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182章

蕙质春兰-第182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到了初三。



  这一天一大早,白家就是派出了白氏的大哥来接的白氏一家子。陈文蕙还是第一次去舅舅家,也是穿过来之后第一次见舅舅。白氏对待自己这个异母哥哥到是淡淡的,谈不上亲热。



  车马辚辚,走了一段时间就到了文蕙的舅舅们的居所。在车上,白氏就对陈文蕙说:“哎,我们白家持家甚严。以权位为主。之前我们这一支最是荣耀,那个时候你外祖父还在,因此我们这一支住大宅,得享尊荣。可是,我们的姑母在先帝的时候争宠失败,后来,我们这一辈的嫡女,我的嫡姐也争宠失败。到了你舅舅的大女儿,嫡女白玉雪终于成了太子良娣,可是不幸身死,一连三代都这样,族里震怒,把我们这一支迁出大宅,对你舅舅们也不再管。要不,他们就丢下京城中的一切,回到族地去,还是白家的一份子,白家自然也会好好对待。要不就留在京城,白家就不再管他们,只当是普通族人对待,不再供养他们。让他们自食其力。白家大宅也给了白家的另外一只族人,就是现在你大嫂白玉莹还有河阳刺史白嘉原那一支,现在四皇子刘演得势,以后说不得,白侧妃白玉晶那一支也会来到京城,他们住大宅,受白家供养,只是我们这一支就更沦落了。成了普通人了。”



  文蕙对于这个颇为怪异:“母亲,难道在京城中就是要靠着女子和权势来定输赢吗?”



  白氏说:“其实,和陈家一样。我们白家的族人在西北要抵御蛮族和胡人,又生活的艰苦,同时应付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犯,过的很是辛苦。战乱连年。族里的人都要自食其力,人人都努力。可是族里也重视跟朝廷的关系,这样一来就要派出族人来争夺朝廷上的权势,还有在后宫中要有我们家族的女子,这样才能有希望将来的皇帝是有白家的血统。这一点,其实四大家族都是如此。若是你大姑姑这一次没有能重新得到宠爱,成为贵妃,估计等你祖父百年以后,我们这一支也要被召回族地,或者是像你舅舅一样被家族放弃成为普通人。陈家自然会派来另一只族人居住在大宅。当然。现在这一切都与我们无关了,我们已经独立出去成了族里的附庸。真是,你二伯父就有难了。因为你大伯的女儿成了王妃,将来要是能成为皇后,那这个陈家大宅就是要交给你大伯掌握了。你二伯就要被迁出。要不回族地,要不就成为你舅舅们这样。所以,现在他们也着急了。”



  陈文蕙这才明白说:“怪不得,我发现现在大伯做事稳当了许多,而二伯却显得急躁了。而且,祖父一举一动都在抬举大伯。原来如此。”



  正说着,车子已经到了。陈文蕙和母亲直接被接到了二门,下了车,一个穿金戴银的优雅夫人迎了上来,白氏笑着对文蕙说:“蕙儿,这是你大舅母王夫人。”



  文蕙连忙见礼。王夫人给了一个红包,然后拉着文蕙的手。夸赞一番。



  白氏又对文蕙说:“这个是你二舅母,她可是大长公主的女儿淑媛郡主。”…



  这个倒是文蕙之前就知道的,还感叹过,这京城中真是亲戚之间通婚很多啊。随处都能碰到亲戚。原来她的二舅母和自己的三姑姑是姑嫂啊。



  文蕙忙向淑媛郡主见礼。淑媛郡主的性子随着大长公主,十分的爽朗。不但一把把文蕙拉起来,给了个红包,还说:“蕙儿这孩子真是聪明伶俐,难得的是长的也这般俏丽。我一见了就欢喜。这也没有准备什么,我这只冰种翡翠手镯是我日常喜爱的,就送给文蕙把玩吧。”



