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圣踪 >

第692章

圣踪-第692章

小说: 圣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向沉稳,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向这些和尚出手,其中必有隐情。于是陆正转身问赤灵道:“赤灵大哥,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让你对这几位大师出手?”(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
  以陆正所了解的赤灵大哥可是一头质朴真纯、憨直重情的赤炎豹妖。如果是在平时自己有什么事情问他,赤灵大哥绝对是会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想当初他们认识没多久,赤灵可就是把自己赤焰豹一族的来龙去脉包括他大哥赤元狰的所有事情都对陆正竹筒倒豆子般地说了出来,一点儿也不隐瞒,倒是让当时化名陆止一的陆正因为觉得有所隐瞒而感到有些愧疚呢。



  但这时陆正转身向他问出为什么要对嗔心等佛门僧人出手之时,化为赤焰豹原身的赤灵却是低声呜叫了一声,竟尔缓缓转过身子背对着陆正一言不发,趴在了地上向修行界的方向望去,神情显得十分忧伤。陆正更是吃了一惊,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赤灵大哥这是怎么了?



  陆正有七情心,对万物的七情变化感应非常,他感应到赤灵周身散发出一种极为炽烈的哀伤之意,哀伤之中更有一种深深的自责愧疚之感。是什么样的事情会让赤灵又这种感觉呢?陆正心中略一思索,便已明白了几分。他向嗔心和尚一拱手,随即走上前去蹲下身看着这头忧伤的赤焰豹,轻声道:“赤灵大哥,你是在想赤焰豹一族的族民吗?”



  赤灵凝望前方的眼睛眨了几下,似是因为终究没有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一切,只得失望地低下了头。他听见了陆正的话,却没有回答,反而把头深深埋在了双足之间。陆正见到此时的赤灵的举动赫然就是一头山野之中的赤焰豹,哪里还有半点大妖的气势,知道自己所猜测的绝对错不了。以赤灵大哥的个性,除了是赤焰豹一族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有其他任何事情会让他如此失常。



  但问题是赤焰豹一族的事情,跟眼前来自嗔怒山火焰庵的嗔心和尚他们又有什么关联呢?究竟是什么事情,会让赤灵大哥不闻不问直接就像嗔心和尚等人出手呢?眼下的情形,陆正当然不可能再去追问赤灵。便伸手在赤焰豹的背上轻拍了两下。然后起身来到嗔心和尚的面前,道:“大师,刚才您提及八苦大师,莫非便是欢喜山白虎寺的驻山。人称苦行僧的八苦大师吗?”



  嗔心和尚也见赤灵的举动,感受到这妖物居然如此悲伤,知陆正不忍在这个时候去扰动它,转而想从自己身上寻求缘故。他是佛门中人,虽然持戒严苛。但气量宽宏,和苦行僧一样,心中对人妖之分并不是如此看重,听见陆正提及苦行僧,倒是有些微讶道:“不错,难道施主认得我师兄八苦和尚吗?”



  陆正笑了起来,道:“不瞒大师,晚辈本是人间小子,正是八苦大师将我带入修行界的。当时晚辈身染奇毒,若不是大和尚殷勤辛苦。我这条小命可早就没有了。现在想来,已经是数年之前的事了。”



  嗔心和尚也感意外,道:“哦?没想到施主跟我佛门还有这样一段因缘。只是贫僧跟八苦师兄当年自佛山一别之后,已经许久没有相见。何况八苦师兄向重实行,不爱虚语,更不会向人道说自己所行善举,因此这一段缘法,倒是从未听说。”



  陆正也道:“晚辈听闻佛门极重字辈,若是同一山的师兄弟,则字辈必然相同。大师和八苦法号不同。应是一在嗔怒山,一在欢喜山的缘故,不知两位大师是如何相识的呢?”



  嗔心和尚道:“贫僧和八苦师兄相识甚早,当时我们二人都作为预位僧。在佛山修行……”



  嗔心和尚向陆正说起他和八苦和尚相识的经过,原来他们本来并不相识,嗔心和尚原本并不是出自嗔怒山,而是出身放光岭的无量精舍;苦行僧也不是出自欢喜山,而是出身无相峰的大慧寺。两人的相识就是儒嗔心和尚所言,是在佛山作为预位僧修行。



  什么是预位僧呢?佛门之中有一规矩。当十山之中的任何一名修行弟子成就知道境之后,就会获得进入佛山修行的资格,受到佛山之上的长老高僧,甚至是世间尊的亲自指点,被称为预位僧。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到达知道境的修为就具备进入佛山成为预位僧的资格,除了修为成就,还需要得到所在寺中的驻山、法座、和戒师三人一致许可才行。这三人共同的肯定,当然包括了该名弟子的心性、持戒、功德等多方面的考量!



  而佛山也并不是时时都会接纳预位僧,每一次相隔是三十年。为什么要相隔那么久呢?因为所谓的预位僧并不是单单只是为了指点这些弟子修行的精进,而是有着其他的目的。每一个预位僧都是作为要成佛门十山之中的驻山、法座和戒师的人选来培养的,这也是预位僧这一名称的来源。佛门十山十座大寺庙,共三十名驻山、法座和戒师并不是由所在的寺庙自行选出,而是皆出于佛山的指派。



  成为驻山、法座或者戒师本身就需要相应的不同的修行,所以佛山会因顺每个知道境弟子的不同特质,加以调教培养。当然这本身还会参考这些弟子本身的意愿,就算是被选入佛山,倘若弟子本身拒绝,佛山也是不会强求的。佛山对于十山每隔三十年所选出的弟子人数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定,只要是不低于十人即可。



  这些预位僧要在佛山修行很久,直到突破知命境才会获得佛山指派的资格,前往某一寺庙成为驻山、法座和戒师。也因为如此,佛门十山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每隔五十年,都会更换新的驻山、法座和戒师,所有前任都将回到佛山继续修行或者就在寺庙之中担任长老僧的职责。虽然规矩如此,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预位僧都有这样机会,首先是不是能突破知命境便是一大难关,另外一点,佛门十山的驻山、法座、戒师加起来总共也不过九十人。而佛门十山所推荐而来的知道境弟子往往会远远大于九十之数,那么超过九十之数的弟子会怎么处理呢?



