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2章

蕙质春兰-第2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三、四、五姨娘都已经或走,或亡,唯一生了儿子的六姨娘也早早就亡故了,所以,李氏的老封君生活很好,也不想让唯一的一个庶子在身边碍眼,故意装出体贴的样子,嘱咐白氏随夫上任,说,“我这里有你大嫂,二嫂,不用你尽孝,要尽孝就跟着三儿去任上,好好打理,莫要丢了我们陈家的脸面。“因此,白氏得以顺利带领子女们随夫上任。否则,按照大家族的规矩,庶子离开家族,嫡子为了挟制庶子往往会以孝道为名,将其子女妻子扣下。



  白氏离开压抑的京城,来到安城,这里虽然没有京中繁华,但是身为知县夫人却是群雌之首,很是舒心。唯一遗憾的是小女儿因为当年胎没稳,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病体缠身。如今,女儿大好了,日子自然是极为舒服了。白氏从京里带了六个丫鬟出来,因为儿子女儿都小,只是在身边留下紫玉、青霜两个,给了大儿子一个碧纹,二儿子一个碧水,女儿最小,身子又不好,因此给了两个。这六个丫头都是陈府里出来的,能力规矩都是极好的。飞光和吟红两个将陈文蕙伺候得很好,饶是如此,白氏还是觉得女儿受了委屈,因为在京里的大宅中,夫人是四个大丫鬟,六个二等,老夫人是八个大丫鬟,十二个二等,姑娘们身边大丫鬟两个,二等四个,另外有奶妈,粗使婆子等等。陈文蕙前世虽也出身小康家庭,但是在那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又怎么会有如此可心的佣人呢,为此,陈文蕙很是感叹一把。古人实在是太奢侈了,一个人需要这么多人伺候,怪不得看《红楼梦》的时候觉得她们总是被簇拥着。同时感叹那些才子佳人的小说都是骗人的,看这个阵势,上个厕所都有一堆人伺候着,哪里有机会和才子单独约会,私奔啊。



  通过了解,陈文蕙知道在这个安城的知县府里,管家名叫陈材,原是陈远恒的小厮,内宅管家就是陈材的老婆,原是白氏的陪嫁丫鬟。陈文蕙不由得再次感叹老娘白氏的手段。陈家老太爷还在世,所以没有分家,陈远恒自然就没有财产,好在白氏当年陪嫁也还可以,来安城前,早就悄悄的变卖了一切,将钱带来了安城,之后在安城城郊买下了良田二百亩,山林两座。一年的出息也尽够宅子里用的了。只是老爹陈远恒要想升迁就要往京中花钱,这个是不能够了。这一点是白氏和陈远恒目前唯一的遗憾。两个人在一起说话时,多次提及,只能摇头叹息。因为陈文蕙还小,两个人都没有避她。陈文蕙暗暗下决心,凭着自己多出千年的智慧和知识,一定要帮助父母达成心愿,终有一天要风光回到京城。



