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1102章

问镜-第1102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星不加思索地回应道:“八景宫走到今天,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没做什么,最起码,是在该做的时候做事,不该做的时候坚决不做……”

乍听起来,这话又和他前面的言论相悖,不过,辛乙也好,连山也好,都听明白了里面的意思。

这仍然是符合八景宫的处事哲学,只是有着眼读的不同。

“弟子以为,做与不做,要有本有据,这个根据,包括时势之变,还有最基础的实质根基。以宇宙之大,罗刹鬼王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在真界折腾?正是她身为神主,无可奈何之故。

“神主境界,不比地仙逊色,为何落得如此窘境?却又真界特殊的法则结构之故。

“掌教圣人处授课时,弟子便有一份感觉——真界是真的不同的。天地宇宙,不可能是有明确心、有规矩法度、严丝合缝,分毫不乱的体系,但真界绝大多数时间,是这样的。

“而想要维持这种体系,总体上就需要一个闭合的状态。所以真界与无尽星海有双层缓冲,天外域是一重,碧落天域又是一重,连续的缓冲、梳理,体现的是巫神的规则。

“而这规则是单向的,没有向外扩张,影响不了无尽星海。等法则排列组合到了极限,自然就僵滞了,这个极限,其实就是地仙、神主。”

辛乙抚掌笑道:“能有这等见识,地仙尊位于你,真真只是时间问题。”

不是说见识到了,就能成就地仙,但以允星特殊的资质,却是最适合这样的修行道路。

允星对此,也是真的不怎么在意,只笑了笑,便续道:“从这个角度看,地仙要去域外,去无尽星空之,其实就是将真界的法则规矩带出去,间接做了疏导,使单向的规则外流,如果没有……真界早就崩溃掉了。

“但是,地仙出得去,神主出不去。说是五大神主,其实佛祖、道尊、那位魔主不提,对真界来说,每个世代,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一位,也只能承载一位。

“人心胜天心,故有天地法则难承之重,万物因果照映之身,不离此界,浑同此界,长以此往,神主就成了真界法则体系的核,也是注定了要僵滞掉的体系的心。

“故而,在法则体系规则不得不进行‘调整’的时候,便有剑修大兴于世,反噬使神通广大如巫神也陷入沉眠,西方佛国的‘十法界’,也成泡影。真界闭合的体系是注定了这样一个结果——东海那位是亲身经历的,她难道就乐意?”

辛乙呵呵发笑:“言之成理!巫神变,成就了真界,但这终究只是他证道之用,某种意义上,是与广袤宇宙格格不入的,这就是封闭的根源,也是他加在此界生灵身上的桎梏。

“所以你觉得,东海那位的心思,表面上看,是要把真界这盘子砸碎了,重新拼一个自己喜欢的花色。实质上,她是要趁此机会,把整个体系的性质改变掉……是不是?”

允星垂首道:“弟子是这么想的。从封闭到开放,内外贯通,她辗转腾挪余地变大;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多人的余地,像是论剑轩、各魔门、旁门、邪门,都是如此,所以,她某种意义上,得了人心之势。”

“有趣的想法。”

连山不置可否,淡淡道:“但我玄门,有道尊法统,成就地仙尊位,很大程度上便可摆脱巫神桎梏,若有决断,‘合道’而去,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维持真界目前的形势,对我玄门而言,最是有利,这一读,你可知晓?”

允星眨眨眼,满脸无辜:“那弟子还要说下去吗?”

连山哑然,辛乙则笑道:“成,就按你的思路来,纯搞推衍设计,咱们也来乱取胜。”

紧接着便问:“有一读你不能忘了,按照那位的设计,由封闭到开放,是从大肆破坏开始的,那么,此界亿兆生灵如何?”

“体系破坏掉了,必须再搭建起来,否则真界崩溃,只在旦夕之间,亿兆生灵,难有噍类。”

“所以……”

“所以弟子以为,本宗当做之事,便在于此。在挡不住人心大势的前提下,若由罗刹鬼王来做,真界亿兆生灵和血狱鬼府亿兆妖魔,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考虑前者,甚至要更省力,对真界亿兆众生而言,这便是不可估量的灾祸。宗门虽超脱世外,也不能袖手旁观。”

“东海那位为此谋划了何止三五劫的功夫?我们要做,做什么?你可有腹稿?”

“有!”

允星回答得斩钉截铁:

“三十天!先贤创立此道,便是为的今日!”i640

第一百三十一章云外论局狱中演法(下)

辛乙、连山忽地都不说话了。

允星则又使语气恢复平缓:“弟子也知道,三十六天,不论是哪种设计,其实是都是为原本真界‘闭合’的体系而设,但是从闭合到开放,若真没有任何缓冲,真界及相关虚空世界,只有四分五裂一种可能。

“这种时候,三十六天也好、十法界也好,又或者是东海那边的方案也好,起到的就是一个缓冲作用,因为我们没有巫神的神通,它注定覆盖不了重整后的世界,无法周全。

“所以,和巫神九天外域、碧落天域的双重缓冲不同,这个缓冲只会是暂时的……所谓的暂时,也许是一劫,也许是十劫,甚至会是更长时间,直到真界与无尽星空的法则体系完全对接为止。

“这一段时间内,就是此界亿兆生灵的喘息之机。渐渐各虚空世界法则归于一处,三十六天自然就完成其使命,或存或亡,将由那时的局势、那时的人们来决定——这便是弟子的推衍想法,请两位师长评议。”

连山沉默不语,倒是辛乙很快笑了起来:

