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154章

蕙质春兰-第154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文蕙对万美珍说:“嫂子,我给春光介绍的那个阿伦,春光有没有看上啊?”



  万美珍听了立刻一双眼睛笑眯了起来说:“我们回到新光城,春红她们和春光说了春水的事情,春光立刻就决定要学算学,将来好给我打理我的铺子和生意。这正学着呢,你们回来了,又给她介绍了阿伦。要说这个阿伦啊,我也看着很满意,跟我们春光很配啊。都是圆脸,都喜欢学习,这真是郎才女貌啊,这两天我特意给他们制造了碰面的机会,看样子,春光对阿伦很是满意,阿伦也对春光很欣赏 。”



  文蕙笑着说:“我是想把阿伦留在新光城的,所以,你让春光加油啊,一定要阿伦留下来,我等着喝喜酒呢。你看,这黑家的优秀弟子这么多,我们也给青霜姐姐找一个好不好?不过,我可要把话说在前头,青霜姐姐可不能进入黑家,得给我们拐来一个黑家的优秀弟子来才好。”



  青霜的脸早羞红了,找了个借口说,要整理一下东西,就跑出去了。文蕙哈哈哈大笑,万美珍说:“蕙儿,哪里有你这样的小姑娘啊,还给人家当媒婆起来,真是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了。”



  文蕙伸伸舌头说:“放心吧,大嫂,我只是在自己家里才这样的,在外面我时刻记住要维持体面,从不暴露真面目的。”



  万美珍有些哭笑不得,文蕙问:“对了,大嫂,你先回到新光城这么长时间,有没有发布关于大量购买倭人,新罗人,高句丽人的消息啊?”



  万美珍说:“当然发布了,我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这个。然后我还把我们手里有的一千多个倭人全送给了黑家的人,以换来更多的黑家弟子来给我们建设新光城。”



  文蕙问:“怎么有一千多人?我走的时候不是只有几百个吗?我们也不能全送出去啊,我们自己也要留下一些用啊,要不,我们那么多的土地谁来种啊?我们新光城的建设谁来啊?”



  万美珍说:“你们走的时候是只有几百人,但是这一段时间,快两个月了,倭国那里又有新的人送过来。我们从夷洲岛运过去的糖在倭国很受欢迎,因此,换来很多倭人,其中,有几个家族打了仗,那个得胜的家族买了我们很多东西,又因为战争没有钱付账,就拿这些倭人来抵债,所以,光是这个都有四五千人。等于我们拉过去一船的东西,换回来一船的倭人,还有些银子找呢。这样我就留下了三千多人,一半留着在新光城干活,一半留着送到了我们各个农庄,有黑家弟子帮着我们管理,在那里开荒,种植东西呢。剩下的这一千多人,给了黑家。”…



  文蕙点点头,说:“俘虏倒是个很好的来源,我们以后要多找一些俘虏才行,最好倭国天天打仗,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充足的人手用了。这个交给大哥办就好了,大哥最擅长这个了。哎,说到这里,我都想念二哥了,不知道他在族地过的怎么样了?”



  正说着,门帘子一下子被拉开了,大哥陈文俊进了来,说:“你想念你二哥了?正好你二哥来信了。”陈文蕙很是高兴,连忙打开看起来。



  等她看完,陈文俊说:“今年冬天北方特别寒冷,你二哥都生了很多的冻疮。你有没有好的冻疮膏药给他带去啊?”



  陈文蕙一听大哥这样说,顿时心疼起来说:“怎么会生冻疮呢?他走的时候我们可是给他带了许多新作的棉袄的,难道还不行?”