  陈文蕙发现家里人对于自己识字一点也不惊讶。原来大户人家即使是女孩子,启蒙也很早,三岁就要开始背诵《三字经》之类的。本来陈文蕙还想让家人惊讶她是个神童的。现在希望落空了。但是,也有好处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借书看。陈远恒有个书房,里面藏书颇丰。陈文蕙病中无聊,白氏就经常给她念书听。偶尔,她也自己看书。所以,陈文蕙房中就有不少的书。这个县衙的内宅其实不小。因为这是个富裕的县,几经建设,县衙是三进的大房子。前面是父亲的公事房,中宅住着母亲白氏,后院住着陈文蕙和两个哥哥。因为哥哥都没有成年,所以,和文蕙都住在后院里。大哥住正房,文蕙和二哥住两厢。文蕙的住处有卧房,厅堂,耳房,丫鬟的后房。这让从二十一世纪挤死人的地方出来的文蕙很是满意。陈文蕙的卧房里的家具大多是前任就留下的,虽然质地不错,也是红木的,但是早就旧了。陈家搬来后,早就有赶着巴结的将屋子家具粉饰一新,因此看着还可以。比起家具来,陈文蕙的卧房用品,比如被子,床单,帐子,窗纱那可是奢华啊,尽显豪门特色,不是纱就是缎,而且都绣满了花草,绣工卓绝。比如帐子,是顶青色纱的,飞光告诉她,这个叫烟影纱,真的就像一阵青烟,,只不过,纱帐上还有许多昆虫,有展翅的蝴蝶,有螳螂,有蛐蛐,有纺织娘,等等许多文蕙都叫不上名字的昆虫,一个个栩栩如生,都是绣上去的。微风吹来,青纱如同一阵青烟,烟雾中,那些蝴蝶,昆虫不住浮动,好像真的一样。枕头是水绿色绸缎的,中心光洁一片,只在四边上绣了粉红色的桃花,雅致中带有浪漫。文蕙睡在这个帐子里,好像自己是公主一样。因为文蕙是个女孩子,并没有单独的书房,只是在卧室南边窗下,放了一个书桌。书桌上整齐的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个青花瓷的缠枝花样的大笔洗。案边地上有一个一人高的白瓷绘梅纹的大花囊,并没插花,而是错落的插着许多画轴。想来,文蕙年纪小,看画多过看书。另一旁放着一个红木鼓凳,鼓凳上摆了一盆兰花,如今却不是花期,但是嫩绿的叶子也很美。文蕙开始喜欢这个世界,她已经将自己房中的书都看过,又从父亲和哥哥们的房间里借了好多书。终于弄明白,这个世界原本和自己的世界发展一样,只是历史到了秦朝,突然改变了,秦朝不再是二世而终,而是又延续了800多年,秦二世也不是胡亥,而是扶苏。这个扶苏不同于陈文蕙前世书本里描写的那个扶苏。这个扶苏,改变了文字,既是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建立了科举制度。在陈文蕙的前世里,科举应该是在隋唐开始的,这时提前的近千年。陈文蕙现在的朝代是大楚朝。皇室姓刘。但是开国皇帝并不是刘邦,也不是农民起义后诸侯争锋建立的皇权,是因为将女儿嫁给皇帝然后岳父夺得政权。所以,皇权得来全仗朝臣世家的支持。这样以来,新朝就很注重世家。世家也开始崖岸自高起来。看到这里,陈文蕙笑了起来,历史可真会开玩笑,姓刘的开创楚王朝。也应了,灭秦必楚的谶语。但是,这个扶苏,很是可疑,若不是距离现世太久,很多已不可考,陈文蕙一定细细的考究一下。这个扶苏极有可能就是穿来的同乡。因为痕迹太多了,比如说,简体字,玻璃窗户,这些明显带有现代气息的东西,处处显示着扶苏的可疑。陈文蕙前世不相信穿越,现在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然就相信了。扶苏这个同乡既然能改变历史,那陈文蕙利用前世的知识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总是可以的吧。想到这里,陈文蕙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
第三章 新菜
  陈文蕙的身体已经全好了,终于开始吃正常的食物了。这让嘴里淡出鸟来的陈文蕙很是期待。饭菜上来后,陈文蕙吃的很开心。但是几天后,陈文蕙开始不耐烦起来了。饭菜以素食为主,肉食不多,且多以水煮,就是有油,也是腻腻的油。一问才知道是羊油,还有少量的猪油。这让陈文蕙很是无语。仔细思量一下,陈文蕙决定前往厨房考察一番。这个自然遭到了飞光和吟红的阻扰。一阵交涉后,改由飞光和吟红陪同前往。



  飞光穿着葱绿色缎子比甲,戴着一对银叶子耳环,吟红穿着桃红绫褙子,耳朵上是一对玉塞子,头上却戴着一朵轻纱堆就的宫花。陈文蕙则穿着杏红云纹织锦衣衫,因为年龄小,并未留头,只是在辫子上扎了同色的丝带。耳朵上戴着玉葫芦坠子,双手上是一对虾须镶珠的金手镯。一张小脸充满稚气,却也粉白可爱。一行人来到厨房。陈文蕙再次感叹,古人的居住环境就是好啊。厨房都有超过30平米。厨娘是本地人,是白氏来到安城后新买的。买的时候是全家一起买来,因此很放心。厨娘的丈夫名叫陈庆,当然是后改的,因此厨娘便是陈庆家的。陈庆家的约有三十多岁,保养的并不好,也是,穷苦人家,自然显老一些。她梳着圆髻,裹着一方靛蓝的茧绸帕子,穿的是主人家赏的家常粗布衣服,却很干净。一看就是个利落的人。



