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花开杏林 >

第20章

花开杏林-第20章

小说: 花开杏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思拿定,拍了几下马屁:“您老的水平用处,那个也不太大了吧。不如将这个送给学生,那副书法作品就当作交换如何?”

    韩端不太擅长拍马,说出话己都有些脸红。而大着胆子跟师长做交易,更是心里不安。

    这个东西其实何老也非常喜爱,但那幅作品也是他喜欢的。最重要的是对这个学生,还真起了爱才之心。

    “哈哈,你这孩子,居然想跟我做买卖。其实,你不说,我也想送给你的。不过,那副书法太珍贵了,我可不能要。”

    “何老,这可就是您的不对了,东西有价,情义无价不是。学生就是怕您不肯收下,这个模型,还是看您老的意思。”韩端硬着头皮说自己不在在乎。

    
“小子,跟老头子耍滑头。不行,我是一定不能收的。哎,真难缠,又怕你不肯要这个模型。这样吧,先放这儿了让我欣赏,等以后什么时候你有用了,再来拿,模修论如何要拿走,到了我这个年纪,用不用都无谓了。“

    一老一少斗起了嘴,老小孩这话是一点没假,何老的心性有时也象个孩子一样。

    “外公,你跟韩大哥说什么呢,这么开心,说给我听听行不?”帮着收拾好碗筷的杜雪妍走了进来。

    
何老如何能让外孙女知道自己在跟一个比自己小了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谈交易:“呵呵,妍儿,外公在跟你韩学兄商量着要把这个模型送给他,不过条件是今天下午陪我去出个诊,可他竟然不同意,我带的那些学生想跟我出门,我一般还不同意呢,怕那几个家伙丢了我的人。你评评理,这个小子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

    韩端心里暗笑,这老爷子还够狡猾的,选择了不出声。

    “韩大哥,这么好的事儿还不同意,我外公拿这东西可宝贝呢,回到家就爱不释手,你就答应陪他去一趟不就得了吧。”

    韩端真看上了这模型,何况何老说的也有道理,以他的道行,用处自然没自己大。正好顺坡下驴,点头同意陪同出诊,其实他更想去见识一下,反倒沾了两个大便宜。

    “好呀。”杜雪妍拍手笑道,“外公,我也要一起去。”

    何老阴谋得逞,哈哈笑了起来:“妍儿,你一直不愿意跟老头子出门的,今天怎么转性了。”

    “人家高兴嘛,你就说带不带吧。”杜雪妍撒起娇来,“要不让我去就告诉外婆。”

    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韩端心里暗暗叫苦,要躲开这个好事的丫头还真是不易。
第一集 第二十五章 伴师出诊(上)
    午休时间刚过,一辆奥迪车停在了何秉书家门前,一个秘书模样的年轻人夹着个包从副驾驶的位子上下来,轻轻敲响了何家的大门。

    年轻人看来是来接老人出诊,毕恭毕敬却又难掩眼中的优越感。

    毕竟要跟老人家出门,韩端听从了妹妹的劝告,“借”穿了贺雅菲送的西装,果然大为不同,人显得格外精神。

    杜雪妍平素不怎么化妆,这次也没例外,这也是她首次跟外公出诊,特别将长发梳理整齐盘了起来。羊绒衫、牛仔裤,干净利落,不用刻意打扮,也难掩那天生丽质。

    一对少男少女站到一起,不由人不赞叹出声。

    看看杜雪妍,漂亮是勿庸置疑,乖巧活泼更不令人讨厌,韩端却总觉莫名的别扭,大概心结还是一时难以尽除。

    为表示陪外公出诊的诚意,杜雪妍抢先出手把出诊箱抱在手里。坐在车上,她就好奇地打开来看,韩端也不由侧头过去。

    
这个出诊箱可不同于以前那种木制或皮制的普通箱子,同样是高科技的产品。具有高温消毒的功能,用过的针灸针和其他器械放到里面,接上电源后,几分钟之内就能达到完全的无菌。

    呵,老爷子好东西真不少,韩端心里暗暗羡慕。

    
车子平稳地停在了市郊的一栋别墅旁,一个中年女性热情地出来迎接:“何老,可把您老人家盼来了。我父亲已经躺了床上两个多月不能下地了,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果,就等着您老这位大救星哇。”

    何秉书很谦虚地应着:“不敢,不敢。方主任,这是我的外孙女杜雪妍、学生韩端,跟老头子一起来见识一下,你不会见怪吧。”

    “看您老说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两个孩子也一定不一般。”夸奖何老之余,连杜雪妍和韩端也顺带表扬了一下。

    何老口称的方主任说话得体,一看就是个经常在场面上混的。

    果然,何秉书回头对两人说道:“这位是咱们市经委的方主任,也是魏市长的夫人。”

    方琪眼中都是笑:“看您说的,提老魏做什么呀。”

    接下来,两人又好一通寒暄。

    方琪是市长魏大海的妻子,原本是经委的一个普通职员,后妻凭夫贵,虽着丈夫的高升水涨船高就成了经委的主任。

    韩端见识所限,场面上的交往能力几乎为零,最近连遇意外,被动受杜师的启发,心性却是大有所改变。

    
何秉书专注于学术研究,业务上的权威,在中洲那是说一不二。而老人与方方面面人等打交道,说话亦相当圆滑得当,韩端多少也领教过。他默默地听着两人交谈,仔细品着隐藏话后头的味道。

    何老不仅精于精力,同时也交游颇广,大约这是他人脉极佳的重要原因吧。

    师父杜龙也说过:欲展抱负,即不能做佞臣,亦不可为谏臣。前者失之执着,后者欠缺变通,两者均不可取,看来何老所为就暗合此道。

    在当今社会,仅有专业能力还不够,更得把握好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何老这样的学科带头人。要搞个课题,申请点基金什么的,都需要跟上面保持良好的关系。

