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259章

问镜-第259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昊典?这位不正是太初无形剑的上任剑主吗?

余慈忙取出缠在手臂上的太初无形剑,在院中一绕,意外的是,此剑竟然全无感应。余慈这才想到,玄黄曾说起过,此剑因材质特殊,无法祭炼,无人能在上面留下气息印记之类,用它感应,无异于问道于盲。

可最初时选择此地的冲动,又从何而来?

余慈拿着绣品细纱,细细打量,越看越觉得眼熟。无论是那红莹莹的颜色、细腻的针脚、又或是半成图案的风格,都似曾相识。

“啪”地一击掌,余慈迅速醒悟:“化芒纱!”

这大红细纱,不正是他得到的两幅化芒纱的翻版吗?类似的两幅红纱,一幅他在止心观外山道上,击杀南松子得来;另一幅则是在天裂谷中,从褚妍手中获得。此物之上,列着修炼诛神刺的外道法门,前段时间在山门,余慈还借它出去,帮梦微师姐恢复伤势来着。

他立刻将两幅红纱取出来,与手中未完成的绣品仔细比对,果然材质、针法都极其相似。且这还不止,当几幅红纱凑在一起的时候,上面分明亮起莹莹光芒,同时有微妙的气机流动。

呃,等下,不是这里……

未完工的绣品除了来历不凡,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真正引起气机变化的源头,还在别处。余慈最初以为是在屋子里,但是仔细分辨就发现,目标在他后面——也就是院落之外。

余慈毫不迟疑,转身大步走了出去。刚一踏出院门,排荡的云气便又聚集起来,演化情景。余慈本不想为其惑,但在此刻,反而不如在院子里时感应得清楚,而一旦他用心在那些情景上,微妙的气机感应就接续成线,遥遥呼应。

眯起眼睛,拉远的视角重现,余慈又看到了那条长达千丈,蜿蜒于云天之上的天龙之身。只是此刻,天龙已经血洒长空,因其充沛的气血催动,半透着金色的鲜血像是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

鲜血化为背景,又或是悬空的画布,每一片血雨洒下,涌动的云气都变幻着图案,且不是那种随意的泼洒,而是深有法度。像是……像是手里的大红细纱放大千倍、万倍,无数气芒在上面跳跃,就像是细腻的针脚,和剧烈扭动的天龙一起,勾勒出似曾相识的图案。

前面最易分辨的,是一串字形:诛神刺外道炼法!

果然是同出一源!

余慈心神一振,分辨出前面的字形,后面的就好办多了。云气幻化的情境一直存在,巨大化的“细纱”将一切细节都呈现在眼前。其实那不过就是几百个字,神识一扫,便能全记下来。

只是,记忆是一回事,理解或领悟则是另一回事,余慈看着血雨倾泄,有些发呆。“远方”庞大的天龙之躯剧烈挣动,每一次甩击都掀动百里云海,声势惊人。而天龙之前的修士,一斩之后,再不出手,只是冷眼看着天龙巨躯之内,一喷洒出来的鲜血,冷酷而坚决。

巨大化的“细纱”早已成形,血雨依旧倾洒,但已不是扩展纹路图案,而是遥遥与之呼应,每次天龙咆哮挣扎,鲜血洒落,虚空中凝成的法门字迹都有部分发亮,几次三番,余慈忽然明白:

“这是细纱上的法门演示。”既是演示法门的杀伤,又是演示运用的手段,诸般奥妙一层层演化,如师授徒,非常详细。

可惜,天下或有神资天纵之辈,参悟各类艰深法门不费吹灭之力,余慈却还不在此列。简单地说,纵有演示,这数百字的法诀,他仍理解不了。

太难了!

