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非清穿)许阳的十八世纪 >

第4章

(红楼同人非清穿)许阳的十八世纪-第4章

小说: (红楼同人非清穿)许阳的十八世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寡姐病故的消息一下子就撑不住了?一面心惊胆战一面却有些庆幸。
  秦老太医是林家的故交,与林如海的父亲昔年便是熟识的,故而对他很是不客气。虽如此,却不是多言之人,对他连夜请自己去看个贫苦的老头子有些疑惑,但却也没有多问,毕竟官宦之家,忌讳颇多,既帮了忙,何必再多嘴惹人烦?倒省去了林如海解释的麻烦。
  又有下人回来向林如海回报张老丈家的状况。听得老管家派人到邻居处打听清楚了,这张老丈是扬州本地的人,一辈子无儿无女,老妻去年又去了,年岁大了做不得工,一个人守着个院子,赁出去几间赚几个钱够自己嚼用罢了!
  这许阳是他一个月前从湖边捡回来的,当时他被一条画舫的船娘从湖里捞上,可倒在那里不省人事,打扮又奇怪,故虽然被好心人捞上来,可毕竟救他的也只是几个船娘,撑的又是楼子里的船,哪里敢带他回去?看他还有气,就把他放在岸边,给他盖了个单子擦擦水迹,并将他抱着飘的大箱子也捞出来放到他旁边,已经相当的仁至义尽了。
  正好张老丈路过,看他年岁尚小,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不顾自己又老又穷,硬把他连背带拽拖回家去。谁知道这少年醒了之后竟不像个好好的人儿,恐是吓着了,满嘴都是胡话,胡言乱语的折腾了好些天才安静下来,偏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半大的人了,却还要张老丈与他洗衣做饭。这少年倒也真的不是那么不通世事的人,也给帮过忙,结果做饭险些点着了厨房,洗衣服又还要先烧热水,再加上被谁淹过一场,风寒一直没有好利索,走几步就冒虚汗,张老丈哪里还敢让他去?又心疼他年纪小,有点什么好的都先紧着他吃,一来二去,好容易小的病完全好了,倒把自己累的病了。
  又打听到这叫许阳的少年,虽然什么都似懂非懂,对张老丈却实在是孝顺,虽干不得活,却是当真为了张老汉想尽办法了。每日到集上替人写信,可他毕竟是生面孔生意并不算好,于是又当了身上几样东西,因怕自己照顾不好老人,硬着头皮雇了街坊的一个大婶每日来给烧水做饭洗衣服,自己则是陪在跟前喂饭洗漱,老人病在床上,他每日端屎端尿也不曾嫌弃过半分,便是亲儿子,也未必做的比他强了。
  林如海听了,倒有些赞叹。这孩子虽是一派天真,虽有些娇气却不骄纵,虽莽撞却不乏赤子之心,又想到他所说的“来自几百年后”,更是觉得心里有些痒痒:几百年后是甚么样子,可不是谁都能知道的!所以说其实那许阳没说错的,林如海不愧是林黛玉的爹,遇上这样奇怪的事情,除去担心家人之外,好奇的竟是几百年后的风土人情。
  整整5天的时间,林如海认真的把那套红楼梦看了三遍,衙门里紧急的公务拿回了家,反正他请了前太医过来,摆明了是生病的。白天看书,晚上就结合了书中的内容开始回忆那南柯一梦的经历,认认真真算计了过后几年朝廷上的变动,认真的思考着如何改变自家的命运。改变命运这个说法听起来摩登了些,跟这个环境不搭调。但是确实就是此时林大人的心情写照。任谁知道自己只剩下四五年好活,自己闺女在自己死后三年也憋屈的死去了——就算那个续书没谱,但是在女儿生死这一点估计却不是杜撰的——知道这种种可怕的未来,不想改命才是疯了呢。
  又仔细想了几日,最后狠了心把孟姨娘也叫来商议——实在是没别人可以商量了,孟姨娘那日听了半截子话,与其让她想东想西的还不如说了实话,她是女人,心思细,又是有点见识的,外务上不成,但是家里这些麻烦她恐怕确实有点主意的。
  许阳那边的消息也一直不断传来,那张老丈怕是真的不行了,许阳这几天衣不解带的伺候着,每天都要背着老丈哭几场,据说熬的也瘦了不少。林如海感激他为自己送来了书,又喜爱他的人品,加上慈父心肠发作,所以一直让老管家着人专门照顾着他。别的不说,起码把那几间破房子捯饬的能住了,也有人专门洗衣做饭煎药了。这又要说林家的教养了,就算是派到个穷老头子家帮忙,派去的下人也是勤勤恳恳认真做事,林家一向简朴,林如海又是御兰台寺大夫,对家仆约束的越发严格,所以确实不像其他高官的下人般一个个养出嫌贫爱富一身的毛病。
  林如海一脑袋的糟心事,原本是很清楚的人,可是毕竟事关自己跟女儿的性命,照他想的,真是不想让女儿在贾家多呆上一天了!若说对岳母一家有多恨,倒也未必,岳母是真心疼爱女儿的。至于后来的种种事故,人死茶凉,怪只怪自己死的早!林如海这人,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满口道德文章的那种,而是真正地为人谦和,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谦谦君子。他遇到不平之事,往往先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而后才是追究别人的错处。所以尽管看了几遍红楼梦,对岳母一家,有埋怨有责怪,但确实达不到恨的地步。但,即使不恨,心里毕竟还是有了疙瘩,实在不想女儿在那里呆下去了。想接女儿回来,又想到女儿的教养问题,满头的官司越想越心烦。
  倒是孟姨娘果然没让他失望,陪他想了几日,也认真的看了书,又细细问了他还记得多少梦境之事,整天想的眼睛都熬红了,这日一早,忽的对林如海说“老爷,您接姑太太回来吧!”
  