    杜雪妍对些罗里罗嗦绕弯子说话没兴趣,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这院子真大呀,当官是不一样。

    
“老爷子,您老可在孩子们面前这样说,别把花骨朵教坏了。我们家老魏虽然是市长,可老爷子生病,不还得求到您这位专家头上嘛。”方主任娇笑着,但把几个人让到了屋里。话虽谦虚,却掩不住志得意满。

    “秦妈,快沏茶,有贵客来了。”进了屋,方主任就大声吩咐。一个收拾利落的妇女应声跑了出来。

    “不用麻烦,咱们还是先看看病人。”

    躲在床上的是一位老者,勉强坐起来,身体看上去挺结实,却一脸痛苦的表情。

    方主任忙着做介绍,七绕八绕,韩端听明白了——这位父母官的父亲。

    何秉书询问了一下病史和用药的情况,做了个粗略简单,又让卧床老人伸出舌头来看看舌苔,然后仔细品评脉象。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韩端一个细微动作也不错过,“望、闻、问、切”的原理,师父已经通过特有的方式教给了他。理论上他已经相当精通,欠缺的就是实践上。

    切脉与其他中医手段不同,最重经验的积累,自非一朝一夕能够大成,他特别希望亲身实践。

    何秉书知道这个年轻人在想什么,自然不会让他失望,检查的同时做着解释,还不时讲解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老人也想知道这个理论知识丰富的男孩究竟对中医掌握到了什么程度,看过之后,点手叫韩端坐到病人面前:“小端,你也来看看。”

    韩端知道要考校他了,也学着何老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号起了脉。说实话,他手上动着,心里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脉弦浮,滑车轻,舌质红”韩端不假索就说了出来,这些东西差不多算是烂熟于心了。他能够评出大略的分别,也知道是何种脉象,但要跟实际联系起来,明显还缺乏磨练。

    医学院上了两年多,临床上的东西也算接触了一些。其实老人的病情并不麻烦,也比较常见。

    见杜老盯着自己,明白他在等自己说个诊断,可真不知怎么说才好。

    方主任紧张地看着何老,杜雪妍则好奇地看着这一老一少,心里觉得好笑。

    “嗯,这个―――老爷子象是痛风吧。”学过西医的都不难做出这个诊断,可是这病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他翻着装在心里的那些成方,想知道哪个才是适合的。

    “不错,西医上是这么叫的,在咱们中医呢统称作痹症。小端,对治疗有什么想法。”何老一边强调,一边考韩端。

    贵为市长父亲,肯定没少去别的地方看过,药吃的也不会少,还这么躺在床上,只能说明老人的病情比较顽固,这才求到了何老的头上。

    中医讲究对症、对个体施治,自己这个未出茅庐的小子,能有什么好办法?

    韩端硬着头皮说道:“何老,学生怕是想不出什么好法子,这个病就是比较难治,注意忌口,适当的锻炼。针灸、理疗可能会起到治标的作用,但根本上还是、还是”
第一集 第二十五章 伴师出诊(下)
    这些手段都是中医学的根本,但凡入了这行都会明白,不过对上手时间不长的韩端,能说出这番道理已算难能可贵,也不是很自信。

    等他吞吞吐吐的说完,时刻关注的何老狠狠地表扬了一把:“不错,小伙子有见的,说得都对。”

    在中洲这块地面上,能得到何老专家的首肯那是非常难得了。何秉书这一夸,登时让方主任和杜雪妍都对他另眼相看,杜雪妍自不必说,方琪眼里也显很感兴趣。

    不过,方大主任还是很快把渴望的眼光落到何老身上:“您老好歹得给想个办法呀,老爷子已经很久没下地活动了,再这样下去恐怕……”

    何秉书点点头:“开始只能象我这个学生说得那样,先扎扎针,疏通一下幽闭的经脉,根据恢复情况再开几副中药吃吃。”

    老人如此说,无疑承认了这是自己学生,韩端和杜雪妍对视一眼,都是一脸欣喜。

    方琪很性急:“全都拜托您老人家,要是没什么不方便就开始吧。”

    这个学生也不是白叫的,何秉书对韩端吩咐起来也不客气:“去看箱子消好毒了没有,可以了就把针取过来。”

    极泉、天府、列缺、曲池、肩贞、曲泉、交信、足三里、大都……何老一刻也不停地在以上穴位上落针。

    嗯,跟自己想的差不多,只是个别取穴偶尔有点小出入。韩端边看边思考着:如果自己会怎样,这个以阳关代替阳陵泉是不是会好一些。

    别看何秉书年逾花甲,手法轻盈至极,极短的时间内,银针就都到了应有的位置。韩端沉浸在何老美妙的手法中,这才是自己最需要学的啊。

    
“好,保留二十分钟,过会儿再看一下效果。”何秉书下完最后一根针,就迳自走到了沙发上坐下。这会儿功夫,老人的额头上居然渗出了细细地汗珠,时间虽不长还真是个很劳心劳力的活儿。

    不用他吩咐,韩端主动取过一旁的几个电疗灯,分别烤在了几个重要关节上。市长家里,这些东西自然不会缺少。

    针灸加热疗,用在慢性病不会有错,何老眼光里露出赞赏,这孩子手脚麻利,也真有眼色,都不用自己开口说了。

    方主任殷勤地端茶过来,中洲大概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人不多,何秉书却能坦然受之,他最懂得什么时候该谦逊,什么时候又该自持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