  陈庆家的一听姑娘亲自来厨房,自然十分重视,但是这又是在准备饭食的点上,厨房十分忙乱,陈庆家的带着两个打杂的婆子,丢下灶上的东西迎接姑娘。陈文蕙亲切的吩咐陈庆家的不用慌张。说完就直奔灶上,对厨房的一切都询问一遍。陈庆家的只当是姑娘年幼好奇,自是含笑一一应答。问后,陈文蕙就返回自己的厢房。仿佛只是好奇。飞光和吟红舒了一口气。陈文蕙从厨房回来后就一直在书桌前沉思。她怀疑,这个地方的人厨艺肯定比不过现代,因为厨房的厨具还行,可是各种调味料就太单调了,而且没有植物油。还有,厨娘的水平太有限了。但是,也许是陈庆家的本领有限,也许这个世界上有厨艺好的呢。陈文蕙决定趁晚饭时间探一探。



  陈家人是在一个桌子吃饭的,吃饭地点就在白氏的饭厅里。吃饭时,白氏早就听下人报说姑娘今日视察厨房的事情。因此边吃边将此事讲给丈夫听。同时,微笑着问:“蕙儿,你的好奇心竟比你二哥还重,连厨房也要看看。也对,女儿家,主持中馈,厨艺也是要会的。像我们这种人家固不用餐餐亲自下厨,但是好厨艺确实是要有的。你要是喜欢,改天母亲亲自教你。”陈远恒听后,也笑起来:“那可好,我很久没吃夫人做的菜了,这回可以沾沾光。”陈文蕙一听,自是高兴,连忙和母亲敲定每日学习的时间。但是白氏又提出要求,因为陈文蕙现在还太小,不能切菜和上灶,只能看着。等再大一些再动手。陈文蕙自然满口答应。



  白氏虽然是庶女,但毕竟出自大家,对于女儿的教育自有一套方法,先前因为女儿常年缠绵病榻,所以只是教了一些普通的。比如,识字,简单的女红。现在女儿痊愈了,自然要跟上,比起身在京中的大家姑娘来说,陈文蕙虽然只有六岁却已经拉下许多,现在虽然是在小小的安城,远离京城,但是,白氏有信心将女儿教导好。



  于是,接下来的时日,白氏每天处理事务时都要让陈文蕙跟着,处理完后,就要将女儿带到自己的房里,细细教导。一段时日下来,陈文蕙不敢小觑古人了。原来光喝的水就有许多讲究:雨水,梅花雪水,雪水,冰水,江水,泉水,井水,河水。泡茶更是讲究:绿茶,红茶,白茶等等,许多不该这么早出现在古代的茶种都出现了。据白氏说,茶是前朝光烈皇帝传下的。陈文蕙查证一番后发现,光烈皇帝就是扶苏死后的谥号。还有就是各种布料。绫罗绸缎,各种名号,闹的陈文蕙头晕。也感叹老娘很是厉害,居然藏有各种各样的布料,实在是开了眼。白氏为此很自豪,因为出身大家族,虽然是庶子庶女身份,但是,一年到头各种赏赐却是以各种名贵布料为主,所以,白氏的收藏很是齐全。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很多颜色好,且名贵的料子如蝉翼纱,软烟罗等都只剩下尺许,仅够做个帕子。原来,为了给陈远恒谋得这个知县的外放,白氏早就将所得的不多的名贵布料送了人。即使这样,还是让陈文蕙大开眼界。几天后,陈文蕙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布料中竟然没有棉布。回忆自己穿来后每天的衣服,发现这里贵重的衣料自然是各种丝织品,仆人们穿的多以麻布为主。为什么没有棉布呢。陈文蕙问及白氏,白氏怎么都不知道,女儿形容的比麻布软,比纱罗硬,保暖的布料是什么。陈文蕙不禁大喜,感情扶苏这个前辈并未找到棉花。也是,前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