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312章

蕙质春兰-第312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荷忙答应了。



  桂玉霞忙说:“我们这才进府里这几天,已经赏赐不断了,还没有为府里干活呢?哪里还敢再领赏赐?”



  陈文蕙说:“给你你就收下,我这里做事情。有功就赏。有错就罚。你们招来这么多女工。就是立了一功。当然是要赏赐的。你回去跟你的姐妹们说,要是她们一边干活,一边还能把徒弟教导好,一个月后,我们出发前,要是徒弟们超过十个达到了我府里一般绣娘的水平,我就给师傅每人赏赐一对赤金手镯,徒弟们每人赏赐一对银手镯。”



  桂玉霞大喜。忙要站起来,跪谢。



  陈文蕙摆摆手止住了说:“我这里不爱这些虚的,赶紧抓紧时间吃饭。对了你还没有说你什么时候成亲呢?”



  桂玉霞脸都红了说:“我和大牛哥商议了,半个月后,大牛哥可以站立起来了,我们就简单的办一下婚事。我们的年龄都这么大了,也不用大办,我还是个府里的奴婢,就给主子磕个头,请姐妹们吃个饭就行了。”



  陈文蕙笑着说:“年纪大。你们也是初婚啊?怎么能不大办呢?至于说奴婢的话,我们府里的大丫鬟们出嫁都是风风光光的。哪里有你说的那样。难道奴婢就不是人了吗?我们家待府里的奴仆们可是像对待自己一家人一样的。这样吧,你也别管了,你事情也多,我都交给陈材家的去办好了,她办事是办老了的,一定能弄的妥妥贴贴,热闹又不繁琐。”



  桂玉霞羞的饭都吃不下去了。



  陈文蕙看她这个样子也觉得好笑,就忙岔开话题说:“我还有问题问你呢。你哪些姐妹们除了你还有三个跟着我去南洋的,有家里人愿意跟着去南洋建家业的没有?”



  桂玉霞忙说:“这三个每个家里都愿意跟着。这三个其中京城的只有一个,那两个都和我一样是京城附近乡里的人家,很是贫困的,当然愿意一起去。不但家里愿意去,就是亲戚也要跟着一起去。加一起也有十来家子呢。不知道人数是不是太多了?”…



  陈文蕙笑了说:“我早就说过,人是越多越好的,我不怕花钱的。这样说来,你们又立了一功。嗯,赏点什么好呢?”



  桂玉霞忙说:“郡主已经赏赐的很多了,不用赏赐了。”



  陈文蕙噗嗤笑了说:“我的饭都要喷了。这样吧,就不赏赐首饰了,每人赏赐一匹棉布,留着给家里人做衣服吧。”



  桂玉霞忙又要谢,突然想起啦,刚刚郡主说了,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就又止住了。



  陈文蕙说:“一般我们的百姓都是故土难离,怎么你们的亲眷们都愿意跟着你们去南洋呢?还能招这么多徒弟?”



  桂玉霞说:“说起来,我也是有些意外,居然能招到这么多人,而且,我们家的亲戚居然都愿意跟着我去南洋。后来,我问了村长。村长说,因为郡主的名声好。郡主之前帮着皇贵妃娘娘办医院,办养善堂,这京城一带的百姓都受惠很多,都在称颂皇贵妃娘娘和郡主您呢。现在听说是跟着郡主去南洋,当然就没有怀疑,也愿意帮着郡主把南洋建设好,以报答郡主的恩情。还有,郡主是个说到做到的,养善堂办的这么好,在百姓中很有信誉,所以,我一说,郡主说了,去南洋有发展,他们立刻就相信了,这才愿意举家搬迁,或者是送姑娘媳妇子跟着去南洋。”



  陈文蕙有些意外,不由得停住了筷子,说:“居然还有这样的原因。看来,这人一定是要多做善事的,我说呢,历朝历代百姓迁移都是个大事情,都很难办,故土难离,这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怎么我这样做却没有碰上什么大困难呢。对了,之前迁徙江南的百姓去夷洲岛的时候,是因为救灾,在百姓中间有信誉,再加上那个时候,我父亲是刺史,在江南一带多有善政。现在来到京城,可以说,我父亲能影响的可是不多了。我们又没有什么对京畿百姓的恩德,可能要难办一些,所以,我二哥,特地去了江南招工匠。没有想到,我在京城还办了养善堂,还有医院,这样算来,也算是有些威望,有些信誉,恩,是不是在京城再多招一些呢?”