类似的字迹,在百灵化芒纱上有,在南松子那幅红纱上也有。此时余慈已经认定,这几幅完成、未完成的细纱绣品,必然是那位传说中的“昊典大人”所作。按照目前所见,所有大红细纱上,可能全部都是“诛神刺外道炼法”,也即修行界名声最大的阴毒“暗器”炼制之术。

同样的题目,同样是“化芒生刺”的法门,让人很吃惊的是,两幅红纱上的法门记录,一个是收集百种生灵怨煞之气,汇而成型;另一个则是要培育出自身心魔煞气,分成十股,层层叠炼,走的路子几乎完全不同。依照“百灵化芒纱”的命名方式,那幅从南松子身上得来的红纱,叫“十阴化芒纱”,还颇为应景。

把“百灵”之技和“十阴”之法比较,前者难度低、入门易,但依照那种方式炼成诛神刺,失之于驳杂,论威力,褚妍使出的诛神刺,显然也比南松子那手来得逊色。但后者一来炼制难度甚高,二来极是凶险,门槛无疑是大大提升了。

而如今,不提威力如何,只论修习炼制的难度,这一个“屠龙”的法门,比前两者又要高出许多。

毕竟前两者无论怎么复杂艰难,都还是余慈见得到、摸得着的手段。但眼前这法门,却是似是建立在虚无中,只有前面两幅红纱的法诀片断偶尔与之勾连,其中矛盾不通之处,直令人匪夷所思。

相比之下,倒是天龙的挣扎和咆哮,引去余慈更多注意。

虽然心内虚空中,积蓄着一道天龙真形之气,但余慈还是第一次见到天龙法相,分外为它霸绝天下的姿态所震撼——即使被剑仙全面压制,天龙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挣扎,刚烈、强韧、桀骜不驯,这些或正面或负面的感应传递回来,余慈猛然间觉得,心内虚空的鱼龙影像变得更为清晰。

只因这一神通外相,终于找到了明确的参照。

这些影像或许是幻术,但想也知道,必然是源自于真实的留影。

天龙真形之气蠢蠢欲动,继承自太古天龙的血脉、源自于本能的桀傲,就算是沉睡无数劫的漫长时光,也依然存在。余慈的神魂便受其影响,变得非常兴奋,连带着外延感应也敏锐起来。

“嘿!”他吐气开声,猛地飞身纵起,在虚空中一抓,穿透云气,已捉到了实物,猛向回收,却见火红的细纱迎风飘动,乍看去和手中其他两幅一般无二。

红纱入手,周围云气演化突地一窒,像是给抽去了主心骨,随后崩解。

“是以细纱为寄托之物吗?”

余慈大概了解了,这漫天云烟正是某位大神通之士,借此纱异力为根基,凝成的一个幻阵。其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人们最快地领悟其中蕴含的高超技巧。可惜,余慈错过了机会。

但这都不重要了,蓦地敏锐起来的外沿感应——说白了就是对放出的神意星芒的感应,突地给了余慈强烈的刺激。他眉心一跳,对着那边一个念头打过去:

“怎么回事?”

这次,玄黄的回应来得很慢,也只有两句话:“树冠之上是剑经……不陪你了。”

超级悲剧的状态,本来明天想补上,也不成了,只有等下周一。

第三百三十三章困局

这显然是一个意外的回应。所谓的剑经、树冠,余慈都能明白,可后半句,却是透出强烈的不祥意味儿。

余慈的脸色沉了下去,前面想到的一些事情纷至沓来。玄黄没有及时灭掉沉剑窟主人,就代表着意外的发生,但眼下这情况,却是超出他的预估范围了。

“喂,回个话!”

余慈再次通过神意星芒召唤,可玄黄此后一直保持沉默。非但如此,余慈渐渐又感到,远方的神意星芒越发地微弱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要知以玄黄杀剑的威力,神意星芒其实是打不下去的,能够驻留在其中,全是靠了玄黄的帮忙。现在出了什么问题,让玄黄连这一点儿力气都吝啬了?

