为使用了对角布置,在一定角度内可以实现侧舷10炮齐射,但是角度太小。一般也就投入8门火炮。直到国王级服役后,中轴布置所有主炮才使德国的火炮布局和英国齐平。不能说德国1战没有顶尖军舰,无论是拜恩级战列舰,还是马肯森级战列舰都堪称当时的巅峰之作,而后来的约克级战列舰更是集当时技术之大成。但是除了2艘拜恩级战列舰,无论是马肯森还是后来的约克都只是船台上的未成舰。而没有表现的机会。…。



  。…。



  所以,就徐杰的观点来看,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海军构成,再配上一个合适的战略,公海舰队一定会在历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在绝大多数时间作为一个存在舰队而呆在军港当中。至于海军舰队构成方面,徐杰的意见可以归结为以下3点。第一,强化舰队火力,不但是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火力也必须得意强化,11寸和12寸的火炮在实战中只能有效对付英国战巡,打战列舰就困难,而打像女王这样的战舰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4条女王在公海舰队面前胜利转进。。主装没被击穿,主炮火力保存完整就是充分证明。如果德国想对英国主力舰队造成致命打击,必须在1915年以前大量列装14寸甚至15寸炮。第二,扩编战列巡洋舰编队。在日德兰海战开战前,德国最活跃的就是战列巡洋舰组成的侦查舰队。考虑到德皇对舰队的谨慎性,在地面陷入僵局前,德皇顶多给予战列巡洋舰编队一定的活动权限。所以提高战巡的比例降低战列舰的比例就相当于给予公海舰队更多的行动能力。同时。可以考虑把3条华而不实的装甲巡洋舰去掉而把资源让给战巡。从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和布鲁歇尔号的战沉就可以看出,这些造价高昂的装巡在面对战巡是基本无用,即使是英国最早的无敌号战巡,也不是布鲁歇尔不可对付的。而两者的造价,仅仅相差了36万英镑。(布鲁歇尔是139万英镑,无敌是175。2万英镑)所以。对于整体势力居于弱势的德国来说,把每一个马克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强化潜艇部队,至于原因吗,自然不必说,破交作战的主力,同时可以牵制英国皇家海军的大量护航兵力,间接支援了主力舰队。。…。



  所以从一个局外这的角度来看,徐杰对德国公海舰队是抱着惋惜的心情的,而在于这位德国海军之父的交流中,徐杰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了一些自己对海战的感悟。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居然直接影响到了那场25年后的战争。



  。
第四十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
  “阁下也对该级穹甲巡洋舰感兴趣?”徐杰饶有兴趣的问道。



  “是这样的,这是一条非常均衡优秀的战舰,各方面性能超过了德意志帝国所有正在服役的穹甲巡洋舰。”提尔皮茨说道。



  “但是该型战舰并不适合贵国国情。”徐杰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为什么?”提尔皮茨不解的问道。“难道阁下认为**级穹甲巡洋舰不是一个条优秀的战舰?”



  “战舰不仅仅是看性能的,这就好比一件衣服,一件华丽的礼服用在于出席舞会自然是十分的合适,但是这件华丽的礼服对于登山者来说却并不合适,还不如一件麻布衣服。”徐杰笑着说道。徐杰绝非说这番话绝非一时兴起,熟知历史的他非常明白,无论自己能否在甲午中扭转战局,欧洲必然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让双方两败俱伤,进而削弱英国法国荷兰对远东的控制力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即使在他那个时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族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欧洲强国之间彼此牵制消耗的越厉害,对今后中国的发展就会越有利。所以从为将来中国利益的考虑,徐杰有心在海军问题上对提尔皮茨指点一二。他也不怕德国海军真的把英国海军打垮。。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从1战双方的国力来看,德国很难完成拜恩后续舰的建造工作。而且即使完成了马肯森,约克级的部分建造工作,英国皇家海军还有胡德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和R级的后续舰计划,所以,德国海军打赢英国海军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有米勒加的保佑,德国以抽中500万大奖的运气打垮了英国海军,随后加入的美国海军照样可以把德国残部死死的锁在北海。美国的那一票装备了14寸火炮的铁乌龟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同的国家要有自己的海军战略,例如英法,他们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海军力量居于优势,他们的海军不仅仅是要在决战中可以压倒对手,而且还要保证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交通线安全,所以为了对付对方的远洋袭击舰,他们需要装备火力强速度快的穹甲巡洋舰。而像俄罗斯,他没有和英法一样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但是作为一个次一等的海军强国,除了谋求和第一流海军强国一战的实力外,远洋破交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战术。所以他们需要装备快船(当年在1895年服役的留里克1世号装甲巡洋舰本质上就是一艘大号的破交舰)而作为地中海国家的意大利。因为既没有大片的殖民地,同时又以地中海这个澡盆作为预设战场,所以意大利的战舰可以降低部分适航性的要求而强化其它性能,把**级穹甲巡洋舰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力量也是可以的。”徐杰认真的解释道。



  “哪阁下认为,德国需要什么样的海军?”提尔皮茨发现在徐杰的话中并没有发现有关德国海军的内容,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尊贵的首相大人不是已经为德国海军发展定下基调了吗?阁下应该十分了解的。何须我这个外国人多嘴?”徐杰嘴角微微一笑,说道。历史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铁血宰相在大陆问题上一向以强硬著称,在德意志同意的过程中,先和奥匈帝国联手打败丹麦,然后又和奥地利帝国开战,两场大战打完,德国获得了丹麦两个州的领土并将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体系之外。随后更是发动了普法战争。并在色当会战中一战定乾坤。让法兰西第三帝国在短短的几周之内灰飞烟灭。并一举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但是,这位首相在陆上强硬的同时,在大洋上却十分保守。俾斯麦一生奉行近海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