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宋书 >

第130章

宋书-第130章

小说: 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居多。迁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复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宁朔将军,参

太尉军事。以前后功封作唐县男,食邑四百户。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豫章公

世子为征虏将军镇京口,道济为司马、临淮太守。又为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

史。复为世子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肥,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进

克许昌,获伪宁朔将军、颍川太守姚坦及大将杨业。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

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洸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

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

相率归之者甚众。进据潼关,与诸军共破姚绍。长安既平,以为征虏将军、琅邪

内史。世子当镇江陵,复以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

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高祖受命,转护军,加散骑常侍,领

石头戍事。听直入殿省。以佐命功,改封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徙为丹阳尹,

护军如故。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

出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景平元年,虏围

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

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

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还镇广陵。

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

等谋欲废立,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

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

即位,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

固辞进封。又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

及讨谢晦,道济率军继到彦之。彦之战败,退保隐圻,会道济至。晦本谓道

济与羡之等同诛,忽闻来上,人情凶惧,遂不战自溃。事平,迁都督江州之江夏

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

常侍如故;增封千户。

元嘉八年,到彦之伐索虏,已平河南,寻复失之;金墉、虎牢并没,虏逼滑

台。加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讨。军至东平寿张县,值虏安平公乙旃眷。

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虏宁南将

军、济州刺史寿昌公悉颊库结前后邀战,道济分遣段宏及台队主沈虔之等奇兵击

之,即斩悉颊库结。道济进至济上,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交,虏众盛,遂陷

滑台。道济于历城全军而反。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

寻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

之。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

上疾笃,会索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既至,上间。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

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诏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

昔,宠灵优渥,莫与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

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

谢灵运志凶辞丑,不臣显著,纳受邪说,每相容隐。又潜散金货,招诱剽猾,逋

逃必至,实繁弥广,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镇军将军仲德往年入朝,屡陈此迹。

朕以其位居台铉,豫班河岳,弥缝容养,庶或能革。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

朕寝疾,规肆祸心。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具悉奸状,密以启闻。夫君亲无将,刑

兹罔赦。况罪衅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廷尉,肃正刑书。事止元恶,余无所

问。”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

主簿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

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

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

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邕子孺乃被宥,世祖世,为奉朝

请。

史臣曰:夫弹冠出里,结组登朝,道申于夷路,运艰于险辙,是以古人裴回

于出处,交战乎临岐。若其任重于身,恩结自主,虽复据鼎承剑,悠然不以存殁

为怀。当二公受言西殿,跪承顾托,若使死而可再,固以赴蹈为期也。及逢权定

之机,当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后祸,御蔽身灾,使桐宫有卒迫之痛,淮王非中雾

之疾。若以社稷为存亡,则义异于此。但彭城无燕剌之衅,而有楚英之戮。若使

一昆延历,亦未知定终所在也。谢晦言不以贼遗君父,岂徒言哉!

 卷四十四 列传第四

◎谢晦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祖朗,东阳太守。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

史。兄绚,高祖镇军长史,蚤卒。晦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

穆之:“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穆之举晦,即命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

其旦刑狱参军有疾,札晦代之,于车中一鉴讯牒,催促便下。相府多事,狱繁殷

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义

熙八年,土断侨流郡县,使晦分判扬、豫民户,以平允见称。入为太尉主簿,从

征司马休之。时徐逵之战败见杀,高祖怒,将自被甲登岸,诸将谏,不从,怒愈

甚。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斩卿!”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

死何有!”会胡藩已得登岸,贼退走,乃止。

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

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刘穆之遣使陈事,晦往往措

异同,穆之怒曰:“公复有还时否?”高祖欲以为从事中郎,以访穆之,坚执不

与。终穆之世,不迁。穆之丧问至,高祖哭之甚恸。晦时正直,喜甚,自入阁内

参审穆之死问。其日教出,转晦从事中郎。

宋台初建,为右卫将军,寻加侍中。高祖受命,于石头登坛,备法驾入宫。

晦领游军为警备,迁中领军,侍中如故。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食邑二千户。

二年,坐行玺封镇西司马、南郡太守王华大封,而误封北海太守球,版免晦侍中。

寻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三月,高

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与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并侍医药。少帝即位,加领中