  按照佛山的规矩,对于这样的弟子,往往会被指派进入人间传扬佛法。相对于在修行界而言,进入人间可不是一件令人满意的指派。因为进入人间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首先第一条,进入人间之后便不得动用神通法力,所以僧人也不得使用神通传法。而第二条则是,被指派进入人间的僧人都是不允许再进入修行界的,必须永远留在人间,直到形寿的尽头。僧人只有在寿元已尽,才允许向人间之人示现一些神通神异,表示其来历。



  因为这两条缘故,意味着在人间所面对的一切都极为艰难。不能运用神通法力,只能以身心所证之境界传扬佛法,将遇到跟凡人一样难以面对的身心磨难。佛山为什么会规定这样奇怪的规矩,一来是因为人间之人本就没有神通,二来也是表明佛祖之修行,解脱不在神通法术之中。所以很多僧人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指派,宁愿留在修行界。



  但是这样进入人间也有其好处,尤其是对于大愿之力的修行,便有着修行界难以想象的成就。另外一点,这样的僧人坐化之后,如果转世再来,那就会被再度允许进入修行界。这样的僧人会拥有上一辈子修行所证的一切,还包括极为珍贵的大愿之力,以及众生所集的心念之力,转世之后的修行相比上一世要容易的多,也更容易成就更高的境界。所以还是有些僧人会发下大愿,进入人间传法。



  这就是佛门的预位僧,对于佛门十山传承有着承上启下之功。而嗔心和尚和苦行僧就是上一届的佛门预位僧,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们在佛山修行二十年后都突破知命境成就,正赶上佛门五十年一度替换十山驻山、法座和戒师。嗔心和尚和苦行僧都没有进入人间传法,苦行僧被指派成为欢喜山白虎寺的驻山,而他则成了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师。



  嗔心和尚还说道,在佛山之时,每一个预位僧都是住在修行洞中,他的修行洞正好和苦行僧的修行洞挨的最近,因此两人也最为熟悉,加上性格脾气也算相投,所以经常一起互相指点、启发佛法修行,交情很是深厚。不过自从当初被各自指派入山之后,两人便没有再见过面了,屈指一算,已经有十年了!



  嗔心和尚身为火焰庵的戒师,因提持一庵戒律之故,所以基本上并不怎么离山。加上佛门之人注重清修,有口耳之戒,所以并不怎么喜欢谈论他人是非,所以对对方之事所知甚少。多年来嗔心和尚知道的唯一一件关于苦行僧的事,就是听说他因为犯了色戒,所以被免去了欢喜山白虎寺驻山,被带上佛山罚雕凿佛像静思过愆。



  陆正听到此,这才明白嗔心和尚的来历,原来他跟苦行僧还有这样的交情,因此对他更是敬重。听他说起苦行僧破戒之事,不由问道:“大师,大和尚破戒之事是真的吗?”(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
  嗔心和尚道:“施主这话是什么意思,贫僧有些不明白。”



  陆正说出这句话之后,也觉得自己有些失言,道:“大师别误会,晚辈只是觉得以大和尚的为人,不应该受到那样的惩罚。天地之间有多少该惩戒的人得不到惩戒,倒是一个个好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殃。”



  嗔心和尚道:“施主此言差矣!在我佛门,一切修行皆以戒为根本。戒律之前,是谁并无分别,所谓戒律也并非为判定善恶为用。立戒是为定行止,守戒是印初心。八苦他既然犯戒,就当受到惩处,跟善恶好坏无关。人善未必不犯戒,人恶未必不守戒,刚才大智僧等九人目有斜视,是心走作,所以贫僧才会依戒行罚,砥砺他们的修行,如此而已。”



  陆正听得这番话,连忙道:“是晚辈失言了,听前辈论戒开示,让晚辈受益良多。提起大和尚,请问大师,他如今仍在佛山之上吗?是否一切安好呢?”



  嗔心和尚道:“这个贫僧就不知道了,施主有所不知,贫僧这十年以来一直在嗔怒山寸步未离,直到一个月前才得到佛山传来的法旨,奉命带领大智僧等九名僧人离山前往道门风宗所在之不死神谷驻守,以抵御妖物围风宗。等贫僧等人赶到风宗之时,果然有妖物在不死神谷滋扰,当时贫僧等便立即出手,协助风宗击退妖物,那已是十数日之前的事情了。



  离开风宗之后,贫僧等并未立即回山。贫僧久未离开嗔怒山,这一番风宗之行也让贫僧动了尘念,于是所以回禀了嗔怒山之后便趁机带着众僧前往人间走一遭,历练身心。没想到刚刚在人间游历数日光景,两天前却接到驻山紧急传令,让贫僧等速速回山,因此贫僧等这才急忙匆匆赶回。正巧路过这两界山时,打算在这洞府之内休息一阵。没想便遇上了这位赤焰豹妖,不问情由便向我等攻击而来,神通极为强悍。贫僧不得已这才带领弟子结阵反击。后来的事,施主也已经知道了。贫僧便不再赘述了。”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嗔心和尚完全明白陆正提起苦行僧的缘故,正是为了缓和冲突,谋求一个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借以缓和双方矛盾。正好他心中也有此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