“听起来还真不错,咱们和那边拼设计,其实就是失地存人的想法……按你所说,大势既成,顺势而为,这里的大思路是没错的。不过,真的操作起来,凭什么能胜过那位?又凭什么能使得各方接受?西方佛国的十法界,可是前车之鉴。”

允星垂眸道:“弟子妄言,请两位师长不要见怪。一者,玄门三十六天,本就是在东方修行界多方共识的基础上搭建起来,当年就是无劫剑仙在位时,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虽因玄门内部的矛盾,最终没有成功,但对外而言,还是各方比较能够接受的方案。”

辛乙摸着下巴,听得饶有兴味:“有一就有二,接着说。”

“二者,大势之下,虽然东海那位占了先手,不过以本宗的实力,冲突之下,其实就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局面——短时间内,谁也无法再拿出一个有效的方案。在八景宫和罗刹教之间对比,我们都不用妄自菲薄,自家的胜算还是很大的。再者……”

辛乙嘿了一声:“不用绕圈子,直接说重点。”

被辛乙看破心思,允星只能是无声一笑,垂下脸来:“再者,玄门的‘三十六天’设计,也不只一个。”

话音方落,旁边的连山就是重重一哼。

辛乙微愕,既而笑道:“你这想法有趣得紧。咱们自家人说私房话,也不用遮遮掩掩的。看你的意思,是觉得上清宗的那个,要比咱们的为优?”

越是这种时候,允星越能沉得住气。他抬起头,迎上两位师长的目光:

“弟子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宗门的设计,垂直排布诸天,受十法界的影响太大,而十法界本就是为了一个全然封闭的体系而设。西方那群大和尚,法理谨严周密,天然适合于此,再加上对于‘涅槃’的追求,使其对开放式的法则体系完全不感兴趣。这里的基础脉络,与目前的形势,是根本对立的。

“相比之下,当年上清宗拿出的四方八天的设计,经过了洗玉盟几次合议删改,已经是照顾到各门各派的最平衡方案……”

话到半截,连山断然道:“此事容后再议吧,说说更实际的东西。”

允星并不因为言论被打断而有什么心理起伏,沉静道:

“弟子对当前局面,只有一个建议,那便是拉拢蕊珠宫、羽清玄,只要不是想彻底地破坏这处虚空世界,他们的力量,是我们必须借重的。

“羽清玄的补天之力,其实也只有在这种形势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越是这样,蕊珠宫、羽清玄就是笼络的对象。罗刹鬼王当年大战太玄魔母,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我想,这也是她想让我们知道的。”

连山对此倒是赞同:“言之有理,同样的还有上清的那位。刚刚得到消息……你们看一看。”

说着,他将一道灵光打出,看到天遁宗诸阳的字样,辛乙和允星一时都是面面相觑。

罗刹鬼王打得一手好牌。

而也直接证明了允星的推断,这是一种势……人心大势。

辛乙就笑叹道:“有诸阳,有天遁宗,闻风景从的,绝对不会少了。”

“那是以后才要伤脑筋。当下,东海用一个诸阳,绊住了羽清玄。只要诸阳不怕天道反噬,又能锁定目标气机,大半个真界都在他的‘绝影三遁’暗杀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下,上清那位要直接出手?”

“如果是这样,东海很可能提前发力……”

三人都没了再谈论下去的兴致。到时候,按照八景宫的既定方针,什么紫极黄图、勘天定元,都是笑话了。

八景宫干涉?

同样有类似的风险,就是撕破脸,罗刹鬼王都能讲:我又没招惹你们,主动上门,打回去又样?

说到底,大势仍握在她手中。

这么看来,八景宫选择的余地,果然几近于无。

连山也是有决断的:“我已经知会大家,将允星的推论告之。辛师弟,辛苦你再走一趟?”

辛乙哈哈一笑:“走亲访友,理所应当。我去看看我那位手下败将,如今是怎么个模样。”

“万万小心。”

八景宫一动,代表着从“相对中立”转向“积极用事”,是对羽清玄“补天”的回应,也是对罗刹鬼王表达了某种态度。

罗刹鬼王会做出什么反应,谁也说不准。

但对八景宫来说,比之死扣着“勘天定元”,至少多了一种选择。

允星则什么话也没说,仿佛对宗门方针的骤然转变,没有任何感觉。

但谁都知,从这一刻起,允星在宗门的地位,已经决然不同了。

东海之上,洪波涌起,下探千里,亿万钧海水架起,有恢宏坚城,便在海下。

天妄城中,重重楼阁殿宇之后,废墟之上,有白衣人影,凝立不动。

作为当初后圣、罗刹交手的战场,这里已经被毁了数月之久,狼籍一片,却始终没有重建。

罗刹鬼王可不是卧薪尝胆的人物,她行走坐卧之间,无不极尽奢华,最爱享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日的冲击余波,深透此间,尤其是与太渊惊魂炮浑同一处的剑意,至今没有消散,寻常人等别说再过来盖起神庙,就是在这儿停留得久了,都可能被剑意伤到心神。

至于说让罗刹鬼王亲自动手……她暂时没这个想法。

因为,她在这散落的真意痕迹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信息。虽说近来一直很忙,但只要有了机会,就会到这里,好好琢磨感受。

不过今日,她到这儿来,却是有别的目的。

有人正穿过供奉诸多金身法相的殿堂楼阁,徐徐踱步而来,到罗刹鬼王面前,浅浅躬身,行礼如仪:

“王上。”

“白莲……我最喜白,便如大日之光,看似纯粹,实为七色混染之故;若是还原为本色,又是最好涂抹的。所以,当年你脱窍而出,问法号时,我以白莲称之。这名号,你也已经用了三劫时光了。”

“白莲深承王上恩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