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宋书 >

第117章

宋书-第117章

小说: 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九百;去京都水一万九百。

浦阳令,晋武帝分阳远立。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更名,后省。

九德令,何志吴立。

咸驩令,汉旧县。

都禋长,何志晋武帝分九德立。

西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亦无。

南陵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王隐有。

越常长,何志吴立,《太康地志》无。

宋泰令,宋末立。

宋昌令,宋末立。

希平令,宋末立。

日南太守,秦象郡,汉武元鼎六年更名,吴省,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领县

七,户四百二。去州水二千四百;去京都水一万六百九十。

西卷令,汉旧县作“扌卷”。

卢容令,汉旧县。

象林令,汉旧县。

寿泠令,晋武太康十年,分西卷立。

朱吾令,汉旧县。

无劳长,晋武分北景立。

北景长,汉旧县。

义昌郡,宋末立。

宋平郡,孝武世,分日南立宋平县,后为郡。

越州刺史,明帝泰始七年立。

百梁太守,新立。

忄龙苏太守,新立。

永宁太守,新立。

安昌太守,新立。

富昌太守,新立。

南流太守,新立。

临漳太守,先属广州。

合浦太守,汉武帝立,孙权黄武七年,更名珠官,孙亮复旧。先属交州。领

县七,户九百三十八。去京都水一万八百。

合浦令,汉旧县。

徐闻令,故属朱崖。晋平吴,省朱崖,属合浦。

朱官长,吴立,“朱”作“珠”。

荡昌长,晋武分合浦立。

朱卢长,吴立。

晋始长,晋武帝立。

新安长,江左立。

宋寿太守,先属交州。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太宰,一人。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秦、汉、魏

不常置。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景帝名师,故置太

宰以代之。太宰,盖古之太师也。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

师。周成王时,周公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

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

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太傅,一人。周成王时,毕公为太傅。汉高后元年,初用王陵。

太保,一人。殷太甲时,伊尹为太保。周武王时,召公为太保。汉平帝元始

元年,始用王舜。后汉至魏不置,晋初复置焉。自太师至太保,是为三公。论道

经邦,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所以训护人主,导以德义者。

相国,一人。汉高帝十一年始置,以萧何居之,罢丞相;何薨,曹参代之;

参薨,罢。魏齐王以晋景帝为相国。晋惠帝时赵王伦,愍帝时南阳王保,安帝时

宋高祖,顺帝时齐王,并为相国。自魏、晋以来,非复人臣之位矣。

丞相,一人。殷汤以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

丞,奉;相,助也。悼武王子昭襄王始以樗里疾为丞相,后又置左右丞相。汉高

帝初,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

一丞相。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东京不复置。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

丞相。魏世及晋初又废。惠帝世,赵王伦篡位,以梁王肜为丞相。永兴元年,以

成都王颖为丞相。愍帝建兴元年,以琅邪王睿为左丞相,南阳王保为右丞相;三

年,以保为相国,睿为丞相。元帝永昌元年,以王敦为丞相,转司徒荀组为太尉,

以司徒官属并丞相为留府,敦不受。成帝世,以王导为丞相,罢司徒府以为丞相

府,导薨,罢丞相,复为司徒府。宋世祖初,以南郡王义宣为丞相,而司徒府如

故。

太尉,一人。自上安下曰尉。掌兵事,郊祀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尧时

舜为太尉官,汉因之。武帝建元二年省。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罢大司马,置太尉

以代之。灵帝末,以刘虞为大司马,而太尉如故。

司徒,一人。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

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

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

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司空,一人。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舜摄帝位,

以禹为司空。契之子曰冥,亦为夏司空。殷汤以咎单为司空。周时司空为冬官,

掌邦事。汉西京初不置。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

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献帝

建安十三年,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虑免,不复补。魏初,又置司

空。

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司,主也;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

