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97章

蕙质春兰-第97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远恒眼睛一亮说:“你说的有道理,我要去和白家说说。”



  文蕙说:“父亲是通过谁和白家说啊?”



  陈远恒说:“是当然是白刺史了,我们的交情还不错,白刺史身为朝廷的三品大员,在白家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除了他,还有一个人,也能和白家族里说上话。”



  文蕙问:“谁?”



  陈远恒说:“白侧妃。”



  文蕙惊讶了:“白玉晶?一个女人?”



  陈远恒说:“你不要小看了白玉晶,她可是白家族长弟弟的女儿,和那些嫁出来的白家女人不一样,她的地位高上很多。她甚至可以直接和族长说话。”



  这个还是陈文蕙不知道的呢,陈文俊显然要更了解族地的规则,就问:“一般嫁出来的都是旁支的人,比如我们家,就是大姑姑嫁出来,我们也是个旁支而已,真正的族长家,长老家的一般都不外嫁的啊?”



  陈远恒说:“你们不要小看了白玉晶,嫁给刘演是她自己提出来的。一来,她曾经去过京城,见过刘演一面,当时可能是看上了刘演的绝世容貌,二来,她觉得刘演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皇帝,一旦刘演成了皇帝,她可就是妃子了,很可能是贵妃,那白家就也算是在宫里有人了。要知道,这几代的皇帝宫里,都没有白家的妃子。”



  陈文蕙问:“是啊,怎么会没有白家的女人呢?”



  陈远恒面色古怪说:“说来也是奇怪,以前各家在宫里都有自己的族女当妃子的。但是到了先帝那一代,白家的妃子是个贵妃呢,可是最后死了,可能是宫廷斗争死掉的。白家的贵妃生的孩子也没有活下来,这样就让先帝的母亲,李妃占了先,最后成了皇后,然后现在的皇帝即位了。到了现在皇帝的时候,向现在的太子一样,娶了四家的女子作为良娣,可是白家的那个又是最先死了。到了现在太子这里,居然又是白家的先死,真是让白家气闷啊。”



  文蕙皱了眉头,这是巧合吗?陈远恒接着说:“连续的失败,给白家打击很大,白家的女孩子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别人私下里都说,是不是因为白家的女孩子太笨了,怎么每次斗争中,最先死的都是白家的。



  果然陈远恒说:”现在大家都怀疑是不是白家的女子都少跟筋,本来要和白家成亲的人家也犹豫了,白家人很是生气,族长还为此大发脾气,还和王家交恶,同太子交恶。这个时候白玉晶提出来要嫁给刘演,族长立刻就同意了。听说,这个白玉晶在白家就以智慧出名,而且在族地里就管着族里的事务是个手里有实权的人。”



  文蕙惊讶了问:“怎么,族地里能让女人管理事务吗?”



  陈远恒还没有说话,陈文俊说:“族地里生活艰苦,因为常年要和异族开战,因此,男女老少都要工作的。”



  文蕙有些震惊,这不是像前世那个社会吗?不过也有可能,毕竟这些族地都是扶苏创造的,他可是个穿越者。



  陈远恒说:“所以,我们要是想在西北种植农业,一个要和蓝尚翰说,一个要和白玉晶,白嘉原说,只要他们都同意了,大概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陈文蕙突然神秘的一笑说:“有个人要渔翁得利了。”



  陈远恒问:“谁?”



  陈文蕙说:“刘演。本来,通过海贸,他把我们陈家绑在了他的争储战车上,现在,他又可以通过种棉花把白家绑在他的战车上。如果他得到了四大家族中的白家和陈家的支持,一定能轻易打败王家支持的太子了。”…



  陈远恒眼睛一亮说:“是啊 ,那我们的努力就能成功了。恩,这个要好好谋划一番,怎么样夺得最大的利益。我要和白嘉原还有四皇子一起商议一下了。”



  陈文蕙点点头。



  晚间,陈文蕙独自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窗外种的一片秋菊,突然想到,也许不用去和陈文凤交易了,要想帮助瑶珍,和白玉晶交易可能还更好一些。现在通过瑶珍的述说,刘演的府里,已经分成了两派了,陈文凤一派,白玉晶一派,李书玉早就倒向了陈文凤,就是王瑶珍还没有站队,现在,文蕙觉得,瑶珍可以站队了,应该站在白玉晶这一边。



  那天添妆的时候,陈文蕙就发现了,白玉晶是个很有手腕的人,这绝对是个聪明人。哎,想到这里陈文蕙不禁感叹,刘演长的好看实在是太占便宜了。他走到哪里都有女人给他帮忙,任何女子,一见到他就要想着法子嫁给他,然后奉献毕生精力给他,帮助他通向太子之路。陈文凤如此,王瑶珍如此,这个白玉晶也是这样。



  还好自己聪明睿智,没有被刘演的美色所迷惑。其实,两世为人,文蕙早就看清了刘演。他是对文蕙有感情,这个可不是非卿不娶那种感情。确切的说,刘演这种人长着一副情种的模样,待女人也很温柔,实际上,他是个冷面冷心的人,他的心里除了他的目标,别的一切都可以牺牲。这种人恰恰是文蕙所不喜欢的。所以,文蕙对于刘演的情意一点都不为所动。



  但是这种人也有这种人的好处,这种人都是工作狂,为了目标奋勇前进,和这样的人做夫妻是件不幸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作为合作伙伴则是最好的事情了。



  文蕙想到这里决定,等父亲和白玉晶,白嘉原商议好了以后,自己要去找白玉晶谈判一下了。



  ps:



  第三更送上,求订阅,求粉红。明天还是三更。
第二百八十章 出口茶
  接着就到了明珠回门的日子了。柳敬原和明珠一起带着礼物回到了胡氏居住的地方。胡氏看到女儿女婿,眼泪都流出来了。想想也是,一个和离的女人有多艰苦,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女儿抚养成人,而且还把女儿风光出嫁,这真是以前她想也想不到的。



  文蕙早就在胡家等着了,看到胡氏哭,笑着说:“胡姨,这是因为要举行成亲仪式,柳家才住在官衙的,等婚礼过去,柳老爷和柳夫人都回京城去了,明珠姐姐和柳哥哥就都搬回来住了。到时候你不就每天都能见到明珠姐姐了吗?还多了半个儿子呢。”



  胡氏一想也是,柳敬原早就把租金给了胡氏了,说好了租胡氏的宅子,只是在同一个宅子里嫁娶不太合适,所以,柳敬原才和家人住到官衙,等到婚礼结束,柳敬原和明珠就要搬回来住了。毕竟官衙里地方浅窄,哪里住的下,别说住人,就是放明珠的嫁妆都没有地方放。所以,当日明珠成亲的时候十里红妆,从胡宅里抬出去,转一个圈,还都是放在胡家。



  胡氏一想,过几天就能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了,眼泪也没有了,笑呵呵的。



  白氏很繁忙,胡氏对于这些庶务都不太懂,一切招待,仪式都是白氏主持的。白氏看到义女明珠和柳敬原夫妻恩爱的样子,心里也是喜欢的紧。



  文蕙当然少不了打趣明珠,明珠恨恨的说:“哼,等将来你成亲的时候,我一定要报复过来。”惹得文蕙哈哈哈大笑。



  时间过的很快,明珠婚礼后不久,柳家老夫妻都要回京城去了。毕竟京城还有铺子,田庄要照料 。走之前。柳老爷果然把江南的茶场和茶山都交给了明珠管理。



  等柳老爷回去后,明珠夫妻就搬到胡宅去住了。这个时候,文蕙兄妹三人也要准备着远离家门了。这一次。文俊夫妻和文蕙还是去上海城,文麟则是先到上海城。然后带着陈族采买的物品要去族地了,这一去过年都不能回来,惹得白氏伤心不已。



  文蕙这天正在准备去上海的东西,明珠的丫鬟走过来,请文蕙过去一下。文蕙收拾了一下,坐着车就过去了。



  两家本来离的就近,不一会儿就到了。文蕙见了明珠问:“柳哥哥呢?”



  明珠说:“他上衙门去了。这些天堆积这么多事务,他赶紧去处理了。”



  文蕙想想也是,柳敬原可是刘演的左膀右臂啊。文蕙问:“姐姐,叫我来又什么事情啊?”



  明珠苦笑一下说:“还真是让你给猜着了。我公公还真是把茶山,茶场的事情都交给我了。我这两天一看,居然每年只是赚那一点点钱,真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经营的。”



  文蕙问:“是茶叶产量不大吗?”



  明珠说:“这个倒不是,主要是茶叶产量太大。茶的品质又不太好,销量就小,这样老是剩下,时间久了,不亏损都是好的了。怎么还能赚钱呢?”



  文蕙点点头说:“早就听说柳家这一代不怎么会经营了,果然如此,他们家娶了你可是好了,你赶紧把家里的茶山,茶场给救一救吧。”



  明珠说:“哎呀,我是神仙吗?他们经营着亏本,我经营着就要赚钱?”



  文蕙笑了说:“其实也不是一定要赚钱,可是也不能眼看着家里的产业亏啊,你怎么打算的?一定是已经想好了办法才让我来的。”…



  明珠抿嘴一笑说:“你呀,真是个鬼灵精。我是想好了。第一个,先要派我的管家去那些茶山,茶场看看,如果是茶树的品种不好,就慢慢的换上新的茶树,如果是管事中饱私囊了,就换掉,如果是制作茶的工艺不好,我这里有好的抄茶的法子,回头传下去,顾上师傅重新做新茶。”



  文蕙点点头说:“恩,姐姐,你的打算很好啊。我知道的,以前胡姨曾经教我们茶道,你家里肯定有好的抄茶的方子。”



  明珠笑了一下说:“这个却不是我母亲的那些方子,母亲的那些方子,还是太大众化了一些。我这个方子是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外祖父给我的。我外祖父可是天下公认的才子,天文地理,杂家医学,没有不会的。”



  文蕙才想起来,明珠是有个黄药师一般的外祖父胡知礼。就笑着说:“哎,你手中的方子一定能把你家的茶场给振作起来的。那还找我干什么?”



  明珠笑的更灿烂了说:“新的方法需要新的茶树,新的制作工艺,那都不是一天两天里能完成的,少说也要三五年。那这三五年里我不能就这样眼看着我的茶场和茶山就这么亏着啊?”



  文蕙想想也是,就问:“那你想怎么办啊?”



  明珠说:“我家的库房还存着如山一般的茶叶,这些都不是新茶了,往哪里去卖呢?我得想法子把这些销售掉才行。还有,我们现在每年还有大量的茶叶产出,都不好销售,这些都是新茶,也要找到买家。于是,我就想到了你。你家不是鱼海船去倭国,高句丽,新罗吗?我想着,把旧茶制成茶砖,这样新茶旧茶一起往海外销售。茶砖卖便宜点,新茶贵一点,总是个销路啊,比放在大楚一点卖不出去强啊。”



  文蕙说:“你这个法子好。反正那些海外的人哪里像我们大楚喝茶喝的这么精细。给点茶砖就能满足他们了。而且,凡是这些东西,一到了海外都是成倍的利润,你家的茶叶一定是不愁销路的。本来,茶叶的利润就最大,还要超过丝绸和瓷器 。因为茶叶的需求量大啊。不过,现在海外茶叶的销售都掌握在几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