☆、第四章

  “接姑太太回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林如海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关窍!这不但解决了接女儿回家无人教养的问题,说不得还能避免了姐姐病故的这个事故!想起姐姐年前死了婆婆,梦里自己忙于公事,明知道姐姐寡妇一人,没有子女,相依为命的婆婆又故去了,自己却没时间探望,只让人年节准备礼物送去……
  想自己少年丧父,母亲柔弱多病,几乎是姐姐一人支撑了家里十几年,为了等自己长大成人,硬是把自己的婚事放在一边,结果二十多岁才嫁人,嫁的自然不算如意。丈夫身体不好,婚后多年他们都没孩子,也是年近四十才得了一个哥儿,夫妻俩爱的跟眼珠子似的。偏又在两岁那年被人拐了,林姑太太的丈夫一听说这消息就病倒了,没两年便去了,她与同是寡妇的婆婆相依为伴多年,前阵子婆婆又去了!自己也曾写信让姐姐索性过来自己这边,被姐姐拒绝了,只说有夫家族人照料,一切都好。可想起几日前的梦境,才忽然醒悟:姐姐孤零零的一个人,哪里过得会好了?分明只是不想给自己添麻烦罢了!
  想到此处,更是下定了决心,急忙修书一封,派了可靠的老家人去接姐姐。
  林如海在信里也不多说怕姐姐一人无人照料的话,只说自己孤苦一人,身体不好,怕姐姐再不来,有生之年都见不到了。又说自己的女儿虽送去外家,可是自己思念的苦,越发撑不住,想接女儿回来,又怕女儿落个无人教养的名声,得不到好姻缘。只求姐姐可怜自己,到这边陪陪弟弟,帮弟弟照料女儿,让弟弟死前也能享受几年天伦之乐。
  以林如海一贯为人,岂能写得出这般死皮赖脸,拿性命要挟的信?实在是一番惊吓之后,觉得什么也没有自家亲人性命重要了,就是没脸没皮一些又值什么?总归自己姐姐看了信一定会心疼自己,就是再为难也会赶来的。果然后来林姑太太接了信,大哭了一场,二话不说,召集了夫家的亲戚,只说自己年岁大了,也不准备过继孩子了,若是天可怜见能找到自己的小儿子,自己的那点嫁妆银子也够养活了,其余身外之物,一个寡妇人家也没什么稀罕的了。把夫家的财产该分的分该送的送,只留了老宅跟几百亩地养活几个老宅的老家人,把自己的嫁妆,田地铺子自然是收好了契书着人打理,而当初带到许家的物件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变卖,租了船浩浩荡荡的往扬州赶来,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另一面,林如海咬牙继续厚脸皮装病。又写了信往京城荣国府上送,依然是只说自己病了,想见女儿,直接派了老管家的弟弟跟弟媳妇去接,孟姨娘暗地把那媳妇叫来嘱咐:让她见姑娘,嘱咐姑娘把喜欢的东西收拾行李的时候都带回来,衣服什么的倒罢了,一年大似一年的,丢了也不可惜,重要的首饰书籍干脆都带回来,不稀罕的就不用收拾了。一定要告诉姑娘大人身体问题不大,只是想姑娘了,让姑娘别担心,再把姑娘急病了那可了不得。这些话私下跟姑娘说,让她别跟老太太讲,免得老太太舍不得。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老爷想姑娘的紧,不这么着也不好意思生生的直接接回来,反正过几年老爷是要回京的,姑娘也不用舍不得大伙儿,以后还是得见的。