  这些人自然不敢说话,她们做事情还可以,可是做决策可是就不行了。这下子陈文蕙一下子想起来自己的秋碧几个了,她们见多识广,一定能给自己提出中肯的意见来,看样子,玉锦这四个还是要多多培养。



  这个时候,桂玉霞怯怯的说:“郡主,我认为还是不要在京城大肆的招人,像这样,我们自己带的亲眷,别人是没有话说的,可是要是经官动府的大肆招募,恐怕京城中,那些高官就不高兴了。手下的百姓都跑了,他们还管着谁去?宫里的皇上可能也不高兴呢。”



  桂玉霞的话让陈文蕙沉思了一下说:“玉霞啊,你说的很对啊,考虑的周全,不愧是宫里出来的,这政治敏感性就是强啊。我没有考虑好啊。行了,就这样悄悄的招吧,这样还可靠些,一下子不能要求过多了。”



  桂玉霞还想说什么忍住了。



  陈文蕙说:“你想问什么?”



  桂玉霞说:“恩,那个,我想问,什么是政治敏感性。”



  陈文蕙笑了起来。夏荷和桂玉霞刚刚聊了好大一会儿,已经熟悉了,就忙说:“我们姑娘经常有这些奇怪的词,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你不用管,应该是好话来着。以后,听习惯了就好了。我们夫人以前还问一下,现在也不问了。”…



  桂玉霞忙低着头偷笑。



  陈文蕙有些不好意思说:“夏荷,你这个小妮子也敢笑话我,真是,还不快吃饭。吃完了还有很多事情做呢。对了,一会儿,我要和二哥去挑选战俘和犯官,你们赶紧带上一些红包,银两之类的。虽然皇上把人赏给我了,这官员们还是要打点一下的,礼多人不怪吗。”



  玉锦忙答应了。



  大家赶紧加紧时间吃饭。一会儿都吃完了,玉锦就赶紧离开桌子忙去了,夏荷过来准备了漱口水给文蕙用,夏雨拿来了洗手的盆,伺候着文蕙洗了手。玉带则是和桂玉霞一起帮着小丫鬟们把桌子撤下去了。



  陈文蕙则是对玉霞说:“你先回去安排吧,我这里有她们呢。”



  桂玉霞忙说:“姐妹们都说,我们得到郡主这么多赏赐,连一个绣活儿都没有给郡主做呢,我们也知道,郡主的活儿都是府里最好的绣娘们做的。要是不嫌弃我们笨拙,也给我们分配一些吧。”



  陈文蕙笑着说:“你们可是大楚最好的绣娘了,哪里笨拙了,只是,我的衣服多的都穿不完,哪里还需要做新的,你们教导徒弟都忙不过来了。”



  桂玉霞说:“教导徒弟也不耽误我们干绣活儿啊,还是请郡主给我们分配点活儿吧,要不我们光是闲着心里也不舒服啊。”



  陈文蕙就对夏荷说:“那好吧,既然这样,你们看分配给她们一些什么活计好,不过,不要多,还是以教导徒弟为主。”



  夏荷说:“姑娘现在虽然已经开始穿秋装了,但是,南洋那边还是很热的,这冬天的衣服就不用做了,还是做几件夏天的衣服吧。还有,玉霞姐姐们的技术更高一些,还是请她们帮着做一套礼服吧,留着将来到南洋开始建城,姑娘不是说要举行奠基仪式吗?正好穿礼服吧。至于款式也请玉霞姐姐设计吧。我们都不擅长这个,玉霞姐姐在宫里应该礼服做的多一些。还有,这姑娘已经是郡主了,郡主的品级服饰还没有,这方面,玉霞姐姐们应该是熟手了,就交给玉霞姐姐们可好?”



