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时代 >

第139章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39章

小说: 明末之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中大臣惶恐之心立减,鳌拜出征,这还是比顺治亲征可靠很多的一个决定,而且看皇上如今的布置,也不是要于明军进行诛死决战,只是让鳌拜采取一个观望的态度,能进则进,不能进,便保存实力,抵挡住明军的反扑便是。

那些八旗兵听到这样的决定,相互拥抱着,痛哭流泣,想不到,从阎王殿里逃了一条命出来,泪水反而更多了。

鳌拜出征与皇帝亲征那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他们之中不少人还是能够继续留在京城安享富贵,何况这次南下观望居多,并不一定是要进入大山之中去拼死拼活。

逃出一条活路以后,他们再度神气活现的对着外人吹嘘到,西南一败,非战之罪,实在是八旗精锐不习山地之战。在那里瘴疾丛生,道路艰难,八旗精锐还未与人交战,便先折损了不少,然后带着久病的身子骨与明军几十万大军交战,自然难以取胜。再说了,卓罗之败,实在是那些投诚兵太过可恶,如果不是他们临阵倒戈,无敌的八旗兵怎么可能被明军击败,这分明不符合逻辑嘛。

那些京城百姓听了,也纷纷觉得有理,八旗兵都是一些北方人,擅长的都是平原上的对阵冲锋,那里经历过山地中那种到处都是袭击,到处都是埋伏的战争。再说了,整个天下这么多的精锐军队都被八旗兵打败了,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土员外,怎么可能打得过无敌的八旗兵,这确实不符合逻辑。所以,综上所述,一定是那些军爷们说的那样。

看到那些京城百姓开始应和他们,这些八旗老爷更加得瑟起来,对于被革去爵位的多尼居然满怀同情,纷纷说道,“你说一个从来没经过战事的年轻小子,那里见识过那种山地战争,他一定是被那些野蛮的明军给吓坏了。要说啊,这场战事还真亏了多尼,否则进入云南的八旗兵一个都回不来,你看看卓罗、巴思汉,他们够坚挺吧,结果呢,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跑回来。他们根本就是看不清楚形势啊,这山地战,根本不是八旗老爷该干的事。”

这一番话出来,更是在八旗兵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不过,皇上都已经定了,他们也是无法,只能是对多铎的这个儿子表示同情。

可是,对于另一件事,他们可有的是办法。

因为有人传言,孙永金是孙可望的儿子。

孙可望根本就是假投降,实际上引清兵进入茫茫群山之中去送死,不然的话,为什么孙永金也姓孙,而且出现得这么恰到好处,还能够获得投诚兵的支持和拥有强大的私兵。

听到这样传言,八旗老爷们顿时群情激奋,站在“义王”孙可望的府前,大声叫嚷着,“孙可望,滚出来。”

孙可望没有出来,不过出来一个买菜的。

八旗老爷们看见之后,立刻抓住,吊起来暴打。

第四章安顿灾民、收服降将

孙永金是个孝顺的孩子,从来没有胡乱认爹的习惯,即使是在后世那个拼爹的时代,他也没有这么干过。

对于北京城里,那些八旗老爷们的美好愿望,他只能是很遗憾的说道,“真是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现在的孙永金正忙碌着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呢。昆明城外,一个个帐篷被支了起来,难民们感激流泣的捧着碗里的稀粥,合着泪水把它喝了下去,然后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还是大明好啊

大明真的好吗?这其实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严肃话题,如果将他搬到网路上,让正反两方来进行辩论,那么将永远的纠缠不清和没完没了,因为任何一方都能不断的拿出它好的一面,同时又能拿出它坏的一面,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既有花,又有字。

不过,此刻的难民们可不会去思考如此复杂的哲学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清兵到来的时候,他们颠沛流离,那里偏远便往那里跑,一路上尸横遍野,妻子儿女生离死别的惨剧,每日每夜的在这块土地上上演,它比那最有名的花旦唱出来的戏文更加的催人泪下,痛彻心扉;明军到来的时候,他们绝望的心灵突然间看到了一丝光亮,仿佛这天空的黑幕被撕开了一角,然后吸引着他们奔向大明旗帜的脚下。

孙永金憨笑着看向那些舔着饭碗的难民,很有一种满足的感觉,不由自主的想起父亲给自己说的一段话,“小子,知道为什么要在你的名字后面取个金字。”

那时,他立刻回答到,“妈说,我的生辰八字五行缺金,所以要加一个金字来补一补。”

父亲狠狠的一敲他的脑袋,说道,“傻蛋,我给你取个金字是要提醒你,以后做事要无利不起早,这个时代,当好人的都是孙子,以后做事,要一切向钱看,别像你老爸一样,做那么多的蠢事。”

想到这里,他会心的一笑,虚长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啊。

如果凭着这些赈济难民的粮草,再加上明军连番大胜,士气高涨,他一定还可以组织一场规模宏大的进攻,说不得能够一举收复贵州呢。

可惜了,经过一番休整之后,清兵肯定能够腾出手来,巩固广西、贵州、四川一带的防线。

可是,要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云南的难民因为缺粮而死,他不忍心啊。因此,他调集了自己大批的精锐,整理粮仓,核算土地,统计人口,协助地方文官,有些地方甚至于直接取代地方文官整顿经济,维持民生。

清一色的克隆人士兵踩着整齐的步伐,轰隆隆的开向各个州府的乡间地头,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顽固和清廉的姿态,来扶助那些连生存都成为问题的难民们共渡时艰。

孙永金非常的清楚,就算是在这样的时刻,也少不了一些昧良心的人,大发国难财,用他人的痛苦,来构建自己的富贵,活脱脱的上演一幕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话剧。