余慈咬了咬牙,大概估算了下距离,将心神移了过去。

星轨剑域的面积倒也不大,余慈和玄黄的距离严格来说,只有十余里左右,只是其中禁制层叠,寻常人根本是寸步难行,不过有神意星芒为介质,自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小家伙”等的经验在前,移换心神的手段,对余慈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只一闪念的功夫,神魂已经分出一缕神识,跨空而去,二十里距离也是转眼即至。

“锵”地一声鸣响,余慈还没真正贴合进去,便被这清越的剑吟震了一回,震荡反馈回来,他呃了一声,忙盘腿坐下,总算没有被眩晕击倒,侥是如此,那剑吟声从神魂而至肉身,一条线碾进来,仍让他周身气脉为之震动,感觉决不好受。

“让我进去!”

余慈有些恼怒,相距二十里路,他分出的这缕神识也只能感应到神意星芒而已,若是被剑气拒之在外,便无半点儿意义。

玄黄没有回应。

余慈正要再沟通,袖中照神铜鉴突地轻颤一记,下一刻,磅礴剑气迸发,还有那冻彻骨髓的凛冽杀意,便如一场风暴,瞬间将他分出的神识吞没掉。余慈连叫骂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更早一线,他和玄黄之间唯一的联系渠道,就此断绝。

与玄黄融在一起的神意星芒,被碾得粉碎。

猛地睁开眼睛,余慈却是在发呆。说起来,这还是他头一回“见到”神意星芒被毁,神魂也遭反噬,受了点儿伤。但相较于此事背后的危机,那又完全不算什么了。

神意星芒一毁,他和外界的联系就此断绝,周边云气潮起潮落,却是寂静无声,他在此处,竟是难言的孤寂阴冷。

这种心态一出,余慈就大力摇头,在这里干等着,又怎会是他的性情?

他跳起身来,也不管玄黄如何吩咐,急步向前,想从这里出去,可沿着云路小径走到“树干”上,回到原来进入的归来庄的位置,那个牌坊依旧不见,余慈能看到的,还是青空无尽,难见边际,要是跳下去,摔死的可能性可说是十成十。

那位无劫大人虚空“栽树”的本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余慈有些头痛。他现在有种子真符傍身,也算是实打实的还丹修为,但因为进阶时间太短,一些还丹修士应有能力,还没完全开发出来。像是驭器飞行,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他也知道驭器飞行的法门,只是那既需要合适的飞行法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人器磨合。若是有这一手,余慈或许会冒险到那青空之中转上一圈儿……唔,要说驭器飞行,他手里倒还有一桩宝贝。

余慈翻手取出一件堆叠的素白轻纱,吸收水汽,很快就膨胀开来,有六尺方圆,浮在余慈胸前。这是鬼纱云,余慈入山门后,从宝光那里借来,现在用一下,倒是正好。

伸手一指,他引着鬼纱云往边缘外去,正准备往上跳,猛地脸色一变,身形一缩,硬往后挪。

可以浮空飞行千万里的鬼纱云,刚一飞出“归来庄”的范围,便像石头一般往下掉,要是余慈反应稍慢一点儿,就不是狼狈与否的问题了。落地之后,他长臂探出,险险在鬼纱云掉出控制范围之前抓住,才没让这件特殊的宝贝掉落下去,也算免了回头向宝光解释道歉的麻烦。

“这算什么?”

余慈可没想到,外面虚空竟然如此妖异,没有半点儿浮力也就罢了,轻若鸿毛的鬼纱云,竟硬给压得如石头一般,不知是什么缘故。

思来想去,他便有些烦了,但更多的还是无奈。这归来庄有九成可能是曲无劫布置的,这一位斩破三千世界,寻觅永沦之地,在虚空神通上,堪称造诣精深。说不定就把此地安排在哪个从未有人涉足的虚空角落里。余慈对所谓“虚空”之学,全无概念,也就结结实实被困在这里。

玄黄是不是早知如此,所以才让他过来的?那么,看来这儿还算安全……

余慈自嘲一笑,离开的心思仍是炽烈,只是稍加压制。他转身往回走。走到半截,忽地一怔:

“剑经?”

玄黄刚才传信回来,说“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