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12章

蕙质春兰-第12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五章 绣坊
  回到府里,陈文蕙并没有回自己的卧房,因为她知道母亲有话要问,就乖乖的带着飞光跟白氏到了白氏的正房里。



  白氏却不着急,慢慢的换了家常的衣裳,和陈文蕙坐下喝茶。陈文蕙倒是憋不住了:“母亲,您说话呀,您肯定有话要问?”



  白氏噗嗤笑了,拿手捧住女儿的小脸蛋:“你这个小鬼灵精啊,这么小一点点,怎么想法这么多啊?说吧,是不是又想新的生意了。”



  陈文蕙趁机滚到白氏怀里;笑着说:“什么都瞒不过母亲。我确实是有新的主意。自从上次王家瑶珍姐姐来了后,我就发现安城的衣着水平太差了,我父亲添为父母官,管理一县的风土,我这做女儿的也要尽力把安城的人打扮的漂亮一些才是。所以,想着开一个成衣铺子。母亲,您看,怎么样?”



  白氏笑了:“你这个猴儿精,想赚钱就是想赚钱,怎么还有这许多道理讲。说吧,你到底是什么心思,断不会只是个绣坊这么简单。”



  陈文蕙嘻嘻笑道:“母亲真是太了解我了。其实,我就是觉得我们平时自己做衣服太费劲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一直跟着母亲看账,才发现我们一年四季自己做衣服太费劲了。我们一家五口的衣服还好说,大多是自己身边的姐姐们做。可是这样姐姐们就太辛苦了,她们大半时间都浪费在女工上了。所以,我们需要很多人伺候。如果我们的衣服都是买的就省了很多的人工,可以少用些人。然后最大头还是府里仆役们一年四套衣服。虽然人不多,衣服也不多,可是算算也有一百多套,光是针线上就养了很多人,这还不说,还要有专人采买布料,真真是费劲啊。我们府里这样,那些安城的大户人家,比我们府里人多,一年不是要好几百套,光针线就要一个队。再说百姓们,他们辛苦劳作,本来时间就少,还要自己做衣服,更辛苦了。要是有个地方专卖大批量的成衣,价格和他们自己做差不多,但是更节约时间,那么我相信都会去买的,谁也不自己做了。”



  白氏点头称是。但是白氏又说:“你说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要自己做,就是因为自己做省钱,成衣铺子安城有很多,但是生意平平,因为成衣比起衣料来贵很多,你如何在价格上保持优势呢?”



  陈文蕙说:“这个很简单,飞光姐姐都知道。您让她和您说说。”



  白氏诧异的看向飞光。飞光忙从袖子里拿出一叠纸,正是昨天就写好的。飞光将纸递给白氏,然后将昨天商量的讲给白氏听。



  白氏听了飞光讲的美衣、锦衣、宝衣各自的优势,各自的利润后,连连点头,两眼放光对她们说:“你们真是厉害啊,这个法子很好。现在你们都商议好了,就等我同意了是不?不对,你们还缺人手,还缺地方,缺铺面,所以才今天缠着我去精巧坊。”



  陈文蕙得意地说:“母亲就是厉害,可是就是后知后觉啊。现在母亲已经帮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了。我想凭着母亲抛出的饵,再加上飞光的技术,巧娘一定会投靠来的。现在就差第二点,和第三点了。”



  白氏说:“巧娘这些人都巴不得靠上大宅门呢。第二点也简单。等我和你父亲商量了,让他派人在安城买下个院子,作为加工的坊,然后再在我们酒楼旁边,那是繁华地方租下一个铺面,就成了。好在,这一阵子因为豆油的收入在节节上升,做这些却是有银钱的。”



  陈文蕙大喊:“太好了,飞光姐姐就去坊里当坊主吧。但是却不能按普通管事的月例了,至少要比那个巧娘高啊。”



  白氏说:“这个事情,飞光既然全盘参与了,让她当坊主却也当得。但是,你身边统共就一个飞光一个吟红,现在吟红很快就要去酒楼了,飞光再出去,就一个得力的人都没有了,我怎么放心呢。”



  陈文蕙说:“母亲这个就放心吧。她们虽然出去了,又不是搬出宅子,每天晚上还是要回来的,还可以总领我房里的事情。再说,我现在房里事情少,我身子好了,不用煎药,吃饭穿衣都是公里管着。剩下的就是端茶递水的事情,和衣服簪环的管理了,这些让她们看着,由秋碧和绿芽管着就行了。现在秋碧和绿芽都不小了,又是姐姐们调教了两年的了,当个大丫鬟还是可以的。再说,我屋里还有新进来的二等丫鬟翠翘和碧莲呢。她们现在规矩,伺候上虽然差点,但好在是苦出身,干活很利索,给我干点粗使的活计还是可以的。再说了,我屋里还有奶娘郑妈妈呢。她家的陈福,陈庆早就大了,都跟着陈管家办了几年的事了。早就不用她操心了。她现在一天天只在我屋里,您还不放心吗?”



