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宋书 >

第232章

宋书-第232章

小说: 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所思。宋世言善治者,咸称之。子师门,原乡令。

江秉之,字玄叔,济阳考城人也。祖逌,晋太常。父纂,给事中。秉之少孤,

弟妹七人,并皆幼稚,抚育姻娶,罄其心力。初为刘穆之丹阳前军府参军。高祖

督徐州,转主簿,仍为世子中军参军。宋受禅,随例为员外散骑侍郎,补太子詹

事丞。少帝即位,入为尚书都官郎,出为永世、乌程令,以善政著名东土。征建

康令,为治严察,京邑肃然。殷景仁为领军,请为司马。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

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宋世唯顾

觊之亦以省务著绩,其余虽复刑政修理,而未能简事。以在县有能,迁补新安太

守。

元嘉十二年,转在临海,并以简约见称。所得禄秩,悉散之亲故,妻子常饥

寒。人有劝其营田者,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在郡作书

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十七年,卒,时年六十。

子徽,尚书都官郎,吴令。元凶杀徐湛之,徽以党与见诛。子谧,升明末为

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太祖遣大使巡行四方,兼散骑常侍孔默之、王歆之等上言:

“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李元德,清勤均平,奸盗止息。彭城内史魏恭子,

廉恪修慎,在公忘私,安约守俭,久而弥固。前宋县令成浦,治政宽济,遗咏在

民。前鮦阳令李熙国,在事有方,民思其政。山桑令何道,自少清廉,白首弥厉。

应加褒赍,以劝于后。”乃进元德号宁朔将军,恭子赐绢五十匹,谷五百斛;浦、

熙国、道各赐绢三十匹,谷二百斛。

王歆之,字叔道,河东人也。曾祖愆期,有名晋世,官至南蛮校尉。祖寻之,

光禄大夫。父肇之,豫章公相。歆之被遇于太祖,历显官左民尚书,光禄大夫,

卒官。元嘉九年,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上言:“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

关中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奸暴,内辑

民黎,役赋均平,闾井齐肃,绥穆初附,招携荒远,郊境之外,仰泽怀风,爵赏

之授,绩能是显,宜升阶秩,以崇奖劝。”进号宁朔将军。

其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亦有清节,卒官。元嘉二十八年,诏曰:“故绥远将军、

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衔命虏庭,秉意不屈,受任白水,尽勤靡懈,公奉私饩,纤毫

弗纳,布衣蔬食,饬躬惟俭。故超授显邦,以甄廉绩。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

身死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可赐其家谷五百斛。”

时有北地傅僧祐、颍川陈珉、高平张祐,并以吏才见知。僧祐事在《臧焘传》。

珉为吴令,善发奸伏,境内以为神明。祐祖父湛,晋孝武世,以才学为中书侍郎,

光禄勋。祐历临安、武康、钱塘令,并著能名,宋世言长吏者,以三人为首。元

嘉中,高平太守潘词,有清节。子亮为昌虑令,亦著廉名,大明中,为徐州刺史

刘道隆所表。世祖世,吴郡陆法真历官有清节,尝为刘秀之安北录事参军。泰山

羊希与安北谘议参军孙诜书曰:“足下同僚似有陆录事者,此生东南名地,又张

玄外孙,持身至清,雅有志节。年高官下,秉操不衰,计当日夕相与申意。”太

宗初,为南海太守,卒官。

太宗世,琅邪王悦,亦莅官清正见知。悦字少明,晋右将军羲之曾孙也。父

靖之,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为刘穆之所厚,就穆之求侍中,如此非一。穆之曰:

“卿若不求,久自得也。”遂不果。悦泰始中,为黄门郎,御史中丞。上以其廉

介,赐良田五顷。迁尚书吏部郎,侍中,在门下,尽其心力。五年,卒官,追赠

太常。初,悦为侍中,检校御府、太官、太医诸署,得奸巧甚多。及悦死,众咸

谓诸署詋诅之,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桎梏云送淮阴,密令渡瓜步江,投之中

流。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埴也,用功寡而成器多。汉世户口殷盛,

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希经邦邑,

龚、黄之化,易以有成。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

艰易百倍。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

将有未暇;淮阳卧治,如或可勉。未必今才陋古,盖化有淳薄也。

 卷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

又曰:“幽人贞吉。”《论语》“作者七人”,表以逸民之称。又曰:“子路遇

荷丈人,孔子曰:隐者也。”又曰:“贤者避地,其次避言。”又曰:“虞仲,

夷逸,隐居放言。”品目参差,称谓非一,请试言之:夫隐之为言,迹不外见,

道不可知之谓也。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降夷凡品。止于全身

远害,非必穴处岩栖,虽藏往得二,邻亚宗极,而举世莫窥,万物不睹。若此人

者,岂肯洗耳颍滨,皦皦然显出俗之志乎!遁世避言,即贤人也。夫何适非世,

而有避世之因,固知义惟晦道,非曰藏身。至于巢父之名,即是见称之号,号曰

裘公,由有可传之迹。此盖荷之隐,而非贤人之隐也。贤人之隐,义深于自晦,

荷之隐,事止于违人。论迹既殊,原心亦异也。身与运闭,无可知之情,鸡黍

宿宾,示高世之美。运闭故隐,为隐之迹不见;违人故隐,用致隐者之目。身隐

故称隐者,道隐故曰贤人。或曰:“隐者之异乎隐,既闻其说,贤者之同于贤,

未知所异?”应之曰:“隐身之于晦道,名同而义殊,贤人之于贤者,事穷于亚

圣,以此为言,如或可辨。若乃高尚之与作者,三避之与幽人,及逸民隐居,皆

独往之称,虽复汉阴之氏不传,河上之名不显,莫不激贪厉俗,秉自异之姿,犹

负揭日月,鸣建鼓而趋也。”陈郡袁淑集古来无名高士,以为《真隐传》,格以

斯谈,去真远矣。贤人在世,事不可诬,今为《隐逸篇》,虚置贤隐之位,其余

夷心俗表者,盖逸而非隐云。

戴颙,字仲若,谯郡铚人也。父逵,兄勃,并隐遁有高名。颙年十六,遭

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羸患。以父不仕,复修其业。父善琴书,颙并传之,

凡诸音律,皆能挥手。会稽剡县多名山,故世居剡下。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

父没,所传之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勃五部,颙十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

并传于世。中书令王绥常携宾客造之,勃等方进豆粥,绥曰:“闻卿善琴,试欲

一听。”不答,绥恨而去。

桐庐县又多名山,兄弟复共游之,因留居止。勃疾患,医药不给。颙谓勃曰:

“颙随兄得闲,非有心于默语。兄今疾笃,无可营疗,颙当干禄以自济耳。”乃

告时求海虞令,事垂行而勃卒,乃止。桐庐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吴下。吴下

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乃述庄周大旨,著

《逍遥论》,注《礼记·中庸》篇。三吴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

往,不为矫介,众论以此多之。

高祖命为太尉行参军,琅邪王司马属,并不就。宋国初建,令曰:“前太尉

参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

郎,在通直。”不起。太祖元嘉二年,诏曰:“新除通直散骑侍郎戴颙、太子舍

人宗炳,并志托丘园,自求衡荜,恬静之操,久而不渝。颙可国子博士,炳可通

直散骑侍郎。”东宫初建,又征太子中庶子。十五年,征散骑常侍,并不就。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

林涧甚美。颙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琴,

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太祖每欲

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晏戴公山也。”以其好音,长给

正声伎一部。颙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自汉世始有

佛像,形制未工,逵特善其事,颙亦参焉。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

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颙看之。颙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既错减臂

胛,瘦患即除,无不叹服焉。

十八年,卒,时年六十四。无子。景阳山成,颙已亡矣。上叹曰:“恨不得

使戴颙观之。”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

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炳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刺史殷仲堪、桓玄并

辟主簿,举秀才,不就。高祖诛刘毅,领荆州,问毅府咨议参军申永曰:“今日

何施而可?”永曰:“除其宿衅,倍其惠泽,贯叙门次,显擢才能,如此而已。”

高祖纳之,辟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

善其对。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

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

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

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

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置》潜处,《考盘》

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

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

嘉初,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

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

曰:“死生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

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

,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

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

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子朔,南谯王义宣车骑参军。次绮,江夏王义恭司空主簿。次昭,郢州治中。次

说,正员郎。

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也。其先过江居豫章建昌县。续之年八岁丧母,

哀戚过于成人,奉兄如事父。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