他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粮食是他用放弃攻打满清的大好时机来换取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那些蛀虫们悄悄的啃食,喂肥一个又一个的官仓鼠。

而且,兵灾过后,血淋淋的屠刀下,演变出一片又一片的无主之地,这些肯定是要收归官府,然后再下发给那些有需要的百姓的,但是经过官府这么一过手,中间说不得就要出现什么猫腻,也许该分到土地的,一点没有分到,那些富得流油的地主们倒是分到了不少。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孙永金很清楚,凭着他这颗年轻的小脑袋是绝对斗不过那些老奸巨猾的贪官污吏,因为世上最好的制度依然是由人来执行的。

不过,他的手上有着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城镇中心出来的克隆人士兵,他们或许不够灵活,但绝对够清廉。

于是,一声令下,几乎赈灾和安置难民的所有的流程都拥有这些克隆人士兵的参与,他们的黑色眼珠儿闪烁着慑人的光芒,任何事情到了他们那里,都必须是照章办事。

昆明城外,那些火枪手,长枪兵,还有剑士们,当他们脱下盔甲,放下武器,拿起一杆粗糙的毛笔,摆上一桌子的文书之时,竟然很有一股文职人员的味道。此刻,恐怕那些曾经同他们对阵过清兵打死也不会相信,就是这些人把他们杀得屁滚尿流。只见他们拿起早便准备好的问题,规规矩矩的端坐那里,开始照本宣科。

“你是那个村的?”

“现在家里还有几口人?”

“你家里还有多少田土?”

“如果没有田地,你是否愿意接受官府的安排?看见那个招牌了没有,三年免征、五年土地归耕种者所有,官府提供耕牛、种子和一年的口粮,你只要在那里报名便可以了。”

在这种问话里,那些难民是又欢欣又苦恼,一边满怀感激的朝天谢谢诸天神佛,一边犹豫着该不该去报名,心中小算盘打得“砰砰”直响。

“孩子他娘,听说官府在分地呢,现在正在招人报名。”一名看起来很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刚刚喝完稀饭,舔了一口上面剩下的饭粒,很是苦恼的对着自己的妻子问道,他们家是世代的佃户,对于拥有自己的土地,那可是在做梦的时候,才能梦见的美事儿。

孩子他娘听见这样的好事儿,心中一个激灵,她的这个男人啊,做事就是不够果断,这样的好事儿,还犹豫什么,于是跳将起来,提高嗓门,喊道,“那你还待这里干什么,快去报那个什么名啊”

看到妻子的模样,孩子他爹一脸的苦相,犹豫着说道,“孩子他娘,有个事儿,咱还没说,就是报名得一门一户的报,而且分配的地方,完全靠抓阄,到时候,咱家兄弟三个,说不得就要分开了,到了外地,若是没个熟人,恐被人欺负。”

孩子他娘眉头一皱,狠狠的瞪了她男人一眼,说道,“你真够没出息的,这分配出去的,肯定不是我们一家一户,到了地方,大家都没熟人,谁还能欺负谁啊。再说了,就算你们兄弟几个都在一起,没有土地,别人还不是想怎么欺负便怎么欺负。上次你家二哥被村头的财主打伤,这件事情你还记得吧,你们兄弟三个都在村里,你们放出一个屁出来没有,还不是因为你们都是财主家的佃户,指着他的田土吃饭呢。”

这一番话说出来,顿时说得她的男人哑口无言,想了想,觉得孩子他娘说的确实很对,于是硬着头皮跑到报名处。

只见那里人群汹涌,难民们早就排成长长的队伍,如果不是旁边手持大刀、鸟枪的士兵在维持着秩序,这里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呢。

所有的人脸上都是写满了焦急,这种分配土地的好事怎么可能天天发生,肯定会有限额的。

看着这种情况,那个男人也是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他当时便不该犹豫,若是因此错失了拥有土地的机会,孩子他娘不知又该埋怨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候,他们那里知道,孙永金现在什么都不多,就是土地多。

清兵入侵云南,一路烧杀,用他们血淋淋的双手创造了数之不尽的无主之地。再加上,狄三品率川南、以及成都一带投降,更是让他夹袋之中的土地急剧膨胀。

成都现在为何被称为“满城荆棘”,通俗点说,便是城中根本无人居住,都开始长野草了。

所以,孙永金现在一点也不缺土地,缺的是耕种土地的人。(看小说就到'')

当然,耕牛、种子和一年的口粮依然是他很发愁的一个东西。

不过,先一步步来吧,他相信会找到办法解决的。

因此,那个被称为孩子他爹的男人很快便排到了前面,来到一名火枪兵的前面,小心翼翼的说道,“军爷,我报名”

这名剑士埋着头,一边填写前面哪位还没有填写完的信息,一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赵三。”

“大名?”

“军爷,俺家穷,没读过书,那会取什么大名。”

“家里还有几个人?”

“一个老婆,两个娃”

“都叫什么名字?”

“……”

“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啊?”

“……”

“怎么不说话啊?”

“军爷,没名字”

“那平时都叫他们什么?”

“一个管叫孩子他娘、两个崽子一个管叫二娃,一个管叫五娃。”

那名火枪兵很认真的在记录簿上记下“孩子他娘”这样一个名字,然后掏出一个小盒子来,递给他,说道,“抓阄”

接下来的事情便很简单了,根据抓阄的结果分配土地,一家四口在第二天的晨曦之中,同一支北上的队伍簇拥在一起,踏上了他们追逐幸福的道路,然后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中渐行渐远。

在离开的途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