书令,与羡之,亮共辅朝政。少帝既废,司空徐羡之录诏命,以晦行都督荆湘雍

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欲令居外为援,

虑太祖至或别用人,故遽有此授。精兵旧将,悉以配之,器仗军资甚盛。太祖即

位,加使持节,依本位除授。晦虑不得去,甚忧惶,及发新亭,顾望石头城,喜

曰:“今得脱矣。”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封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

固让进封。又给鼓吹一部。

初为荆州,甚有自矜之色,将之镇,诣从叔光禄大夫澹别。澹问晦年,晦答

曰:“三十五。”澹笑曰:“昔荀中郎年二十七为北府都督,卿比之,已为老矣。”

晦有愧色。至江陵,深结侍中王华,冀以免祸。二女当配彭城王义康、新野侯义

宾。元嘉二年,遣妻曹及长子世休送女还京邑。先是景平中,索虏为寇,覆没河

南。至是上欲诛羡之等,并讨晦。声言北伐,又言拜京陵,治装舟舰。傅亮与晦

书曰:“薄伐河朔,事犹未已,朝野之虑,忧惧者多。”又言:“朝士多谏北征,

上当遣外监万幼宗往相咨访。”时朝廷处分异常,其谋颇泄。三年正月,晦弟黄

门侍郎爵驰使告晦,晦犹谓不然,呼咨议参军何承天,示以亮书,曰:“计幼

宗一二日必至,傅公虑我好事,故先遣此书。”承天曰:“外间所闻,咸谓西讨

已定,幼宗岂有上理。”晦尚谓虚妄,使承天豫立答诏启草,伐虏宜须明年。江

夏内史程道惠得寻阳人书,言:“朝廷将有大处分,其事已审。”使其辅国府中

兵参军乐冏封以示晦。晦又谓承天曰:“幼宗尚未至,若复二三日无消息,便是

不复来邪?”承天答曰:“诏使本无来理,如程所说,其事已判,岂容复疑。”

晦欲焚南蛮兵籍,率见力决战。士人多劝发兵,乃立幡戒严,谓司马庾登之

曰:“今当自下,欲屈卿以三千人守城,备御刘粹。”登之曰:“下官亲老在都,

又素无旅,情计二三,不敢受此旨。”晦仍问诸佐:“战士三千,足守城不?”

南蛮司马周超对曰:“非徒守城而已,若有外寇,可以立勋。”登之乃曰:“超

必能办,下官请解司马、南郡以授。”即于坐命超为司马、建威将军、南义阳太

守,转登之为长史,南郡如故。

太祖诛羡之等及晦子新除秘书郎世休,收爵、爵子世平、兄子著作佐郎

绍等。乐冏又遣使告晦:“徐、傅二公及爵等并已诛。”晦先举羡之、亮哀,

次发子弟凶问。既而自出射堂,配衣军旅。数从高祖征讨,备睹经略,至是指麾

处分,莫不曲尽其宜。二三日中,四远投集,得精兵三万人。乃奉表曰:

臣阶缘幸会,蒙武皇帝殊常之眷,外闻政事,内谋帷幄,经纶夷险,毗赞王

业,预佐命之勋,膺河山之赏。及先帝不豫,导扬末命,臣与故司徒臣羡之、左

光禄大夫臣亮、征北将军臣道济等,并升御床,跪受遗诏,载贻话言,托以后事。

臣虽凡浅,感恩自厉,送往事居,诚贯幽显。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

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陛下驰传乘流,曾不惟

疑,临朝殷勤,增崇封爵。此则臣等赤心已亮于天鉴,远近万邦咸达于圣旨。若

臣等志欲专权,不顾国典,便当协翼幼主,孤背天日,岂复虚馆七旬,仰望鸾旗

者哉?故庐陵王于营阳之世,屡被猜嫌,积怨犯上,自贻非命。天祚明德,属当

昌运,不有所废,将何以兴?成人之美,《春秋》之高义;立帝清馆,臣节之所

司。耿弇不以贼遗君父,臣亦何负于宋室邪?况衅结阋墙,祸成畏逼,天下耳目,

岂伊可诬!

臣忝居蕃任,乃诚匪懈,为政小大,必先启闻。纠剔群蛮,清夷境内,分留

弟侄,并侍殿省。陛下聿遵先志,申以婚姻,童稚之目,猥荷齿召,荐女迁子,

合门相送。事君之道,义尽于斯。臣羡之总录百揆,翼亮三世,年耆乞退,屡抗

表疏,优旨绸缪,未垂顺许。臣亮管司喉舌,恪虔夙夜,恭谨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