  陈文俊说:“那些新棉袄当然暖和了,可是东北的冷你是不知道的,不是几个棉袄能挡住的。我那个时候在东北也生了很多冻疮,很难受,一直冷着还好,要是一暖和起来,那不得了,又疼又痒,十分难忍啊。”



  陈文蕙听了更心疼了。



  陈文俊接着说:“我们还好,有家里弄的棉袄穿,普通人哪里有这个,现在棉花只有我们江南才有,东北都没有见过,他们穿着葛布,绸缎之类的衣服,哪里有棉袄暖和啊,不过那些生长在族地里的人,都已经耐寒能力强了,不怕寒冷,不像我们从暖和的地方过去,真是很吃了一些苦啊。我希望,我们父亲的棉花种植能再扩大一些,这样就能采购一些棉袄给我们族地里的战士们穿了,也就不那么寒冷了。”



  陈文俊在叙叙的说着,陈文蕙突然想起来一样东西,也是穿的衣服,十分保暖,比棉袄还暖和,就是羽绒服。



  ps:



  月初求票,求订阅,求收藏,各种求。
第三百五十章 羽绒服
  陈文蕙打断陈文俊的话说:“大哥,我想起一个新的衣服,比棉袄还能暖和,我先试着让人做去,要是能做成了,我们不但要给二哥送去,还要多弄一些给陈家族地里的战士们,那样大家都不冷了。不过,陈家族地一定要准备好银子付钱才行,我这个虽然比不上绸缎的袄子,但是比棉袄肯定要贵一些。”



  陈文俊很奇怪,问:“哦?这还有比棉袄更暖和的袄子吗?”



  陈文蕙说:“反正你别管,我弄出来再说。”



  接着陈文蕙就起身回房去了。先是叫碧莲去做冻疮膏,准备过了年第一趟去上海城的船就把这个给带上,到时候再和上海城陈家采购的物资一起运到东北陈家族地去。



  碧莲领命去做冻疮膏了。陈文蕙对秋碧说:“秋碧,我们府里有鸭子没有啊?”



  秋碧说:“有啊,如今我们府里的人多,我们又能自己养殖东西,所以,养着许多的鸭子,这古家都来我们这里买鸭子苗回去养呢。还有这里暖和,水塘多,百姓们养鸭子的也多,所以,我们府里每日采买许多鸭子回来做菜吃。毕竟我们府里加上下人,护卫,黑家的子弟,可是人多的很呢。”



  陈文蕙点点头,这些都是大嫂在管着的,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很久没有问过这些了。就对秋碧说:“你去和厨房说,鸭子身上有一层小小的绒毛,你让她们把鸭子的这些毛都给收集过来。对了,我们新光城的庆和楼一定也每天吃不少的鸭子,你也去告诉他们,把这些小绒毛给收集过来,要干净的。”



  秋碧虽然奇怪,但是还是去照做了。不大会儿,秋碧就带着两个大袋子的绒毛回来了。陈文蕙还真是吃了一惊,原来自己府里每天吃这么多鸭子啊?不过想想也是。自己府里的人现在少说也有五六百人,其中,前后两批黑家弟子都在这里。他们本来是想自己煮饭的,但是尝过一次陈家的饭菜之后。就再也不想自己煮饭了,都爱上了陈家的饮食。



  陈文蕙找出第一次从宝藏里拿出来的那本书,翻到羽绒的处理方法,还有羽绒服的制作过程,然后写出来,让秋碧照着研究,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个羽绒服出来。



  秋碧立刻带着几个小丫鬟开始研究制作起来。



  过了两天,是除夕了,秋碧也把羽绒服给做出来了。陈文俊和万美珍,陈文蕙都试穿了一下。真是暖和啊,陈文俊说:“妹妹就是聪慧,这么奇怪的衣服也能捣鼓的出来,这么厚偏偏这么轻,还这么暖和。你是怎么做到的?”