周时司马为夏官,掌邦政。项籍以曹无咎、周殷并为大司马。汉初不置,武帝元

狩四年,初置大司马。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及置

司空,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又加大。王莽居摄,以汉无小司徒,而定司马、司

徒、司空之号并加大。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以太尉代之。魏文帝黄初

二年,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

大将军,一人。凡将军皆掌征伐。周制,王立六军。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

军。将军之名,起于此也。楚怀王遣三将入关,宋义为上将。汉高帝以韩信为大

将军。汉西京以大司马冠之。汉东京大将军自为官,位在三司上。魏明帝青龙三

年,晋宣帝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其后又在三司上。晋景帝

为大将军,而景帝叔父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后还复旧。

晋武帝践阼,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尉,

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唯

无丞相焉。

有苍头字宜禄。至汉,丞相府每有所关白,到阁辄传呼“宜禄”,以此为常。

丞相置三长史。丞相有疾,御史大夫率百僚三旦问起居,及瘳,诏遣尚书令

若光禄大夫赐养牛,上尊酒。汉景帝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

尤重者或侍中也。魏武为丞相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汉东京太傅府置掾、属

十人,御属一人,令史十二人,不知皆何曹也。自太尉至大将军、骠骑、车骑、

卫将军,皆有长史一人,将军又各置司马一人,太傅不置长史也。

太尉府置掾、属二十四人,西曹主府吏署用事,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事,

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尉

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

事,仓曹主仓谷事,黄阁主簿省录众事。御属一人,令史二十二人。御属主为公

御,令史则有阁下、记室、门下令史,其余史阙。案掾、属二十四人,自东西曹

凡十二曹,然则曹各置掾、属一人,合二十四人也。

司徒置掾、属三十一人,御属一人,令史三十五人。司空置掾二十九人,御

属一人,令史三十一人。司空别有道桥掾。其余张减之号,史阙不可得知也。

汉东京大将军、骠骑将军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御属一人,令史

三十人。骑、卫将军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人,御属一人,令史二十四人。

兵曹掾史主兵事,禀假掾史主禀假,又置外刺奸主罪法。其领兵外讨,则营有五

部,部有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有屯

长一人。若不置校尉,则部但有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军假候,其别营者

则为别部司马。其余将军置以征伐者,府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焉。

案大将军以下掾属与三府张减,史阙不可得知。置令史、御属者,则是同三府也。

其云掾史者,则是有掾而无属,又无令史、御属,不同三府也。

魏初公府职僚,史不备书。及晋景帝为大将军,置掾十人,西曹、东曹、户

曹、仓曹、贼曹、金曹、水曹、兵曹、骑兵各一人,则无属矣。魏元帝咸熙中,

晋文帝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将军、骁骑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

主薄四人,舍人十九人,参军二十二人,参战十一人,掾、属三十三人。东曹掾、

属各一人;西曹属一人,户曹掾一人,属二人;贼曹掾一人,属二人;金曹掾、

属各一人;兵曹掾、属各一人,骑兵掾二人,属一人;车曹掾、属各一人;铠曹

掾、属各一人;水曹掾、属各一人,集曹掾、属各一人,法曹掾、属各一人,奏

曹掾、属各一人,仓曹属二人,戎曹属一人,马曹属一人,媒曹属一人,合为三

十三人。散属九人,凡四十二人。

晋初,凡位从公以上,置长史、西阁、东阁祭酒、西曹、东曹掾、户曹、仓

曹、贼曹属各一人;加兵者又置司马、从事中郎、主簿、记室督各一人,舍人四

人;为持节都督者,置参军六人。安平献王孚为太宰,增掾、属为十人,兵、铠、

士、营军、刺奸五曹皆置属,并前为十人也。杨骏为太傅,增祭酒为四人,掾、

属为二十人,兵曹分为左、右、法、金、田、集、水、戎、车、马十曹,皆置属,

则为二十人。赵王伦为相国,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参军二十人,

主簿、记室督、祭酒各四人,掾、属四十人,东西曹又置属,其余十八曹皆置掾,

则四十人矣。凡诸曹皆置御属、令史、学干,御属职录事也。江左以来,诸公置

长史、仓曹掾、户曹属、东西阁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属二人,令史

无定员。领兵者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参军无定员;加崇者置左右长史、

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四人,则仓曹增置属,户曹置掾,江左加崇,极于

此也。

长史、司马、舍人,秦官。从事中郎、掾、属、主簿、令史,前汉官,陈汤

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后汉官,孙坚为车骑参军事是也。本

于府主无敬,晋世太原孙楚为大司马石苞参军,轻慢苞,始制施敬。祭酒,晋官

也,汉吴王濞为刘氏祭酒。夫祭祀以酒为本,长者主之,故以祭酒为称。汉之侍

中、魏之散骑常侍高功者,并为祭酒焉。公府祭酒,盖因其名也。长史、从事中

郎主吏,司马主将,主簿、祭酒、舍人主阁内事,参军、掾、属、令史主诸曹事。

司徒若无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职僚异于余府。有左右长史、左西曹掾、

属各一人,余则同矣。余府有公则置,无则省。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置

从事中郎,无定员,分掌诸曹,有录事中郎、度支中郎、三兵中郎。其参军则有

谘议参军二人,主讽议事,晋江左初置,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