  如此两拨人出去,林如海这才稍微定了定神。
  又忽然想起自己的任期问题,不禁暗暗叫苦。梦里之所以自己身体后来那么差,无非是在这该死的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坐的太久了,麻烦太多才累坏的。这巡盐御史本就是由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就是兰台寺大夫,第一章说过的)兼任的,规定就只任一届,怕的就是跟盐政上的人处的久了沆瀣一气。偏自己深得圣恩,结果三年满了(清初这个职位任期一年,很明显这是架空,原文里没听说林如海换工作的事情,明显干了不止一年,所以我按照一般的官制三年算了,第一章提过,这里再强调下,免得遇到考据党抽我……咳咳)硬是说他办事让自己放心,又放了三年。这种火烤般的位置,居然让自己连任,难怪自己没几年就见祖宗去了……
  林如海想起明年年初就任期就满了的事情如坐针毡,思来想去,还是老办法,继续拿病当免死牌!反正这几日自己身体确实不怎么样,秦老太医都说他思虑过度了,干脆,上疏乞骸骨! 只说自己年近半百,身体越发不中用,实在不堪重任,愿次任期结束后告老还乡,求圣上恩准。
  林如海是真的怕了巡盐御史这个活儿了,得罪人不说,还被一群人死死盯着,行动上处处小心,实在是提心吊胆。至于告老还乡?谁会想四十多岁就退休?这正是往第一权利集团挤的好时机!无非以退为进罢了。自己的年纪皇帝放自己告老的可能性非常小,一面派个人接替他的位置,一面也会安抚他让他好好养养身体。顺利的话自己“痊愈”之后就能回归兰台寺大夫的正常生活,回京,这才是林如海的最终目的!林如海二十八岁被点探花,三十九岁的时候就做到兰台寺大夫,十二年间从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升到三品的兰台寺大夫,坐火箭也就是这样子了!而兼任巡盐御史,虽没品级,但也能看出林如海真的是深得圣恩,在外面转一圈攒资历,回京后只会升的更利索。林如海的脑袋绝对不是常人可比的,算盘打的清清楚楚,他心里也发了狠,没儿子,自己就带着女儿过活了!自己官位坐得稳,就是给女儿招婿,也自有一大票美少年争着抢着给自己做上门女婿。
  林如海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发觉得自己必要活得长命百岁,女儿才有人撑腰,于是急忙叫人打了洗脸水,戌时一刻就睡下了。惊得孟姨娘特地跑来看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怎么今儿睡得这么早。结果听得林如海老神在在的说自己要惜福养身,多多休息,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