  文蕙忙谢过。淑媛郡主已经把手镯撸了下来,套在了文蕙的手上。文蕙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翡翠镯子,只见色泽青翠,一看就是上等精品。心里想,这个二舅母倒是出手好爽。同时,细心的文蕙还偷眼看了看大舅母王夫人,只见王夫人果然在偷偷的撇嘴,可见这妯娌两个相处的并不好。



  见了礼,王夫人把文蕙母女让到了花厅里。文蕙看这个花厅的布置还算是雅致,多宝阁上的瓷器,玉器,古董还都是上等货色,屋子里摆放的盆景也趣致可爱。心里想,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大舅舅家里虽然没落了,还是个富家翁,毕竟是当过白家掌家人的,这家底够富足的,怪不得不愿意回去族地去吃苦了。



  大家刚坐定,文蕙还在四处打量,淑媛郡主已经开口说话:“大嫂这里的摆设还是一样的雅致啊,只是我看这香炉比之前那个差了一些,不会是把东西当了吧?”



  这话一说,王夫人的脸色就变了:“弟妹这也太小看我家了吧。虽然我们这里是民宅了,自然和你的郡主府不能比,但是也不至于要当东西。我家虽然没有了官位,但是还有田产和铺面,哪里就差到那等地步了?”



  白氏没有说话,看着两个嫂子斗争,一直都在眼观鼻,鼻观心的喝茶。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脚步声,却是白家的女孩儿出来了。只见两个绝色美女从屏风后转出,文蕙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只见一个肤白艳丽,偏偏带着一股子贵气。这个就是淑媛郡主的大女儿白玉洁了。另外一个小一点的是白玉艳,俏丽可爱。



  文蕙忙和两个表姐见礼。



  白氏这个时候也笑眯眯的给两个侄女红包,也拉着手夸赞了一回,每人给了一个宝石的手串,精致漂亮。



  淑媛郡主十分满意,说:“我们在这里她们拘束的慌,大嫂,不如让三个姑娘都到暖阁去坐着,又暖和,又自在一些。”



  王夫人哪里能反对,忙叫身边的大丫鬟去安排。



  文蕙等三个姑娘忙福了一礼去了暖阁。



  白玉洁大方得体,对文蕙说:“蕙儿妹妹,你长久在南方呆着,一定不习惯北方的寒冷,你坐在这炕边上吧。”



  白玉艳抿嘴一笑说:“姐姐,你看,文蕙妹妹虽然比我们小的多,只有十岁,可是她长的都有我高了呢。”



  白玉洁笑着说:“陈家的女子大多是长身玉立型的,你看我们二舅母,不是也长身玉立,比大舅母,母亲都要高吗?”



  白玉艳说:“这么一说还真是,宫里的贵妃娘娘也很高呢。”



  一听就知道,这一对儿姐妹是经常出入宫中的。想来也是,她们的外祖母可是大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就是自己的姑姑陈贵妃都要巴结呢。



  陈文蕙笑着说:“嘻嘻,我哪里是长身玉立啊,我母亲说我这是光长身子不长心眼。”…



  白玉洁和白玉艳都喜欢文蕙的直爽。白玉洁说:“妹妹,一开春,我们府里,我母亲就要举行春宴,你长时间不在京城不知道,我们郡主府里的春宴可是很有名的,到时候年轻的没有出嫁的贵女们大多要出席的。我们府里的帖子可是千金难买啊。我送给你一张如何?”



  陈文蕙笑起来:“这个我倒是昨天听我的堂姐们说起过,她们想去很久了,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过帖子,没有想到我一回来京城就能有这个机会得到。真是谢谢姐姐了。”



  白玉洁说:“你说的堂姐,想必是锦乡候世子夫人的庶妹,她们哪里能有这个资格得到我们的帖子。我们的帖子大部分都是给各家嫡女的,就是有庶女来的,必然也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得到我母亲的青眼。你那几个堂姐,她们既然是庶女,就应该修品德,学才艺,可是各方面都是平平,怎么能来春宴呢?”