  文蕙说:“行,你分配的很好。你一会儿领了布料给玉霞姐姐,对了,还是带着玉霞姐姐一起去库房选布料吧。一会儿和首饰一起拿过去。”



  说完,文蕙就进了内室休息等待二哥来接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怪的话。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怪的话 ,



  
第一百九十章 论本事算钱
  玉霞跟着夏荷去库房取了衣料,这个去的是布料库房,里面自然是琳琅满目的衣料,玉霞在宫里见多识广,宫里的材料库也是常去的,对于各种布料了解的比夏荷还要清楚,因此,哪里适合做礼服,立刻就挑选了出来。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是玉霞心里还是很震惊,看样子,郡主真的很有钱,这库房里面居然有这么多珍贵的衣料。据说,这还只是郡主自己的库房,府里的库房要更大,东西更多一些,真是财雄势大啊。后来,夏荷带着玉霞去了一个小房间,这个是首饰房,比衣料房是小了很多,但是光是首饰就要一个房间存放,也是很惊人了。这个房间,夏荷没有让玉霞进去,玉霞很很识趣的站在外面等。一会儿,夏荷出来了,取了银钗子带着玉霞去了她们居住的跨院。



  小院子里,那些宫里的绣娘们都等着呢,一看到玉霞跟着夏荷过来了,她们在深宫多年,都是精明的人,都知道夏荷是文蕙身边的大丫鬟,权势很大,忙站好,低眉顺眼的,夏荷笑着说:“各位姐姐,在我们府里可不像是宫里,没有这么多规矩,尤其是我们姑娘最是体恤下人的,我们在姑娘们面前都没有这么规矩的。”



  这些绣娘们都没有吭声,玉霞说:“各位姐妹们,夏荷姑娘说的是真的,郡主可是一点架子都没有的,而且,郡主不喜欢繁文缛%万%书%吧% 。nSB。M节,我们今后也要松泛些才好。”



  玉霞的话,她们还是听的。不由得左右互相看了看。但是多年养成的规矩。使得她们即使是放松也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玉霞说:“夏荷姑娘来,是给我们发放郡主的赏赐的,还要给我们分配一下活计。”



  这下子大家都不淡定了,怎么又有赏赐呢?这不是昨天大家回家刚刚给的安家费,首饰吗?而且,这个月还没有干活,月例银子已经发放了。还给什么赏赐呢?这郡主比皇上还有钱?怎么比皇宫中发放赏赐的机会还多啊?



  夏荷说:“我们姑娘说了,你们这一次招了这么多徒弟为姑娘立下了功劳。所以,姑娘说了,赏赐每人一对银钗子。”



  说完拿出来一个小盒子,一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八对银钗子,其中莲花的两对,盆景的两对,梅花的两对,花鸟的两对,都是很精致的,这些绣娘们哪怕是在宫里见惯了精品。也不禁看了很是喜欢。



  夏荷转手交给了玉霞,这个等夏荷走了以后。自然是玉霞来给大家发放的。



  夏荷又说:“因为皇上赏赐给我们姑娘二十万民夫。我们姑娘要给这二十万人发放衣服,每人四套。这就是八十万套衣服。这个订单已经给了翠锦楼的工坊去做。可是订单太大了,翠锦楼的绣娘们不够了,正好你们这新来了一百多个绣娘。本来,按照我们府里的规矩,你们每人每个月按一等绣娘的月例拿,那就是每月一两银子。要是能教导出来十个达到我们府里普通绣娘水平的徒弟就能成为管事,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要是教导处五个,就是小管事的五两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