  陈文蕙笑着说:“这个法子,之前那本书上就有,只不过我一直都没有想起来。要不是大哥说二哥在东北的族地里生了冻疮我还没有想起来呢。主要都是我们一直都是在江南大道湖州呆着,毕竟不太冷,穿个棉袄就可以了,后来又来到这个夷洲岛,更是连棉袄都不用穿了。哪里能想起来啊。这回为了二哥,我就让她们给捣鼓出来了。以后,我准备找个人合作,大规模的制作,这样卖给族地里去,我们族地里的人就不怕冷了。”



  陈文俊心里了然。因为是当着人,所以,妹妹说的很含糊,这个法子是从光烈皇帝的书上看到了法子。这样东西虽然奇特,但是出自光烈皇帝之手。就毫不奇怪了,连整个陈家,现在夷洲岛的黑家都是出自光烈皇帝之手呢,那这区区一件衣服算什么。…



  但是,在光烈皇帝那里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生活在东北的族人们就意义重大了。陈文俊心里想了很多,妹妹毕竟对于政治不太敏感,只是想到赚钱,却不知道这个东西能给族地带来多大的改变,能利用这个做出多少的事情。



  当然这个不用交给妹妹做了,妹妹为了这个家已经做的够多了,该他这个当哥哥的做这些事情了。



  陈文俊对妹妹说:“妹妹,这个羽绒服意义重大,你一定要赶紧把这个事情抓起来,指派一个人专门负责生产这个,我有大用。”



  陈文俊这么一说,聪慧的文蕙立刻就想明白了,之前,她从来没有往这个方面想,因为她还是商人思想严重一些,政治思维很少,虽然少,但是并不是说她什么都不懂,因此,她经过哥哥的提醒之后,立刻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要是族地里的族人们有了先进的抗寒的衣服,就意味着比蛮人领先一大截,这样,就可以在寒冷的冬季对蛮族用兵,再加上,自己这边对于族里大量的供应粮食,有衣服穿,有粮食吃,穿暖喝足的族人和蛮人打仗,自然就占了三分的优势,那还真是能改变现在和蛮人胶着的局面。



  这一点就相当于给族里立了大功,这个功劳有可能比建设上海城,提族里赚钱还要大。要是利用好了,说不定自己父母,哥哥们一直都努力的自立门户就能实现呢。



  陈文蕙当着人的面也不好说,但是清澈的眸子里却透露出明白哥哥意思含义。



  陈文蕙仔细想了想说:“我把会这个法子的秋碧过完年派回去江南青阳城,让父母亲去做这个事情,毕竟他们方便一些,还有这个衣服要用鸭子的绒毛,江南我们的湖州我们最先实行养殖,现在的安城已经成了附近最大的家禽牲畜交易市场,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鸭子在哪里交易。我们在哪里收集大家都不要的鸭绒比较容易一些,所以,工坊建设在那里比较好。你看呢?”



  陈文俊点点头说:“这样倒是好,可是这样一来,妹妹你身边就剩下一个碧莲伺候了,怎么能行呢?”



  文蕙有四个大丫鬟,秋碧,碧莲,绿芽,翠翘。翠翘借给王瑶珍了,绿芽留在上海城帮助万淑慧。现在要是再把秋碧派回去,那可就只是剩下一个碧莲了,那怎么能够呢?



  陈文蕙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说:“等过完年,绿芽上海城那里的事物就处理的差不多了,就能过来了,秋碧也是过完年也才回去的。所以,到时候我还是有两个人在身边,哥哥不用担心,只是,我还是觉得身边的人是少了一些,不如,把二等的那八个丫鬟里也提两个培养着,再跟母亲说一下,把家里培训好的丫头,给我两个添在二等的里面。说起这个,我也想起大嫂身边的丫鬟来了。大嫂,你是不是也趁机多向母亲要几个,要预备着,将来你身边的这四个都嫁出去了,好有接手的。”



  万美珍点点头说:“我之前就有这样的意思了,只是没来得及跟婆婆提。现在正好趁着跟你一起提了的好。我记得婆婆说过,她最近给府里培训了许多的小丫鬟,都是从我们的庄子上挑上来的,家生子,知根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