  白氏笑着说:“你这个猴儿,什么都算计好了,我能不依你吗?这样吧。等飞光当上坊主了,就一个月十五两银子。”



  飞光一听忙跪下:“当不得,我是这府里生府里长的。当了大丫鬟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月例已经尽够了,如何能当得十五两呢。这个可是比陈材管家还多啊。再说了,我一个奴婢要这么多银子干嘛啊。”



  白氏说:“那你就应该更尽心的管好生意,还要多照顾姑娘,这些都是姑娘给你的恩典。银子谁嫌多啊,你多干点,以后攒付好嫁妆。”



  飞光还是不敢当,说:“夫人和姑娘的恩典我时刻记得。我一定尽心管理绣坊的。夫人,您要不就给我像紫玉姐姐那样按照管事的例,一月二两已经很好了,没的我比紫玉后出来,反而越过紫玉姐姐的啊。”



  白氏一听也是。沉吟了一下说:“要不这样,你先拿管事的二两月例,和紫玉一样,以后你们出去都是这样,但是,要是能升为掌柜独当一面,又干满三个月,没有差错的,就按大掌柜的例给一月十五两。紫玉要是能把孵化技术掌握了,我就在庄子上开个孵化场,她当了场主,自然也是按这样的规矩办。吟红现在是二两的管事月例,要是以后酒楼生意好了,我们可是设立大厨,总厨。大厨就是一店厨房之长,月例五两。要是以后开了分店,就是总厨,管所有分店的厨房,也按照这个月例。至于陈材管家,从下个月就升为大管家,和京城府里的一样一月拿二十两的月例。”



  陈文蕙点头说:“还是母亲有章程,这样很好呢。”正说着,陈远恒下衙刚好进到正房来,闻言道:“你母亲又有什么章程啊?”



  白氏忙站起迎接,亲自为陈远恒将官服换下,一旁青霜和红鲤一个接过官服挂好,一个立刻找出家常的衣服捧着,白氏一边接过来亲自伺候着穿衣,一边笑着和陈远恒说:“老爷今天下衙却是早。是这样的,蕙儿有个新主意。”



  然后等陈远恒坐下后,将桌子上飞光写的那一叠纸递过去,说:“老爷,您看看。”陈远恒一边看,白氏一边讲解。陈远恒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陈远恒看完后说:“我早就说我们的女儿是个凤凰儿了。这个主意很好。你们商量的也好,我看应该立即就办起来。买个院子,不用在城中心,在偏一点的位置就行了。房子不用太好,普通的就行,但是院子要就大,这样能晾晒洗好的布料,嗯,房子也要多一点,这样可以容纳多一点的绣娘。我估摸着这样的院子一百五十两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租个铺面,因为是租的,花的钱更是有限,但是要采买一些架子,院子里还要采买一些绣架座椅等满算去五十两尽够了。二百两现在就能拿出。至于衣料却不急,我能想法子先赊账。所以不用钱。”



  陈文蕙说:“父亲,您可一点都不像读书人,算账这么快啊。”陈远恒笑着说:“乖女,你可知道,光会读书,不能做县令的。县令还管着一县的钱谷。那个帐啊,更是繁琐啊。”陈文蕙了解的点点头。



  陈远恒又说:“其实这个事情还有另外一桩好处。因为现在青黄不接,去年收成又不好,城里有一些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了。若是能有这个成衣工坊,能招至少二十个媳妇子,这样说不得就是救了二十户人家啊。对我今年的政绩也有帮助。”



  白氏一听就上了心:“那,老爷,我们这就去办吧。明天就拍陈材去找院子的铺子,陈材家的明天就去和巧娘谈盘下精巧坊的事情。她要是不同意我们就找别家。反正安城的裁缝多的是。待会我就把陈材两口子叫了来,先对库房把这次存的一千两银子先拨出来七百两来,二百两预备着买院子,租铺子,五百两预备着盘下精巧坊。”



  陈文蕙一看自家老娘老爹都是行动派啊,说干就干。忙小声对飞光说:“飞光姐姐,看到没,你这个要是能干好了,不光是能给府里赚钱,还对父亲的前途有帮助,可一定要努力啊。”飞光用力点点头。
第十六章 招人
  白氏又趁机向陈远恒说了给管家们提月例的事情。



  陈远恒沉吟一下说:“夫人说的是。这些年他们跟着我们受了不少罪。在府里低人一等,但是还忠心耿耿的帮我们办事。现在出来了又想方设法的帮我们赚钱,维持这个家,我们不能亏待他们。再说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惩分明了更有利于他们出力出智,努力提高自己。”



  白氏一看陈远恒同意了,就叫来陈材和陈材家的,把这些都交代了。同时还告诉他关于提高管家月例的事情。



  陈材忙趴在地上磕了个头,说:“老爷和夫人刚刚来到这个安城不满两年,又是白手创业,正式百废待兴用银钱的时候,怎么还能给奴才们提月例的。我吃府里用府里的,要这么多钱干嘛呢。”



  陈远恒说:“就这么定了。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其实,这么多年,你虽然只是我三房的管事,但是做的事情比府里大管事还多,以前没有办法,现在我们出来了,可以自己做主了,这段时间生意又好,是该给你提了。这是你早应该拿的。”陈材和陈材家的都感动的只知道在地上磕头谢恩。



  晚上,陈文俊哥两下学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情,都很高兴。



  陈文俊对白氏说:“母亲,明天又是先生定的休沐日,孩儿们没有事情,想跟着陈管家一起去见识见识,看看,买院子,看铺子是怎么回事。可好?”



  白氏还没说话,陈远恒就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光是死读书也没有,你能想到去学习这些庶务就是长进。都去吧。”



  白氏还有些不放心。陈远恒大手一挥说道:“他们也不小了,不能整天呆在内院了,早该出去见识了,再说是和陈材一起出去的,带着小厮们,怕什么。”



  白氏只好作罢,但是还是又把陈材喊进来细细嘱咐一番。



  第二天,陈家哥两和陈材一起坐着车,带着头天就联系好的经纪一起去看宅子。陈文俊不声不响认真看陈材和经纪交涉。陈文麟只要是能出门就分外高兴。他的注意力没有在宅子上,全在看街上摆摊的。



  经过一天的奔波,看中了两处宅子。晚上,陈材和陈家哥两一起去上房回话。陈材说:“今天看了很多院子,有两处适合,特地来回。一处在城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