  文蕙听了这个话,有些刺耳,心里觉得这个白玉洁真是说话毫不留情,是个狠辣的。而且身份尊贵,眼高于顶,不是公主,却比丽川公主这样的公主还自视高些,说白了不就是大长公主的外孙女吗?可是昨天和田南蓉,田南珍相处,她们这两个大长公主的嫡孙女也没有这份傲气呢。



  想到这里,文蕙不由得轻视了几分,说话就有些敷衍,没有对待田家姐妹亲切。



  白玉洁和白玉艳却丝毫不知,只是围着文蕙问一些海外的见闻。文蕙只能一一说来。一边说,文蕙一边还在心里感叹,这个时代的女子虽然没有足不出户,但是见识也不多,往来也只是茶会,酒宴这些,对于海外更是从来听都没有听到 ,自然是好奇的很。昨天,已经和一众表姐妹说了一遍了,今天还要再说一遍,再这样下去,她就成了海外宣传大使了。可惜是个免费的,还是自封的。



  ps:



  求订阅,求推荐,求票票
第二十九章 从小吏做起
  这边,白氏正在和两个嫂子说话,大嫂态度和蔼可亲,亲热有加,二嫂则是对大嫂不时的冷嘲热讽。白氏一边喝茶,一边兴致勃勃的听着。当初,她没有出阁的时候,虽然和二嫂关系一般,但是也没有交恶。倒是大嫂仗着是王家女,一向都欺负身为庶女的她。后来她出了嫁,因为嫁的是庶子的缘故,大嫂身为掌家人更是从来不把她看在眼里,每年接她都只是派个管家,甚至只是派个婆子前去,从来不许自己的大哥去。



  当然她的大哥也只是同父的大哥,那个时候,大哥,二哥是白家的嫡子,地位可以傲王侯的,哪里看得上她这个庶妹啊。



  如今,世易时移,大哥,二哥成了白家的普通族人,而她,夫君是陈家长老,朝廷的二品大员,长子是一品城主,在海外有一片基业,所以,这一次她回娘家,不但大哥亲自去接,二哥和二嫂还特地赶到大哥家里和她团聚。这些并没有让白氏就此得意,她反而平淡处置,所以,现在平心静气的喝茶看大嫂和二嫂斗嘴。



  当年大嫂身为王家嫡女,仗着皇后的势力,又是白家的长媳,气势嚣张,不但对她这个庶妹不好,对待自己的妯娌,身为大长公主女儿的淑媛郡主也是不假辞色,那个时候,淑媛郡主在大嫂的压制下,没少受气,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普通人了,搬出了大宅,可是淑媛郡主是大长公主的亲女,皇帝的外甥女,有自己的郡主府邸,自然不用像王夫人这样住民宅,所以,她一来就和王夫人斗嘴,一解当年受的气。



  王夫人本来请白氏过来,想趁机说事情的。可是妯娌淑媛郡主一点都不给她机会,只是一味的冷嘲热讽,她没法子忍气,只能和淑媛郡主斗气来。一直到媳妇邢丹芬进来禀告:“母亲,姑姑,二婶,饭菜准备好了,是不是要移步去用饭了?”



  白氏对于这个侄媳妇还是很满意的,此刻她一见到邢丹芬,立刻说:“俊智家的,你辛苦了,快来歇歇吧。怎么没有见小孙子,小孙女啊?”



  邢丹芬忙笑着说:“我家的那几个小子。姑娘都淘气的很,刚才在前院缠着姑丈呢,一会儿才来给姑奶奶请安。”



  正说着,几个小孩子进来,正是邢丹芬的儿子女儿还有庶子和庶女。他们一进来就磕头,给姑奶奶,二奶奶拜年。白氏很喜欢孩子,忙让身边的红鲤把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分送给他们。



  王夫人看到这几个孙子也很高兴,说:“我们还是去吃饭吧。家里地方浅窄,只能去大花厅吃了。你们都别见怪。”



  白氏忙招呼文蕙三个姑娘一起前去。



  在前院,陈远恒笑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